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昨天供养我一万块,哎呀!这个人功德大。”怎么怎么,说了半天。目的就是说你该供养多少。这个都是邪命。那么我们说,学么是学了,要摆到自己身上来,你学得再多,你背下来了,什么都行了,你不做,没有用的!这个就是“说食数宝”了,人家的东西,不是你的。甚至于有些人就是台上讲得很好,很生动,自己却做不到。
出家人很要注意,邪命是很容易犯的。你在居士面前露一点点名堂,就是邪命。你自己装着那个什么不够,要什么东西,你不一定说你要这个,你说人家都有录音机,我要听经,我没能录,怎么怎么说了半天,就是让人家供你一个录音机就完了,就是这个意思嘛。那么这些都是邪命啊,我们这里有啊!以前走了,这个人啊,就是一个居士供他个录音机了,为什么供养的,很可以想象得到的。为什么他无缘无故,旁的东西不供养,供他个录音机,肯定他是需要嘛。凡是这些,人家居士当然好了,他培福了,你要嘛,他供养你了,但是居士供养是他培福了,比丘,下地狱了!这个要这样子报答他了。这个担子很重啊,要把你压下地狱去的。他自己供养你的那是另外一回事啊。你自己要的,就要不得,犯戒的。
庚六 身语掉动
下面我们再讲一条,“第六身语掉动”。身语掉动也是犯一条戒啊。“心不静寂掉动粗”,这个我们这个更要注意了啊,比丘,沙弥也好,沙弥也是比丘的后备军,千万不要有粗里粗气的样子啊。那个说话嘻嘻哈哈的,跳跳蹦蹦的,小孩子可以,小孩子没有出家嘛,出了家就不行了。我们有一个,他是四川人,他是五台山的一个戒兄弟啊,他小孩子在小学里边,大概总归不到十岁吧,皮得不得了,整个学校里的老师、校长对他毫无办法,最后这个人怎么,他不晓得过去的善根,他出家了,跑到近慈寺海公上师庙里边。出了家之后啊,完全变了,变得威威仪仪的,行动什么东西都是按照规矩来了。后来他们学校的校长、老师来看望他了,他们以前的老皮大王了,到了出家之后,看他到底在寺院里是不是还那么的捣蛋调皮了。一跑到庙里看看他,哇,穿了那个出家的衣服,威威仪仪的、慢吞吞地走路,完全变样了。这个就对头了。如果你还是那个样子的话,就不行了。如果受菩萨戒的就犯戒。
“心不静寂掉动粗,喧哗嬉戏身跃腾,望他欢笑染违犯。”这些我们等一下再讲啊,他就是不静的样子,“喧哗”就是高声说话、嘻嘻哈哈地嬉笑,身东跳西跳的。我们这练武的人要当心了,练武的人练惯了,走路一跳一跳的,穿了袈裟就不能一跳一跳的。比丘的威仪,在马路上走,假使前面一个水沟,不能跳过去,只能慢慢地过去,或者绕行。如果水沟太大了,非跳不可的,绕道而行,不能跳的。那么“望他欢笑”,作一些样子,讨他的欢喜,叫人家笑,逗人家笑,这些都是违犯,染污的违犯。假使忘念,过去习气太深了,不注意了,那么不是有意的,也是犯,但不是染污的犯,轻一点。
“再再遣除乐欲兴,方便解息他嫌恨,灭他愁恼摄引彼,敬顺将护随他心,知他恶谋嫌恨等,外躁内寂皆无犯。”这是下面不犯的,你自己知道这些个习气毛病,再再地要把它遣除,对治它,“乐欲兴”,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冒出一点点,这个不算犯。“方便解息他嫌恨”,你为了他,对方对你有嫌恨,为了息除他的心,跟他开一些玩笑,作一些样子,使他心里高兴,这个不犯。“灭他愁恼”,他对方有愁忧,或者是要摄引他,因为他也是这一类的人,你要摄引他到佛道,你要作一些样子,同事么,我们说四摄嘛,跟他一样,把他引进来,那么也不犯。“敬顺将护随他心”,你要随顺他的心就是也是要摄受他的话了,不犯。“知他恶谋嫌恨等”,就是说他对你有怀疑,以为你心里是对他有恶谋,对他有不利的事情,或者对他心里怀恨的话,那么你这样子情况,知道他对你有这些猜忌的心,你就现一个什么跳跳蹦蹦的高兴的样子,表示自己的心毫无疙瘩,对你没有什么不欢喜的地方,用不着怀疑,在这个情况之下,也可以现一下,这些都是心是干净的啊,那么在这样情况之下,不犯。
这些很略啊,我们看《瑜伽师地论》的。“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菩萨戒品释》卷四 二八),不但是不寂静,也不欢喜寂静,不欢喜独处寂静修行,他这样子“高声嬉戏”,高声地“哇、哇”说话,“嬉戏”,嬉戏就是打牌啊,搞那些游戏,欢喜做那些。“喧哗纷聒”,大声地在大众集会里边大声喊叫,使人家心不安。还有“轻躁腾跃”,欢喜跳跳蹦蹦的,“望他欢笑”等等,这些都是有染的违犯。
那么它里边宗大师的解释,他说“高声嬉戏,喧哗纷聒,轻躁腾跃,望他欢笑”,这是算违犯。那么这里边我们说,有一层什么,什么叫“轻躁腾跃”,这个里边的解释,这是《瑜伽师地论》的解释(《披寻记》卷四十一 第二三九三页:“习近爱乐诸所行事,谓相执持手臂发等。或相摩触随一身分,或抱或呜或相顾盼,或作余事。是名轻躁腾跃。”),他说,他欢喜做那些动作,什么动作?互相执手、臂、发,欢喜互相握握手,或者对方的手臂、头发去抓住,或者嘛,身上互相摸触,或者就是那些现代的所谓交际了,亲脸了之类的,这些都是属于轻躁的动作,要避免。
我记得在上海有一个居士,我们讲五戒了,他受五戒了,不要邪淫了。邪淫当中,最根本是男女的事情了,那么互相执手之类的也属于轻的犯的。后来他就问了,他这个工作要跳舞的,不是那个舞蹈的跳舞,是跳交际舞,因为做生意了,那么犯不犯?我说最好不要去。交际舞,男的女的抱了跑,我们是从来舞场不进去的,但是在旧社会里,还是听到过一些交际舞的情况,我认为我们受了五戒的人最好是不要参加。那么现在好象是很普遍啊,学校里都有吧,舞会都有这些,那么严格的五戒,避免为好。这个男的女的假使夏天甚至都穿著一点点衣服,抱起来走干啥?不大好看,不威仪。出家人更不行了,出家人跳舞场去了,那就是大笑话,你这个人修行修到哪里去了?这是不行的。
那么这些是犯的。假使不犯,哪些属于不犯?
一种啊,他生嫌恨心,对你不高兴,你做一些样子啊,做一些欢乐的样子,使他高兴,除掉他的嫌恨心,可以。对方有忧恼,心里很愁忧,那么你做一些轻佻的样子,高声地说说笑笑,使他解忧,或者是打打牌,目的是使他解忧,不是为赌钱,这个临时搞一下,不犯。
他欢喜嬉戏,对方是一向欢喜搞这些的,你要摄受他,引向佛道,那你一定要开始的时候,你要参加他的那些游戏的事情,然后跟你熟悉了,相信你了,才能听你的话啊,这是菩萨道。但是要护持自己心了,不要是我要摄引他,他爱打牌的,我要去打牌,自己打牌打迷了,那个不行了啊。你只能够是为了摄引他,临时做一下,心里根本不欢喜那些事情。
第四维护亲友之心,“随彼而转”,就是我们这里的“敬顺将护随他心”,自己的亲戚朋友,你不好跟他反起来干了,那么就顺了他,临时这么搞一下,这个也不犯。
第五个就是他猜忌,他认为你这个人心里对他有嫌恨心的,要害他的,或者怀什么不好的计策要捉弄他的,那么对你怀疑的时候,你表面上现一个很高兴的样子,跳跳蹦蹦的,表示你内心对他毫无疙瘩,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为了避免他的猜忌可能产生不好的效果,那么你现一下这些轻佻的样子,使他明白你心里边对他是没有什么东西的,那么这样子情况之下,不犯。除此之外,就不能做。
那么我们这些学了之后,都要检查自己。我们说学戒相,学了之后干什么的?镜子,照照自己啊。那么今天学的更值得照照自己,自己对邪命到底犯过没有?到底认为这个危害性大不大?到底认不认得这就是邪命?这些问题都要自己检查。那么,你以后对那些居士怎么做,这些东西没有了,该怎么办?这些都是真正学戒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轻佻的、大声叫喊的人,那就要注意了,这些都是犯戒的啊。那么你说我没有受菩萨戒,你将来受不受?你要受大戒,(三坛大戒),第三坛就是菩萨戒,还得要受的。那么你不想受,不想受你就不要受,但是比丘戒里边也不准的,乃至沙弥戒也不准,那你什么戒也不受,你来干啥?当然要受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我们沙弥戒里边也有啊。
我们上一次沙弥戒讲得很仔细,但是一讲了之后,走了一大半,为什么?不愿意受戒,不愿意持戒,说这个东西麻烦得很,把我捆得紧紧的。沙弥戒没讲完就走了几个,沙弥戒讲完了。安居了,哇!一下子安居完了,跑掉了,说的是告假一个月,这个一告,就告了不来了。不来了,不来就好了,告的一个月假,一个月不来,你不来了,就可以了,过了四、五个月又来了,干什么?外边不好,还是这里好。不过,你再来了要考虑考虑了,我们说过话,我们不是旅馆,旅馆来了,你还得花旅费钱,还得登记一下,我们这里不是要来就来,要去就去,那么自由,恐怕不是你家庭了。家庭里边你跑出去,还得要骂一顿吧?我们这里,你走了就走了,来了又来了,太自由了,我看不大好啊。好,今天讲到这里。
第十三讲
庚七 异见不乐涅槃
《菩提宗道菩萨戒》。昨天,我们讲到戒度的“第六身语掉动”。
今天,“第七异见不乐涅槃”。“若兴异见立异论,菩萨不应乐涅槃,应于涅槃生厌背,及诸烦恼随烦恼,不应怖畏生厌离,求大菩提应流转,经无数劫是违犯”。这个是另外一种。这个异见,实际上就是邪见了。他自己有这个见,不正之见,同时也说这样子的话来教化人家,他说菩萨不应该乐涅槃,就是菩萨不应求涅槃的,不但是不要求涅槃,而且要“于涅槃生厌背”,要背向涅槃,要讨厌涅槃,不要希求涅槃,就是应该跟涅槃是反起的。“及诸烦恼随烦恼”,那些烦恼也不是要去灭掉它,为什么?就是说要…
《菩提宗道 菩萨戒集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