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希望弟子们这个时候就要认到,这个所现的阿阇黎相就是他示现,不要因为没有办法看到他感到失望。这些话就是经里很明白地说的,有圣教证明的。
据此,我们的上师里边,肯定有金刚持化身的阿阇黎!因为金刚持是已达最高成就的人,就是已成佛的,他是要度一切苦的。现在我们正在受苦,受烦恼逼害,他当然慈悲了,决定会来救我们的。祗要我们具弟子的相,佛决定会来度我们,就怕我们弟子相不具足。弟子相就是前面说的——作阿阇黎要具多少相,作弟子的也要具足五个相。这五个受教化的相有了,佛是发了愿的,要度尽一切众生的;有可度的机,他绝对会度我们。我们自己祗要把弟子相修好了,不要愁佛不来度我们。
现在阿阇黎就是佛示现的。我们应当这样说,所有的上师都是金刚持的化身。假使我们不这样想,对每个上师都看过失,他有这个过失,他不是金刚持现的。每一个都去观的话,最后会一个也不是的。因为我们观过失的心很强,鸡蛋里边可以挑出骨头的,不会有一个满你愿的,结果一个都不是金刚持化的,那么金刚持发的愿是空的,这话是不对的,跟显密经论相违背的,不会。我们肯定相信既然显密教里都有这话,金刚持在末世时要现凡夫相来度我们众生的,那我们要肯定相信,在上师里边一定有佛的化身在,不要专门找原因看过失,这个不是佛那个不是佛,有什么过失,不要另外执个原因而失去了认识佛化身的机会。要知道这是自己的恶念,无始以来那些不好的念头,使我们产生那些错误的感觉,应当把它去掉。这是从教方面证明,现阿阇黎相的就是金刚持自己。
(二)、上师是一切佛事业之作者
以前在介绍资粮田的时候,我曾经说过:诸佛之意——乐空不二智——在法界中是「一味」的,就像空中虽然祗有一个月亮,但却能在有水的器皿中各别映现出影子。在所教化的有情面前,当以声闻身作调伏者,诸佛乐空不二智便现声闻相;当以缘觉身作调伏者,便现缘觉相:当以菩萨或佛身调伏者,便现菩萨相或佛相。不仅如此,如《父子相见经》中所说:「有时现梵释,有时现魔相,饶益诸有情,世人难测度……」当以魔或梵天身作调伏者,诸佛乐空不二智便示现魔或梵天相,甚至化现鸟兽等相来调伏有情。
第二个就是说,佛的意,空乐不二的智慧,在法界里是一味的,可随机化现很多的相来度众生。与观音菩萨现三十二相一样的,你得到了空乐不二的智慧之后,你可以,应以声闻身得度的,就现声闻相而来度他;以缘觉身得度的,现缘觉相;那么以菩萨身得度的,现菩萨相;以阿阇黎身得度的,就现阿阇黎相而来度他,所以说佛有智慧示现一切相。有本显教的经《父子相见经》里边这么说,佛有的时候现梵王相,有的时候现魔的相,他都是饶益有情。这个事情,世间上的人是难测度,以为不可思议的。佛可以现梵天相,也可以现魔相,目的是调伏众生,甚至于可化鸟兽的相。极乐世界的鸟都是佛化的,为调伏众生,使众生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这些也有示现的。
诸佛对我们显现普通善知识相,是因为这样作方适合我们的缘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引导的方法。诸佛纵然对我们显现比普通上师相高级的受用身等相,但因为我们见不到,所以也没有什么意义。其他殊胜化身、菩萨等相,我们也一样没有看得见他们的宿缘。同样的,如果诸佛显现比普通上师相低级的鸟兽等相的话,因为我们对之难起信心,所以也无法利益我们。
佛对我们现上师的相这个方法是最合适的。这怎么说呢?假使现比上师高的受用身的相,那是登地菩萨才看到,我们凡夫看不到。若现三十二相的释迦牟尼佛的殊胜的化身相,我们也见不到。我们没有这个缘,如果我们有这个缘的话,佛出世的时候我们就见到了,就是因为我们的福德资粮不够,佛出世的时候我们才见不到。如果说现比阿阇黎相低的,现一个普通的在家人,或者是低的动物来给我们说法,就生不起信心。所以说最合适的佛示现的相,来度脱我们的,祗有上师相,就是善知识的相。比他高的,看不到;比他低的,生不起信心。而我们的善知识却是现比丘相,也是弘持佛法能度我们的最标准的相。
因此,正如《供养上师仪轨》中所说:「从佛三身庄严轮……」等,一切佛的三身全部都摄集在上师的三密之中,所以,上师是一切佛的化身或事业的执行者。……我们应该以同样的态度来认识自己的上师,当思诸位上师全是金刚持的化身,是调伏我们的一种善巧方便。
《上师供》里边也有这个道理,也就是“如来三智三身幻化轮”这个颂 里边,就说佛示现各种各样的相来度我们,我们应以这样的态度来认识自己的上师,就是说是金刚持化的,这是调伏我们的最好的一种善巧方便。
此外,正如艾绒依靠聚光镜方能取火,或是虽获众食若不进口难入腹中,佛的加持和贤善事业,祗有通过上师才能得以实现,或者说由于上师能作—切贤善事业,所以上师是一切佛事业的执行者。
有人可能会想:虽然上师是一切佛事业的执行者,但不一定就是佛。如有这样的疑虑,我们便应作如下思考:佛的事业,也就是佛利益有情时所作的加持,必须通过上师方能趣入有情的相续。如果这样的话,上师就祗能是佛而不是凡夫。不然,一切佛将依赖有情作为一切事业趋入之门,这就变成诸佛要依赖凡夫才能作利生之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佛在利益有情的时候,连那些声闻、缘觉和诸大菩萨都不依靠,怎可能依靠凡夫呢?
所以,佛陀仅仅是为了使有情能有见到他的缘分才化现为凡夫的。例如,当佛变化成船、桥等物时,我们却以为这些是由木匠建造的。
正如萨迦班智达所说:「日光虽炽热,无镜火不生;如是佛加持,无师不能入。」噶举派上师达沃仁钦(月光宝)也说:「障云清净时,彼日轮之光,以净镜缘起,能降薪木上。」
(帕绷喀大师以聚光镜为喻,说明诸佛必须依靠上师,才能使其事业趣入所教化者的相续中。由此可知,如果上师不是佛,诸佛就不会依靠他们,这种情况和「富人和穷人」那则比喻所表现的意思完全相似:因为诸佛必须依赖上师,说明上师祗能是佛。)
还有一个想法,我们过去没有火柴,取火要么是用燧石打,要么有焦距镜,把太阳光集中起来,使火烧起来。佛就像太阳光,透过上师这个焦距镜,火才能出现。所以一切佛的事业要透过上师才能够达成成就,佛的事业要靠他的。
我们若这样想,佛的事业是靠上师执行的,上师祗不过是执行者,他不一定就是佛。这种设想我们也可以把它驳掉。佛的事业就是佛利益众生的加持,一定要透过上师才进入我们的身心。上师真正就是佛,不是凡夫,为什么?假使说佛要靠一个普通人,来把他的事业达到我们身上来,那就是说佛要依靠凡夫。他就打个比喻,有个富人、大财主,要向穷人讨钱来用。佛要靠凡夫来做他的事业,那是不合理的。这就是说,即使上师祗是佛的执行者,而不是佛,这个想法也否定了。
就是说要多方面地建构上师必是佛的想法。下边就引喻,太阳光再热,没有焦距镜,生不起火来的;佛的加持,没有上师是达不到众生身上的。那么上师不是佛,祗是执行者,也不可能。佛是不会求凡夫来完成他的事业的,佛那么大能力,会求凡夫?那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幻想。
(三)、即于现在诸佛菩萨仍在利益有情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现在金刚持正以化身在利益众生,为什么呢?因为佛对一切有情的情况悉知悉见、毫不混乱,而且,佛对有情的悲悯要胜过母亲对于独子的感情。所以,他们永不间断地作各种最能利益一切有情的事业:现在也一样。因此,有什么理由说他们不来利益我们呢!
再者,诸佛的最初发心,是为了饶益我们,积集资粮是为了能圆满利益我们,成佛也是为了利益有情。所以,他们在成就佛果之后不可能不来利益我们的。如果一切佛不愿利益我们而将我们舍弃的话,那就是一件最糟糕的事了。因此,所有的佛肯定在利益我们。至于利益的方法,则如以下偈颂所说:「诸佛非以水洗罪,亦非以手除众苦,非将所证迁于他,示法性谛令解脱。」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说,佛是发了愿的,尽未来际度众生的,那现在佛在不在度众生呢?当然还在度了,佛在哪里度呢?决定就是现阿阇黎身来度我们。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金刚持透过他的化身来利益众生,因为佛对一切众生都看到的,如来悉知悉见么,一点也不错的,对那些该要度的,他的悲心,比母亲对独生子还要大,绝对不会丢下我们不来利益我们的。我们要具足佛能度的因缘,佛金刚持决定会来度我们。所以,祗要我们具足能度的条件,佛决不会舍掉我们,佛是发了愿的,尽未来际度众生的。那度众生怎么度呢?还是前面我们那个话,我们说过的,不是用水来洗我们的罪,也不是用手来把我们的刺拔掉,也不是把自己所证到的搬到你身上来。而“示法性谛令解脱”,把解脱的法、成佛的法告诉我们,使我们达到解脱成佛的道路。
这个问题有人提了这么一个,他把悟达国师用三昧水治人面疮与水洗罪混淆起来了。悟达国师过去是汉朝的袁盎,杀了功臣晁错,晁错的冤鬼就一直跟着他报仇,因为他十世高僧,没有机会报。这一世他是国师,皇帝赐给他一个檀香床,他生起了一念骄逸的心,就给晁错钻了空子,使他生了人面疮。这个人面疮的罪并不是用三昧水洗掉的,是透过他自己的忏悔,也透过他以前照顾过阿罗汉迦诺迦化的病人,因为这个因缘,他到四川去找迦诺迦尊者,因尊者的威力,才使晁错的冤解掉了,并不是用三昧水洗洗就好了。三昧水仅仅是治人面疮的药水,你害病,医生给你涂点药,你说药把业障洗掉啦,不是的,它仅仅是个把你疮治好的缘。如果你的病,是四大病,该好的,就会好;如果不该好的,药水洗洗,好不了,那你要修忏悔法,或者消业障,把冤解了,业障消了,再加上药水敷,那当然就好了。所以说…
《广论讲记(一)(道前基础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