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怎么得到的?下边追求它的因——追求,人天十善。人天的果报就是要靠十善来的,修五戒十善,得人天的增上生。那么知道了之后,那就去做十善了。从十善下手,决定得人天果报,所以说我们佛教从因上下手。你说我要求人天,求人天,天天想,一天对着人天看,你会不会得人天果?不一定的。就看你行的对不对,行的五戒十善那当然人天果,你不要它,它也要来。你如果行的是十恶,破戒,那么你说天天望人天果,那也不会来。
有的人迷信,他不好的东西不要看,地狱、饿鬼、畜生,不要看,看了倒楣,将来会要地狱去的。天天看好的,天天看人天享受,以为这个种子进去了,将来会感人天果。这个错掉了,因果不是这么的。你看地狱,恶鬼,畜生生出离心,就可以感人天果。地狱饿鬼苦,苦怎么来的?做十恶业。那你十恶业不做好了,不做你就感人天果了。
所以说我们不要以为看到脏东西不好的就会倒楣,这个是世间的迷信。很多人就是马路上看到不好地方就吐个口水。甚至于我听说,有些地方,他们的风俗,早上开店门,一开,如果碰到出家人来买东西,气得不得了,一盆冷水把你泼了赶出去。为什么?出家人是空门,学空道的,我的店门一开,第一个就是一个空,一个空来了,这天生意就完蛋了。这个是迷信,对出家人恨得不得了,这个完全是迷信。
那么对出家人恨有没有坏处?有坏处,这个我们也可以带便地说一下。以前有个辟支佛他去托钵乞食,托到一个人家,正巧碰那个人家在倒垃圾,把一包垃圾,倒在他头上,从窗子那倒下来了,倒他头上。那么也很巧,就这样子这家人家后来找了个很好的媳妇,家里也发起来了。啊,这一传传出去他们就说了,啊,那个出家人来托钵来讨饭的时候,你一把垃圾倒在头上,会发财的,会得好处的,得福报的。大家传去了,传了以后,大家就照它干啦,看出家人来了,马上倒垃圾,“哗”,头上倒下去。哎呀,这样子弄的造了很多罪,最后那个地方的人,就是地震,一下子活埋在地下去。你把出家人头上丢垃圾,结果你果报,后边的果报还不知道,现在就是活埋的果报,那个已经很可怕了。所以说不要迷信,我们说世间上的人就是看了一点点现象,就自己想了一套东西在做,这是迷信。我们人天的果报要靠十善的,你只要做十善,决定得人天果。
“胜果别”就是决定胜。决定胜就是殊胜的果,就是二菩提:声闻菩提、大觉菩提。这个菩提,它的因果还有差别,就是不但要十善,还要加。加什么?加下边的。“善士听闻思修次”,按照次第地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如法修行。以这个次第修下去的,可以得那个声闻的果,跟那个佛的大觉。声闻缘觉的那个果,佛的大觉的果就靠这个。就是说善的果要知道,善的因也要知道。
戊三、戊四 临境正知不倒
然后第三,第四“临境正知不倒”。“了知善果倒无倒”,善的果得到之后,颠倒的或者不颠倒的要看一看。“不于无常妄见常,苦见为乐不净净,无我妄见实我胜”,就是果来了之后,要看,不要起颠倒见。假使你对这个果是起了常乐我净的看法,那就是颠倒。如果你的果来了,即使是善果,也是无常、苦、空、无我,那个就是正见,不颠倒。
所以说善的果,它的胜利知道,它的因知道,还要果来的时候,还要看,不要颠倒去看。假使有善果看成常乐我净,这是颠倒。这个尤其是修禅定的一定要注意,你把是禅定的境界来了,本来是成了个好境界,很好。你认为是常的,是乐的,净的,我的,这样子一执着的话,完了,那个不但是进不了,还有着魔的危险。
那么要知道,一切都无常,空,总的一个对治法是空,一切法空,这是一切境界来时候最有效的方法。一个“空”字拿过去好了,什么东西都是空,那么就不会执着了。所以说,于无常见常,苦见为乐,不净为净,不乐为乐,无我为我,这是颠倒。那么看到是无常就知道无常,苦的就知道苦,不净的知道不净,知道一切法无我,这是无倒,没有颠倒。所以说善果来了之后,还要以自己的观察,不要颠倒。
戊五 识障盖能方便
那么然后,第五个,“识障盖能方便”,那么这些凡是摄善法戒里边的所有的那些障能够了知,也能够远离,这些违越的障。“如前五度慧力增”,跟前面五度一样,你这样子把一切违障品都知道以后,那就智慧也开了,那些障也起不了,那就是把六度的能够修圆满的条件就是这个。
修令时时般若现前
下边“修令时时般若现前”。修的时候,我们说前五度是事相,他的见就是六度。前五度,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多加进去,没有智慧加进去,那么布施就是布施,不能叫布施波罗蜜多。持戒就是持戒,不能叫持戒波罗蜜多,那么乃至禅定就是禅定,不能叫禅定波罗蜜多。一定要有般若的空见加进去之后,再布施的,这样子的布施叫布施波罗蜜多,这样子的持戒叫持戒波罗蜜多,乃至禅定叫禅定波罗蜜多。就是一定要般若的这个正见放上去,那就是成了波罗蜜多了。这个六个波罗蜜多实际上东西就是五个,但是般若是掺在里边的。每一个里边掺了般若就成了波罗蜜多,如果没有般若,就是一般的布施,持戒,这是善法,但是不能到彼岸。
“摄集六度众善行”,六度的一切善法,我们说一切的世间、出世间的善法都可以包在六度里边。你从有漏的善来行六度,那就是世间善;如果以般若的智慧,出世的善行六度,那就是出世的善法,可以成佛。六度万行就能成佛。那么摄集六度众善,一切六度里边的众善,都要把它修起来,不偏不缺,先后有次第,这样子修。不要偏,就是不偏在一边,有的人总是欢喜偏。他对某一方面爱好的,着重那一方面,对那一方面不爱好的,就忽略那一方面。
假使说我们很多人现在修行的,禅定都爱好,因为禅定能开智慧了,都是修禅。但是前面的四度不管了,包括第六度,也不去管它了。布施也不布施了,持戒也不持戒了,都随便,忍辱也无所谓,这个精进,当然禅定他比较精进一点,经常修。总是偏重于禅定,把前面忽略了。能不能得禅定?假使得到了之后,也不是佛教的禅定,是外道禅,或者是鬼神加持的那些禅。真正的佛的六度,禅定波罗蜜多,决定要靠前面四度一个个上去。没有布施,持戒也持不了,不要说禅定,一个一个前面都是基础。那么这样按了次第,不要偏,不要缺,要有次第行。你跳过了前面的,修后头的,得不到的。小学不念,念大学,那也做不到的。
“远离六度愚无知”,六度的违越品,就是说它的对立面,要把它去掉,去掉那些。这样子对这个六度的善行可以更快。“迷昧善恶”,就是什么叫“愚无知”?善恶搞不清楚,因果搞不清楚,颠倒。“不识赤盐”,这个,我们在《俱舍》里碰到过的,“阿罗汉”,只是不染无知,它不是烦恼出生的,但是他一切法不能够如实地了解,就是所知障。所以说就是这样子,有种盐是红的盐,这个红的盐是劫初的时候有的。人家发现一个红的盐,拿去问阿罗汉,这是什么?阿罗汉用他的禅定观察,八万四千劫以前都观完了,不知道这个什么东西。一问佛,佛说这是赤盐,是劫初什么什么那个有的这个东西。以阿罗汉的神通他只有到八万四千劫为止,再以前的他不知道了,那么在八万四千劫以前的东西,只有佛才说的出来。这个不染无知,阿罗汉也有,那么这些都要去掉。这些都去掉,那就成佛了。
“渐次恒修六度智”,按照次第地修,六度的智慧。这个我们说不要贪高,有的人智慧——一看就是看,“我看《华严经》,《妙法莲华经》”,什么经去看,看不懂。你要一点点练习,从小的低的练起来,慢慢地高的会来。
这里打个比喻,要经常去修习,如滴水穿石。我们说屋檐上一滴水滴下来,下边一块石头的一个板,就是石头的坎坎了。你如果水滴下来,根本对石头毫无关系,滴下来嘛就去了。但是一百年,两百年滴下去,石头会打一个洞洞,这就是细水长流了,就产生力量了,习惯势力。我们为什么烦恼里拔不出来?无始以来的习惯把我们深深地陷在这个里边。我们小孩子生出来,男女饮食不要教的。他自己会吃东西,母亲的奶他自会吃;男女的事情也不要教,他自己会。这些就是无始以来习气太深了。
那么这个要现在要反过来,把善法的习气熏习,把它习气熏,那就是靠不断地练。很多人对念经感到麻烦,一样的话,天天念,天天念,干啥?养出你习惯性来,这个力量强了之后,滴水可以穿石头了,不要看到念了没有用,就是有用。
“慧行刻意别养成”,“慧行刻意”,慧行刻意就是说专门修智慧的一种方法。我们这本书后头有慧行刻意。慧行刻意,我们说有三种:一种是专门断烦恼的,这本书后头“慧行刻意”就是断烦恼的;一种是专门断“我执”的 ,“我执”是烦恼的根子;那么还有一种就是修大乘的利他,六度万行的时候,那些如何修法的一些关键。三种慧行刻意,这里指的是第三种。
那么我们说这样子,慢慢慢慢的这个思慧养成之后,那就是摄善法戒是不会犯了。他的可以圆满的因素,就是这么一些。这个是摄善法戒,它的圆满的因素就是这么多,前五度,五个违越品除掉,后面般若波罗蜜多也有五种无知把它除掉。这样子修摄善法戒,不会犯,就是会清净。
丙三 具足饶益有情戒因缘
那么最后第三开始是饶益有情戒,饶益有情戒讲了十一个,讲的相当仔细。我们《五字真言》里边的饶益有情戒十二个,这里讲了十一个,里边开合有不同,那么后边都要讲。现在我们把饶益有情戒如何圆满的话,一些条件,十一条。
丁一 成事有八除苦有七
戊一 于有情事业业应作助伴八种
“1代思彼彼所作业,应不应作致兴衰”,帮助人家,第一个饶益有情戒,它十一个里边,第一个有情的事业作助伴。
(6B开始)第一个是助伴。那么…
《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