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以为做梦;他就迷迷糊糊地在街上走,听到一户人家锣鼓喧天,在唱、奏音乐,女的“哇哇”在唱,很好听,——他是爱听这些了,生前爱听什么,倒引鬼就用这个来钩你。他跑到那户的门口一看,门里边男男女女坐在里边吃喝,乐器了、唱歌了,很有劲地在……他在门口张望,里边的人看到了,“你进来,没关系的,进来。”他就进去了。进去之后呢,他们就唱唱喝喝了,很高兴。啪,一下子,猪胎,这几个都是小猪。——上了当了,给倒引鬼引到猪胎去了。
能引的就是你的烦恼;外魔是你内魔引起来的。你没有这个贪心,不爱这些色情的音乐,也不会去。这是没有菩提心;烦恼心。所以说中有的时候,一定要发愿,不要离开、万万不能离开的是菩提心。生有也不要离开;但是中有是关键时刻、投生的关键时刻,牵引力是中有的时候,千万不要离开菩提心。净土宗你说离开菩提心行吗?不行!是有这个话,“万修万人去”,——古今以来到底是不是万修万人去了?菩提心不够、烦恼心重的,恐怕去不了。以后能去,这个是别时意趣。“万修万人去”,有别时意趣在里边。——去当然都要去的;但是有的是现在去,有的是多少生以后去,有的是一劫二劫后,那个时候再去。
“白法种子力”,将自己最贪着的东西作上供下施等,布施给殊胜福田,或是将所有财物分成几份回施他人。如此一来,心无贪着,这要比死后由别人代为荐福好得多。
““白法种子力”,将自己最贪着的东西作上供下施等”,白法种子力,一般就是布施、持戒等等了。“布施给殊胜福田,或是将所有财物分成几份回施他人”,布施他人,穷人了,等等;福田是三宝。“如此一来,心无贪着,这要比死后由别人代为荐福好得多”。这个前面讲过的,死后已经决定你的命运了,再转、难转了。生前布施,将来中有的时候,就靠你这个白法种子力,可以往善趣里边去。这里说是布施,当然还有持戒等等。
以前有一个比丘,因贪恋钵孟而受生为蛇,被佛陀驱入林中后,瞋火炽燃,焚毁树林,自己也被烧死,堕入地狱。因此,这位比丘前后连续三生的身体,为三种火所烧。
这也是讲公案了,讲公案是使我们容易记住了。“以前有一个比丘,因贪恋钵孟而受生为蛇”,作为出家人来说,钵应当是跟眼睛一样,应当保护了,这是为了修行。但是你贪着也不行;因为这个钵舍不得丢,死后生为蛇。蛇有毒的,害人了。佛慈悲,叫他不要害人,弄到树林里去了。这个蛇呢,却是瞋心太大,他不但不知道自己的过失,……
我们凡夫也是这样子。有的人做了坏事,人家劝告你,或者用一种方法阻止你;你不但不反省自己做了什么坏事,还要大发脾气,闹得更凶。你想想,你后果是什么?这个很危险的。这个蛇就这样子。
到了林子之后呢,瞋火更大,把整个树林都烧了。树林烧了,要烧很多众生了,自己也烧了里头,下了地狱。为什么?你杀害了自己,你还杀害了很多的有情,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就是说要经常地检点自己的心,不要糊里糊涂啊,我们是学佛的人。——最近有居士,他写信检查自己,发现自己很多过失的地方;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到自己身心上来了,这个起作用了。
如果学的,单是拿来跟人家辩论,拿来作为你恶见工具的;那这个学,越学越糟糕。就是《药师经》里的:“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带着人家都下火坑去了;自己也烧死了,下地狱了。这些公案呢,多方面的启示:固然对往生说是一个障碍;对你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警惕。要好好地看自己了。你修行修什么?我们早就说过了,修行的人,检查自己,烦恼、我慢减轻了,你修行进步了。如果你学了很多,会背很多的经,也是出家的,戒腊很高;我慢更高了,烦恼更大了,架子大了,能上不能下了,那你是修行退步了。哪里是进步呢?你这个样子装模做样的,里边是腐烂不堪了,那是最不好的果子了。外相是又光又好,里边呢,已经烂透了。(注:《亲友书》说四种果子:“自有生如熟、亦有熟如生、亦有熟如熟、或复生如生,庵没罗果中、有如是差别。人亦同彼四,难识王应知。”)
这样子的后果,将来是不堪设想的,好好地自己要检查。趁没有断气之前,要改的赶快改。人是无常的,不改的话,哪一天来不及,就完了;这就是说烧死了,下地狱了。这是一个公案。
“因此,这位比丘前后连续三生的身体,为三种火所烧”。本来是比丘,本来很好,因为贪个钵,做了蛇;佛慈悲,带到林子里去,却是不知道自己检查,更大的火,烧死了,地狱。这个比丘前后连续三生的身体为三种火所烧,不但是这辈子,后辈子,三辈子连续都是烧,这是等流果。
又如某人将黄金埋入地下,因为贪着黄金,死后也受生为蛇,后来将黄金供养佛陀。如果我们不愿布施财物,结局可能与他们相同。
“又如某人将黄金埋入地下,因为贪着黄金,死后也受生为蛇,后来将黄金供养佛陀”。这是昂旺堪布讲过的。“如果我们不愿布施财物,结局可能与他们相同”,至少也做个蛇。这还是好的了,是比丘;如果你本来不是比丘,你舍不得东西,恐怕蛇也做不到了,或者直接下地狱了,都可能的了。
同样的,如果贪着于自己的身体,将受生为身中的寄生虫。以前某湖边有一具女尸,一条类似蛇的虫子在尸体的口、鼻、眼、耳等各窍爬进爬出,缠着尸身不走。这是因为那个女人的前世对自己的身体很贪恋,时常在镜子前顾影自怜,死后变成虫子留连不去。
哦,这个讲过了。以前湖边有一个女尸,一条类似蛇的虫子在尸体里边的口、鼻、眼、耳到处爬进爬出,赖着尸体不走。这就是他的前生,对自己身体贪着,不肯舍。在世的时候经常照镜子,这个不净的身体,皮、血、精、脓的东西,当成一个好东西。横地照、直地照,照得不够,还要什么?到美容院去,什么?画眉毛了,装高鼻子。唉啊,你干啥吗?就是贪着这个身体了。“时常在镜子前顾影自怜”,自己好看得很。结果死了呢,就是虫。这是贪的等流果,这个身体舍不得,他就不离开这个身体,自己吃自己的身体。哦,后来这个尸体呢,虫吃了。
所以说,我们在临终时要积福、猛力发愿求菩提心增长,尤其重要的是不可贪着自己的身体等。(帕绷喀仁波切又举了另一个事例,有个出家人生前对银钱十分贫着,死后变成一只蛤蟆,用爪子紧抱住银块不放。)
所以说呢,我们临终的时候,要培福、发愿,要菩提心增长,绝对不能贪着财物、身体等等。帕绷喀说另外一个例子,海公上师说过的,一个出家人,对于两块钱舍不得。结果呢,变个蛤蟆,两个爪子抓着钱不肯放(一说口里咬住不放),舍不得那个钱。一个比丘,持银钱戒的老修行,结果还是两块钱把他堕了畜生道去。要是不持戒的更糟糕。
某些人因为贪着的关系,临终时很难断气。安多有位老喇嘛,平时爱吃油酥,死的时候很困难。贡唐绛贝央十分善巧,他要老喇嘛发愿往生兜率净土,并说那里的油酥比他们寺院里的好吃得多。老喇嘛闻言,立即断气。我们将来也可能会有类似的危险,所以,断除贪着是极为重要的。
“某些人因为贪着的关系,临终时很难断气”,这个世间上的人都看到了。“安多有位老喇嘛,平时爱吃油酥,死的时候很困难”,就是不想去了。“贡唐绛贝央”,贡唐绛贝央是个大善知识,他很有善巧,他知道他所以死不下去,就是贪着这个酥油。他说:“你要吃酥油,到兜率天去好了,那里酥油是最好的了,比我们庙里的酥油不晓得好了多少!”他听到之后,马上就断气;他有所希望了,可以到兜率天去吃酥油去了。
现在,我们现世的人,死不下去,要等某人,等啥东西了,都是这一类的,要放下!临终的时候,什么都要放下,不要去贪了。“我们将来也可能会有类似的危险”,所以说呢,一切贪心要放下。
帕绷喀大师的《三主要道》大家都看过,十个秘财,什么都放下。哪怕修行的资具不够都无所谓,只要修心就可以了。孔子也说过这个话:“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能够听到做人的道理(孔夫子,就是这个道了。),下午死掉都划得来。这样就无所留恋了。只重在道,不重在享受了、财物了。伽喀巴的《修心七义》里边也说了,这一生要碰到《修心七义》这个方法呢,死掉也划来了。就是这一辈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要留恋了。所以说应该重于道,不要重于那些财物,身更不要留了。所以断除贪着,是极重要的。临终的时候,千万不要有贪着,财、色的贪都不能有。
这是白净种子力。
“对治力”,是指临终时要修强力的忏悔、防护。如果临终者是密宗行者,届时应修“自入灌顶”或求师灌顶,还净菩萨律仪与密宗律仪。其他人则应尽力善修忏悔、防护,这在平时就很重要,临终时尤其关键。否则,即便本来可以往生净土,也将因为这个障碍而去不成。
下边是对治力了,临终的时候要忏悔、防护。我们过去造的罪,一定要忏悔掉;未来的防护,再不能犯。如果是修密法的,临终怕三昧耶戒不清净,就修“自入灌顶”,或者请人家来灌顶了;这是还净菩萨律仪和密宗律仪。菩萨戒、密乘戒跟三昧耶戒——这是灌顶所受的,都把它还净,就是说忏悔干净。“其他人”,不是修密法的人,依宗大师说的四力门去忏——这个《广论》里讲得很多了,好好地去看了。
《广论》是我们一辈子修行不能离开的书,——不离开《广论》,就没有离开宗喀巴大师。克珠仁波切怀念宗大师,他说,过去宗大师在世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可以当面问;现在,宗大师示现兜率天去了,要问,问不到了,痛哭流涕。宗大师就现身,他说你用不着哭,我的话都写到《广论》里去了;你看《广论》,就看到我一模一…
《大乘五力往生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