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师开示录五——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智敏上师 讲
第一讲
今年,我们是第一次开讲。因为流动性很大,新的又参加了一、二位,我们就藉这个机会,把我们在讲经之前念的《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略略讲一下。我们在正式开讲《俱舍》之前,先把《广论》整个磁带听了一道,对修行的次第、内涵有一定的认识。那么对初来的,当然不可能重新再来一次《广论》的学习了,时间没有那么多。我们以前学了很久,好几个月。我们就把这个略的讲一下,先有这么一个概念,修行是怎么样的一个次第,它的内涵如何;有一个简单的概念之后呢,今后学《俱舍》可以比较有一个头绪。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
我们现在就把《戒定慧基本三学》的第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把它略略的给大家讲一下。当然这个听过的人很多,在宝光寺也讲过,但是因为新来的,不得不将就一下,我们讲得略一点。这一个颂,一方面是求加持;另一方面也把整个修行次第一些主要的内容,我们该怎么做,全部讲完了,是一个最略的菩提道次第缩本,所以说还是很重要。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这是修行用的。这个还有修法,本来我们想把修法,就是马车,一起讲,但是我们想录音的,密法的修法,最好不要广传播,这个修法以后另外再说了。马车的修法是一套的,因为这个可能流通的范围要大一点,所以我们暂时修法不讲。
菩提道次第摄修,我们把菩提道次第说的内容摄拢来,修行的时候,这个就是摄修的颂,一方面求加持,自己没有力量,要求三宝的、本尊的加持。
什么叫加持?我们经常佛教里用加持这两个字,加就是加被,菩萨加被我,保佑;持就是任持,自己把它拿到,佛的力量加到自己来,自己任持到,将这个力量保持到,就是加持。我们凡夫众生,修行力量薄弱,在末法时期,尤其是五浊恶世,在这个环境之下修行——不要说修行,就是要得到修行的机会都极难得。
我经常收到一些居士的信,昨天也有一封。他说他现在工作很忙,他这里学了法了,但是回去了,他要修持的时间没有。有一些像烧香法之类的,要出供的,他现在这个集体宿舍里没有办法做的;就是时间也很紧张。有些持戒的问题,他说在一些他们应酬的场合,有些不得不开许。这个我给他说,这个烟酒的问题,如果你是公开的佛教徒,没有什么不好讲的,你说我们是戒烟、戒酒的;如果你是在某些场合不相宜说,自己表明身份,就可以说自己对这两种生理上不适应,吃了头昏难过,那么也就解除了。所以这两个呢,要自己善巧去避免。时间问题确实没有办法的,在家他有工作,工作又很忙。国内还好一点,国外去的人,一天忙得……我们有个归依弟子,他到美国去了,他说忙得好象天天在冲锋打仗一样的,时间紧张得不得了,要修行是很困难。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要修行,自己力量是不够,太薄弱,那么就要求佛菩萨本尊的力量加到我们身上来,我们把它任持到。这个打个比喻呢,我们说就是说佛的大悲,就是加;众生的信心,持。所以说,我们劝大家修四归依就是这样,你信心具足,加持的力量就可持住,佛加被的力量你持得住;你信心不足,佛尽量加被你,你持不住,就是拿不住了。
我们经常用的比喻,佛好象是太阳,太阳的影子可以照到一切水,月亮也好,太阳也好,因为太阳光大一点,我们用太阳比喻。佛假使是太阳,一切水里边都有太阳的影子,那么我们众生的心水,佛的太阳要把它照到我们心水来,就是佛,他的太阳力量加给你,自己心水任持到,这个就是加持的意思。那么我们说要任持这个加被的力量呢,要信心;如果信心不足的话,再怎么加持你,你得不到好处。
我们在过去不要说了,书上写得很多。在现实的,我们很多居士,他念观音菩萨,免那些飞灾横祸的,解除一切疑难病症的,多得不可计。就是现实的有名有姓的,这些人很多。那就是信心足够的话,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普门品》里边说,假使持观世音菩萨名的,若入大火,火不能烧,若入大水,水不能漂,这个就是信心的力量。只要相信,一心专念的话,就会产生这个不可思议的,因为观音菩萨就是过去佛,他有这个力量可以避免一切水火灾难的;但是能够接受他的力量,就是信心。
那么我们现在要靠佛的加被力量,自己能够任持的话,要有信心。没有信心的话,那是任持不住。所以说,我们要修信心,就是四归依,这个很重要的。新来的几位,四归依都传了。传了之后,希望你们抽空好好修。修了四归依,佛的加持力量有了之后,你就可以很快赶上去;否则的话,就是老修的,他没有佛加持力量的话,靠自己的善根的力量,恐怕是不会太快的。
南无第二法王无上悲智雪山善巧贤慧普闻文殊应化根本大师宗喀巴尊足下恭敬顶礼伏乞一切时处普垂摄护!
“南无”,就是归依、依靠、求救等等这个意思。
“第二法王”,法王,法中之王,王就是自在,对法上有自在,对一切法都能够知道,能应用,起一切作用的,那就是佛。佛是法王,为什么宗大师称第二法王?难道佛灭度以后那么多的祖师,那么多的大德们,都比不上宗大师吗?宗大师称第二法王,那就把前面的那些大德们都好象抹煞了吗,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说并不是抹煞前面的大德。在宗大师前,说近一点,阿底峡尊者是了不得的;再往前一点,世亲菩萨、龙树、提婆都是大菩萨,那么为什么他们不称第二法王呢?就是说以前的祖师弘扬佛法,固然是他们的造诣很深,修证很高,但是他们弘扬的,要么弘扬瑜伽的,就是缘起的,就专门弘扬瑜伽的;弘扬中观的,性空的,那就专门弘扬性空。龙树、提婆,就是性空一派的,无着、世亲就是弘扬瑜伽缘起一派的。还有弘扬显宗的,不弘扬密法;弘扬密法的,也忽略显宗。而宗大师显密大小性相全部弘扬,全部的。把佛的一代时教,编成有体系的系统来教我们,修法跟教理配合起来,这样子把佛的一代时教完全把它摄拢来,广大的次第,圆满的次第,这样子来教的。佛本身是这样做的,但是佛以后,全面顾到的,只有宗大师,所以说,宗大师称第二法王。
这个并不是因为我们修格鲁派的,宗大师是我们的祖师,把他抬得特别高,不是有偏的意思。从他弘扬教法的全面、圆满来说,他是足以称为第二法王;不但是弘扬,同时起大作用,他的力量,这个法的作用也发挥出,不但是说教,不是口说,还是起作用的。这样住持正法,我们说作用最显著的,在宗大师诞生的那个时候,西藏的佛法也是衰退了,很多邪说,不正的那些教派,或者超越次第,或者偏于一边的,这个很多很多。那么宗大师来了之后,他发愿整顿西藏的正教,发愿要正法住世五百年,结果经过他的努力,经过他的发愿,他的大弟子们每年大家一起发愿,西藏的佛教,正法住世,就维持到五百几十年。
这个里边,当然是他们的修持,跟他们持戒是起极大的作用。宗大师是善律派,以弘扬、恢复一切佛的戒律,很仔细的行持,这样就做到正法住世。
什么叫正法?佛的正法里有两个,一个是教,一个是证。教是讲教理,把佛的教理学通,甚至于证到,教是教理,那么证就是修证。一个理,一个是行,这两个都有。不但是能说三藏十二部,同时能够修证,证果得道的,这样子是正法。单会说,没有证,不叫正法;单是有证没有教,自己修证有,但是说不来,不能说法,像独觉就是这样子。只会显神通,叫他讲一套理论,他讲不出来,那么这也不叫正法。而宗大师,他发了愿之后,五百几十年里边,有修有证,教理圆满,这个是正法。这样子,我们说确实不简单,作用极大。
“无上悲智”,他的悲心,他的智慧无上,无可比拟。
“雪山善巧”,“雪山”就是指西藏,因为西藏在喜马拉雅山的下边;“善巧”就是他智慧、方便都很善巧。
“贤慧普闻”,是宗大师的名字。
“文殊应化”,他是文殊菩萨应化,我们看了《应化因缘集》里边都知道。那么这个问题有辩论,有的说应化就是他修证之后,证到了文殊菩萨的功德,是文殊菩萨化身;也有人说,他本身就是文殊菩萨化投生的,那么这两种说法都可以。
“根本大师”,这是我们的根本的师,“宗喀巴尊”,他的“足下恭敬顶礼”,希望他一切时、一切处,普遍的来摄持我们,保护我们。
归敬颂
具德根本无上大宝师 安住于我顶尖莲月轮
大恩难得门中随摄引 身口意三悉地使我成
这是归敬自己的根本上师。前面我们讲四归依讲过,西藏跟印度特别重视师,一切法,佛法,三宝知道的,我们修这个三宝的一些教法,都从师那里来的;所以,西藏的人对师是非常尊重,当佛一样看。不但是教你修法的师,乃至教你这个藏文字母,“噶、咔、嘎、纳”的那个师,他们也摄在这个根本上师里边;就是一切有利于你学修的,包括你认字的那个师,都要很恭敬他。那么这里当然是最根本的,自己的上师。
这个上师,一般来说,也可以是宗大师,一般的像自己的灌顶师。西藏大概有这个习惯,凡是给自己灌了顶的,又跟了他学法的,满了六年以上的,这个叫根本师。那么单是灌顶,结一个缘,没有跟他学法,也不算根本师。
“具德”,具足断德、智德、悲德三个德的“根本”的“无上大宝师”。“大宝”,为什么?“大宝”就是摩尼宝,它能出一切宝。那么这个师,我们一切法的功德都从他那里得来。“大宝师”,观想他置于自己的头顶上,一个月轮莲花上安住。
“大恩难得门中随摄引”,“大恩”,我们能够在这个南阎浮提听到佛的教化,就全靠师,没有师,我们听不到,所以这个恩极大。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就是没有人教我们出离…
《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