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P40

  ..续本文上一页里去了,两个小辈着急得不得了,拼命找,找几天,也叫他念观音菩萨,好容易找到了。最近几天,一个母亲找孩子,又是着急得很,来磕头,献哈达。我说念观音菩萨嘛,观音大慈大悲,好容易三天不晓得几天,找到了,高兴得很。找到了,以后她听不听你话,还不晓得了。她又会不会跑掉呢,不知道。所以这些事情呢,就折磨你多少时间了,忧愁苦恼等等。有的呢无事生忧了,明明没有事情,自己也去兴了一大套,心里不高兴等等,这个不是浪费时间?那么还要害病,病一来了,你只好睡在床上,动也不能动,那么怎么修呢?

  “其类非一”,就是各式各样的病呢,都能消耗时间,把寿命都断掉。那就是说你真正一辈子修行的时间有多少呢?这么一算的话,没有多少了。

  

  《破四倒论》亦云:“此诸人寿极久仅百岁,此复初顽后老徒消耗,睡病等摧令无可修时,住乐人中众生寿余几。”

  “《破四倒论》亦云”,也是同样道理,“此诸人寿极久仅百岁”,这是算得很长了,我们这个世间上的人,最长的寿命算你一百岁,这是我们说现在一百岁的人,有是有的,比例是极少了。我们十几亿人口,能够一百岁以上的,你算算看有多少?就算你一百岁,“此复初顽后老徒销耗”,就是前面说的,开头的十年,小孩子玩,不懂,什么都不懂。后来老了二十年,修不起。这是浪费时间了,这三十年消耗了。“睡病等摧”,那么又要睡眠,一半去掉了,病来了时间也耽搁掉了,尤其是长病,那就是要休养很久时间,那么要浪费很多时间。

  “令无可修时”,那么使你呢,没有修行的时候。“住乐人中众生寿余几”,能够身心很安乐的,可以修行的,这个人,一辈子中间呢,有几岁呢?有多少寿命余下来可以身心安乐地修行呢?算起来极少。

  

  伽喀巴亦云:“六十年中,除去身腹睡眠疾病,余能修法,尚无五载。”

  下边,伽喀巴给你算帐,他是六十年算,“六十年中,除去身腹睡眠疾病,余能修法,尚无五载”,六十年里边,除了“身”,“腹”么吃饭、睡眠、疾病,这些事情,那么余下来修法的时间最多不过五年。六十岁么五年,一百岁么大概有个七、八年么最多了。这个修里边,昏沉、掉举,你占了多少呢?真正能够一心修的有多少?那就屈指可数了,没有多少了。

  那么这个算盘一打呢,就要想到时间的宝贵,不能浪费。

  

  如是现法一切圆满,于临死时唯成念境,如醒觉后,念一梦中所受安乐。若死怨敌定当到来,无能遮止,何故爱着现法欺诳。如是思已,多起誓愿,决断必须修行正法。

  “如是现法一切圆满,于临死时唯成念境,如醒觉后,念一梦中所受安乐”,那么现在一切圆满,即使你“现法”,就是这辈子,什么都好,有钱有势、长得又好端正、眷属又多、权利地位又高,什么都圆满。到你死掉之后,等于说一场大梦,都成了“念境”,成了个回忆了,现实的东西都没有了。跟梦醒过来一样,梦里边再舒服,醒过来仅仅是念头知道,一个心里念一念还记得一些,实际上的东西都没有了。

  “若死怨敌定当到来,无能遮止,何故爱着现法欺诳。如是思已,多起誓愿,决断必须修行正法”,那么这个死就是我们最大的怨敌了。这个怨敌一定要来的,也不能遮止的,就是不能使它退,不要来不可以,做不到的。那么你为什么要贪着现在的“欺诳”(不实在的,就是说),跟做梦一样的事情。你贪得那么紧,这个追求,那个追求,计画很长,而结果到头来一场空了。这样子好好地思惟的话,那么要发愿了。什么?

  “决断必须修行正法”,那么在这辈子有生之年呢,一定要修正法,不修的话,那就是这个暇满身体全部糟蹋了。

  所以说,今天我们讲了一个根本。三个根本里边第一个根本,就是说决定是要死的。这个第一个根本里边三个因相:第一个思惟死主决定要来的,来之后没有办法使它退回去的;第二个,寿命只能减不会添的;最后,即使你没有死之前,也没有多少时间能够真正修法的。

  那么第一个决断就是说,必须要趁这个死亡没有到之前呢,一定要修正法了,再不修,死来了,来不及了,你完了。那么三决定呢,就是第一个决定。

  那么今天讲到这里。

  

  第三十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一次在思惟无常的三个根本里边讲了一个,就是说思惟有情决定要死的。三个因相:第一个,思惟死主决定要来的,那么没有方法可以叫他退的;第二个,思惟寿命不能添只能减;第三个,思惟生的时候,也都是各式各样的事情,真正有暇修行的时候是极少的,没有多少的。那么得出一个决断呢,就是决定要修行正法,否则耽搁掉了这个暇满身体就太可惜了。

  昨天我们说“如是思已,多起誓愿,决断必须修行正法”,这是第一个决断。

  

  如《本生论》所说而思:“嗟呼世间惑,匪坚不可喜,此姑姆达会,亦当成念境。众生住于如是性,众生无畏极稀有,死主自断一切道,全无怖惧欢乐行。现有老病死作害,大势怨敌无能遮,定赴他世苦恼处,谁有心知思爱此。”

  那么下边打开了。“如《本生论》所说而思”,叫我们根据《本生论》的那些思惟方法去加以思惟。那么它引了一段文,“嗟呼世间惑,匪坚不可喜,此姑姆达会,亦当成念境。众生住于如是性,众生无畏极稀有,死主自断一切道,全无怖惧欢乐行”。这是什么呢?释迦牟尼,因地上有一次做国王,做国王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家里边有一个大的盛会,一年一次的大盛会,就是“姑姆达会”。这个姑姆达会就是跟我们菊花会之类的,它是一种花晚上开的,见了太阳就关的,月亮出来就开花,那么一年只开一次。那么大家搞一个庆祝会,那么他们下边的人就请国王去参加这个盛会了。那么这个国王呢,他是修行的,他就说这个话了,他说,可叹得很了,世间上都是被迷惑住了,一切法都是不坚住的,你有什么高兴的呢,一切都是无常的。一点也没有什么高兴的。你们开这个姑姆达会很高兴,这些也是无常的,就像你们现在要开的这个姑姆达会,这个盛大的宴会“亦当成念境”,一下儿成了我们思想里的忆念的境界了,过去了嘛,过去了现实的没有了,只成了过去的陈迹了。

  “众生住于如是性”,这一切无常的中间,这个法性里边,住在里边,但是一点也没有怖畏,不晓得哪一天死掉的,不害怕,这是稀有的。这是就是迷得太深了。“死主”,就是死亡,“自断一切道”,死主把一切道都断住了,都堵塞住了,你就没有办法逃了,一切可以逃避的路都给死主,死主他把你断住了,堵住了,那么在这样子情况之下,毫无逃避的情况之下,“全无怖惧欢乐行”。还要一点没有害怕,还高兴得很,这是太愚痴了,就是说。

  “现有老病死作害,大势怨敌无能遮,定赴他世苦恼处,谁有心知思爱此”,现在,我们现实上,身心,这个世界有那些老、病、死,做我们的危害。这种老病死的这些大势的怨敌,这个等于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势力又大,你遮不住。它要来了,就受害,在等那里受害。

  那么在活的时候受老病的害。这个大家看到,医院里的病号,严重的重病号,那个苦恼的样子,大家想一想都可以非常害怕了,在地下打滚的也有,惨叫的也有。我记得在“文革”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他是本来在“文革”里边参加武斗,很勇敢,那么当然也有杀业了。他亲自拿一个铁饼子,把一个对方的女职工打……,那个女的也很勇敢,冲上来(他么楼上,她么楼下),冲上来之后,(他们叫手榴弹了,就是一个铁的饼),往她头上就丢过去了,就看到那个女的职工马上倒下,开始流红的血,最后白的脑浆也出来了,死掉了。这样子,那时他参加武斗了。后来他害了一个病,叫红斑狼疮病,不能见太阳的。病势很……,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病了,也可以说是绝症。那么临死的时候呢,他的腹水胀得怎么样呢?肚子的水胀得把皮都崩开了,肚子的皮都崩裂了,就这样子胀死了。

  那么这些病,想一想很苦恼。老、病、死,这些大势的怨敌,它要来的时候,你也没有办法遮住它,不准它来。现世那么苦,将来“定赴他世苦恼处”,因为现在一辈子你们都欢乐了,没有修善行了,那么将来一定到苦恼的地方去,那就恶趣去了。“谁有心知思爱此”,哪个这个道理知道之后,还贪着姑姆达会的这些盛会呢?这些东西一点也不可爱。应当抓紧时间好好修行了。那么就是国王对那些下边的人做了这么个开示。

  

  《迦尼迦书》中亦云:“无悲愍死主,无义杀士夫,现前来杀害,智谁放逸行。故此极勇暴,猛箭无错谬,乃至未射放,当勤修自利。”

  “《迦尼迦书》中”,这本书,藏地的,“无悲愍死主,无义杀士夫,现前来杀害,智谁放逸行。故此极勇暴,猛箭无错谬,乃至未射放,当勤修自利”,他这个死主,阎罗王,实际上就是死来了,他是毫无悲心的,说死就死的,把你喊去就喊走了,“无义杀士夫”,毫无道理地把人就杀掉了,死了么就死掉了,等于杀掉一样了。“现前来杀害”,就是说死的时候他来了,来杀你了,你谁敢放逸呢,趁他没有来的时候要好好修,你一放逸的话,他来了你就毫无办法。“故此极勇暴,猛箭无错谬”,等于说,这个死主来的时候,他射一个箭,这个箭势力极大,很“勇”,就是力量极大的,“暴”,又是粗暴的,要把人害死的。这样猛利的箭,他又不会射错的,它射哪个,哪个就倒下,不会错的。那么趁这个箭还没有放的时候,应当好好地修行了,等到放过来了,那你就来不及了,死掉了。这个时候,一手抓胸了,把皮抓破了,都没有用了。整个暇满身体就这么浪费掉了。所以说要好好地,在死亡没有来之前,这个猛箭还没有射之前,要“勤”,精进地修自利,就是说修那些善行了,就是增上生、决定胜,要好好修了。

  那么这是说,整个的第一段就完了,死亡是决定要来的。那么唯一…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