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依止,那你依止的阿阇黎,就是依止阿阇黎。那么安居自恣的时候要依止阿阇黎么,这就是依止阿阇黎。
总的说阿阇黎有五种,轨范师就是阿阇黎,亲教师就是和尚。阿阇黎有五种,一种是出家阿阇黎,剃度师;受戒阿阇黎,羯磨师;教授阿阇黎,教授师;授经阿阇黎,教经的;依止阿阇黎,依止他学法的,依止他而做的。那么这是五种阿阇黎。下边我们接下去。
《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这就是说该怎么恭敬承事阿阇黎。“《猛利问经》”里说,“长者”,假使一个菩萨要“求受圣教”,求佛的教,或者要“求读诵”。从哪里,从什么人?就是阿阇黎或者善知识,从他那里“听闻受持”,听闻受持什么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相应的那些;或者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的经教,哪怕是“一四句偈”,就是一个偈,哪怕是听到一个偈关于六度的,关于菩萨道资粮的那些佛法,哪怕少得祗是一句偈,四句,那你“应如法恭敬尊重”这个“阿阇黎”。
“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这个偈,祗有四句话,他里边有多少名句文身,名句文身是指字母、文字这些东西,一个偈里边很多字母拼起来的,很多字凑起来的。那就是说,你把句子里边有那么多字,假使说每一个字是一个劫,四句偈里边有多少字,就有多少劫,在这么多劫的时间里边,你以“无谄”诳的“心”,就是正直的心,是真的供养,不是假的供养,“一切种”,所有的“利养恭敬及诸供具”,供养的东西,来“承事供养”这个“阿阇黎”。假使这样子供养的话,佛就告长者,你这样子供养阿阇黎还不够,就是说你听一句偈,这样长时间来尽心地供养承事,还不圆满,还不够。祗听了四句偈,何况多呢?
“况非以法而为敬事”,你如法地供养恭敬承事,那么多时间还不够,何况你没有如法地供养恭敬他,那更不够了。那就是说,得到一切法的话,那该是极大的恭敬供养。不能是祗听了一句话,不在乎,不能这样想。
下边随念恩。我们说观功德生信心;观恩德起敬心。你对他恭敬不恭敬,就看你观了多少恩,你不观恩,尽管你表面很恭敬,哪怕你腰弯到九十度,心里不恭敬,可能还在骂。我们看到很多人——走路过去,——弯着腰,好象很恭敬,但是他心里在骂,可能的,“你走路,要我弯着腰,受不了!”可能会骂的。但我们呢,你如法做你得福气,与我无关。
真正的恭敬从念恩德来。如果没有感恩的话,表面上做得再好,不是真恭敬。真的恭敬是从感恩而来的,你没有感到恩,“他对我有什么恩啊?我为什么要恭敬他?”不会恭敬的。大家弯了腰,我也弯,这是勉强的,哪里是真的恭敬呢?真的恭敬是从内心发的,不是凭空掉下来的。你说生了恭敬之后有功德,我要功德我就恭敬,这是假的。决定要从念恩才有恭敬心。所以下边教我们如何念恩。
己三 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第三随念恩者,《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
“长夜中”,无始以来,到现在没有醒过,这个夜很长,无始以来到现在,在干什么呢?“驰骋生死”,在生死轮回里边头出头没;或者是在生死大海中头出头没,没有救护;或者是在生死旷野里边,到处是毒蛇猛兽要危害我们,我们却是一个人,没有救护。在这最危险的时候,碰到一个来救我们的人,善知识,这个恩极大。
“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就在这个生死旷野里边到处毒蛇猛兽要把我们吃掉的时候,我却自己“愚痴”——就是无明,做大梦,还睡得沉沉的,醒不过来,那毒蛇猛兽来了,不是要把你害死了吗?你能醒过来还能逃避么。就在这个危险时候把我喊醒的,善知识,这个恩极大。否则就死掉了,被毒蛇咬死,及时把我喊醒,我可以逃避,所以这个恩极大。
“沉溺有海,拔济我者”,在三有大海里边头出头没,一般是恶趣时间多,就是没在海里边的时间多,露出来的时间极少,在这个大海里边,把我从海里边拔出来的,这个恩也极大。
“我入恶道示善道者”,我造了很多恶业,要到险恶的恶道去的,他告诉我不要造恶,要行善的,示我人天善道的,或者是解脱道的,这个恩德也极大。
“系缚有狱解释我者”,关在牢狱里边,这个牢狱是三界的牢狱,世间的牢狱当然也不要进去了,这个三界的牢狱就更糟了,关在三界的牢狱里边受苦的,突然之间牢门打开,把我放出去了,这个恩极大。
“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这么长的时间,害了极重的病,极痛苦,他是个最好的医生,把我治好了,这个恩极大。
“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正被贪瞋痴那些猛火快烧死的时候,突然之间善知识来下甘露雨,把这个火息灭,把我救出来,这个恩极大。
“应如是想”,那么对善知识应这样想,这是念恩。
《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痛哭流涕。诸善知识,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令善通达法平等性,开示安稳不安稳道,以普贤行而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护送往赴一切智处,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显示圣众妙曼陀罗。善知识者,长我一切白净善法。”
“《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痛哭流涕”,这是讲《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当他想到善知识对他教授教诫的恩德的时候,心里随念,想起的时候就痛哭流涕。他说“诸善知识,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在一切恶趣里边,地狱饿鬼畜生极苦的地方,把我救出来的,救出来教我修善法,恶趣就不去了。
“令善通达法平等性”,不但把我从恶趣中拔出来,还教我修法,能够通达一切法平等的法性,也就是空性,一切法都是平等的,那么就是证空性。“开示安稳不安稳道”,安稳道——解脱涅槃的道,不安稳道——恶趣的轮回的道,他开示教我走安稳的道路,不要走不安稳的道,这也是极大的恩德。“以普贤行而为教授”,以普贤菩萨的行愿来教我,成佛,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是成佛的方便。
“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护送往赴一切智处”,他告诉我通达到成佛的,“一切智城”是佛地,到佛地的道路,开示我成佛的道路,最后送我到成佛的地方去,净土。“正令趣入法界大海”,那么使我能够走进这个法界的大海,趣入就是证入。“开示三世所知法海”,三世佛所知道的一切法,都开示告诉我,那就开一切智慧了。“显示圣众妙曼陀罗”,显示出佛跟他的眷属,所住的坛城,净土。那么这些都是最高成就的东西了,善知识可以使我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善知识者,长我一切白净善法”,善知识增长我一切善法,世出世间的一切白净善法都是靠善知识长养出来的,那么这个恩德极大。这些就是说,给我们念恩举了一些经文,我们也要这样想。
应如此文而正随念。一切句首,悉加“诸善知识是我”之语。于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念其义理。于前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
“应如此文而正随念”,应当照这个文去思念。“一切句首,悉加“诸善知识是我”之语”,每一句前边都加一个善知识是我的救星,把我从猛火中用甘露雨息灭的,是医王,把我从长夜的病治好的等等,每一句都加上去。“于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念其义理。于前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前面所说的善知识的相,就是够格的善知识了,口里么念这些文,心里就一心地专一地想他的道理。前面的经就是《十法经》了,也可以同样,“善知识是把我长夜里救出来的,善知识是从无明的昏睡中喊醒我的, ……”等等,这样想,这样念,感恩的心就会生出来。
又如《华严经》云:“我此知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徧示菩萨威仪道,专心思惟而来此。此是能生如我母,与德乳故如乳母,周徧长养菩提分,此诸善识遮无利,解脱老死如医王,如天帝释降甘雨,增广白法如满月,犹日光明示静品,对于怨亲如山王,心无扰乱犹大海,等同船师徧救护,善财是思而来此。菩萨启发我觉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诸知识佛所赞,由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给我乐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识。”应咏其颂而忆念之,易其善财而诵自名。
“又如《华严经》云:“我此知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徧示菩萨威仪道,专心思惟而来此。””这是善财童子参访弥勒菩萨之前,经过一个吉祥慧的大菩萨,教他去参访弥勒菩萨,他以这样子的心情去参访的。他说这个善知识开示我一切正法,告诉我一切法的功德,教授我修菩萨行愿的那些菩萨道,我是专门为求这些而来的。
“此是能生如我母”,他能够生起一切善的菩萨行愿,生起来,像母亲一样,本来我们人没有的,从母亲生出来,有了;菩萨的那些心、行就靠他生出来。“与德乳故如乳母”,他给我吃功德的奶,像乳母一样,生我的是生母,养我的是养母。“周徧长养菩提分”,菩提分这个“分”作方便讲,成佛的方便,就是指那些资粮。他周徧长养我那些成佛的方便,福德智慧资粮,使我成长起来,这里注解里是指如父。一个是生母、一个是养母、一个是父亲,父亲长养我菩提分法。
“此诸善识遮无利”,这个善知识像我的善友一样,把那些损害的东西舍掉,昂旺堪布说的,就是魔害的灾难可以遮掉,…
《广论讲记(一)(道前基础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