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广论讲记(一)(道前基础一)▪P65

  ..续本文上一页时之佛”,现在的佛,过去的佛,是一个时间的;我们缘的是十方的世界,顶礼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有一切的佛,这个就是范围大了。“以至诚心,三业敬礼”,身口意都敬礼。我们说,一般的敬礼身拜,心里没有起恭敬心,属于身敬礼;心里起恭敬心,口里赞叹,那么是身口意一起来。“三业敬礼,非随他转”,不是人家说,你赶快拜,拜了有好处,自己不是自觉的,人家叫你拜的,功德不大。“非随他转”,就是说自己要这么做。“智军阿阇黎”在一本“释”论“中”说,“此复若仅顶礼一佛,所得福德,且无穷量,何况缘礼尔许诸佛!”这个阿阇黎他这么说,哪怕你祗顶礼一尊佛,你得到的福德已经是无量无边了,何况你缘的是那么多的佛呢!十方三世的一切佛,都在礼拜,而且身口意一起礼拜,这个福德就大得不可限量,这个颂是三门总礼,总的礼拜。

  

  三门别礼中身礼敬者,“普贤行愿”等一颂。谓以方时所摄一切诸佛,以意攀缘,如现前境。变化自身等诸佛剎,极微尘数,而申敬礼。此复是于诸境,所有普贤妙行,发净信力,由此信力,发起礼敬,一身顶礼其福尚大,况以尔许身业礼敬,其福尤大,智军阿阇黎所释也。

  第二颂是“别礼”,分开了,就是身敬礼,意敬礼,赞叹就是口。这里的身的礼,“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这个“颂”,他说,“谓以方时所摄一切诸佛,以意攀缘,如现前境”,“方”么就是空间,“时”么时间么,空间是十方,时间是三世的,十方三世的佛,我心里缘他,心里缘十方三世一切佛,都缘这个境,就像在现前看到一样,就是我心里所缘的十方三世佛,很明显的就像眼睛看到一样。自己要拜那些佛呢,一个身体拜来不及了,十方都要用化身去拜,“变化自身等诸佛剎,极微尘数,而申敬礼”,把自己的身体化得跟那些佛剎里的微尘数那么多,到处去拜,有佛的地方就去拜。

  “此复是于诸境,所有普贤妙行,发净信力,由此信力,发起礼敬”,这个拜也不是一般性的拜,就在那么多佛的境界上,以普贤菩萨的妙行,发清净的信解力,这个颂子里都有,以这个清净的信解力,发起来礼拜的,那这个功德就更大。“一身顶礼其福尚大”,一个身体顶礼一尊佛功德无量,一个身体顶礼无量佛功德更大,以无数的身体去顶礼无数的佛,那个福就不好说了,“况以尔许身业礼敬”,何况我们变了那么多的身去礼拜呢,这个福就极大。“智军阿阇黎”在“释”论里边的解释就是这样子。这个十支基本上都是以这个释论来解释。这个是身敬礼。

  意敬礼者,“于一尘中”等一颂。谓于一一微尘之上,皆有一切尘数诸佛安住菩萨围绕会中,应发胜解,随念诸佛,所有功德。

  “意敬礼者,“于一尘中尘数佛””这个“颂”,一个一个微尘里边,都有一切微尘数诸佛安住在菩萨围绕的大会之中,那就是观想,在一个微尘里边有一切微尘数诸佛,这个数字就不好说了,每一个微尘数里边都有微尘数的佛在里边,每一尊佛都在菩萨的大会里边,数量就极多了。你要“发胜解”,就是说这是观想的境界,胜解就是说决定如此,没有怀疑,决定这样起定解。“随念诸佛,所有功德”,观想的时候有那么多佛,那么多佛的功德在心里观想忆念,这是意敬礼。

  语敬礼者,“各以一切”等一颂。谓于诸佛功德胜誉,不可穷尽,化一一身,有无量首,化一一首,有无量舌,以微妙音而称赞之。此中音者,即是赞辞,其支分者,谓因即是舌根,(此与汉文稍有出入)海者是繁多辞。

  “语敬礼者,“各以一切音声海””这一“颂”。“谓于诸佛功德胜誉,不可穷尽。化一一身,有无量首,化一一首,有无量舌”,诸佛的功德,他的胜誉、名称是说不完的。我们要怎么说呢,一个头,一张嘴来不及,要化无数的身,一个身有无数的头,一个头有无数的舌头,这样子来赞叹还赞不完。“以微妙音而称赞之。此中音者,即是赞辞,其支分者,谓因即是舌根”,“微妙音”就是赞辞,这个支分,我们汉文的《行愿品》的颂里没有支分,藏地的有个支分。这个支分就是说话的因,就是发声音的根本的因,就是舌头了。在藏文的颂里边有个支分的,我们汉文稍有出入,没有这个支分。他根据藏文讲的,支分就是舌头。每个头化了很多的舌头,每个舌头发出了很微妙的声音来赞叹佛的功德。这些功德海,什么海,海就是极多,数不清的。这就是礼赞支。

  礼赞支里边分了四个,一个是总的礼拜,一个是身的礼拜,一个是意的礼拜、敬礼,一个是语的敬礼。礼敬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对治我慢,贡高我慢的,你对佛谦下顶礼,那就是对治我慢的了,身口意的罪也可以除掉。所以礼拜不但有积集福德的资粮,净罪的功能也有,拜佛消罪么;我们对佛礼拜,折伏我慢。但是很多人这一点没有去理会,他拜佛很虔诚,但对一般的人却是我慢贡高,他以为自己拜的佛多,更贡高,这就错了,我们拜佛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折伏我慢的,结果你拜佛的数字,“啊,我拜了一百万!”,了不得,贡高我慢,这个意思就偏掉了。那就天变成魔,本来是折伏我慢的,你却以这个资本增加你的我慢,这个就不对。

   供养支

  供养支中,有上供者,“以诸最胜”等两颂。

  第二个“供养支”,供养分有上的供养、无上的供养。“有上”的“供”养呢那就是一般的供养了,一般的供养不是差的供养,世间上好的拿得出来的东西供养,是有上的,佛菩萨神通化的那就是无上的,没有功德是化不出来的。供养支里边分两个,一个有上供养,一个无上供养,“以诸最胜妙花鬘”等这“两”个“颂”,是有上的供养。

  最胜华者,谓人天等处,所有众多希有散华,鬘谓配贯种种妙华。此二种中,皆有一切,或实或假。

  “最胜”的“花”是“人天等处”很“多稀有”的花,天上的花更好了,人间也有很多很好的花。这些花呢有“散花”,一朵朵分开的,“鬘”呢就是串起来的“种种妙花”,花了鬘了就是这两种了。这两种花里边,散的也好,鬘也好,都有两种,什么呢?真的,假的,真的花就是我们采下来的真花,假花是做的,不是真的花,我们现在有很多,塑料花,塑料花看起来很好看,但是假花无果实。我们不是《律海十门》念过了吗,供的假花,没果实的,真的花会结果的,假花你做庄严品是可以,从要结果的方面来说是不行了,这里功德里边当然真的假的都有了,也允许你供,做个庄严也可以。

  伎乐者,谓诸乐具若弦若吹,若打若击。涂香者,谓妙香泥。胜伞盖者,谓诸伞中诸胜妙者。

  “伎乐者”,就是乐器,“谓诸乐具若弦若吹,若打若击”,“弦”就是琴了琵琶之类的,“吹”就是唢吶之类的,“打”的是鼓,“击”的是铙、钹等等。“涂香者,谓妙香泥”,就是和了香做的泥,涂在身上的。最胜的“伞盖”,伞里边最殊胜的,以前我们看到一个国王出来,都有个伞么,盖么,佛上面用个伞盖,也是尊重庄严的意思。

  灯烛者,谓香油等气香光明,及摩尼宝有光明者。烧香者,谓配众香,或唯一种所烧然香。

  “灯烛者”,“香油”灯,当然我们现在用酥油么更好,用香油为什么呢?“气香光明”,用香油点的呢,它的气味是香的,它的火焰比较亮,就用香油。“及摩尼宝有光明者”,摩尼宝里边发光明的,也属于灯明一类的,我们现在的电灯,能发光的,也属于灯明一类。

  “烧香者,谓配众香,或惟一种所烧然香”,或者是各种各样香合拢来的,或者是单纯一种的。像我们檀香就是单纯一种的,还有一些配合拢的,像驱魔香之类就是各式各样配起来的。这些香或者是各种香配起来的,或者单是一种的,烧的香,那就是烧的。

  胜衣服者,谓一切衣中最胜妙者。最胜香者,谓妙香水供为饮水,以氛馥香徧三千界所熏水等。

  “胜衣服者”,最胜的衣服,“谓一切衣中最胜妙者”,最好的衣服,那就是说,人间的最殊妙的,天上的更好,天衣无缝的。“最胜香者,谓妙香水供为饮水”,这个最胜的香呢不是涂香、烧的香,是吃的,很好的香水,供了作为饮的,“以氛馥香徧三千界所熏水等”,就是香气极好的香所熏的水,就是掺合了香的水,可以作为饮料,这个是妙香水。

  末香者,谓妙香末可撒可烧,或积为堆,或画坛场,支配颜色形量高广等妙高峰。

  “末香者,谓妙香末”,好的香末子,“可”以“撒”的,这个我们汉地不大有,藏地就有,香末子撒佛作为供养也是可以的,也“可”以“烧”,都是供佛用的。“或积为堆”,这些东西很多了,积为一堆堆的,“或”者“画”为“坛场”,或者以香末子等等作坛场,再加上一些彩画,“颜色”配上去,“形量高广等妙高峰”,这些堆起来,它的形量很高很广,跟须弥山一样,“一一皆如妙高聚”,我们汉地也是一样。

  聚者加于前文一切之后,有众多义及庄饰义并种种义。

  这个聚字有更大的意思,前面的聚都是,皆如妙高聚,那么这个聚有什么意思呢?众多的意思,庄严的意思,还有种种各式各样的意思。

  这是供养支里边的有上供养,以世间上最好的东西来供养。

  无上供者,“我以广大”等一颂。言有上者,谓世间供,此中乃是诸菩萨等,神力所变微妙供具。

  无上供养者,“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徧供养诸如来”。这个就不是世间供,那是诸佛菩萨神通变化的微妙供具。 “无上供者,“我以广大”等一颂”,前面“有上”的,是“世间”的“供”养,世间的供养不是最高,有比它更高的,有上供。这里的是最高的,无上的,无上的是指什么呢?“是诸菩萨等,神力所变微妙供具”,以神通的力量变化出来的微妙供具,世间上拿不出来的,那是无上供。

  颂后二句,于前一切,不具足此二句义者悉应加之。是说敬礼及诸供养所有等起及其境界。(此与汉文稍有…

《广论讲记(一)(道前基础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