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百拜忏悔经》、《宝云经》等。那时,两藏民众在藏王座前听受指责后,制定十善法规。藏民都被安置于正法中。由此都称他叫“松赞干布”(含有“正直修德王”的意思)。于是松赞干布王从印度南方迎请来“蛇心旃檀”[7]自然现出的十一面观音像;又和尼泊尔王“峨色阁恰”(光铠)王的公主“泊姆赤准”结了婚,由公主迎请来不动金刚佛像、弥勒像、旃檀救度母像等;复与汉地皇帝太宗“生格赞普”(意为“狮子王”)的文成公主结了婚,由公主迎请来幻现的释迦牟尼佛像(十二岁时身量)。王妃赤准很想修建寺庙,但不能如意地兴土动工。经仔细观察发现藏土地形如罗刹女[8]仰卧的形状,须要镇伏。于是在魔女右肩上,修建了“嘎察”寺,左肩上修建了“察珠”寺,右足上修建了“章丈”寺,左足上修建了“仲巴江”寺。这即是“四翼四大寺”。又在右肘上修建了“贡布布曲”寺,左肘上修建了“脱扎空厅”寺,右膝上修建了“噶扎”寺,左膝上修建了“扎冬哲”寺。这即是“四隅四镇寺”。又在右掌心上修建了“江察”地区的“弄伦”(意为镇风)寺,左掌心上修建了“康”区的“登隆塘度母”寺,右足心上修建了“芒裕”地区的“绛真”寺(意为慈云寺),左足心上修建了“门裕”地区的“笨塘”寺、“坝卓杰曲”寺等许多寺庙。又在“堆窝塘湖”上建筑了石堡,系用坚木支架以龙泥(传为龙宫所出粘土)涂抹,驱使山羊驮土填湖,而建成“羊土幻现”寺(即拉萨大昭寺别名)。仓促间将房檐屋板等安装后,迎请自然显现的十一面观音像奉安在里面而供养。此后,藏王来到汉地五台山修建了一百零八寺。文成公主也修了拉萨小昭寺[9]。
那时,有印度的阿阇黎“古萨惹”、婆罗门“香嘎惹”、尼泊尔的阿阇黎“西那曼珠”、汉地的阿阇黎“哈香玛哈德哇泽”(意为大寿和尚),以及译师“图弥桑补扎”,及其助手“达摩阁侠”和“拉隆多杰”等人翻译了各种经典,并作了审定。传称这位藏王是大悲观音的化身和前生是古黎域(藏北新疆境内)的大德,并有这种传说的史事。松赞干布王执掌藏政六十九年,享寿八十二岁。同时文成公主突然命将释迦牟尼像从“小昭寺”迁到大昭寺奉安供养;并涂抹寺门,在其上面绘画文殊身像。而公主、赤准妃、藏王三者也就(化光)入于观音像中而与世长辞。诸大臣遵照遗嘱将两像(小昭寺原有佛像)更换位置。
松赞干布的王子为“芒松芒赞”(执政五年,十八岁逝世),“芒松芒赞”的王子为“贡松贡赞”(十五岁时执政,二十四岁时逝世);“贡松贡赞”的王子为“杜松芒波杰”即“洛朗楚王”(癸酉年诞生,二十九岁时执政,不久逝世);“洛朗楚王”的王子为“赤德祖登”。这位藏王修建了“拉萨喀扎”(石堡)、青普朗萨、达普喀塔、垛麦地区的“里曲赤哲”、扎玛地区的“嘎曲侠阁”、澎塘地区的“嘎麦”、嘎曲班穹、“扎玛正桑”等堡、寨、寺庙。并请郑嘎谟那阁侠,及梁礼那古玛惹翻译了《一百羯摩》及《金光明经》,并翻译出星算及医药等书籍,建立了广大教法规范(此一藏王六十三岁逝世)。“赤德祖登”王的王子名“江察拉温”,迎娶汉地皇妃之女金城公主,不幸江察王子夭亡(又说是被大臣所害),金城只得同祖父成亲。寻得释迦牟尼像(释迦像中间一度失去)虔诚供养。这位藏王在戊午年(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生一具足相好的王子,但在藏王为教法的事务,前往澎塘时,王妃“纳朗”夺去初生小王,这一小王也就成为“纳朗”的儿子,称此小王叫“赤松德赞”。“赤松德赞”在少年时曾同“尚喜”(译音)等一行四人派到内地去求佛法。那时,有一具有神通的和尚,事先说西藏派来的使者中,有一位是菩萨化身,他的相貌是这样,说后捏出了面相。他们到时,汉地皇帝对他们很优待,并给了许多经典,派了一位和尚同他们一起返藏。当抵西藏时,藏王已逝世,因王子年幼,由大臣们专权,破坏了善法之规律;驱逐信奉佛法的人们;拟将释迦牟尼像送还汉土,但三百人也未能运走,只好埋在沙坡里面;将拉萨作了屠宰场。那时,当政的“纳朗”王朝的“塘那坝王”突然背裂而死,厥住杰
桑杰贡也焦渴而死。说这是将佛像埋在沙坡下的恶报。于是挖出佛像,用两条骡子运到“芒裕”区的“吉仲”城中。拉萨的喀扎寺和正桑寺也遭捣毁。
那时,坝朗纳的坝色朗的后裔,有兄妹两人同时死去,汉地和尚给他们修了法事,一年之后,其女投生为子,能回忆前生事情。后来王子派大臣到芒裕去时,恰逢尚喜到了芒裕,尚喜只好隐居却扎寺中。那时,赤松德赞已满十三岁,前来国都擬继承父亲及祖父的事业时,听到先辈对教法所叙述的史实和领授秘法的故事,他大生敬信!当即命“甲麦玛阁”及班智达、阿伦达等三人翻译法典。但当译经事业刚一开始,大臣玛香、仲巴杰等人就前来阻止。敬信佛法的诸大臣派遣尚喜到芒裕办事,“色朗”则未在芒裕住下,而前往印度礼供“玛哈菩提”[10]及“希那烂陀”[11],他路过尼泊尔时,和阿阇黎“菩提萨埵”[12]相会,他发心启请阿阇黎“菩提萨埵”到芒裕,并允修寺庙。此后,他(色朗)起名为“耶喜旺波”(意为智王)。当他启请阿阇黎到西藏去时,阿阇黎作了授记,并同意赴藏而经过尼泊尔。他学习了秘法,并在“弄楚(暴风)宫”中和藏王相会,商谈关于教法事宜。他在藏王前详陈“菩提萨埵”的史实。藏王说:“你暂时藏起来吧!(因不喜佛教的大臣对他不利)我同香
嘉业梁桑商恰善计。”于是香
嘉业梁桑和廓
赤桑等喜信佛法的大臣们商谈振兴正法事宜,香
嘉业梁桑说:“玛香的权力很大,常怀破坏佛教的心,恐怕善业难成!”廓
赤桑说:“我们应该采取妥善的办法,即最后拿出镇压的办法来。”王臣等作出决定后,即由廓
赤桑出了主意,将玛香
仲巴杰诱至墓道里,用大磐石堵塞墓口,将冯香活活埋掉,于是派遣耶喜旺波前去迎接阿阇黎“菩提萨埵”,并派朗仲纳惹、业达
真东日、章
嘉惹勒日等三人作为欢迎使者,在芒裕会见了阿阇黎。于是留朗仲纳惹同阿阇黎在芒裕暂候,其余的人到王宫向藏王呈述了情况。香大臣等说:“还得观察南尼泊尔的邪密派是否从中作怪。”于是派尚喜、生贡
拉隆日、青
麦伦等三人前往芒裕,由于彼此语言不通,即求喀什米尔的阿伦达作译师。他们为了考察阿阇黎是怎样的人物,问了很多话后,一致感觉阿阇黎是一位贤善的大德。他们想不要再扰乱大德的心意了,当即迎请阿阇黎来到藏王宫里,由阿伦达作译师,在藏王的“弄楚宫”中,经四月之久,阿阇黎讲说了《十善道》、《十八界》、《十二因缘》等教法。因此触怒了藏地的邪恶鬼神,发现澎塘被水冲塌,红山被雷轰击,人疾畜瘟都同时发生。以此心怀恶意的人们说:“这是作佛法所得的恶报。”因此,又将阿阇黎送回尼泊尔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复命坝
色朗前往汉地去求法;又派“尚喜”等三十人再去迎请阿阇黎。那时,汉地的和尚说:”经过六月零六天,有一“马鸣”[13]的化身来到此间,并画出了来人的画像。藏人到汉地后,中原皇帝重赏他们,并对他们优礼有加,赐和尚修身教谕,对其徒众也赐以礼品。”藏王说:“现在阿阇黎还未来到,当继往尼泊尔去迎请”。阿阇黎来到“扎玛正桑”对藏王说:“如不将藏地凶恶鬼神制伏,是难于作佛法事业的;而且藏王寿命也将受害而减短。制伏的办法是,有一位具有神通威力的阿阇黎名叫“白玛桑坝哇”(意为莲花生),去将他迎请来吧!”据说这是藏王在梦中得到的启示。当即派了坝
芒杰色朗和生贡拉隆二人为主,及随行仆从纳朗
多杰准郡、杰
业纳悉底、青
释迦扎坝、章底
扎雅利克达、须布
伯季生根等五人同去迎请阿阇黎莲花生。阿阇黎莲花生得知此事,来到芒裕的贡塘地方和来人相见。他渐次制伏了诸凶恶魔类使其誓护教法。继来到“黑波山”和藏王相会后,去到麦卓普制伏了藏地一切凶顽魔类使其立誓不再作恶。此后,迎请阿阇黎莲花生来到桑野地区,修“土地仪轨法”。阿阇黎菩提萨埵作了地土观察;并按照“阿旃延那布尼寺”的图样,设计出须弥十二洲、日月双星,周围绕以铁围山,以表庄严。于丁卯年奠基,首先修建了阿雅坝洛洲寺,寺内的菩萨像,系仿照藏人的形象塑造的。藏王元妃“泽邦萨
玛甲麦多卓玛”修建了康松桑康领寺(意为三界铜洲寺);王妃波玉萨修建了乌察色康领寺(金洲寺);王妃卓萨
绛秋麦修建了格杰节玛领寺(意为宏善沙洲寺)等。在已卯年完工后,阿阇黎菩提萨埵和阿阇黎莲花生作了开光法事。在十三年上办了庆祝盛会。在羊年迎请来“说一切有部”的十二位比丘,为了考验在藏地能否建立出家僧伽,最初以应试七人来出家。即所谓“三老三少一壮”。所谓“三老”系坝
曼殊西、巴惹达
那肯达、郑
嘎谟底嘎等三人;“三少”为昆
纳根扎、巴阁
毗若遮那、章
德唉纳扎等三人;“一壮”系朗嘎达那。由达那西来作他们出家的亲教师。以上系一部分人的说法。实际是由菩提萨埵作他们出家的亲教师,首先剃度“嘉亦日”出家,后来成为具足五通[14]的大德。次剃度坝
色朗、坝赤协
舍西达、巴阁
毗若遮那惹肯达、硬朗
嘉哇却央、昆
鲁旺波松哇、麦阿扎惹
仁清却、章
勒珠等七人出家。他们的法名为“耶喜旺波”,或“伯央”等名号。此即所谓“应试七人”。以他们的名末安立有“菩提萨埵”的名号——辛达惹肯达(梵语),细加考察,很显然他们是菩提萨埵的弟子。至于阿阇黎的传承,乃是在桑野寺的壁画中所绘画的师传:舍利弗、罗睺罗、龙树、清辩论师、吉祥隐、智藏、阿阇黎菩提萨埵等。
此后,阿阇黎莲花生将“昂学沙漠”变成草原,将江河导入地穴中;将银瓶抛向空中,取来满盛乳色的天露,以作藏王洗发之用…
《佛教史大宝藏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