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释尊时期的分教和阿含经的集成之研究▪P3

  ..续本文上一页结集文、结集品等。如世尊告苾刍众言:「我说知见能尽诸漏,若无知见能尽漏者,无有是处。」世尊散说此文句已,复结为颂,而讽诵言:「有知见尽漏,无知见不然,达蕴生灭时,心解脱烦恼。」(T27, p659c)

  

  小结:由以上的引述,可以得知释尊初期所流传的「分教」内容有【1】契经:蕴辑、处辑、缘辑。【2】应颂:配在契经之末。【4】讽诵:《诸上座所说偈》、《尸路偈》、《牟尼偈》、《众义品》、《波罗延那》。【5】自说:《忧陀那》、《法句偈》。此期释尊弟子们往外传诵时,是「先偈颂、后契经」,其中的偈颂是「先自说、后讽诵」的次第

  

  四、释尊中期的九分教

  

  释尊在传法的中期,将其教法的内容,归纳为九分教,此由释尊对弟子舍利弗谈及制戒的因缘时,便可看出,《摩诃僧祇律》说︰

  

  尔时佛告舍利弗︰有如来不为弟子广说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如是语、本生、方广、未曾有经。舍利弗!(有)诸佛如来不为声闻制戒,不立说波罗提木叉法,是故如来灭度之后,法不久住。舍利弗!譬如鬘师、鬘师弟子,以种种色花,着于案上,不以线连,若四方风吹则随风散,何以故?无线连故。……舍利弗!以如来广为弟子说九部法,为声闻制戒,立说波罗提木叉法,是故如来灭度之后,教法久住。舍利弗!譬如鬘师、鬘师弟子,以种种色花,以线连之。若四方风吹,不随风散,所以者何?以线连故。」(T22, p227b)

  

  此处所说的九部经,与南传的巴利文《善见律毗婆沙序》及《长部经注序》所说的九分教有相同的内容:【1】契经(修多罗),【2】应颂(祇夜),【3】记说(授记、和伽罗那),【4】讽诵(伽他=伽陀),【5】自说(忧陀那),【6】本事(如是语、伊帝日多伽),【7】本生(阇陀加),【8】方广(毗佛略),【9】希法(未曾有法、阿浮陀达磨)。依《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此律的传承是1.优波离2.陀娑婆罗3.树提陀娑4.耆哆5.根护6.法高,故与南传的巴利律同为优波离系的传承。这一传承所忆持的是「九分教」

  在释尊传法的中期,所传出的经典和偈颂的数量渐增,须要进一步的编集:

  第一,于【1】契经中,另外辑出与道支相应的一类,此由后来编成的杂阿含的不同传说来推知:犊子部以及大众部,在共通的《摩诃僧祇律》上说︰

  

  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所谓根杂、力杂、觉杂、道杂,如是比等,名为杂。(T22, p491c)

  

  此一线索表示,有一类是与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相应的编辑(以下称之为道辑)。所以,释尊中期的「契经」有二类,一为「蕴辑、处辑、缘辑」,一为「道辑」。又由《药事》卷七也可看出确实有「道辑」这一类的经集︰

  

  尔时,世尊从定而起,于苾刍众前,敷座而坐,告诸苾刍曰:若有外道,来问汝等:沙门乔答摩作何等行,于二月间,而入寂定?汝应报云:入数息三昧,何以故?我于二月中,作数息观宴坐而住,我作此观时,于入息曾无散乱,如实了知,于出息亦无散乱,如实了知,长短生灭,遍身所有出息,皆悉了知,…诸苾刍!我今为汝如法而说圣者修行,诸天修行,梵天修行,无学修行,有学修行,如来修行,凡有学者,未得当得,未证当证,未得见前,当得见前, 凡无学者,已得见前,当得增长,有学者当得见法安乐而住。」乃至道品集经中说。(T24, p32c)

  

  此处《药事》引用入出息相应经,并指出这是属于《道品》的集经。

  第二,于【4】讽诵(伽他)中,扩大编入与八众相应的偈颂,成为《众相应偈》(内含《见真谛》)。此亦由后来编集杂阿含的传说来往前推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说︰

  

  若经与伽他相应者,此即名为相应阿笈摩。(T24, p407b)

  

  化地部的《五分律》又说︰

  

  此是杂说,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子、天女说,今集为一部,名杂阿含。(T22, p191a)

  

  《四分律》也说︰

  

  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诸天,杂帝释,杂魔,杂梵王,集为杂阿含。(T22, p968b)

  

  这三线索表示着,有的以伽他(讽诵)的形式来编辑,有的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帝释、魔、梵等八众相应的内容来编辑,这些同样是指《众相应偈》的编集,其形式是伽他(讽诵),而内容是八众相应。所以,此期讽诵(伽他)的编辑,除了旧有的a《诸上座所说偈》、《尸路偈》、《牟尼偈》、《众义品》、《波罗延那》外,还编辑了b《众相应偈》(内含《见真谛》)。《大毗婆沙论》说:

  

  伽他云何?谓诸经中,结句讽颂彼彼所说,即《驎颂》等,如伽他言:「习近亲爱与怨憎,便生贪欲及瞋恚,故诸智者俱远避,独处经行如驎角。」(T27, p660a)

  

  此处《驎颂》等,是中期编集的讽诵。《见真谛》是释尊初期教化夜叉(富那婆薮鬼母)时相关之偈,此期编入b《众相应偈》中。

  第三,将散文型的大量契经,依性质另外分出3】记说、【6】本事、【7】本生、【8】方广和【9】希法五种分教,说明如下。

  【3】记说:中期所编集的记说是释尊问弟子答弟子问释尊答,或弟子弟子等简短问答的经典选辑;后来也包括四种问记,以及回答死后生处等(授记)。《大毗婆沙论》说:

  

  记说云何?谓诸经中,诸弟子问如来记说,或如来问弟子记说,或弟子问弟子记说。化诸天等问记亦然,若诸经中四种问记,若记所证所生处等。(T27, p659c)

  

  【6】本事:中期所编集的本事是增一式的如是语》,类同于玄奘所译的《本事经》,不明显说出传法的地点、因缘等事,并于经末配上【2】应颂。《阿毗达磨顺正理论》说:

  

  言本事者,谓说自昔展转传来,不显说人、谈所、说事。(T27, p660a)

  

  【7】本生:中期所编集的本生是佛陀过去生中的熊、鹿等诸本生事,《大毗婆沙论》说:

  

  本生云何?谓诸经中,宣说过去所经生事,如熊、鹿等诸《本生经》,如佛因提婆达多说五百《本生事》等。(T27, p660a)

  

  【8】方广是释尊广说种种甚深法义的经典,五三经梵网经=梵动经》幻网经五蕴经=象迹喻经》六处经=分别六处经》大因缘经=大缘方便经》。释尊中期九分教的方广,也包含弟子间探讨甚深法义的「论议」。《大毗婆沙论》说:

  

  方广云何?谓诸经中,广说种种甚深法义。如《五三经》、《梵网》、《幻网》、《五蕴》、《六处》、《大因缘》等。(T27, p660a)

  

  《方广经》当时又称之为《大经》,《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说:

  若复《大经》欲诵、正诵,谓《小空》、《大空经》、《增五增三经》、《幻网经》、《影胜王迎佛经》、《胜幡经》。(T23, p925c)

  此中所提到的《小空经》、《大空经》、《增五增三经=五三经》、《影胜王迎佛经=频毗娑罗王迎佛经=频鞞娑逻王迎佛经》等,都是文广义深的经典。

  【9】希法是赞叹佛、法、僧三宝等甚希有事的经典,例如,《自欢喜经》、《未曾有法经》、《侍者经》、《薄拘罗经》、《阿修罗经》、《地动经》、《郁伽长者经》等,《大毗婆沙论》说:

  

  希法云何?谓诸经中,说三宝等甚希有事。有余师说:诸弟子等赞叹世尊希有功德,如舍利子赞叹世尊无上功德、尊者庆喜赞叹世尊甚希有法。(T27, p660a)

  

  小结:由以上的引述,可以得知释尊中期所流传的教法内容有完整的九分教,即【1】契经:蕴辑、处辑、缘辑;道辑。【2】应颂:配在契经之末。【3】记说:如来记说、弟子记说。【4】讽诵:a《诸上座所说偈》、《尸路偈》、《牟尼偈》、《众义品》、《波罗延那》;b《众相应偈》(内含《见真谛》)。【5】自说:《忧陀那》、《法句偈》。【6】本事:《增…

《释尊时期的分教和阿含经的集成之研究》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