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曾在一个大崖石下面趺坐,你现在去把那个小坐垫拿开,再向下面看一看。」日贡惹巴就拿了一把水瓢走到该处把坐垫拿开,发现下面出现了一口泉眼,有碗口一般大小。他想看看井底有多深,就仔细向泉眼处往下瞧,却深不见底。大师说道:「我开此泉就像佛陀“以箭开泉”的故事一样。修行人应该知道修行时应当注意的五项事件。」随即歌道:
诸法本性虽空寂, 仅凭离贪不能见,
不离能所之修观, 虽具觉受难悟体,
不具悟境之宗见, 虽云离边仍作意,
未断牵绳之修士, 禅定虽佳轮回因,
学佛若不具悲心, 虽勤精进堕声闻,
上师口诀最珍贵, 珍中之珍为修行。
大师正在思惟要开始起修清净法之时,看见来了一个女人,全身涂满了炭灰,手中掌著一个孔雀的翅膀说道:「修十二年的清净法,不及宏扬佛法十二年好啊!」说毕不见。过了几天,从後藏来了一个罗甲法师,他是一个世间八法欲心很重,又会装模作样的人,他来向大师请法,大师为之歌日:
五蕴即是佛陀身, 莫贪此身放羁绊,
修习其言内行时, 莫掺低劣之行法,
三昧耶戒似命树, 莫以烦恼火焚之。
六道有情皆如母, 莫因自利而舍之。
恒常相续之三昧, 莫被戏论三昧扰。
无转自成之(本体), 莫以堕向能所边。
离执修观之明空, 其为觉受所粘滞。
任运之行本松坦, 莫掺伪拟及造作。
时机未至之禁行, 能损密戒三昧耶。
内心不具把握时, 莫作业果断灭论。
具证具德瑜伽士, 莫起如山之慢见。
莫被八法枷锁系, 莫被现世欲钩牵。
善思惟兮诸修士, 莫堕隐暗险谷中!
随後大师就传以口诀,命他去修行。以後这位法师的名利心渐渐淡泊,终究成为一个很杰出的大修行者了。
过了不数日,格西甲哇穷从至,不久格西宁劳至,随後辽马波等六十人至。大师皆传以法要及开示。事毕,大师想道:「我应该闭一个很严格的关了。」正在此时,卫、藏、康三区中具有善根的人士都来到大师处齐集。这些人都在短期内生起了无量的觉受和极殊胜的气脉功德。大家都在一个时期中成就了六种神通!这些修士们从不执受八种厌物[36],大家都精勤修持蹲坐瑜伽[37],住於十二种圆净功德,习禁语及密行,常行闭关及清净法。这段时期,因为集聚的徒众太多,所以杂事也很多,大师觉得太烦嚣,就躲避到尕域之鸟谷中去居住。该地是一个十分可怖的地方,鬼魔非人白天都时常出现,魔鬼的喧闹声整天都充满了山谷。大师想道:「这个地方大概徒众们不会来了吧!」但是仍有少数的徒众前来依止。大师忖道:「这些人才是真正想学法的啊!」就对他们说道:「你们不顾生命的危险到这里来,今後不论你们要学什麽法,我一概传授!」徒众们问道:「您要传我们什么法呢?」大师以歌答曰:
敬礼上师。
时不停留死速至, 应早修持求解脱,
夕阳落後夜随至, 无常催人弃此生。
应断懈怠及蹉跎, 勇猛精进似火炽,
不顾此生之一切, 恒常专精修禅观,
如是修持必能生 超离心意之觉证。
应知有因必有果, 不可断灭因果法,
思惟恶道之苦痛, 能生强烈对治心,
惟求自己得解脱, 则堕声闻小乘道。
思惟众生如母恩, 心中常修慈悲观,
慈心常覆诸有情, 常愿众生得解脱。
心常浸润於慈悲, 舍己利他自能成。
自心深处得清净, 二种障碍法尔灭。
若知诸法本如幻, 如梦如影不坚实,
(如能恒常特此见), 则於此生不贪着,
离诸欲求降贪执。 以上见行若熟练,
此心必得大转变。 自心若不彻转变,
只望他人断烦恼, 岂能获得解脱果?
大师又开示说:「直言之,众生心之体性乃“无法可立”或“一切都不是的”。就在这“无法可立”之上安然定下去就够了,再不需要其他了。生起一点微细妄念也不要紧。这种(大手印的修观)因为是深观自己本身,所以结果是返本还源。除了此心性之“一切皆非”外,其他什麽也没有〕无分别的三昧如虚空般的开展出来;或安往(自心)明体不散乱,此二者可加以审查孰者为佳?(总之),若是无念无记之禅定就不是了义教,不如修平常心之殊胜。举一个比喻来说,虚空中充满了佛及佛母,他们以神力令我超升上界好呢?还是我与他们同体无差别好呢?不管佛、神显现怎样殊胜的境界,仍旧是心所变现之幻境,那里有平常心好呢?有时瑜伽行者看见自身成为佛陀之相,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庄严,如虹彩一般明显(美丽)。但这只是由心意造作之生起次第修观所产生的境界,因此不及平常心之殊胜。别人看见自己成本尊相也不及平常心之殊胜。又像逻辑学者们和嘎当派的教法所主张的:观能所二者皆无根无生,外显阴阳[38]诸法亦是心所变现,(实无体性)。(如此修观),则睁眼亦无睹,一切诸法皆如虚空,如极清净之圆心,但这仍旧是意念所造出来的空,这样就堕入“所知法之体空”一边去了。因此,这种空观仍不及平常心之殊胜,要想亲自觉受平常心,则如真言(典籍)中所说:
此俱生智者, 他人所难言,
依上师善巧, 及时节因缘,
再加自福德, 方能亲证之。
大师作以上之种种开示後,即被迎请至冈波。诸大修士皆来请问法要。大师说嘎当派的上师们曾说过:「当一个人证悟空性之後,他就会对业果更为小心仔细。这个话真是不错啊!再者,嘎当派的法力加持实在很大。我有一个规劝歌,你们听吧!
於诸仇敌生毒恨, 於自亲眷极爱怜,
於诸财物心贪着, 学佛应断此三者,
专修应断此三者, 至心决志修行者,
於此三法应拾离。 南方买物北方卖,
奴役双足奔走忙, 闲聊散乱扯闲天,
此三学佛应舍离, 专修应断此三者,
至心决志修行者, 於此三法应舍离。
令僧苍老之施主, 障碍出离之聚敛,
破坏证德之学问, 上三能坏学佛本,
专修之士应舍离, 至心决志修行者,
於此三法应断舍。 博学多闻之我慢,
独居崖洞之修慢, 能修苦行之忍慢,
此三能为学佛障, 专修应断此三者,
至心决志修行士, 於此三法应舍离。
罪食花斑色之肉, 醉人黄金色之酒,
迷人姜貌之少女, 此三能毒学佛者,
专修应离此三毒, 至心决志修行者,
於此三法应舍离。 未证神通说神通,
聚众人财以自富, 无能医疗强医疗,
此三学佛之险处, 专修应断此三者,
至心决志修行士, 於此三法应舍离。
以上乃简述大师内证功德之若干事迹。关于大师之外显功德,简言之,大师实具有种种之无碍神通,能随意现身、隐身,以一变多,以多变一等难可思议之神变。(例如),某次,达波拉萨方面之人士说:「上师仁波且於盂冬月十三日白昼,行抵达波拉萨,十四日白天作预讲诸行。十五日散花(献佛)。十六日行忏谢法仪,宣说法要并行广大之供养等事,十七日白昼又说多种开示。随後即(差人)载众多毛料及绸料之(供佛)天衣运往冈波。又与徒众们大家发愿回向。在法会尚未散去的时候,有一施主名叫格崩的带著随从前来。他说:「大师为了使我深入佛法,於十四日白昼作准备法仪,十五日白昼散花献佛。十六日行忏谢法仪及说法开示,作供养後赴顿金卡。(我们)深深的感到希有难得,我还供养了许多肉酱,大师还为施主们作了发愿及回向呢!)但是,大师住处的僧众们说道:「上师仁波且一向都在此地。这些时都一直…
《冈波巴大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