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道前基础(一)
宗喀巴大师 造
法尊法师 译
智敏上师 讲
多宝讲寺
<内部资料,初步整理,仅供参考>
《讲记》与《广论》原文、《集注》页码对照表
第一讲(《广论》第一~四页;《集注》第一~九页)…………………………………1
第二讲(《广论》第四~五页;《集注》第一零~一四页)……………………………13
第三讲(《广论》第六~一零页;《集注》第一四~二五页)…………………………27
第四讲(《广论》第一零~一三页;《集注》 第二五~三一页)……………………41
第五讲(《广论》第一三~一六页;《集注》 第三一~三六页)……………………54
第六讲(《广论》第一六~一八页;《集注》 第三七~四三页)……………………68
第七讲(《广论》第一八~二零页;《集注》 第四三~四八页)……………………81
第八讲(《广论》第二零~二四页;《集注》 第四九~五六页)……………………94
第九讲(《广论》第二四~二七页;《集注》 第五六~六三页)……………………109
第十讲(《广论》第二七~三一页;《集注》第六四~七一页)……………………123
第十一讲(《广论》第三一~三三页;《集注》第七二~七七页)…………………140
第十二讲(《广论》第三四~三五页;《集注》第七九~八二页)…………………154
第十三讲(《广论》第三五~三八页;《集注》第八四~八八页)…………………170
第十四讲(《广论》第三八~四一页;《集注》第八八~九四页)…………………185
第十五讲(《广论》第四一~四四页;《集注》第九五~一零零页)………………197
第十六讲(《广论》第四四~四六页;《集注》第一零一~一零六页)……………211
第十七讲(《广论》第四六~四九页;《集注》第一零六~一一三页)……………224
第十八讲(《广论》第四九~五一页;《集注》第一一四~一一八页)……………238
第十九讲(《广论》第五一~五四页;《集注》第一一九~一二二页)……………252
第二十讲(《广论》第五四~五八页;《集注》第一二三~一三二页)……………266
整理说明:
本资料系根据上师讲课录音记录整理而成,未经上师审阅。
本资料主要面对讲寺内部及函授学员学习临时使用,不足为凭。仅供参考,请勿翻印。由于记录整理者水平、时间所限,其中可能存在诸如误听误记等错误,如在阅读中发现,请及时指出,并反馈给讲寺函授部,以便更正。
联系地址:317102 浙江省三门县高枧多宝讲寺函授部编辑室
电话:0576-3117311, 013325960233
网址:http://www.duobaosi.com/bbs/
电子信箱:editor@duobaosi.com
目 录
缘起 1
说明 1
传承 2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 2
序分 2
甲一 论前归敬 2
归敬文殊菩萨 2
赞礼释迦佛 3
赞礼弥勒菩萨、文殊菩萨 4
赞礼龙树、无着二大论师 4
赞礼阿底峡尊者 5
赞礼传授佛法诸善知识 5
甲二 造论宗旨 6
甲三 敦嘱劝学 7
甲四 略述本论之重要 7
正宗分 8
甲一 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 9
乙一 圆满种中受生事理 10
乙二 其身获得功德事理 10
丙一 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 11
真相唯识、假相唯识——引《宗义宝鬘》 14
虚相唯识、实相唯识——引《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 16
丙二 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 19
成就戒学 19
成就最胜别解脱戒律仪 20
成就菩萨律仪 21
成就金刚乘律仪 23
成就定学 25
成就慧学 26
乙三 得已于教所作事业 27
丙一 于印度所作事理 27
丙二 藏中所作事理 29
甲二 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 35
乙一 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35
问题解答 41
乙二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48
乙三 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 58
乙四 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 59
甲三 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 64
乙一 听闻轨理 64
丙一 思惟闻法所有胜利 64
丙二 于法法师发起承事 70
听闻轨理——引《瑜伽师地论》 70
听闻轨理——引《略论释》 73
丙三 正闻轨理 76
丁一 断器三过 76
丁二 依六种想 79
乙二 讲说轨理 95
丙一 思惟说法所有胜利 95
丙二 发起承事大师及法 97
丙三 以何意乐加行而说 98
丙四 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 101
乙三 于完结时共作轨理 104
甲四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106
乙一 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 107
丙一 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 107
丁一 所依善知识之相 110
自利六德 113
摄他四德 118
问题解答 123
丁二 能依学者之相 127
丁三 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131
戊一 意乐亲近轨理 133
己一 总示亲近意乐 134
己二 特申修信以为根本 141
信的问题 147
根本修信 150
一、应观师为佛之原因 153
二、能观之原因 154
三、如何观法 155
(一)、上师是佛乃金刚持所许 156
(二)、上师是一切佛事业之作者 157
(三)、即于现在诸佛菩萨仍在利益有情 159
(四)、自所见相无法决定 160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 165
己三 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167
念恩生敬 172
一、师恩胜佛 172
(一)师恩总胜一切佛 172
(二)师恩别胜释迦牟尼佛 174
二、说法恩 175
三、加持心相续恩 176
四、以财物摄受为眷属恩 177
戊二 加行亲近轨理 179
丁四 依止胜利 183
丁五 未依过患 189
丁六 摄彼等义 195
丙二 略说修习轨理 198
丁一 正明修法 198
戊一 正修时应如何 198
己一 加行 198
(一)庄严安布身语意所依 198
(二)无谄诳求诸供具端严陈设 198
(三)身具八法修归依发心 199
(四)观想资粮田 199
(五)修习七支集资净障 200
加行六法——引《略论释》 200
(一)净地设像 分四 201
(二)庄严供具 203
(三)入座皈依 204
礼敬支 206
供养支 208
悔罪支 210
随喜支 213
劝请转*轮支 214
请住世支 214
回向支 215
(六)三事求加 216
大礼拜 217
供曼茶 218
四力忏悔——引《略论释》 219
己二 正行 221
庚一 总共修法 221
庚二 此处修法 223
己三 完结 225
戊二 未修中间如何行 226
己一 三合引导 226
己二 学习四种资粮 227
庚一 密护根门 228
庚二 正知而行 233
庚三 饮食知量 244
庚四 悎寤瑜伽 249
修习悎寤瑜伽——引《瑜伽师地论》 253
丁二 破除此中邪妄分别 259
思考题 280
第一讲 (《广论》第一~四页;《集注》第一~九页)
缘起
今天,我们开始试探性地讲一下《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讲经的缘起,就是我们在这一次安居之…
《广论讲记(一)(道前基础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