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通工巧明。
③善构言:声明。
④一切诸量:诸量者,指现、比、圣教量等,因明学也。其著名者,有陈那菩萨《集量论》,法称论师《释量论》等七支论,七支论中以《释量论》、《量抉择论》、《正理滴论》三部为法称论师学说之中心。
于其黑山道场,①瑜伽自在,亲见欢喜金刚尊身,获得金刚空行佛母授记之尊重罗睺罗毱多前,具足请受一切灌顶,立密讳为智密金刚。二十九岁以内,②于多获得成就师前,习金刚乘教典教授,善巧无余。③于诸密咒唯我善巧,作是念已,诸空行母于其梦中,陈示众多昔所未见密咒经函,摧其慢意。此后尊重及诸本尊,若寤若梦,随其所应,劝云:若出家者,则于圣教及诸众生,起大饶益。依是劝已,如《赞》中云:「共称汝亲教,为加行道者。」随请④大众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者,⑤厥号戒铠为亲教师,而正出家,其讳又名,胜然灯智。此后乃至三十一岁,习学⑥相乘内明,⑦上下诸藏。特于能飞聚落,法铠师前,⑧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沙》,极善⑨根本四部教典,虽⑩诸异部,作受食等,诸微细分,互舍取处,徧知无杂。
由是度越自他诸部宗海彼岸,故是无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枢要处者。
①瑜伽自在,亲见欢喜金刚尊身,获得金刚空行佛母授记之尊重罗睺罗毱多:皆指阿底峡之师尊罗睺罗毱多之内修功德。佛母授记之尊重,尊重即师长,其名为罗睺罗毱多。身:现身。
②于多获得成就师前:于多位获得成就之上师前。多:多位。师:上师。
③于诸密咒唯我善巧:自念于诸密咒唯我善巧。
④大众部:佛智论师派,即说出世部。
⑤厥号戒铠:或译戒护。
⑥相:法相。
⑦上下诸藏:大小乘诸三藏。
⑧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沙》:“精进力故,七年学竟。”(见《阿底峡尊者传》一六页)
⑨根本四部:上座部、大众部、正量部、一切有部。
⑩诸异部:指十八部中,除前根本四部以外之诸部。
获得证德事理者。总佛一切教法圣教,①三藏宝摄,故证圣教亦须摄入三学宝中。其中戒学,②至言及③释数数赞为定慧学等一切功德之所依处。故须先具戒学增上诸证功德。其中分三。
①三藏宝:三藏即宝,持业释也。
②至言:谓经。
③释:谓论。
成就最胜别解脱律仪事理者。如《赞》中云:「尊入声闻乘门已,护戒如牦牛爱尾,具妙梵行胜苾刍,持律上座我敬礼。」谓其正受圆满苾刍诸律仪已,如爱尾牛,若尾一缕挂着于树,虽见猎士将离其命,宁舍其命护尾不断。如是虽于一轻学处,尚宁舍命防护不犯,况其所受重大学处,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成就菩萨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度彼岸门已,增上意乐善清净,觉心不舍诸众生,具慧大悲我敬礼。」总具修习慈悲为本,菩提之心众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师,多时修习,至尊慈氏及妙音尊,传授无着及寂静天,最胜教授。如《赞》中云:「能舍自利以利他,①为胜是即我师尊。」谓心发起,爱他胜自菩提之心,以此②愿心所引行心,受学菩萨广大妙行,学受随行所有学处。行贤妙故,能不违越诸③胜者子所有制限。
①为胜是即我师尊:此颂标点应作“能舍自利,以利他为胜”。具足此功德者,即是我师尊金洲大师。
②愿心所引行心:《修次初篇》云:“为利一切诸有情故愿当成佛,初起希求是名愿心,受律仪后修诸资粮是名行心。”(《广论》卷八,本书四七八页)
③胜者子:菩萨。
成就金刚乘律仪者。如《赞》中云:「尊入金刚乘门已,①自见天②具金刚心,③瑜伽自在获中者,④修密护禁我敬礼。」成就观见自身即⑤天生起次第,及金刚心圆满次第三摩地故。总赞为其瑜伽中尊,特赞如理护三昧耶,不越制限。亦如《赞》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⑥非戒,慎念无谄诳,⑦犯罪不染尊。」如是于诸三种律仪净戒学处,非仅勇受,如其所受随行防护,不越制限,设少违犯,亦以⑧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如是⑨净传,应知是诸通达圣语扼要智者,所喜爱传,随诸正士应当⑩修学。
①自见天:自身现本尊。指成就生起次第三摩地。
②具金刚心:具多功德金刚心。指成就圆满次第三摩地。
③瑜伽自在:随成瑜伽之尊。论中即“赞为其瑜伽中尊”。
④修密护禁我敬礼:《略论释》(二六页)云:“守戒而详二次第者,以坚护诸根门生起次第,舍去凡俗,如本尊意,知此为守戒方便。圆满次第中之空乐禅定,若能安住,乃最大守戒方便。”
⑤天:本尊。
⑥非戒:违戒事。
⑦犯罪不染:不染毁戒之瑕。
⑧各各还出仪轨:三种律仪各各忏悔还净出罪之仪轨。
⑨净传:作风,清净事迹。
⑩修学:学习。
成就定学分二:共者,谓由奢摩他门,①得堪能心。不共定学者,谓具②极稳生起次第。此复三年或六年中,修③明禁行。尔时遥闻,④飞行国中,诸空行母讴歌之声,心中亦有所忆持者。
①得堪能心:心得自在。
②极稳:极坚固。
③明禁行:《略论释》(二七页):“乃密乘中之不定行,集为定行。”明者,持明,禁止平凡庸俗之行为禁,奉行不共非常之约为行,又禁戒。
④飞行国:空行佛国。
成就慧学中,共者,谓①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谓②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如《赞》中云:「③如密咒乘教,显是加行道。」
①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通达中观空性,即此已达加行位。
②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谓已得幻化身铁证。
③如密咒乘教:按照密乘经典理论。
于圣教所作事中分二:一于印度所作事理,二藏中所作事理。 今初
于胜金刚座 大菩提寺,曾经三次①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即于②自部,③上下圣教,所有未达,邪解疑惑,诸恶垢秽,亦善除遣,而弘圣教。故一切部,不分党类奉为顶严。如《赞》中云:「于大菩提寺,一切集会中,自部及他部,诸恶宗敌者,以狮吼声语,一切脑浆崩。」又云:「能飞聚落中,出家二百半,④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满百。四本部全住,尊部无慠举,摩羯陀境内,一切寺无余,成大师四众,一切⑤顶上珠,⑥尊居十八部,一切顶中时,一切皆受教。」
①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金刚座处每年内外聚会,兴大辩论,随其胜者,寺院及人悉归入胜者所有。
②自部:内宗。
③上下圣教:诸部。
④能映覆戒中……无慠举:《阿底峡尊者传》(三五页):“次住止迦摩罗尸罗寺(戒映蔽寺)者,常供四部大德,每部二十七人,共百八数。又有客比丘位十二,另有学习声明、因明等院,共约二百僧侣,悉是三藏法师,五明俊彦。其最著名于当时者,五十有七也,彼皆恭敬顶戴者,则为阿底峡尊者耳。”
⑤顶上珠:摩尼宝。
⑥尊居十八部……皆受教:尊者虽以大众部为主,对其它所有部派,都极善巧,一视同仁,不分亲疏。
藏中所作事理者。①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拶嚩贾精进狮子,及错戒胜往印迎请。菩提光时,请至②哦日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此复住于哦日三载,聂塘九岁,③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罄尽无余。圣教规模,诸已没者,从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总之雪山聚中前弘圣教,谓圣静命及莲华生,建圣教轨。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达扼要。以是因缘,谤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损减教法,为莲华戒大阿阇黎善破灭已,决择④胜者所有密意,为恩极重。于后宏圣教,则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及瑜伽师,由其倒执相续部义,于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为此⑤善士,善为破除。复能殄灭诸邪执着,弘盛增广无倒圣教,故其深恩普徧雪山一切众生。
①天尊师长叔侄:智光(叔),菩提光(侄)。《掌中解脱》(六一页)注:“藏人的隔代关系,均以叔侄相称,所以此二人实为祖孙关系。”
②哦日铎:即上哦日。铎:上部义。
③卫藏:《略论释》(三五页):“桑叶叶巴藏(后藏)。”
④胜者:佛陀。
⑤善士:阿底峡尊者。
如是造论,光显能仁所有密意。复有三种圆满胜因,谓一善所知五种明处,及二具教授,谓从①正徧知展转传来,②于其中间善士未断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并三得谒见本尊天颜,获言③开许。此等随一虽能造论,然三齐④具极为圆满,此大阿阇黎三皆备具。
①正徧知:释迦佛。
②于其中间善士未断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师师相授,中无断缺之教授。
③开许:印许。
④具:完备,谓一、善知五明,二、具教授,三、亲见本尊获言开许。此三胜因悉皆完备,为最圆满。
其为本尊所摄受者。如《赞》云:「①一胜欢喜金刚,立②二三昧耶王,③三雄猛世自在,④四主尊度母等,⑤谒颜得许故,或梦或现前,常闻最甚深,及广大正法。」师传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种传承。后中分二,谓⑥度彼岸及⑦秘密咒。
①胜欢喜金刚:作部本尊。
②三昧耶王:三昧王尊。
③雄猛世自在:“勇识”千手千眼观音。
④主尊度母:度母。
⑤谒颜得许:蒙现身开许。
⑥度彼岸:波罗蜜乘。
⑦秘密咒:金刚乘。
度彼岸中复有二种传承,谓①见传承及②行传承。其行传承复有从③慈尊传及④妙音传。于密咒中,亦复具足传承非一,谓⑤五派传承,复具宗派传承,加持传承,及其种种教授传承等。亲从闻学诸尊长者,如《赞》云:「恒亲近尊重,谓⑥寂静 金洲,觉贤吉祥智,多得成就者。…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