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能够接受的,这是有堪能性修这个。
第七、“一切圆满成就能得”,依了大波罗蜜多修行的,成就,有这个堪能性,可以得到它的成就。
第八、“正等圆满菩提相近随顺转成”,就是说真正成佛的,正等正觉的圆满菩提呢,可以随顺能够转成,就是说可以成佛的,有成佛的堪能性的。就是说这些殊胜之点呢,其他两个洲是没有的,东洲、西洲没有的,北俱卢洲更不要说了,他修行都不修的。只有南洲最殊胜。所以说南洲的人,具足这些殊胜的法。
我们生在南洲,千万不要自暴自弃。我们就看到很多的佛弟子,开始的时候很发心,中间总是碰到某些缘呢,退堕,甚至于就消沉了。这个辜负了南洲的暇满身。你晓得这一个身这辈子得到了,不好好利用修善法的话,跟了世间上去漂流,下一辈子决定恶道去了,恶道去了。尤其是你见了三宝又放弃三宝的话,这个等流果以后就碰不到三宝了,所以这是很可怕的。能够接近三宝的人,拼命地要靠近,不敢一刻离开。我们在受归依的时候,就大家发这个愿: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成佛,生生世世归依三宝。都要他们发这个愿。我们修行的人就要发这个愿,如果你哪一辈子离开了三宝了,那一辈子的善根就生不起来了。如果说这一辈子已经碰到三宝了,又离开三宝了,为了五欲,为了其他的原因,这个等流果呢,以后就碰不上三宝了,那极可怕。碰不到三宝的话,一片黑暗,方向也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好事也不知道做了。想想看,这个果就很可怕了。
所以说既然碰到三宝了,又碰到殊胜的宗大师教了,一定要舍命地把它抓住,千万不要轻易地拋弃了。轻易拋弃的,现世不能修正法,看起来,表面上看看还没有什么,但是时间久了,远离三宝,违背依止,这个现报就会来的,后报更可怕。这个等流果,以后碰不到三宝了,那就糟糕了,永远是黑暗之中了,不能出头了。这个,一定要避免这个,一定要发愿,生生世世,时时刻刻不离三宝,不离上师三宝。所以说劝大家多念四归依,有的人说:“我念了很多了,可不可以不要念了?”越多越好嘛,念了这个作用很大。现世可以消业障,得加持;下辈子生生世世不离三宝,说不完的好。这是说了几句话,更多的好处还说不完的。
今天就时间到了,讲到这里。
第二十二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昨天我们讲到暇满人身。什么叫有暇,什么叫圆满?有暇有八个,那么哪八个?圆满分自他,自己的有五个,他的也有五个,一共有十个。那么接下去,就是说暇满得到有什么大的利益,那就是说可以成佛的,这个身体我们如果好好修行的话,成佛的可能性也在的。
那么昨天我们讲的,有人提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销文的问题。六十一页的第二行,“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这两句比较语法不容易看出来。“善逝道”——成佛的道,依靠什么?依靠人能够获得。什么人?“将成导众生,广大心力”,这样的人。就是说发了大菩提心,修大菩萨行,发愿要度一切众生的,这个人可以修成菩提道。那么这个道,天龙得不到的,非天修罗也得不到,大鹏金翅鸟也得不到,持明的仙人也得不到,那么紧那罗、摩睺罗迦都没有办法修这个道,只有人身能得。那就是说强调人身的利大。
另外有一个问题呢,书上解了的,没什么。他说,他圆满五个,“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他具悲愍”,那么他的问题说:“说正法就是教住”,那不对的,说正法是教法住世,教住是证法住世。它有说的,“说正法者,谓若佛陀或彼声闻宣说正法”,这是教正法。“教法住世者,谓从成佛乃至示未入般涅槃,胜义正法”,这是证。这两个是一个教,一个证,不是一样的。它有注解。
那么我们如果看看《瑜伽师地论》的,今天抄出来了,就更清楚了。“谓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胜义正法随转圆满”,这不一样的,一个是世俗正法,就是教正法;一个是胜义正法,证正法。正法有二,教、证嘛,这个前面也讲过的。《俱舍》里当然学过的更知道了。这是一个正法,有教正法、证正法,所以不是一个,那么注解里也说得清楚的。
昨天我们讲到这个人身是最可贵的。那么我们呢,就是说现在世间上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呢,用最可贵的人身追求五欲享受,那么结果把这个可以成佛的一个工具糟蹋了,造罪去了。追求五欲就是造罪,那么将来堕恶道,这是一种极端。另一个极端呢,轻生,认为这个身体苦透了,不想活了,自杀了。这又是一个极端。把这么一个可贵的可以成佛的一个工具自己毁坏掉了。那么这个世间上呢,一般走这两个极端。
那么第一个极端呢,这里一开始就说了,有些人不去修习正法,而为了活命来引那些五欲的快乐,除那些世间的痛苦,这样子的人跟旁生一样,跟畜生一样,没有什么差别。畜生也会搞这些,为了追求它自己的享受,要吃东西,到处找食吃;那么排苦嘛,它又对它的敌人什么东西了,要消灭它,这些。这么跟畜生无异,这是一种极端,很低微的。另外一极端呢,更可怕的,毁灭自己,这个是犯自杀的罪,这个就是不知道这个暇满身体的它的大利。
那么这里我们要强调,这个身体是这么可贵的,那么你千万不要轻易糟蹋掉了。第一个极端固然不对,第二个极端更不对。那么要好好利用这个身体,能够善根具备的,成佛的可能也有;善根差一点的增上生,下一辈子得到圆满的可以再进一步修习佛法。
那么昨天我们把《现观》的南洲士夫的十六个殊胜给大家念了一遍。这个我们可能今天要把它写下来。有的人就问这个问题,十六个,因为念的时候记不住,就抄下来。这是显教的说法,密宗的更厉害。
初业行人以密宗道于一生中即身成佛之身,也必须是“业地”赡部洲具有六界(肉、皮、血、骨、髓、精,前三者来自母亲,后三者来自父亲)的胎生人身。……我们发愿的对象通常是极乐净土,而极乐的菩萨们却发愿要受生到此洲来。所以,我们只是男儿不自强罢了。(《掌中解脱》第三八五页)
那么帕绷喀大师他说这个话,他说对修行的密宗道来说一生成佛的身体,必须要南赡部洲的人。他有什么特征呢?南赡部的人他有六界,这六个界呢,这是修密法成佛的必须要的东西。哪六个界呢?“肉、皮、血”,这是三个,从母亲那里得来的;“骨、髓、精”,是从父亲那里得来的。这六个界,我们要修密法的,借了这个身体就可以成就的。那么他说一个话呢,使人更激动的,就是什么呢?他说我们现在娑婆世界的人,都发愿要生西方极乐世界去,而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他却发愿要到南赡部洲来投生。为什么?这个地方人如果得了这个身体,修密法的话,即身成佛。那么这个就是说,我们有些不是年纪大了,他要修净土去了,那么这一句话呢,听一听呢,密法的可贵。
我们再说一个,就是念《五字真言》的,大家看到后边写的嘛,十六生决定成佛,最迟十六生了。那么你假使修其他的方法,学过《摄大乘论》的,三大阿僧祗劫,想想看。如果极乐世界去的话,要成佛的话,每一个都寿命无量。阿弥陀佛他的补处是观音菩萨,再过去是大势至菩萨,还有其中都有一生补处,那么多菩萨成了佛之后,你才有希望成佛,那你是等到哪一年去啊,那就是很慢。这个娑婆世界十六生成佛,你想想看,我们的这个十六生,这个时间极短。
所以说第一个把这个人身,暇满身体不要轻视了,要好好地做大义利的事情;第二个,很多人对密法不了解,那么也应当重视一下,密法是这么多的殊胜。
那么今天我们接下去。昨天讲到南洲,“故于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此复俱卢洲人”,北洲的人,“不堪为诸律仪所依”,北俱卢洲的人不能持戒的,这个昨天我们讲过了。“故赞三洲之身”,所以赞叹南、西、东三洲的身,但是三洲的身享受太好了,东、西两洲的人享受太好,也不容易出离。所以“尤以赡部洲身,为所称叹”,那么在显教说十六个殊胜,密法说有六界,这个是特别殊胜的身体。佛也在南洲成佛的。
“是故应当作是思惟”,那么要这样子好好地去思惟,思惟就是修了,多多地串习了。“我今获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无果利”,今天我们现在大家在座的,包括一切南洲的人,得到这么样殊胜的暇满身体了,为什么让它空无果利,空空地过去呢?得不到一些好的利益呢?成佛成果的利益为什么不让它得到呢?“我若令此空无利者,更有何事较此自欺,较此愚蒙,而为重大”?假使说,这个身体好容易得到了,把它空空过掉了,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事情再欺骗呢,自己欺骗自己呢?更大的欺骗,更大的愚蒙,就是愚痴,比它更大的还有什么呢?这是最厉害的自欺,最厉害的愚蒙,没有比它更大的。所以说千万不要这样子白白地浪费了这个暇满身体。
曾数驰奔诸恶趣等无暇险处,一次得脱,此若空耗仍还彼处者,我似无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由此等门应数数修,如《圣勇》云:“得何能下种,度生死彼岸,妙菩提胜种,胜于如意珠,功德流诸人,谁令此无果。”
“曾数驰奔诸恶趣等无暇险处,一次得脱,此若空耗仍还彼处者,我似无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由此等门应数数修”,那么就是说你要好好考虑,思惟这些道理了。什么呢?就是说,我们无始以来,曾经无数次地在恶趣里边,没有暇的险处,就是那些险恶之处,不晓得去了多少次了,偶尔一次总算得了人身,暇满身得到了,逃脱了这个恶险的恶处。那么如果逃出来了,仍旧空耗,把这个身体不利用,不修那个行,不跳出这个生死,而“仍还彼处者”,仍旧回到恶趣受苦的,这个就是等于没有心了,等于被一些咒蒙蔽掉了,自己心失去了自己的知觉了,那是太可惜了。那么我们现在想一想,恶趣的苦想不到,如果有个人被人家关在监狱里,要处死刑的,好容易他逃出来了,该自己自由了嘛…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