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P15

  ..续本文上一页过去做过其它坏事,还会生饿鬼、地狱道去受苦。这是外道修的定,不足取,它不能真正解决起惑造业受苦轮回生死的问题。要出轮回、了生死乃至成佛度众生,是一定要靠般若智慧的。

  有了智慧,才能够灭除无明。我们所以不能看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就是无明把我们障住了。修行,两个目的:一是见到补特伽罗无我,人无我;一是见到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法无我。一切法与补特伽罗本来都是没有自性的,但是我们没有般若智慧,凭我们错误的认识,就认为世界上有自己这么一个有情,还有无数的有情;有无量多的法,认为它们实实在在是存在着的,是有自性的。那么,我们如果不愿受骗,就要以智慧把执着的境界打破它,针锋相对,看透它那所执着的这些东西,都是自性空的,是没有实在自体的,而是一种幻觉或错觉。这样,我们就可以悟到人无我与法无我。所以说,要真实认识一切法的话,完全是离不开智慧的。大般若,依世间譬喻来说,是佛的母亲,佛所以能成佛,全靠有了般若的智慧,有般若的智慧做母亲,才有佛生出来;如果没有智慧的母亲的话,佛也就无从出生了。所以,我们佛教彻头彻尾的是要有智慧的。我们昨天传的《四加行》,里面就有智慧资粮。这个智慧资粮得到了,圆满了,再加上福气——福德资粮也圆满了,那么就为二足尊——佛了。换句话说,成佛必须积集福德智慧资粮,等到两个都具足了,这个样子的,就称为二足尊。佛是大觉,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觉,就是智慧的作用,没有智慧,也就谈不上成佛了。所以说,仅仅把思想压住,不给它动。这不但证不到无上正等正觉,甚至还要「证到愚痴」。这样把我们固有的、已经有的、少得可怜的有漏智慧都压下去了,这个不要说成佛了,开悟了,乃至连生善道都很危险。无想天下来的众生,一般都是生恶道。所以,我们真正的要修行用功上路,一定要从闻思修下手。

  《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引了《阿含经》里一首偈。有的人听到《阿含经》马上眉头皱了起来:唉!小乘经!我们是学大乘的,《阿含经》是不能看的,不要!这点,我们也已经解释过了。《阿含经》是根本教,譬喻说是小学。如果有人小学嫌低,不进去念,那么他如何能进入中学,乃至大学博士生呢?(实际上《阿含经》是甚深的,而且含蕴一切的。)大小乘的分别,我们再点明一下:大小乘的分别,不在法上,而是在心上分别的。如果发的心是自利为主,只求自度的自了汉,那么任修何法,那怕是修《般若经》,其所得到的果就必定是声闻果或缘觉果。如果发的是度尽一切众生的菩提心,那么任修何法,哪怕是五戒十善,最后得到的果决定还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五戒十善是一切善法的基础,没有它,如建屋没有建地基,高楼大厦是盖不上去的;同样,没有五戒十善的基础,成佛功德也建不上去的。

  所以言归正传,我们从戒定慧下手,经过闻思修,这是真正学修的正道。那么,我们才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引的《阿含经》里面怎么说呢?经说:「多闻知诸法,多闻能遮恶,多闻舍无义,多闻证涅槃。」多闻,就是说要听闻正法,不但要闻,而且要多多的听闻。多闻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多闻知诸法」。一切法,本来我们不知道,因为听闻正法,多多的听闻,能记住能深入,很多的事情都会知道。我们这居士林里有一个学习《俱舍》的小组,他们学得已经快圆满了,他们对我的反映是:「学过《俱舍》之后,懂得了非常多的佛法,以前糊里糊涂,现在感到佛法是这么一回大事,很清楚的知道了。」这就是经上说的「多闻知诸法」。

  谈到《俱舍论》,很多人感觉头痛,里面讲法相很微细,又不好记,把心都绞痛了;有的人就干脆不要学了,眼睛一闭,修定了,似乎很安逸。我们说,修定能令心趋一境,但单修止不能知诸法。法,必须要从佛陀亲口或等流传承下来所说,听闻以后,才能知道。凡夫自己又不是佛,若不听闻,何从能得到佛说的正法呢?不听闻正法,这个正法又怎么会知道呢?不错,也有人在山洞中住了一段时间,甚至几天,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许多。不过所说的不是正法,而是鬼神附体,所说的当然是鬼法而不是正法了。这种人是不少的,讲寺也曾有一位「知识分子」来过,但很可惜!他已深被鬼神迷惑住,无力自拔,无法趣入佛门,最后还是带着邪见走了。所以说,正法一定要通过听闻才能有。《阿含经》偈中,第一个,「多闻知诸法」。很多的法(正法)一定要通过听闻,尤其是多闻,之后才能知道。

  第二,「多闻能遮恶」。通过多闻之后,才能知道、简别什么事是坏的,什么是善的。善的要多做,坏的恶的就要遮止。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这么说:「一切宗教都好,都是教人做好事,不要做坏事。」这个话,有的人么,认为:很对!宗教都好。所以社会上有「三教一家」,「五教圣人」一类的,就出来了。中国过去就有把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说是一家的;近代更有把五大宗教合起来,自诩五教圣人,说这五种宗教都好,体系也是一致的。这样的人,把完全不同体系的学说,竟以主观努力,强为调和,混为一谈,真可以说是糊涂透顶了的。说到底,这种人除了在名词上找到某些似乎相似之处外,可以说三教、五教、那一教都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叫佛教,更是认识不清了。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假使说儒教、道教也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话,一佛世界,一佛教化已足,释迦牟尼佛就没有必要再出现于世了。儒、道二教,也应一教已足,不必二教同时教化了。已经有了正法了嘛!大家照这个法去修就可以了。正因为,无论道家、儒家,都没有般若的智慧,不能出离生死,它们都是世间法,有漏的,流转生死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一切法自性空,生死流转也是执着才有,而本性是空,所以世间能出离、生死可还灭。依他们的方法,那再怎么去修,仍旧在三界里面打滚,且莫说三界,祇好说,仅在欲界里打滚,还得要受很多的苦,连色界无色界还没法去呢!三界里面欲界最苦,欲界里面天人善趣的时间短,恶趣的时间极长,那么生在里面流转,苦是受不完的多。所以,慈父佛陀,悲愍众生,出现于世,转大*轮,就是教我们彻底离苦,怎么能说是一样的呢?完全是各不相同的!若坚执一样,试问学道教的,有哪一个证了阿罗汉果的?更不要说成佛了。老子证了阿罗汉果没有?没有!庄子证了没有?也没有!道家的祖师老前辈都没有证,后来的怎么会超过他们的前辈祖师呢?阿罗汉尚且都证不到,成佛更谈何容易!

  我们再举一个历史公案,在东汉时,汉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臣僚,奏曰:「西方有神,名之曰佛,其形高大,长丈六尺,而黄金色。」帝于是遣蔡愔等往天竺,问佛道法,迎请高僧……结果请来了二位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并带来了佛经,这是历史上佛法第一次进入中国。但我们中国一向是崇尚道教,那道教就不服气,他们说,你们请了印度的高僧来了,但我们的道,比他们的高,要求比法。两位尊者亦不害怕,对汉明帝说,他们要比就比好了,于是筑了两个高坛,这一边,把佛经叠起来,整整齐齐的摆好。那一边,道家的书也摆在一起。然后当场试经,用火来烧。先烧佛经,两位尊者有神通,佛经一点也烧不掉。次后烧道籍,尽管道士们画符念词,道家的书还是烧起了,最后烧完了,烧成灰了,没见了!老道没有办法,顶不住了,祇好认输。佛教就这样开始,在中国兴起来了。如果道教的经跟佛教一样的,可以成佛的话,它怎么烧得掉呢?道士修了也该得神通嘛!他的书也该烧不掉!但是,事实上是烧掉了。这就是说佛教、道教高低绝对不是同一的。

  儒教更不同,它不讲出世修行,祇是世间教育一类的,它提倡忠孝,讲仁义道德。教世间行善,是对的,但是它每逢过年祭祀祖先,就要杀掉活的畜生来祭,所谓三牲,杀牛、羊、猪三种畜生,杀了祭祖,这是说皇帝太庙里祭祖,每个皇帝每年都这么祭,这个他们认为极好,孝嘛!是实行孝道。但是从佛教的眼光看,杀生,好不好呢?把活活的生命杀掉祭祖,是给他们祖先增福,还是累害了他们呢?为了他们杀生,他们就背上了杀生的罪。固然,是子孙杀,杀者有罪;但是为了他们祖先而杀,累使他们祖先也背上了罪,两方面都要堕落受苦,这是孝敬父母、报父母恩吗?他们没有三世业报智力(佛陀十力之一),痴,不懂!

  如果平心静气,不带丝毫偏见地去把五大宗教的教义,一一深透的去研究一番,不难看出,最精深博大、慈悲平等,而且和科学最符合的祇有佛教了。所以说三教合一、五教一家,这些理论实在是荒谬透顶的。弄到后来,什么一贯道、*轮功等非儒非释非道的东西都跑出来了,这些都是害人非浅的邪门外道。所以,我们如果真正的想遮止一切恶业,修集一切善法,祇有从佛教里面去探讨,纔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佛教对善恶的标准是绝对客观(科学)的,它绝不是从教主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来决定孰善孰恶的标准的。佛教里面讲什么是善呢?做了这个事情,依客观上的因果——或者说依据宇宙的自然法则,能够感受到乐报的,那就是善法;如果做了那种事情,客观的规律,将来要感受苦报的,那就是恶法。这样,不是根据人们的主观意志所决定,而是根据客观自然发展的规律来决定的,那应该说是最正确的真理了。这个真理祇有智德圆满的佛陀纔能说得出来。

  我们凡夫的眼光,目光短浅,看不到那么远,那么细,过去、未来的不知道,现在的也祇能看到五官所能认识的这一点点。眼睛看到的光波祇能是从紫外线到红外线中间那一段,紫外线以外,红外线以外的就看不到了;耳朵听得到的声波也祇有一段频率的声波,再高的,再低的都没法听到了。…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三主要道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