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三主要道▪P23

  ..续本文上一页脚是一个长,一个短的话,那你走路成问题了,如果一个很短一个很长,那你不能走路了,成了跛子了,所以我们成佛要靠两个腿,当然这是一个比喻了,要靠我们两个腿去走的话,两个正好一样,一模一样。这两个就是空和有两个份量是一样的,也就是缘起产生的决定和空性所得到的决定心是一样份量的。这个就是佛所欢喜的中观道,也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

  

  

  

  假使说我们在缘起里边有决定了,而缘起那一方面力量强一点,就是说对于因果方面搞得很清楚,份量做得很重,而对于空性方面比较少,两个不平衡了;或者反过来说,对于空性力量比较强一些,对于缘起那一方面忽略了,比较弱一点,那么这两个空和显这两分决定的心是不平衡,有偏差的,那么这样子不叫应成派的中观见,也是不能得到真正解脱生死的般若甚深的见的。所以说,我们要比较一下,我们经常说的四个宗派,应成派是最高,下边是中观的自续派,瑜伽的唯识宗, 一派,再是经部有部了,在这四个宗派里边,对于显分都要讲得多一点,份量重一点,对于空分一方面要放轻一点,所以说他们对于一切法一点都没有自性的那个空性那一方面份量差一点,而对因果方面讲得很仔细,就是显分的力量强,空分的力量要弱一点,所以说他们不能等齐,它们是不究竟了。

  

  

  

  他们中间有些认为说,他们总认为这些法总有一点自性吧,这个法没有自性的话,他就是空掉了,空掉了那就是没有了,那么这个世界上这么多法摆在那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搞不清楚了,所以说他们的智慧离开应成派——佛所最赞叹的空的见,还差一点点。

  

  

  

  那么这个并不是说他们错了,就是说,我们要达到最高的地方,比如爬山都是从山底爬起,一步步爬上去,先到山中腰,最后到山顶,你不能说他们还没有到山顶,都是错了不要爬了你要从山底一下子到顶上,那是做不到的,爬山还是要从山脚下一步一步爬上去的。所以我们真正要得到最高中观见呢,还是要一步步爬上去。佛在世四十九年说法,就是把那些根器从低的慢慢提高,最后在法华的时候三乘会归一乘,最究竟的法就拿出来。所以,他们的那些派我们不要说他们是错的,就是说他们还不到家,或者按照我们汉地的说法,他们是权法不是实法。实就是究竟的法,权就是还没有究竟,但是没有错,不能说它错了,而是权法。他们认为一切法假使什么自性都没有了,那么这些法也就是空了,作用也没有了,那这个世界摆了那么多的法,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搞不清楚了。他们解释不了这样的东西,所以他们一定要留一点点自性,哪怕是中观的自续派,他在胜义谛里边认为一切法都是空的,在世俗谛里边还要承认有一点点自性。没有自性,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说,水有水的自性,流湿性,火有火的自性,是暖性,你说它没有自性的,那是什么东西呢?他们就搞不清楚了。他们尤其对应成派的如量的分别心假名安立在那个东西上,他们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说他们对于观察法的空性就差一点点。空方面差一点点,那么缘起方面份量就重一点,所以说,一般就是说,下边四部都堕于有边,就是断常二边堕于常边,还没有究竟,当然这个常边不是外道的常边,从最高的中观的来看呢,他们还偏于常的一方面。

  

  

  

  他们既然空性没有得到究竟,那么空性和缘起两个东西是相辅相成的,空性不究竟的话,缘起的法也不会讲得十分究竟的,不圆满的。从这里说,虽然他们在缘起的显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份量是强一点,空性弱一点,但是从究竟的分析来说,既然你空性没有达到究竟,这个缘起也不究竟,虽然你份量强,但是还是有一点偏差。所以说,在整个宗派里边,这里我们再强调一点,其他的宗派不是错,就是还没有到家,还是权法,方便法,不是最究竟的最了义的法,唯有应成派的中观见才是最了义的法。应成派的中观见是从龙树、提婆传下来,这个不是红教、黄教的问题,莲花生大师也是应成派的中观见,后来的阿底峡尊者,宗大师都是这个见,有了这个见,得到这个见的,就是佛所欢喜的道,如果这个见还得不到的,就是还没有到家的道,还要再上一步。这就是说,在宗派比较起来,应成派的中观见是最高的,是真正佛所欢喜的中道。

  

  

  

  显分加重,空分减轻的偏差。如果说空分份量重一点,而显分却是很差,或者是差一点,或者差很多,现在这样的人很多,有的人说,我只要空性得到之后就好了,一切都会知道了,那么这样子在用功的时候对显分忽略了,那么这样的人他们在观察一个补特伽罗,它和五蕴到底是一个还是不是一个,一个是有什么过失?跟五蕴是分开的另外一个又有什么过失?这样子在定中观察的话,就感到补特伽罗——就是这个流转生死的有情是自性空,就找不到了,没有了,那么推之一切法也是一样的,慢慢地推到后来,一切法都空了,他就认为整个都是空,这些法都是假的。

  

  

  

  这个从某些地方说是对的,但是他显分的因果忽略了会产生极大的弊病,这个我们下边慢慢说。他在定中观察空性的时候,感到要破的人我也好,法我也好,这些都是自性空,因此他心中空的相生起来了,感到生死也好,涅槃也好都是没有用真正般若的眼光去看,真正甚深的见得到之后,生死也是空的,涅槃也是空的,那么这样子他空的方面抓得份量比较重。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世界上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好象眼睛见空花一样,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假的东西,没有意义的。我们的心也是一片虚妄心,虚妄心安立的法当然也是假的,这是虚妄的,所以说,他们这样的观察呢,他们看到从因生的果,或者平常我们所说的瓶子、杯子等东西,他们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是没有的,他这个空,空到过分了,什么都没有了。

  

  

  

  书上也有,我们先介绍一下。我们说,无有两种,一种就是世俗谛的没有,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像龟毛兔角一样的,什么都没有。而我们说的自性空,没有自性的无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自性没有,缘起的假的现象还是有的,所以说这两个不要混淆了。那么,有也一样,世俗谛的缘起的假安立的现象不能说没有,一切作用都起的,我们造罪、下地狱,修福生天乃至修行证果证道,这个作用一点也不错,这个不能混淆。但是他把空性的份量太重了,就感到这些因果都是没有作用的,都是空中现花一样的,眼睛花了才看到的,眼睛好了就没有这些东西的。这样子就犯了断空的过失了,他认为一切因果也好,造业的补特伽罗——流转生死的有情也好,所造的业也好,受果的人也好,都是根本是没有的,就是全部是空的。我们说空是没有自性的空,他是什么都没有的,就像龟毛兔角一样的,什么都没有的,这样的见地就错了,落于断空了。

  

  

  

  我们说佛所说的你应该听嘛,佛说的整个因果,尤其是我们学过俱舍的都知道,六因四缘五果,把因果分析得很仔细,因分了六个,缘分了四个,果又分了五个,讲因缘果讲得很仔细,佛讲得那么多,如果一切都是空的,没有的,佛讲这些干什么呢?佛说些空话了?他说,佛说这些,是对那些对空性不能了解的,没有得到空性见的人说的,得了空性见之后就不要了,不需要证了。这些人我们碰到很多,他们就说,他们证得空性了,说这些因果什么的都是骗骗那些初学的不懂的人的,我们是已经到家了,这个不在乎了,因果都是没有的,空的,你去搞它干什么呢?这是断见,这很危险!

  

  

  

  前面的显分份量重一点,最多是没有到家,还是在路上走,还在山上爬,爬到半山腰,毕竟跟第一阶离开了一半了,跟顶峰是差一半路程了。而得了断空的人呢,却不是往上爬了,而是往海底钻去了,那是背道而驰了,这样后果是很不好的。他们认为,说我说有,都是错乱的,跟空中现花一样的,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可信的,因此他们对善恶因果如何取舍,那么什幺叫“取舍”?我们说“取舍”就是善的要取,恶的不要做,十善要做,十恶不要做,五戒要做,犯戒的事情不要做,这个佛彻头彻尾的尽在讲这些,他说这些都是对那些不懂空性的人说的,对我们来说不需要的,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他们也搞不清楚,他们也就认为这是不重要的,我心里不执着就对了。但是不执着你还是凡夫,善的事情,你善根不多做的不多,而无始以来恶的习气很多,你什么都放下,不管了,结果去造恶去了,下恶道,所以这是恶取空,就是断空,是比较危险的。这里介绍一个公案。

  

  

  

  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野狐禅。过去一个禅师跟大家讲法,有人就问了:“大彻大悟以后还有没有因果?”大彻大悟就是证了空性了,因果还有没有?这个禅师就是说:“大彻大悟之后就不落因果了,已经跳出因果了,因果已经没有了。”这个禅师持戒、精进、行持都很好,就是见错了,所以地狱没有下去,就落了野狐身,做了五百世的野狐,超不出来。这个见不正么,他超不出畜生道,因为畜生愚痴,没有正见嘛。后来这个山上又来了一位有名的禅师,这个野狐有一天就化了一个老人,去请教那位禅师。他自己想,我以前跟人家讲,大彻大悟之后就不落因果了,已经超出因果了,因果都是假的,跳出去了,没有关系的,看看这个禅师看法怎样?他就去请教这个师傅:“大彻大悟之后还有没有因果呢?”这个禅师说:“大彻大悟之后,不昧因果,因果一点也不错。”这个给他提醒了,这个道理他懂了,懂了之后野狐身也脱了。晚上他就托了一个梦给那个禅师,七天以后,你山后面有个山洞,里边有个野狐,他死掉了,希望你们去超度一下,救度他,超度超度。那个禅师,这个梦醒过来之后,过几天就派人去看,果然发现有一个极大的野狐死在那里,就给他…

《三主要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十地颂讲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