..续本文上一页艰劳及短促,此复有诸苦,唯速疾坏灭,如以杖画水。如牧执杖驱,诸畜还其处。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那么下边有一个《集法句》,一个经里的话:“譬如舒经织,随所入纬线,速穷纬边际,诸人命亦尔”,这是织布的比喻。这个经线打在纬线里边,经纬两个线了,一个直一个横了,你不断地打进去、打进去,穿穿,穿到后来,纬线就把它穿完了,这个布也织成功了。那么几下子一匹布成功了。人的命也是这样子的。看起来一根线一根线好象很慢了,实际上几下子也就完了。
“如诸定被杀,随其步步行,速至杀者前,诸人命亦而”,这个第二个比喻,就是前面都有的。“定被杀”,就是那些牛羊了,那些杀的,一定要杀的,或者是要枪毙的犯人。“随其步步行”,你走一步就靠近死亡一步,很快地跑到那个杀他的人前面了。那么跑到前面么他杀掉了。“诸人命亦尔”,人的命也这样子,一天一天、一个月一个月、一年一年地走,走到后来,最后就是死亡到了。
“犹如瀑流水,流去无能返,如是人寿去,亦定不回还”,它每个喻比喻一个道理了。那么第一个喻呢,是命呢一定会完的;第二个就是说命是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第三个喻,这个命只有少不能多的,去了之后,瀑流的水一去不能回来了,只能少了,不能多的。“如是人寿去,亦定不回还”,寿耗了多少,再回不来了,加也加不上去的。
“艰劳及短促,此复有诸苦,唯速疾坏灭,如以杖画水”,这个人呢、命呢,生活又很艰劳,大家年纪大的都有这个经验,要活在世间上,非常艰苦,非常困难,连吃顿饭都成问题。现在你看看,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只好去行凶、抢劫、偷盗了这些。那么生活又很艰难,又是短促,这个命又不长,里边还有生、老、病、死等等的苦,很快地坏灭的,就像“杖画水”。拿一个棒棒在流水里边画画,你画没有画完,这个水它早就冲起走了,就是说人的命极快、短促。画么又不容易画,极难。
“如牧执杖驱,诸畜还其处,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这就是说,跟牧童一样的,拿了个棒棒,赶那些牛羊了,赶到它要去的地方。那么人一样的,老、病就是一个棒棒,把你赶起走。赶到哪里?赶到死亡那个地方去。
这些都是比喻,那么多思惟呢能够产生一些感触。把这个无常的味道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
如传说大觉窝行至水岸,谓“水淅淅流,此于修无常极为便利。”说已而修。
“如传说大觉窝行至水岸,谓水淅淅流,此于修无常极为便利。说已而修”,阿底峡尊者他跑到水岸上的时候,他就说,这个水,“淅淅”水流的声音,这样子在流,要修无常观倒是很好,很方便。说好之后就修起来了。
那么我们以前孔子也有这个话,“逝者如斯夫”,看了水,过去的就像水一样,一去不来了。这是有点脑筋的人都会产生的无常的概念,因为水是最表现无常的。“说已而修”。
《大游戏经》亦以多喻宣说:“三有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如空电,犹崖瀑布速疾行。”
“《大游戏经》亦以多喻宣说”,那么另外一部经,《大游戏经》它也有很多的比喻来说。“三有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寿行如空电,犹崖瀑布速疾行”,它很多的比喻。“三有”,整个三界,“无常如秋云”,秋天的云变化最多,因为秋天有风么,一吹就变个样了。那么夏天、春天云还不动,不动的,变化少一点,秋天的云一般是变化最多的。那么三有里边,无常就秋天云一样,一会儿像个狗,一会儿像个猫,一会儿像个啥东西,这个不断地在变,那么人的命也就是、整个三界也是无常,就秋云一样,变化非常快。
“众生生死等观戏”,众生在里边生死,等于做戏一样,一歇儿演这个角色,一歇儿演那个角色,演来演去就是这么几个人。如果你当戏看呢,中间一点也没有动感情的事情,你当真的看呢那就放不下了,贪、瞋、痴、慢、疑都要起来了。
“众生寿行如空电”,那就是假的了,众生生死都是假的,跟戏一样的。但众生又看不到,又不能觉悟到在做戏。他就假戏真做了,就造了很多罪。众生的寿行呢,命很快,等于说空电,打个闪电,只一下就没有了。那么我们在无始以来,无穷的劫数里边,你这个一期寿命就像闪电一样,一会儿,快得很。这是说它快了,那么下边还是快的意思。
山上瀑布冲下来,那是极快的,那这个命呢,它这个流转又像瀑布一样,极快地冲下来,冲过去就没有了。一点一点一点冲,冲完了就死掉了。
又如说云:“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一切外物,无一不为显示无常。”
“又如说云”,下边又这么说:“若有略能向内思者,一切外物,无一不为显示无常”,假使你会动脑筋的,会向内思考的人,那么一切的外面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显示无常的。那么他们禅宗呢,他们碰到碗掉地下了,“啪”一下子,他开悟了。什么?无常。一事一物没有一个不显示无常的。
那么现在科学里边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什么都是一切刹那刹那变化的。唯物主义里边,他就讲变化。没有一个东西不变的,要形而上学的静止不动的东西是没有的,那么这个无常道理他们也能够领会一些。只要你有一点能向内思考力的人,都会感觉到一切外物都在显示无常。所以说山河江水都在说法。说什么法?无常的法。我们能领会的就知道,它们说的就是无常。
故于众事皆应例思,若数数思能引定解,若略思惟,便言不生,实无利益。如迦摩巴云:“说思已未生,汝何时思?昼日散逸,夜则昏睡,莫说妄语。”
“故于众事皆应例思,若数数思能引定解,若略思惟,便言不生,实无利益”,所以说一切事物,你能够看到的、听到的,好好地照这个例子去观想,那么这样子不断地思惟修习,能够引生出定解。定解就是说一切法绝对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例外的。这个定解生了,修行就上路了,精进就起来了。
那么假使说你略略地思惟一下,他说我这个无常观,生不起来。这个也有,我们很多人,他,叫他修不净观,“哎呀,修了没有用。起不了作用。”没有作用,你修得太少啊,你如果好好地修,数数地修,不断地修,那作用会起来的。就看你下多少工夫,收多少成效。如果你要再踏实一些,去看看那些死的烂掉的那些动物,那么这个可以帮助你产生不净的概念。那么无常的观也一样,要靠多思惟的,那么这个定解才生起来。你假使略略思惟一下,“哎呀,我说还是不行,我总还是觉得常的力量强。”那么你当然毫无利益了。你修的太少嘛。
如迦摩巴云:“说思已未生,汝何时思?昼日散逸,夜则昏睡,莫说妄语” ,迦摩巴他是对他弟子说的,他弟子也是大概说他修了这个法,修了之后没有效果。他就批评他了。他说,你说你已经思惟过了,生不起来这个概念,假使说无常呢,生不起无常的想。那么你自己考虑一下,你什么时候好好地思惟过呢?“昼日散逸”,白天放逸闲散,到处晃,晚上么昏睡,睡大觉。那你说你已经思惟过了?那没有好好思惟,不要打妄语,你没有好好思惟。思惟过的话,不会不生的。好好思惟的话,决定会生的。
我们说这个因果的道理,大家一定要,也是缘生的道理,缘起道理,你因缘加进去了,你说果不生,是不会的。你工夫下下去,决定会生果。你说果没生,决定是因缘不够。所以说,他说他思惟之后还没有生起效果。他的师父就很厉害了,他说:“你哪里去思惟呢,你没有好好思惟嘛,白天么到处闲散,晚上么睡大觉,你说你思惟过了,你打妄语。”那就是说,没有得到效果的绝对没有好好地思惟,这个是肯定的。
非但寿边为死所坏,而趣他世,即于中间行住卧三,随作何事,全无不减寿量之时。
“非但寿边为死所坏,而趣他世,即于中间行住卧三,随作何事,全无不减寿量之时”,不但说寿命死掉了,坏了,那么要到他世,就是到后世去了;就是在寿命没有坏之前,我们行也好、住也好、卧也好,随你做什么事情也好,“全无不减寿量之时”,每一刹那都在减寿量。
临终的时候,寿没有了当然很容易看出来,这是很粗了。一看就寿没有了,断掉了,要到后世去了。后世去么,那恶趣善趣就不知道了。那么你没有死之前,刹那刹那寿命都在减。我们学过生理学的,人身上的细胞,十二年全部换完了。你十二年以前的身上的东西,十二年以后一根毛都没有了,一个灰尘没有了,全部换成新的了。但是我们看看好象还是我,这几十年来,是没有变嘛。这个早就变过了,不过变的东西跟你差不多。实际上你看看照片,你小时候的照片跟你现在照片是不是一样呢?恐怕不太一样了吧。
有的人我看的,以前我们小孩子的时候,看电影,那个时候还看电影,那个电影明星的照片,小明星也有,到老了之后一看,简直不像了,那还能上电影萤幕呢?不能上了,看了都害怕了,这个老的样子。
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一本杂志,它写一个……,两个照片,仔细我没看了,因为我没那么多时间去看那些文字。两个照片,一个是一个女青年,没有害病之前,很端正,照一个相。后来传染艾滋病了,又一个相,就像一个猫头鹰一样了,骨头都变掉了,人的脸相也变掉了,不成人的样子了,瘦瘦得来就只有骨头,皮包骨的样子,那很害怕的。这个不断在变了。
首从入胎,即无刹那而能安住, 唯是趣向他世而行,故于中间生存之际,悉被老病使者所牵,唯为死故导令前行。
“首从入胎,即无刹那而能安住”,从入胎以后,没有一刹那能够停下来不动的。说个老实话,不动就死掉了。你活的话,总是要动的,运动的。那么入胎之后,胎内五位了,羯罗蓝、頞部昙等等,不断在变。
“唯是趣向他世而行,故于中间生存之际,悉被老病使者所牵,唯为死故导令前行”,一入胎,就在刹那刹那地动。动向哪里去呢?不能安住的。它动的趋…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