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点点本钱,将来赚的会很多,这就违背了因果法则了。因是这个因,果却可以是那个果,学的是一点点佛法,甚至什么佛法都不学,将来得定以后,结果,成佛的法,全部都会悟出来了。就象前面说的,把眼睛闭了修定,以后一旦开悟的话,三藏十二部经都在我心里边了,这个,前面已经破斥过了。
这种错误思想其理论根源之所在,我们还得深入分析一下,就是说有的人,把「一切有情皆有如来德性」误解成什么呢,成了「本有自性」,就是说一切如来的功德法门,众生本来是具足的,都现成有的,就是被妄想执着盖住了,就像太阳在虚空中本来有的,被乌云盖覆而见不到,拨开乌云,明日即现;只要把心静息下来,去掉一切妄想执着,如来一切功德,三藏十二部都现在前。所谓「本具」是也。但我们要探讨一下,本来具足的有是怎么样而有的?是从无自性的空性中,由因缘条件而修出来的。无自性中,本来具足一切法缘起的可能性,但不经修持自己不会出现的。
有句话,是净土宗里常引用的,但也是有人经常搞错的。这就是《观无量寿经》里的一句话:「自心作佛,自心是佛。」有人把它颠倒过来说:「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意思是众生本心是佛,所以大家修了,就可以成佛。假使众生本心不是佛的话,你再修也不会成佛,为什么?本不是佛,怎么会变成佛呢?因果不对嘛!这样,就把心与法都执成有自性的,不可改变的了。印光法师曾特别强调,纠正这个错误的说法。他说:「观经上明明说的:自心作佛,自心是佛。你自心要作佛,就要说要修成佛的一切法,然后自心是佛,一切佛的功德都成就后,那你自然成就佛陀了。」如果说,你本来已经是佛了,还修个什么呢?岂不是不需要再修了吗?
昨天有人也提了这个问题:无始以来,我们本是就都是佛么,清净的佛陀觉性都有的么,但无始无明把我们迷掉了,所以成为凡夫,流转生死,受尽痛苦。那么请问你,你现在开始修行了,将来辛辛苦苦修了三大阿僧祇劫,好容易成了佛了,一旦又来个无明,又把你迷掉了,你该怎么办呢?你说成了佛,再不会有无明了,那么本来清净的佛陀觉性一切功德具足的,那里来的无始无明把佛性盖住呢?「无始以来本来是佛」这话是从果位上讲的,也就是《心经》里讲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无智亦无得。」从成佛果位的胜义谛上讲:一切法本自性空,没有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既没有所断的烦恼习气(所知障),也没有能断的般若智慧;既起先从无有迷,那有后来有成佛的觉得到呢?那么所谓无始以来本来是佛,从世俗谛上怎么理解呢?在世俗缘起因果上讲,这个佛是什么佛呢?这佛是还没有成就的佛,是能成佛佛种性,——播下了成佛的缘起,就有佛性——成佛的可能性,确实而说,就是一切法自空性。空性容纳一切缘起,一切法,只要具足那个法的因缘够了,那个法就可以现前成就。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所以诸佛说一乘法,以此缘起播下佛种,待将来修行成佛的缘起条件具足了,佛就出现了。所以说「佛性」这个名词,并不是说已经成就佛了,就是以缘起的道理,播下成佛的种子,将来条件够了,就会成佛。如果按那种错误的说法,本来是佛,已具足成就的佛,但被无明妄想迷覆,所以成了凡夫,那就成了前面所说没有保障的了,好不容易三大阿僧祇劫勤行六度万行,总算成了佛了,一旦再来个无明,不是又迷掉了,这样没有底的下去,究竟什么时候纔成得一尊不会退堕的佛呢?无法估计了。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都是一般依文解义,师心自用的人,把教理弄错了,真是害人不浅。
应该说无始以来空性,本是可以容纳一切法的缘起的,可以生起一切法的,包括成佛在内,要是有了成佛缘起就是有了佛的种姓,成佛的缘起具足圆满了就成佛了,成佛是之后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明本是自性空,过去没有般若智慧,妄执一切法有自性,这就是无明,般若圆满而成佛已,无明彻底照空,怎么会突然再起来把佛性迷掉呢?所以成了佛之后,根本不会再起无明被迷住的,不但决定能成佛,而且依金刚乘,上根利机的,只要因缘够了还能即身成佛,当然在我们劣根凡夫面前,他虽成了佛,但我们却看不到他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看他示现的形貌,仍是凡夫。假使成佛因缘不具足,当然,虽经三大阿僧祇劫还是成不了佛的,就是说,要靠闻思修,要三者结合起来。
如果把成佛的法都听闻过了,经过思惟把它融合身心,而且深刻引生定解,又在修定中把法的力量磨炼得充分发挥出来了,那这个人决定成佛了。如果闻的是声闻法(指单为自己了生死发出离心的动机而闻法)那从定中熏修出来的,决定是声闻果。如果闻的是缘觉法(指单为自了而发出离心,现世或宿世以此动机闻法,而悟入十二缘起),那修出来的成就,就是缘觉果。再回过来说,如果听闻的是外道法,婆罗门教之类的,那么入定修(婆罗门外道也有有漏的禅定),那怕入的禅定再深、再高,所得到的是婆罗门外道的果,可能会神通广大,但是出不了生死(没有漏尽通)。气功师也是一样的,如果学的是气功师的法,(气功一般是鬼神教)不要说所得到的定,仅仅是鬼神加持而来的,即使自己修有漏定真正得定了,所得到的,还仅仅不过是气功一类的东西,佛教的教证功德一点也不会有的。因果如如,听闻学修的是什么,从定中证到的也就决定是那个同类性质的,这个因果法则,是法尔不误的。我们说「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就是指的这个道理。发心为自了听闻的声闻法,将来证到的果也是声闻乘的,如果发的是菩提心,遍学广修一切六度万行,得到的果,绝对是佛果。如果不幸听信了气功师、邪教的法,不论修得怎么样真诚,究竟免不了还是气功师、外道那一套,既不能成佛广利众生,反而弄得苦上加苦。
所以,在最初,对所闻的法要有鉴别,严加抉择,这是一个绝对重要的问题。一定要闻佛的正法,相似正法、外道的法不能听。现在社会上流行的相似佛法太多了,它们以佛法的标签做广告,而实际贩卖的是外道的黑货。它们的宣传品上也用上了许多佛教的术语,「成佛」、「转*轮」啦,「离欲出离」啦,乃至「无漏」、「菩提」等等,甚至于把佛菩萨的圣号、佛经、咒语都断章取义地搬了许多进去,但是它们不是佛教,却是外道,切莫轻信。我们幸而得此暇满人身,逢上无上微妙的佛法,尤其是宗大师的全圆道次教授,都是宿世多生修行持戒培福,及由三宝加持而得来的,应十分珍惜这样的人身,拿来修圆满无误的佛法,纔不辜负上师三宝、父母众生和自己。
这里我们引帕绷喀大师一段文,说明什么是正确无误的佛教正法,让大家擦亮眼睛,不会上当,而使暇满人身获大义利。大师是这样说:「就像河流的源头能追溯到雪山,我们所修的法,也应该是没有错误的,可以追溯到教主大师释迦佛。对没有根据的法,就是修上一千年也不会生起一点点合格证德,如同搅水求酥一样。因此,我们说所修的法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必须是大师释迦佛所说。
二、中间是否搀入邪法的垢染,要经班智达们辩论抉择,必须清除垢染。
三、必须是诸成就自在者作闻思修,在心中生起证德后渐次传来者。
如果所修之法,具有以上这三个特征,就是标准的」。
「正如三界法王大宗喀巴大师所说:暇身胜过如意宝,唯有今生始获得,难得易失如空电,思已则觉世间事。纵劳无益如扬糠,故应昼夜取坚实,至尊恩师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这二段文,充分说明了暇满人身的难得和可贵,应利用来精进修习道之心要,而所修之法如何简别真伪优劣,又必须依照帕绷喀大师所列的三个特征去寻求。摩尼宝能使我们得到现世的快乐,衣食宝饰等物质享受都能满愿,但即使连我们后世不堕恶趣这件事,也无法办到。我们如果利用这个暇满的人身,依止佛法去修行,则完全能做到下世不入恶趣,甚至可以生天、解脱,乃至成佛。反之,若不修行,白白浪费,虚度此宝贵一生的话,那么比失去几亿财产,无数摩尼宝珠,不知还要可惜得多少倍了。寂天菩萨曾说:「既得此闲暇,我若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一定要警惕,不要太愚痴了。总结的说,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暇满人身努力学修佛法,而且要求学修合乎上列三个特征真正的佛法,依照闻思修、戒定慧,有次第而又如法地去学修。
有的人说,成佛要无分别智,佛是证得无戏论无分别智。我们用闻思修是有分别的智,既然因是有分别的,得的果也一定是有分别的,因果如如法尔如是。那么,我们要得无分别智果的话,因上也就不要分别。于一切法,不思善,不思恶,一切都不要想。这样修,空空洞洞,不动念头,就会成佛。
这个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倒底是不是这样呢?依他所说,你们去学教、听法,都是有分别心,用有分别心来修证佛法的无分别智,那是因果不符的。他的意思是不要去听经,不要去学教,就是什么都不要去分别,把脑筋停下来。不过心里存个「不要分别」的念头,也是一种分别,「不要想」也是一种分别;那么一切都不分别,最好就是休克了,因为休克之后,脑筋什么分别都不动了,睡觉有时还会做梦,休克最好。要修行就休克好了,用电一摩,休克了,这就是修行——入定,将来会成佛。有没有这样的事?这完全是荒谬绝顶,决不可能的事情。不动脑筋,生存着的人,总是要动脑筋的。你说无分别,凡夫不想这个,就想那个,想一个无分别,也是一个分别。活着的人除了休克之外,不分别是不可能的。当无分别智得到的时候,那当然可以的了,一切法的空性,没有一切分别,这个怎么得到…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