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基本佛经选集二 2-1 法蕴经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足住,是名第四天道。

  如是四种,皆令有情未净者净,净者鲜白。

  时,诸苾刍欢喜敬受。

  

  无量品第十二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

  有四无量,何等为四?

  谓有一类,慈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一。

  复有一类,悲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二。

  复有一类,喜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三。

  复有一类,舍俱行心,无怨无敌,远离恼害,广大无量,善修习故,想对一方,胜解遍满,具足而住,及对第二、第三、第四、上下或傍,一切世间,亦复如是,是名第四。

  时,诸苾刍欢喜敬受。

  

  无色品十三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

  有四无色,何等为四?

  谓有苾刍,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是名第一。

  复有苾刍,超一切种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是名第二。

  复有苾刍,超一切种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是名第三。

  复有苾刍,超一切种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是名第四。

  时,诸苾刍欢喜敬受。

  

  修定品第十四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

  有四修定,何等为四?

  谓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

  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

  复有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

  谓有苾刍,即于自身,离生喜乐,滋润、遍滋润,充满、遍充满,适悦、遍适悦故,离生喜乐,于自身中,无有少分不充满,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现法乐住。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谓有苾刍,于光明想,善摄受,善思惟,善修习,善通达,若昼、若夜,无有差别,若前、若后,无有差别,若下、若上,无有差别,开心离盖,修照俱心,除暗昧心,修无量定,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殊胜智见。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

  谓有苾刍,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及善知想,善知寻,于此住念非不住念,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胜分别慧。

  云何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谓有苾刍,于五取蕴,数数随观,生灭而住,谓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受想行识集、此是受想行识灭,是名修定,若习若修,若多所作,能令证得诸漏永尽。

  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言:

  断欲想忧恼, 离惛沉恶作, 得清净舍念, 法寻伺前行。

  现法乐为初, 次胜知见慧, 破无明等漏, 后证解脱果。

  时,诸苾刍欢喜敬受。

  

  觉支品第十五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

  时,有苾刍来诣佛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却住一面,而白佛言:世尊尝说觉支,觉支此言何义?

  世尊告曰:此觉支,言显七觉支,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如是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

  时,彼苾刍复白佛言:云何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

  佛告苾刍:若有于身住循身观,安住正念,远离愚痴,尔时便起念觉支,得念觉支,修令圆满。

  彼由此念,于法简择、极简择、遍寻思、遍伺察、审谛伺察,尔时便起择法觉支,得择法觉支,修令圆满。

  彼由择法,发勤精进,心不下劣,尔时便起精进觉支,得精进觉支,修令圆满。

  彼由精进,发生胜喜,远离爱味,尔时便起喜觉支,得喜觉支,修令圆满。

  彼由此喜,身心轻安,远离粗重,尔时便起轻安觉支,得轻安觉支,修令圆满。

  彼由轻安,便受快乐,乐故心定,尔时便起定觉支,得定觉支,修令圆满。

  彼由心定,能灭贪忧,住增上舍,尔时便起舍觉支,得舍觉支,修令圆满。

  于受、心、法,住循受、心、法观,广说亦尔。

  如是觉支,渐次而起,渐次而得,修令圆满。

  时,诸苾刍欢喜敬受。

  

  杂事品第十六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

  汝等若能永断一法,我保汝等定得不还。(何等为一?)

  一法谓贪,若永断者,我能保彼定得不还。

  如是瞋、痴、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无惭、无愧、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憍、放逸、傲、愤发、憍妄、诡诈、现相、激磨、以利求利、恶欲、大欲、显欲、不喜足、不恭敬、起恶言、乐恶友、不忍、耽嗜、遍耽嗜、染贪、非法贪、着贪、恶贪、有身见、有见、无有见、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瞢愦、不乐;频申欠呿、食不调性、心昧劣性、种种想、不作意、粗重、抵突、饕餮、不和软性、不调柔性、不顺同类、欲寻、恚寻、害寻、亲里寻、国土寻、不死寻、陵蔑寻、假族寻、愁、叹、苦、忧、扰恼,于此一法若永断者,我能保彼,定得不还。

  尔时,世尊为摄前义,而说颂曰:

  贪所系有情, 数往诸恶趣, 智者能正断, 不还此世间。

  如是瞋、痴,乃至扰恼,一一别颂,如贪应知。

  时,诸苾刍欢喜敬受。

  

  根品第十七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

  时,有梵志名曰生闻,来诣佛所,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欲少问,乔答摩尊,惟愿听许。

  尔时,世尊告彼梵志:恣汝意问,吾当为说。

  梵志问言:根有几种?

  世尊告曰:有二十二,何等二十二?

  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此二十二摄一切根。

  时,彼梵志闻佛所说,欢喜踊跃,恭敬而去。

  

  处品第十八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

  时,有梵志名曰生闻,来诣佛所,合掌恭敬,以诸爱语,慰问世尊。佛亦爱言,而慰问彼。

  相慰问已,退坐一面,曲躬合掌,而白佛言:我欲少问,乔答摩尊,唯愿听许,略为宣说。

  尔时,世尊告彼梵志:恣汝意问,吾当为说。

  梵志问言:一切法者,何谓一切?

  世尊告曰:一切法者,谓十二处,何等十二?

  谓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舌处、味处、身处、触处、意处、法处,是谓十二。若有说言:此非一切,言一切者,更别有法。彼但有言,而无实事。若还诘问,便不能了,彼后审思,自生迷闷。以一切法,非彼境故。

  时,彼梵志闻佛所说,欢喜踊跃,恭敬而去。

  

  蕴品第十九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

  有五种蕴,何等为五?

  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名五蕴。

  时,诸苾刍欢喜敬受。

  

  多界品第二十

  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

  时,阿难陀独居静室,作是思惟:诸起怖畏及起灾患扰恼事者,皆是愚夫,非诸智者。既思惟已,于日后分,从静室出,往世尊所,顶礼双足,退住一面,以所思事,具白世尊。

  佛印可言:如是!如是!诸起怖畏及起灾患扰恼事者,皆是愚夫,非诸智者。如置火在干芦草舍,楼堂台观亦被焚烧。愚夫亦尔!以无智故,起诸怖畏及灾患等。

  庆喜当知!过去、未来、现在,怖畏灾患扰恼,皆愚夫生,非诸智者,以诸智者不起彼故。

  庆喜当知!愚夫有怖畏,智者无怖畏;愚夫有灾患,智者无灾患;愚夫有扰恼,智者无扰恼;是故庆喜应知愚夫及智者法。知已,远离诸愚夫法,于智者法应正受行。

  阿难陀言:齐何施设诸愚夫数?

  佛言:若有于界、处、蕴,及于缘起,处、非处法,不善巧者,是愚夫数。

  阿难陀言:齐何施设诸智者数?

  佛言:若有于界、处、蕴、及于缘起、处、非处法,得善巧者,是智者数。

  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界善巧?

  佛言:智者于十八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复于六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复于六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欲界、恚界、害界、无欲界、无恚界、无害界。

  复于六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乐界、苦界、喜界、忧界、舍界、无明界。

  复于四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受界、想界、行界、识界。

  复于三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欲界、色界、无色界。

  复于三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色界、无色界、灭界。

  复于三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过去界、未来界、现在界。

  复于三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劣界、中界、妙界。

  复于三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善界、不善界、无记界。

  复于三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学界、无学界、非学非无学界。

  复于二界如实知见,是界善巧,谓如实知见有漏界、无漏界。

  复于二界如实…

《基本佛经选集二 2-1 法蕴经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