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他正在给他的女人画眉毛,那么他看见佛来了,难陀很恭敬佛了,他说:“佛来托钵了,我赶快下去一下,把饮食给了他之后马上上来。”他的女人就说:“你要赶快啊。”他在画眉毛,“眉毛画得还没有干之前,你要先上来的,不能拖啊。”那么难陀说:“好好。”
他马上就去了,他很快。他把佛的钵接过来了,把最好的饮食摆好了,他想交给佛,交给他嘛就走上来了。哪知道佛不接他的钵,佛管自己走了,那么难陀为了恭敬佛的关系,只好拿着个钵跟着佛走,一走一直走到精舍里去了。进了精舍去之后,就把他剃了。那个难陀心里在想了,在佛的威光之下,他又不好说我不想剃,但是心里却是边剃边在想家里的一个孙陀罗夫人还在等他的,哎呀,这个着急得不得了。
那么剃了之后,没办法了,佛的威光大,他也对佛很恭敬,只好是等在那里,那么他总想找一个机会可以溜回去了。那么住了一段时间,总算机会来了。大家托钵去了,这一次轮班,轮到他看庙。他说好了,这个可以有机会了。佛托钵去了,他就把庙门关好,这个人还是好,庙的门都关好,关好没有差错可以溜了,他总是怕人家偷寺庙里的财产。他把每个门都关好,但是这是佛的威力,他关了东门,西门自己打开了,关了西门,东门也开了,关来关去关不好,没有办法了。他说这个反正寺庙里的财产偷完了,我也赔得起,最多我来赔完了,门随他去了,不管了。他想佛托钵是大路去的,大路回来的。我走小路,他就跑小路跑回家去。跑了一半,碰到佛了,他回来了。哎呀,他说怎么佛今天不巧,小路上碰上了,没有办法。佛就问他了:“你干什么了?”他这个就很老实,佛面前不打妄语,他就把他自己心里的思想跟佛说了。佛说:“你想你的夫人,好好好,你回去,我以后带你去玩玩,给你看一些东西。”
那么他回去之后,佛就带难陀去游行。跑到一座山,山上有棵枯树,枯树上有个老猴子,一个雌的猴子了,老得很,牙齿也掉了,眼睛也瞎了。佛就指给难陀看,他说:“这个猴子你看到没有?”哦,他说:“看到了”。“那这个猴子跟你的夫人比比看,哪个好?”他说:“哎呀,这个怎么比啊。”他的夫人是年轻,又是在国内在当时是那个印度是最漂亮的女人,这个猴子又老又瞎,这个怎么比得上?这个猴子啊,毛长的难看的很。“好好”,他说:“你看这个难看。”“对对对。”“这一次回去,明天再给你去看看。”
明天再给他看,就跑到这个天上去看了啊,天上一看看到天上的那个天子天女啊,都在玩乐,很好。但是再到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天女很多,天子没有,位子空在那里。这个难陀就奇怪,问佛了:“天上的天子天女都是充满了,玩乐的,怎么这个座子天子没有?天女那么多等在那里?”佛说:“你自己去问吧。”难陀就跑过去问了,他很恭敬地跟天女说:“大姐们,我看到天上的各式各样的境界都很好啊,都天子天女围绕了啊,天女围绕,天子游乐,这个地方怎么,你们这里天子没有?”天女就说了,她说:“人间有个难陀,他是修梵行了,就是出家了,将来死了以后,就生到天上来。”这个难陀很高兴,他说:“我就是难陀。”天女说:“你现在还不行,你现在身上臭的,你要下一辈子来才行了啊,生到天上才行。”佛就问难陀了,他说:“这个天上天女跟你的女人比比怎么样?”“哎呀,”难陀说,“这个天女跟他的孙陀罗夫人比的话,那孙陀罗夫人成了个瞎眼睛的老猴子了,那个不好看了,一比是不好。”所以好看难看都是比较的,哪有绝对的?那么这个难陀这样子就安心了,不想回去了。他为了将来生天,就出家修行了。
这样子,佛过了一段时间又教化他了,带他地狱去看。看见地狱里各式各样的苦具,都在惩罚那些罪人了,有杀的,有砍的,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八大狱了,有磨的,有捣的,各式各样的。他跑到一个地方,有个油锅,火烧得很大,煎煮在烧,但是里边没有人。他就问佛,他说:“其他的地方苦具里边都有罪人在里边受苦,这个油锅怎么空起来?他们白白的烧干啥?”佛说:“你去问吧。”难陀就去问狱卒,也很恭敬跟他们打个招呼,他说:“地狱里很可怕,都有罪人受苦,你们这个锅子怎么烧那么大的火,空的,不是浪费柴火了嘛?”狱卒说:“哎呀,你不知道啊,人间有个难陀,他因为看到天上的五欲好,他就修梵行,出家做比丘。那么将来死了以后,到天上去享受,天上享受完了,福气享完了,就掉下来这个地狱来,来煮了。”我们看天上的寿命很长,在地狱看看很短了,他没有知道他是难陀了,他说:“那个难陀很快就从天上一会儿就死掉了,就要来的,我们要先烧起来准备好。”难陀再也不敢说我是难陀了。一说的话把他叉进去烧了不得了,赶快跑回来。那么这样子以后,难陀才是真正修行了,不是为了将来的五欲的享受了。
那这里就是说,假使为了将来的五欲而修行的话,那也不行。这个还是别解脱戒不能安住,不能清净。所以说,我们过去的不想了,那么想未来,我们不是说下士道不是有嘛,我们要求来生的福报嘛,现在的放下,过去的放下,不是下士道嘛?你真正要修梵行的话,这只是人天福报了。修了下士道,他还是要对那些五欲境并不贪着,他下士道的修这个增上生是为了圆满有暇的人身来受持佛法的,并不是说到天上去享受那个五欲的。
我们现在知道人间有别解脱戒,可以出家修梵行,而欲天,我们说这个天上是六欲天了,欲天里边却不能受别解脱戒,前面我们讲过了。只有菩萨戒,这个菩萨戒也是前辈子受了菩萨戒以后命终不舍,发心所得的菩萨戒,那么这样子真正要解脱还不行的。要求出离,还得要别解脱戒,尤其是最高的比丘戒,所以说未来的欲境还是不能要。
我们再把这个《瑜伽师地论》的原文念一下啊,大家看一看它的原文是这样子的:“又诸菩萨住律仪戒,于未来世、天魔王宫、所有妙欲,不生喜乐,亦不愿求彼诸妙欲,修行梵行。”(《菩萨戒品释》卷一 二三)不是为了希望求那个天上的妙欲而修梵行的。“于彼妙欲尚如实观,犹如趣入广大种种恐畏稠林,况余诸欲。”对于天上的那些最好的妙欲,我们说为什么叫天魔王宫?他化自在天是最高的,欲界天最高的。那是五欲最好的一个天,其他的当然等而下之了。最好的也不去追求,把它看成什么,看成是虎豹穴,就是说一个森林了。根据《瑜伽师地论》的原文,是一个充满了虎豹野兽的一个森林,这样子的地方你去干什么?天魔王宫虽然享受很好,但是我们比丘去观,就观成它一个充满野兽的虎豹的一个森林,跑进去就给它吃了。所以说五欲的王宫多么危险,不敢进去。
“意乐清净”,那么我们的发的意乐心清净,不是为了五欲,要为了真正出离。“无依住”,这是不要依了这个五欲要解脱。这是说过去的固然不能要,你说我要追求未来的好了,未来将来的也不能要。那么这里我们看一看,他过去的五欲心是人间的欲,如人间的什么转轮王位,而未来的,是说了天上的魔宫的五欲。什么原因?有原因的。因为律仪戒最高的是比丘,出家。以出家的戒为重。重点是出家的,我们前面说过了。律仪戒重心是出家的,出家的决定是人间。比丘戒,比丘尼戒这些只有人间有啊,所以说对人间的转轮王,最高的是转轮王位了,这个不要它。而未来的欲,(五)欲最高的是在他化自在天的魔王宫的五欲了。因为这个魔王宫的这个五欲是最高的,所以说未来他不一定是比丘了,他未来可以投生到天上,那么最高的五欲就是魔王宫。
所以说,过去的,因为从出家的着想,过去的东西当然是人间的,转轮王是最高的,未来的却是欲界里边最高的是魔宫的五欲了。所以说从魔宫的来说,这是从最高的来说了。一个是比丘身份,出家身份,在人间是转轮圣王最高的,那么一个从三界里边,五欲最殊胜的就是魔王宫了,在欲界它是最高的。从这一点来说,贪着五欲,五欲最高的就是魔王宫了。所以,真正要护持出家的律仪,也不能为了这个贪着,追求未来的五欲而修梵行,像难陀一样。很现实,你为了贪求将来的五欲而修梵行的话,最后的结果,地狱里油锅要烧的。五欲的享受完了,以后的果报就是,生报是这个天了,天的报。后报,天报享完了就是下地狱了,所以这是还是苦了。没有解脱苦,那么这个意乐也不清净。所以说我们要,真正要护持清净出家律仪,也不能为未来的欲而修梵行,这个一定要放弃。
丁三 不耽现在诸欲境
那么下边是现在的,“不乐现在诸欲境,国王长者利养尊,反吐不食不尝味,在家对境舍贪着,出家永弃不少遗”。那么现在的五欲,也是从出家来说的,出家人五欲供养的,那么我们人间供养的,最大的供养、最好的供养是国王的供养了,长者的供养,里边大富长者,他们的供养是最高的。那么这些供养,国王也好,长者也好,他们的供养还看成反吐。反吐——我们吃了饭之后,肠胃不舒服呕吐出来的东西。那个再好的饮食,呕出来了,那实在是看也不想看,闻也不想闻了,那个气味很不好闻。
所以说,把现在的五欲,受的利养,要看成为吐出来的那个东西。那你再吞下去吧,我们说当时比丘是不捉银钱的,他最受的供养就是最多是吃得好,衣服供养一些,衣服也只有三件衣,不能多一点的。那么这是三件衣,不能搞得最好的。这些就看成什么,看成是同吐出来的那个呕吐的东西一样,不要去贪着。哪个去贪着呕吐的东西,你说这个东西在没有吃进去之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最好的东西,但是吃到肠胃里边,吐出来了,哪个都不要吃了,自己也不要吃了,自己肚子里吐的东西也不要,也不想吞进去的,哪个要吃吐出来的东西。那就是把现在的五欲要看成为这个呕吐的东西一样,再也不要贪着它。
那么这个我们说也有一个公案的嘛:以前不是一个国王啊,有人就…
《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