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一)(道前基础一)▪P21

  ..续本文上一页做。

  听闻的时候有三种。“初中分三”,第一科分三个。

  第一,“思惟闻法所有胜利”,闻法有什么好处,这个就要把它搞清楚。如果闻法没有好处,你何必要闻呢。肯定闻法有很大的好处,那么就要闻法了。

  第二,“于法法师发起承事”,既然法是殊胜的,那么对这个法,对这个讲法的法师对他发起承事的心,同时事也做起来了。

  第三,“正听轨理”,正在听的时候要遵守什么规矩。

  第一个,闻法的胜利。

   乙一 听闻轨理

   丙一 思惟闻法所有胜利

  《听闻集》云:“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听闻集》”,《听闻集》是阿罗汉把佛的经里边同类的,分类把它集中,集成颂,嗢陀南之类的,就是把一类的集在一起。这里就把闻法的好处集在一起。

  “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这个颂有几种讲法。那么我们就采取了一种,太多了反而记不住。那么我们就说一种。

  “由闻知诸法”,由我们听闻正法,能够知道法的取舍,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个正见。闻法之后,我们得了正见,正见呢就是好的就要取么,不好的就要舍么。得正见知取舍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由闻遮诸恶”,有了闻法之后,那就会持戒了。持了戒之后,就可以遮,哪些坏事就不做了,烦恼要造恶么,你把这个声闻的戒——别解脱戒,就把身口的恶遮掉了。菩萨戒呢就把意恶也遮掉了。那就是能够把恶遮掉。

  “由闻断无义”,那么你能够听闻正法,由戒生定了,生了定之后,无义的事情那些就可以遮住,把它断掉了。那些属于烦恼的,不该做的事情不给他不要做了。那个可以断掉。戒祗能遮,定可以断了。

  “由闻得涅槃”,那么由定生慧了,慧生了之后,把烦恼的根子都断掉了,就可以证涅槃。

  那么这就是说,闻了正法之后,第一个得了正的知见,知道取舍,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该做的就是戒定慧了,那么就持戒了。持了戒之后,一些恶行就把它遮掉了,由戒生定之后,那些无义的烦恼的现行把它断掉了,就不起现行了。由定生慧,由慧把烦恼根子就断了,就证涅槃。那么这就是说,这些都是从闻法而来的。那么其他还有很多解释了,我们就不介绍了,自己去看也可以。

  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内,纵然有众色,具眼亦莫见。如是于此中,生人虽具慧,然未听闻时,不知善恶法。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如是由听闻,能知善恶法。”

  假使说,我们进入一个“善覆蔽黑暗障室内”,盖的很好的,就是包得严严的,漆黑的一个房间里边,就是把光线全部堵住的,纵然这个房间里边有很好的那些东西摆在里边,或者是花了什么东西了,摆设得很漂亮的屋子,但是你就是有眼睛的人进去什么也看不到,因为没有光线,怎么看呢。

  “如是于此中”,那么这是个比喻,对我们佛教里修行来说,“生人虽具慧,然未听闻时,不知善恶法。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如是由听闻,能知善恶法”。如是在我们佛教里边,我们在这个里边说,这是比喻,我们从事上来说,“生人虽具慧”,我们生了人中,就是八有暇,生了人,而且有智慧,但是,“未听闻时”,还没有听闻正法的时候,“不知善恶法”,哪些法是善的,哪些法是恶的,不晓得。等于前面的进入黑暗的房间一样,虽然你是有眼睛的,人也能够判别善恶的,你能力是有的,但是光线一点也没有,你还是看不出来。你没有听正法,就像进黑暗房子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善的恶的就不知道了。

  “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那么这是比喻,前面的房间假使有个灯,那么你有眼睛的人,一切好的颜色就看到了。“如是”,那么回到我们这里来,佛法里边,“如是由听闻,能知善恶法”,因为你听了正法之后,你才了别这个法,正见有了,知取舍了。正见有了,这是善的这是恶的就知道了,知道善恶就取舍,好的就修起来,不好的恶的法断了。这样子才真正修行上路了。

  所以听闻是根本的,一切根本就是要从听闻来。我们说证涅槃是果,果固然是最好的,果从何来?从得到慧来。慧能断除烦恼断完了,要证涅槃需要求慧,慧从何来呢?从定来。定又从何来呢?从戒来。戒又从哪里来呢?听闻正法而来。那是归根到底,听闻正法是重点,非常重要的根子。那么我们要达到后边的殊胜的果呢,一定要把听闻正法,认真的把它听好。

  《本生论》亦云:“若由闻法发信意,成妙欢喜获坚住,启发智慧无愚痴,用自肉买亦应理。闻除痴暗为明灯,盗等难携最胜财,是摧愚怨器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虽贫不变是爱亲,无所损害愁病药,摧大罪军最胜军,亦是誉德最胜藏,遇诸善士为胜礼,于大众中智者爱。”

  那么也是赞叹闻法的功德了。这个颂呢,是从一个王子,释迦牟尼佛前生,大概他听了一个仙人讲四句颂,他就供养了四千两黄金,每一个颂四句了,每一句供养一千两黄金。这个厉害了。古代是福报大,黄金拿得出那么多。后来这个他们西藏请阿底峡尊者,黄金就拿不出那么多了。他们的第一个国王智光给他们关起来了,用黄金去赎,他要连头连身那么重,结果拿了七百两,头的分量还不够,没赎回来,最后么去这个……,《布顿佛教史》里边说,这个前一个皇帝给他们杀掉的,牺牲了生命的。

  那么这里他就多了,供养四千两黄金,一下就拿出来了。那么他的父亲呢,这个国王,他就感到太大了,四句话要那么多黄金干啥呢?那么他就,王子就说这个话了,他说,你能够听到正法之后,“发信意”,起胜信,信什么呢,信三宝、信业果,乃至后边的最高的缘起性空的道理。

  那么这是这个信生起来之后,“成妙欢喜获坚住”,那么这个信生起来之后,是极大的欢喜,那就对一切功德也就坚固了。有信心么一切功德才生得起来。那《略论释》里边翻的呢,他是“当成坚固妙欢喜” ,他的翻法好象是顺口一点。那么这里也可以,我们就这么讲好了。就是说,起了信心之后,起极大的欢喜,那么可以一切功德坚住下来。

  “启发智慧无愚痴”,那么信心有了之后,可以开发智慧么,那就可以把无明灭掉,没有愚痴了么。

  “用自肉买亦应理”。为了这样子殊胜的法,用自己肉去买都划得来。肉割下来么你也死掉了么。就像那个释迦牟尼有一辈子,为了两句话,舍身喂药叉的一样。你祗要有法好了,牺牲生命也不在乎。那么这个西藏的国王也就照这么做了。为了求法不惜生命了。他说这样殊胜的法,把自己肉割下来买,命都断掉了都合理的,都划得来的,何况四千两黄金呢,这不算什么了。

  下边又说法的好处。“闻除痴暗为明灯”,听闻正法之后,把我们的愚痴的黑暗都能扫除,好象明灯点起来一样。

  “盗等难携最胜财”,世间上的财产,盗可以抢去,王可以没收,水可以漂掉,火可以把你烧完,烧化掉。那么这个“盗等”,等那些了不能拿着走了。这个我们的佛法里边的财,七圣财,第一个就是信。信、戒、惭、愧、闻、舍、慧,这个七圣财是最殊胜的财。那盗也盗不走,王也收不了,没收不了,水也漂不了么,火也烧不掉。这个是最保险的,你生到哪里跟到哪里。这是最好的财。

  “是摧愚怨器”,这也该点一下了,“愚怨”,怨是什么呢?仇人,这个仇人就是愚痴。我们所以不能开悟证道就是愚痴啊。要把这个愚痴仇人把它去掉,摧毁它,就是能够摧灭愚痴仇怨的利剑,“器”就是兵器了。那么“愚”就是什么呢,不信因果了,不信人空法空的道理了。那么这是冤家了,把我们受苦的就是这个了。那么我们把它摧坏它,利剑就是这个信。

  “开示方便教授最胜友”,开示我们方便么就是开示我们这个不错的道路。没有错误的教授、教诫,开示我们最殊胜的朋友。一般的朋友嘛,我们说世间上都是吃喝玩乐、酒肉朋友,最好的嘛不过困难的时候帮助你一下,再难的时候就帮不了你啦,你死的时候他根本没有办法。文化大革命最要好的时候、最要好的朋友,他不敢跟你说半句话,为什么?自身难保,不敢。那么这个就是说最好的朋友啦,他告诉你修行的教授,正规的教授,没有错误的教授,他最殊胜的朋友。

  “虽贫不变是爱亲 ”,一般的青年朋友呢,有钱的时候他是拍你马屁,没有钱的时候看不起你。我记得以前念书的时候,苏秦,那么仔细记不起来了,大概他苏秦开始没有做官的时候,很穷嘛,他的嫂嫂看他不起,好象把他赶出去什么啊,记不清了。后来他挂了六国宰相的印回来了,他的嫂嫂呢,膝行,跪在地上走路,来欢迎他。那就很卑鄙的样子作出来,那就是说就看你有没有地位、钱。

  它这个性虽贫不变。你再穷,它还是你最好的朋友,亲戚。那它不变的,你再穷也好,富也好,它都是你最好的朋友,“ 虽贫不变是爱亲 ”,是最亲的亲人。

  “无所损害愁病药”,世间上的药,大家都知道,都有一个副作用。就像西药更不能乱吃,吃多了就起不好的作用。我今年下半年,就是安居之后,这一段时间,突然感到全身无力,再怎么休息也休息不好。什么原因呢?后来医生一查,西药吃多了,把白血球都耗完了。那就是说抵抗力没有了,那怕你睡好,睡得再多,还是没有气力。这个把西药改了,一段时间就好了。所以说它有副作用。

  那么这个药,它是除病药,是治那个烦恼病的药,没有损害的,没有副作用,是特别好。这个药没有副作用的药,而且能够把我们的烦恼,愁,这种病,去掉它。有烦恼就有愁。愁从何而来?苦而来。你烦恼去掉了,苦也没有了。苦没有了,你哪个愁啊?

  “摧大罪军最胜军”,我们有了烦恼就要造业,就要造这个感很大的罪。那么摧毁这个罪。这个军队里边最厉害的军队是什么?即闻法,就是指闻法。

  就是说闻法除暗是明灯;闻法,“盗等”,水火、王难都不能拿去,这个财产拿不走的;闻法是那个摧毁愚痴的最厉害的剑;闻法是可以开示我们修正道的最好的教授;是最好…

《广论讲记(一)(道前基础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