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天女说,是这样子的,人间有个难陀,他在修行,佛给他剃度了修行,将来他好好修行的话,就生到天上来。就补这个位的。难陀一听,高兴得很,说,我就是难陀啊。天女说,你现在还是人的身,臭得很,你要下一辈子才来。难陀听了,就很踏实了,就好好修行了,要去补这个位了。佛就问他了,你看这个天女跟你的夫人比比哪个好看呢?难陀说,我的夫人跟天女比,就像那个瞎眼的老猴子一样的难看。那么,你还想不想你的夫人呢?不想了。不想了就好好修行了。
难陀就定下心来修了。最后佛又带他到地狱去玩,地狱去玩看到很多罪人在受苦了。看到有一个油锅,狱卒正在生火,但是油锅里没有罪人。难陀非常好奇问了,就问,这个油锅怎么没有罪人受苦呢?佛就说你自己去问。他就跑到狱卒旁边问,其他的油锅都有很多人在受苦,怎么这个油锅没有罪人受苦呢?狱卒说,是这样子的,人间有个难陀,他为了天上享受,他就修梵行,死了之后,到天上享受。天上享受之后,把福享完了,就到这个油锅里来了。那么,天上的享福比人间是长得多了,对地狱来说也是很短暂的时间。难陀一问的话,赶快跑也来不及了,再也不敢说我就是难陀了。他就回到佛陀那里,这样子以后,难陀再也不为了天女的享受而修行了,真正要出离生死了。那就是说,天上的享受虽然很好,但是刹那之间一下就下地狱了,这个轮回之苦是不可想象的。那么,还是修行好。这是一个公案。那么大家我在这里提一下呢,就是说,这个天上也不是一个安乐之处,天上福报享完了,还要下来的。
下边我们要介绍,如何除后世贪,我们要介绍两个方法,一个是修业果不虚,一个是修轮回的苦。那么这个里边就一个一个说。第一个,观业果。我们说要解脱轮回,那么就要修黑白业果,黑业是要受苦的,白业是不受苦的。那你对业果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这里大概说一下。那么这个《俱舍》里面讲得很清楚了,这里就略略的说一下。
业果里边有四个原则。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乐果;造了恶业的话,感的果决定是苦果,不会错的。不会说我造了很多善业结果受苦了,造了好多的恶业反而受快乐了,这个是没有的。世间上眼光短浅,喜欢冒险,看见有人做了好事却受苦,做了坏事却发了大财嘛,他搞错了,以为业果是没有的。你看,他做了坏事还不是发财了,这个发财是他过去的业果,过去他是布施供养,所以他现在发财了,但是今生所造的业,将来是要受的。所以说,我们第一个要认识因果是不虚的。造了善业感到乐果,我们不能说造了善业感了善果,这是不行的,果是无记的,不分善恶,只能说是苦乐。所以,善有善报这个话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佛教的原则的。只能说是善有乐报,恶有苦报,造了善业决定是得乐报,造了恶业决定是得苦报,这是决定的,这是第一个,业果是决定的。
第二个,业果是增长的。虽然你造的业很小,将来的果也不会受很大的果吧?小时候做点小偷小摸的,不会受大苦的,这个错了。业虽然很小,但是感的果报可以很大。就像我们世间上来说,种树的时候,树的种子很小,将来发了芽,长了枝,成了很大的树,就会结很多的果子,这就是说,因虽然很小,将来发展会无限地扩大的。所以说,不要以为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了,也不要说小的善事没有什么大果就不干了。小的善事好好做的话,也会得大果,所以说,业果是会增长的,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没有造的业是不会受果的。有的人碰到地震了,那些有共业的都死掉了,假使他没有共业的话,他就不死的,这个过去海公上师给我们讲的公案。好象是说,过去四川哪里(过去哪一年我记不清了),他说有一个人,他有一天晚上睡觉,觉也睡不着,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就干脆出门散步去了,他散步散步就往城外走了,走出城门的时候,就听到叹个声音,人看不到,“哦,对了,出去了。”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他就往城外郊区散步去了。结果没有走了多远,整个城“轰”的一下,全部蹋下去,很多人就地震全埋了,而他就没有这个业报,他就跑了,就免掉了。他没有这个业,这个业来了,他自然而然会跑掉了。所以说,没有造的业是不会受报的,这是恶报了。好报也是一样的。赌博、投机啊,你没有造善业,你再怎么赌博、再怎么投机取巧骗人,你也不会发财的。所以说,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
第四个,已经造的善业也好,恶业也好,如果没有受到真实破坏,它是永远不会失坏。什么叫真实破坏呢?假使善业,如果你起瞋恨心,那就是焚烧功德林,烧完了,好容易造了很多功德的树林,你只要一念瞋恨心起来,就破坏了,那就没有了。那么恶业呢,你要修忏悔法,也可以消除。所以说我们有的人担心造了罪怎么办?干脆不要管它算了,这个错了,造了罪就忏悔嘛。不忏悔的话,这个罪都是要受的。假使你忏悔之后,最起码可以把这个罪减轻,也可能全部消除。造善业也一样的,你如果造了善业,做了很多的功德事情,但是你一旦起了很大的瞋恨心或者做了很大的坏事,这个功德也就报销了,没有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业报的道理,这个道理知道之后,我们可以善巧地利用业报的规律来达到我们的要求。这就是说,业报里边,最根本的有这四个条件:一个业是决定的,造善业决定得乐报,造恶业决定得苦报,这是不会错的。所以说,我们做事情要尽量做好事,不要投机取巧,做坏事不会得好报的。第二个,不要以为造的业小,就不在乎,虽然种子是很小,但是果可能会很大,是会发展的。第三个,你没有造的因,没有造的业,这个果绝对是不会产生的。就是说,你不没有造恶业的话,你不会受苦报的,你没有造善业的话,好报也不会到来的。第四个,业没有破坏的话,没有忏悔的话,是永远存在的,一定是要受报的。但是就是说你中间忏悔的时候,恶业可以消除,可以减轻。善业,假使你破坏了,起瞋恨心,做极大的坏事,破坏三宝的事做了,也会把功德林烧掉的。所以业报有这四个根本的原则。
另外业报的大小,也有四个原则,在《四十二章经》里也有,你供养的是一个比丘,得多少福报,你供养的是初果有多少福报,供养的是二果三果,福报就成倍地增长。就是我们供养的对象,造业的对象,是福田的话,是三宝、父母的话,那么我们的果报就大。
第二个,是意乐心。如果我们以菩提心、出离心,这样子的心去造业的话,那么我们的果报就很大。如果说,以轻微的心、不重视的心去做那些培福的事情,那么感的果报就不大。
再一个,我们供养的东西,很多很丰富,尽自己的力量去供养的话,那福报就很大。假使小气,百万富翁,现在百万不希奇了,上亿的富翁,供养一百元钱,比穷人供养二十、三十元钱来说,供养很多了,但是和他的财富来比太少了,当然他的福报也不会大。
第四个,看供养的人,你是一个比丘,那同样供养一百元钱所得的福报比一个居士要大,五戒居士供养一百元钱比普通的三皈依的要大,三皈依的供养一百元钱比那些没有受皈依的凡夫要大,证果证道的供养那就更大,所以业报里边还有这些差别。就是说,我们供养的福田,造福的福田大的话,力量也大,意乐心大,以菩提心、出离心等出发的,这个力量也大,我们供养的东西多,做的事情多,力量也大,我们自己本身是比丘或者是受菩萨戒的,或者是证果证道的,那力量也大。这都是成正比的。业报的内容很广,这里就提一个纲,仔细的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俱舍论》去好好研究。这是说明白业果,把业果的道理搞透了,可以消除后世的贪着。
但是,这个一般还不够。最好还要讲轮回的苦。轮回的苦就是昨天我们讲的,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苦,六道有六道的苦,天上有五衰相现的苦,阿修罗有斗争杀害的苦,人有人的八苦,畜生有被打杀的苦,饿鬼有几百劫吃不到浆水的苦,地狱是天天受折磨的苦。这些六道的苦,还有那些就是我们说的苦苦、坏苦、行苦。
我们现在补充的呢先把苦苦、坏苦、行苦说一下。苦苦,大家知道,当下受的苦,这本身就是苦,没有问题,大家都知道。一般人受了苦挨了打了,都觉得人间苦得很,但明天给他升了官,他又感到人间好得很,所以说,坏苦认不到。那么,坏苦是什么?我们今天再进一层分析一下,坏苦,那天我们不是说了就是苦苦的减轻、转移就是坏苦,就是感到快乐了。我们所说的快乐就像一个毒疮上洒一点冷水,涂一点清凉油,暂时止息一下,我们就认为是乐了,实际上本身还是苦。坏苦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它本身并不是乐,而是苦的变相。这里我再加一个逻辑来证明,假使我们说吃好的饮食是很快乐了,但是你吃饱了,还是再吃、再吃,那你不但不是快乐,而是苦事;你说工作,外边劳动很疲劳了,在床上躺一下,很舒服、快乐,假使说,你躺了不起来,一小时、两小时,乃至一天、两天、三天,那就不是快乐,是苦事。这就是说,真正是快乐的话,快乐的因越多,那快乐的果也越大,假使你说快乐的因是睡觉,但是果并不是你越睡得越多,快乐就越大,睡到后来,你受不了,难过死了,一定要起来了。你吃饭也一样的,你说吃饭是快乐的因,假使越吃越多,应该越快乐吧?但是你不是,你吃多之后,胀了之后,就苦了,肚子难受了,不舒服了,不要吃了。
那就是说,这个乐是假的,不是真的乐,真的乐,自性是乐,因越多,乐的果就越多,但是我们反过来,…
《三主要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