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啊,你们有书的,大家可以下去看,我的意思就是,你们讨论的时候,把书拿来,有一个人念一念,大家听一听。这个对你们有好处,因为尽是没有这个参考资料的,自己一些讨论,都是无稽之谈,你说的对也好,说的不对也好,到底有不有依据的,到底说的对不对,哪个也不知道。反正说话要有依据,我讲东西也不是乱讲啊,都是根据那个书上的,自己不敢随便讲,或者是海公上师一些教授。
庚五 邪命取利
下边一条“邪命取利”。那么这是邪命的,菩萨戒里边也是有这么一条的,这个违背这个戒波罗蜜多的。“软言现威说恐怖,故作惊人奇特语,诈变希有形异众,密护诸根假令寂”,这个我们先看这里的,然后再看《瑜伽师地论》的,“伪业多端谋利誉,方便研求琴韵等,虚谈赞毁令他施,馈飨迎赴利求利,多方巧避难与言,无耻坚持是违犯,若欲除遣发精勤,烦恼抑蔽无违犯”,这是邪命的相啊,软言,说好话;现威,说凶话,说横话,说恐怖说吓人的话,使人害怕的话,说干什么,“故作惊人奇特语”,或者故意说一些使人吃惊的、特殊的话,一般人不说的话,都是为求利养,目的是求财求利了。“诈变希有形异众”,他做的样子做的奇奇怪怪的样子,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嘛,人家看到就希奇了,可以供养你了。
海公上师经常说,有的出家人,欢喜头发留得长长的,头上戴一个铜圈子,拿一个锡杖,摇摇摆摆走,啥意思啊?表示我是修头陀的。海公上师经常说。头陀嘛,是印度话,不是头上带个圈子叫头陀,你戴个铜圈圈,头发长长的飘起,拿个锡杖,表示我修头陀的,你好供养我了,我的功德大啊。
头陀行,是功德最大的。佛传法给迦叶尊者,因为迦叶尊者一辈子修头陀行的,才传法给他。那么他就是我要学此,人家恭敬我嘛学头陀的样子。后来海公上师就是很善巧,他说,以前翻译成头陀,大家听到头陀行,总想到头上去了,头上戴一个圈圈是头陀行。后来玄奘法师他来一个“杜多”,杜甫的杜,多少的多,你这么办?你身上没有一个杜多啊!那你这个东西就安不上去了啊。
那么作一些奇怪的样子啊,有的是“密护诸根假令寂”,表面上作得很威仪,眼不乱看,耳不乱听,为什么?表示我修行,我是老修行,目的却是要利养,真正你是密护根门,倒是好事情,或者你真正修头陀行,来不及剃头,头发长一点,这个也不怪你。但是你故意装出那个样子来,要求人家供养,那就不好。
“伪业多端谋利誉”,各式各样的装腔作势的,“多端”就是各式各样的名堂,搞了半天,目的谋利誉,目的为名利了,誉是名声,利就是供养。
那么另外一种,“方便研求琴韵等”,单是修佛法你好好修行就是了,那就是说你修行,假使我们说修百字明,啪啪啪地修,这个东西,你修了人家又不知道你修啥东西,要供养你拿不出来这个东西啊。那么怎么样子,学一点算命,学一点看风水,学一点什么写文章。很多人就是说,你毛笔字一定要写好啊,你将来作了法师之后,人家叫你题词,你才好题出来,你毛笔字写不来,叫你题词你没办法题了。法师还没当,来不及题词要题起来了,你当了个法师不题词也可以嘛!我们说释迦牟尼佛到现在,哪一张是释迦牟尼佛写的,(众笑),没有看到过,他还是那么伟大,大家崇拜他。那么你不题词也不要紧,那么你何必要来不及写毛笔字了、写文章了。“奇技”,还做一些其他的一些技术。这些在家不犯,出家要犯的。“方便研求琴韵等”,这些都是为目的啥东西?有一点本事嘛,人家好供养我,你给人家来一个:啊!你前辈子是什么,你现在怎样,将来怎么怎么,说了半天。人家:噢!这个人实在厉害,他有神通。啊,供养你了,一辈子敬佑(川俚)你。你这东西就是为名利,不好!
“虚谈赞毁令他施”,虚谈,就是不实之谈了啊,一下赞叹他,一下诽谤他,说来说去说好说坏要他布施,这个也不好。
“馈飨迎赴利求利”,人家请你、供养你或者请你去应供,他来供养,你迎接他,人家请你去,你赶快赶了去,为什么?就是求利。还有利求利,“利求利”怎样?人家供养你了,你对那个人说:嗳!昨天某人供养我一万块,你怎么样?(笑)你至少一万块吧,或者两万比他高嘛。他们比哪个胜嘛,他一万嘛,你总得两万,你这个人地位比他高啊。这个就是利求利。这边拿了利益来劝他,你比他还要高,这个也是邪命。
“多方巧避难与言”,假使你要劝他的话,他回避你,你给他说这个,他给你说那个,他总是不接受你的话,难与言,劝不进的,不听你的。“无耻坚持是违犯”,你去劝他,他给你回避,你跟他说,他不听,无耻,没有惭愧心,坚持他的那一套东西,犯。犯这条戒。
“若欲除遣发精勤,烦恼抑蔽无违犯”,假使你要自己发心知道这个不对,要除掉这些事情,并且也很精进地正在对治它,但是烦恼盛,有的时候忘掉了,这样子不犯。
那么这一条邪命,我们这个《瑜伽师地论》也可以参照一下。《瑜伽师地论》里边,“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七),利求利了就是这些,都是根据经论来的啊,“味邪命法”,就是贪着邪命的法,“无有羞耻”,没有惭愧心,甚至于“坚持不舍”,这样子有犯,有所违越。这个染污的犯,这一条没有不染污的犯。
“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那么你不犯,就是说你知道这些是不好的,发起意乐心,精进,也很精进地对治它,但是,烦恼炽盛,有的时候忘了,把心也盖住了,这个,反复啊,这些反复情况之下,不算犯。
那么这里边,他写了一些邪命的样子,他说五条邪命:“诡诈”,就是现一些非常的威仪,或者是做苦行的样子;或者么做密护根门,装出自己眼不乱看,耳不乱听,做出老修行的样子,都是为求利,这不好;那些假使“虚谈”,他的意思就是说强口骄傲,说自己有道德,这是虚谈,不实之谈;那么“现相”,现相就是有的人就是他要你布施衣服,就穿了个破衣服到你面前去,你说:你怎么衣服破了!他说:“我没有衣服啊。”啊,人家布施你。人家即使不问,你们看,哦,这个师父衣服都不行了,这么烂,这么破。假使没有其他东西,你故意拿一个破的、烂的给人家看看,人家好供养你。这个心不好啊,这是也是属于现相里边的;还有一种,“方便研求”,假使求不到,或者他对方的施主居士他没有钱,求不到的时候,也是硬逼着要,不断地纠缠,一定要你拿出来才甘心,弄得人家很难堪。甚至于骂起来了,要是钱不拿出来,不好的话都出来了,这个就是方便研求,这些都是邪命的样子,都不好。
那么我们前边《菩提道次第》不是也有五个邪命嘛,这里《宝鬘论》里边又有五个邪命啊,他说五个邪命数字是一样的,五个,但是内容有一点不一样。
我们把《宝鬘论》的五个邪命说一下。“诡诈为利敬,密护诸根门”(《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八),第一个,装异相,诡诈,装一个不普通的样子,目的是为利益,为人家恭敬,名利了。“密护诸根门”,举个例,就是自己守护根门,装成那个老修行的样子,眼不乱看,耳不乱听,规规矩矩,人家跑掉了,就乱看乱动搞起来了。这个假相不要做。诡诈这是假的啊,假的在人面前做老修行的样子,目的求恭敬利养。
“虚谈为利敬,现前说软语”,谈一些不实的功德,说自己怎么怎么了不得。所以说我们这些出家人一定要注意啊,邪命很容易犯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想受用东西多一点,都想居士多供养一点,你修行,人家供养你,他自己要来供养的,可以受,为他培福。你去要的,不能要,邪命,犯戒的。邪命方式不一定是伸手我要啊,“我没有布,你给我一点布,我做衣服。”并不一定是这样子,装个样子出来,使人家供养你的,有这个心要人家供养,各式各样方式,都属于邪命。那么谈自己的功德,虚谈,说自己怎么了不得怎么了不得,我怎么不倒单,我只吃一顿什么东西,我念经声音大,等等,都是邪命。你说了,人家好恭敬你了,供养你了。就是说好话,对居士说些好话,反正是讨欢喜的话。甚至拍马屁的话,都是为什么?拍居士马屁干啥?毫无道理的。你跟他说这些干啥?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巧求为利敬,称赞他财物”,你要他的东西,或者要名利,就赞叹人家:你这个东西好,怎么怎么好。好了半天,“啊!供养你算了,你拿去吧!”,人家拿支笔来,钢笔新买的,你:“啊!这个笔好哇!我正想买这个笔了,这个笔正合我的口味。”“好的,好的,你拿去吧。”这个样子,以善巧的方便,以赞叹的方式,叫人家供养你,这个也不好。
下边一个就是用硬的方法了。“研遍为利敬,现前毁咨他”,求不到,软的求不到,硬的来了。他就是逼着你要了,甚至于骂都要骂起来了,你这个人怎么一点布施心也没有,人家怎么怎么的,佛怎么说的,你怎么不听?这个也是为了自己的利养了。
那么底下“以利求利,称赞先所得”,就是说那个人假使知道他两个人的,嗳!你看,你那个朋友,他供养我,昨天供了我多少。意思就是说你该供养多少了。这个也是第五种。这个跟我们那个《菩提道次第科颂》里边的这一条是一样的,前面一些不一样。
《宝鬘论》里边就是十句话,两个半颂,两句一个邪命。那么这个你们可以去看《戒品释》了,在《瑜伽师地论》里没有的啊。因为这是《宝鬘论》里边的,有《宝鬘论》的,可以翻一翻,那是“诡诈为利敬,密护诸根门”,第一条;“虚谈为利敬,现前说软语”,第二条;“巧求为利敬,称赞他财物”,第三条;“研遍为利敬,现前毁咨他”;第四条,“以利求利者,称赞先所得”;先所得的人称赞,假使说就是说昨天那个人,“啊,这个人真了不得,你看,他…
《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