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欲乏所生相续苦”,那么我们《亲友书》查了之后,这句话它是很明显,就是说饿鬼里边,他经常想吃想喝,或者想一些其它的一些愿望,都是满不了愿的。这个满不了愿的苦,他是经常要受的。那么这个里边要配这个文字就很难配了,我们也跟拉卜楞寺也去联系过,那么他说《四家注》里边也是这么的,大概意思这样。
但是法尊法师翻的“须依近”,这个好象是费解。那么我们只好从字面上给他兜起来,大概意思跟《亲友书》,跟《四家注》是一样的,那问题就不大了。“须依近”,那么我们的看法呢,“须依”,就是他要依止这些苦的。依止这些苦呢,那就是说做了饿鬼里边,离不开这些苦的,必须要依止,就是你离不开的。那么“近”什么呢?“近”,我们只好把它又连起来了,“近欲”,切身的欲,就是饥、渴,这是最迫切的、最切身的。其它的欲,你作大官了,盖一座房子,买一个摩托卡,这些饿鬼是不会有的。他也是想不到那么远了,他只晓得要赶快吃饱了、解了渴了就算数的。所以我们就这个“近”我们就这么解了,法尊法师翻得这个“近”是不是这个意思,只好是猜猜了。
那么他因为他的这些欲望达不到,就产生了很多的苦。这个苦,他是必须要受的,离不开的,依止了这个苦是不能离的,需要依止的,那么就离不开的了。
另外,“无治饥渴寒热劳”,受饥受渴受寒受热,受困苦劳顿,“无治”,对治不了的。给你吃吃不饱的,给你喝也喝不够的;你说冷,他受寒你再给他衣服,他还是冷的,没有办法的,对治不了的。这些苦,他要受。
“怖畏所生极暴苦”,还有怖畏。饿鬼有好多种了,多财鬼、少财鬼、无财鬼。那些没有势力的鬼呢,他害怕得很。我们做人的,很奇怪,听到鬼都寒毛都竖起来,怕鬼。哪知道鬼还怕人了,胆小鬼看到人来了,他害怕得赶快逃出去。为什么我们烧香供要送到外边去呢?就是那些鬼,他房间里不敢进来的,你在外边,他还敢吃一点,你在房间不送出去的话,他吃不到的,那是胆子很小的。那么这些没有威势的鬼呢,他不敢进来的,他是经常地受到怖畏的苦。这些苦呢,极暴,很厉害的苦,经常要受。那是总的说。
下边是个别地说,“或有口细如针孔”,口小得来,就像针的眼眼那么小,你吃什么东西呢。我们说蚊子,它的口也跟针眼一样,它这么小小一个蚊子,喝点血么它就饱了。但是你个饿鬼肚子大得来不晓得,跟山那么大,你这个小口吃下去有什么用呢?“腹等山量为饥逼”,它的肚子跟山那么大,那你那么小口,他这么吃下去,解决什么问题呢?经常为饥所逼,就是无治,对治不的,尽量吃好了,你一天到晚地吃、不断地吃也解决不了问题。
“下劣捐弃不净物,尚不具足寻求力”,最下劣的,人家不要的脏东西,它拼命地求,还求不够,尚不具足。
“有存皮骨裸形体,如枯枝叶多罗树,有于夜分口炽然,受用口中烧然食”,有的呢,他是说外相了,饿鬼的外相呢,他因为他吃不上东西了,只剩一个皮,一张皮一个骨头,“裸形体”,他也没有衣服穿。你悭贪,悭贪的果就是没有,没有,你衣服也没有,吃也没得吃的。“如枯”,就像一个多罗树里枯掉了一个枯枝杆杆。有的,他一到晚上,他的口就烧起来了。这个其它东西没有,只好尝尝口里烧了的东西,来尝一点。
“有下种类诸不净,脓粪血等亦无得”,最下的种类的这些不净物,像脓、血、大便这些东西他也得不到。
“面互相冲有受用,颈瘿成熟所生脓”。他有的什么东西都吃不到呢,他的颈项上生了一些疮,瘿么就是一些疮了。他疮里边呢……,他“面互相冲”,互相地冲到对方的颈项上去,吃他的颈瘿上的(脓),这个疮熟了之后,一些脓,吸它的脓,那就是饿得没有办法了,只有吃这东西了。
“诸饿鬼中于夏季,月炎冬季日亦寒”,他前面说的寒热苦了。这个饿鬼,有的他业报所感,夏天的里边,在夏季的时候,月亮都烫得不得了。一般我们说白天太阳晒得很烫的时候,晚上月亮出来就清凉了。但是他的月亮出来了,还是跟太阳一样,烧得炎热得难受。“冬季日亦寒”,在冬天的时候,太阳跟月亮一样,热气都没有了。所以说寒热呢,他是没有办法对治的。就是太阳来了,他也感到很冷,那有什么办法呢?月亮来了,感到很热。
“令树无果诸饿鬼,略视江河亦当干”,有的饿鬼,业报所感,他明明这个树长得很好的果的,你要去采了,这个树就长不出来了,果都没有了。明明很大的江水河水,等到你饿鬼要去喝的时候,跑进去,水就干掉了,喝不成了。那就是业报所感,没有办法。所以无治,没有办法对治的。
其中初颂显示总苦,所余诸颂显示别苦。劳为食故,遍处驰求。畏谓由见,执剑杵索诸士夫故,而起畏怖。下劣捐弃,谓随意弃。夜分者,谓至夜间其口烧然。口中烧然者,谓随所食皆烧其口。受用谓食。眼如恶毒之所然烧,甘凉泉河,悉当枯竭。又于一类显似猛焰,火炭充满。又于一类显为脓河,种种秽虫弥满流注,是《释》中说。
“其中初颂显示总苦”,这个第一个颂,它是总的苦。下边“所余诸颂显示别苦”,各式各样的差别的苦。
“劳为食故,遍处驰求”,为了饮食不惮劬劳,到处求,这个是劳。
“畏谓由见,执剑杵索诸士夫故,而起畏怖”,要去找饮食的时候,就看到拿了剑、杵、那些绳子,那些人挡住不给他吃,他就害怕。
“下劣捐弃,谓随意弃”,“下劣捐弃”,就是说人家是不要的,任意就拋掉的东西。
“夜分者”,夜间,他的口,他的业报所感,到夜间呢,口就要烧起来了。
“口中烧然者,谓随所食皆烧其口”,他不是说晚上的时候,受用口中燃烧食吗?就是什么饮食到了他的嘴里都烧起来了,不但是烧,本来是想吃东西,解一点苦恼了,结果吃进去,这个饮食成了火了,反而把他口也烧痛了,这是说口中燃烧。
“受用谓食”,受用就指饮食,这饮食变成火了,把他口也烧掉了。
“眼如恶毒之然烧,甘凉泉河,悉当枯竭”,他的眼睛好象是极毒的火烧一样,所有的甘凉的泉也好、池也好、河也好,给他眼睛一看都烧得干干的了。
“又于一类显似猛焰,火炭充满”,有一些饿鬼,他就看过去,就像整个一片都是猛焰了,不但不是水了,成了一片猛焰,里边充满了火炭,这就是说业报所感。
“又于一类显为脓河”,有一类他业报不同,很好的甘泉,一跑过去,成了脓河了。“种种秽虫弥满流注”,那么里边不但是脓河,里边还有很多的很脏的虫,充满里边,他不敢吃了,不想吃了。
“是《释》中说”,这个是它的注解里这么说。
《弟子书》亦云:“猛渴遥见无垢河,欲饮驰趣彼即变,杂发青污及烂脓,臭泥血粪充满水,风扬浪洒山清凉,檀树青荫末拉耶,彼趣猛焰遍烧林,无量株杌乱杂倒。若奔畏浪高翻滚,泡沫充溢大水藏,彼于此见热沙雾,红风猛乱大旷野。此住其中望云雨,云降铁箭具炭烟,流飞炽炎金刚石,金色电闪降于身。热逼雪纷亦炎热,寒迫虽火亦令寒,猛业成熟所愚蒙,于此种种皆颠倒。针口无量由旬腹,苦者虽饮大海水,未至宽广咽喉内,口毒滴水悉干销。”
《弟子书》。《弟子书》也说了很多的关于饿鬼的苦,它说“猛渴遥见无垢河,欲饮驰趣彼即变,杂发青污及烂脓,臭泥血粪充满水”,它说一种渴得很厉害的,那些饿鬼,他远远看到一个无垢河,很好的、很清的一个河水,他要饮了,就很快地跑过去,一跑近了之后,这个无垢的河,本来很干净的清泉、水,就变了个什么?很多的头发杂在里边,还有青的污,脏东西,烂的脓烂东西,臭的泥、血、粪,充满了这个河里边,那就不能吃了。
“风扬浪洒山清凉,檀树青荫末拉耶”,“末拉耶”是一个山的名字,末拉耶山是一个藏地的,一个名山,叫香山。“彼趣猛焰遍烧林,无量株杌乱杂倒”。那么,“风扬浪洒山清凉”,本来一个山,风吹过去,海浪的水洒在这个山上,一个很清凉的山,里边呢,旃檀树,清荫,这个树的荫,树荫下边,很清凉的,末拉耶,就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山。“彼趣”,他一跑进去,成了个猛烈的火,把整个林子都烧起来了。烧得剩下来的“无量株杌”,杂七杂八的这个株杌,到处倒在里边,成了一个极不好的一个,一片瓦砾的地了。
“若奔畏浪高翻滚,泡沫充溢大水藏,彼于此见热沙雾,红风猛乱大旷野”,还有的跑到一个波浪滚滚的大水、大海或者,泡沫充溢,这个水的浪击得很高,这个泡沫到处飞了,这些大水藏,是大海之类的,这是很大的水了,人都看了很害怕的大浪,但是他一去了之后呢,“彼于此见热沙雾”,他一跑进去一看了,不是水了,都是烧热的沙,雾一样的满天的都是热的沙、红的沙。“红风”,这个风里边夹了那些烧的沙呢,“猛乱大旷野”,到处吹的那个火的风,这个红色的火风,是个大旷野,不是大山了。
“此住其中望云雨,云降铁箭具炭烟,流飞炽炎金刚石,金色电闪降于身”,他住在一个地方,渴得很,希望有云么下个雨,看到云来了,想下雨了,哪知这个云来之后,降下的不是雨,降下来的都是烧得很红的铁的箭,或者炭(烟的炭)到处飞,金刚石,烧得极烫的石头,坚硬的石头。那么“金色电闪”,这个电闪呢,金色的,也就是很热的降在他身上,这个一点凉气也没有。
“热逼雪纷亦炎热,寒迫虽火亦令寒,猛业成熟所愚蒙,于此种种皆颠倒”,那么热的时候,哪怕你下雪,这个雪还是烫的很,冷的时候,虽然你去烤火,这个火也是寒的,更冷。那么这些都是业报所感。“猛业成熟所愚蒙”,因为他造的业太厉害了,猛业,就是悭贪得太过份了,上品悭贪。那么这个业成熟之后,把他自己蒙蔽到了,成了颠倒了,看的东西热的变冷的,冷的变热的,都颠倒了。
“针口无量由旬腹,苦者虽饮大海水,未至宽广咽喉内,口毒滴水悉干销”,…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