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四大洲、须弥山等所组成的世界,才构成一个为“三千大千世界”。你要毫不保留地把无数三千大千世界供养给可贵的上师,以普贤如云般的供品、你和其他一切众生以及父母亲戚的身体和财物、及所有善业来注满这些无数的三千大千世界。然后,祈求一切众生都能就在今世无疑地获得正觉及大手印的最高成就。
然后,当你念曼达咒时,拿起曼达,把一撮米抛向空中,当作供品。之后,念祈祷文,以期达成曼达供的目标。(注二十三)。
在修完三十七供曼达之后,以你的右手把米从盘上挥掉。供养“短”曼达时,只需要以你的手供七撮米,同时,心中观想宇宙,念四句的短曼达赞,每一次建立和观想曼达时,就念一遍赞文,毫不间断。
在供养“长”曼达之后,当你在一节修行中,正重复此一修持很多次时,如你的心无法应付上述的复杂观想,至少你也要清晰地想像你正在依次供养大地、铁围山、须弥山、四大洲、日、月,以它们所能容纳的一切供品注满这个完美的宇宙和天空。
曼达有很多种,有长的也有短的,从最简单的五撮米,到最复杂的三十七供品。这种三十七供品曼达的建造,必须由上师或老道友示范传授。当你在平常修持曼达供而要计算次数时,仅献七供曼达就够了。
在每节修持结束之后,念大手印成就祈祷文、供养七支行愿祈祷文(注二十四)和结尾祈祷文。 , ,
图7 七供曼达图解
1. 须弥山 6.日
2--5四大部洲 7.月
最后,光从在坛城曼达本尊们放射出来,这个光照射到你和所有众生,使得大家都完整地获得二资粮。
再观想这些上师本尊等化为光,被收入你的身体内。
回向功德
修持成功的征兆。
二资粮圆满的征兆,如真宝的悟证、禅修的经验和梦,这些在本传统的权威论著里都有详细的说明。
尤其是,你的思想会自然转向佛去。最可贵的是,你在修持时,会觉得毫不费力。
献曼达的评注
真正的大手印观想、永远都附有二资粮的积聚和障碍的祛除。除非你从前已经积聚过二资粮,否则你将不会经验到真正大手印的观想。
很少人真正积聚过二资粮;很少人是“前世的”(善业携带者)。
每一个已开始修佛法,并且对佛法已产生若干信心的人,一定是有行善的根器。不过,就像火花不能变成火焰一样(如果你不花时间准备燃料的话),而且此种根器也不能在一瞬间就被唤醒。在它们被唤醒或转化成善行之前,你将经验不到证悟。即使你经验到一点证悟,这一点证悟也
不会成长。但假如你能从事以下善行的话,就会产生唤醒你的善根的适当环境。一旦你的善根被唤醒了,你将经验到强有力的证悟感觉。
资粮
三资粮和十度
龙树在他对菩萨十地的评论中说,我们必须求取三资粮(注二十五)。三资粮包括十度(注二十六)。施度、方便度和愿度构成福德。戒度、忍度和进度构成戒德。禅度、慧度、力度和智度构成智德。
二资粮和六度
经上说有二资粮。二资粮包括六度。布施度和持戒度构成福德。智慧度构成智德。忍辱度、精进度和禅定度既是福德也是智德。
一个人行善而不发菩提心,并不能导致解脱,只能轮回到较高的层界。行善而又能发菩提心,则可导致解脱和成佛。
如果我们能行善而无三轮相,则能成就清净无垢的资粮。积聚这种资粮是开悟的主要方法。
六度
1.布施度有三行:
(1)“财布施”——尽你所能地施舍食物、衣服、器具、甚至墨水和纸张。至少也要布施食物给乞丐,不要让他们空手回去。想想将来你掌有一个轮王的世界时,你要如何布施你的身体和财富。
(2)“无畏施”——替人治病、保护别人免于灾难、引导他们走出陷坑、护送他们离开险境、消除妨碍他们获得成就和持戒的障碍。说真的,你要尽可能地行无畏施。保护别人免于“四种伤害”:法律处罚、敌人、窃盗和野兽。然后,祈求你有能力解救他们免于下三途的灾难。
(3)“法布施”——如果你有能力的话,你要经常为别人讲解你觉得自己会讲并能对他们有益的佛法。讲解佛法时,你不可以心存傲慢或冀求名闻。如果你的能力不够,你也要大声念经,希望所有众生(包括人与非人)藉此能听闻说法。
2.持戒度有三行:
(1)“摄律仪戒”——不作本来就不如恕的十恶业,并且无条件地严守三愿(小乘、大乘、密乘)。违此三愿,佛制不可恕。
(2)“摄善法戒”——不以作一椿善行而满足;运用善行于最广泛的意义;祈祷你将完成任何你尚未做过的善行。
(3)“饶益有情戒”——发菩提心,尽你所能地帮助别人。热诚祈祷你将完成任何尚未做过的饶益有情的行为。只是自己不做坏事是不够的。
3.忍辱度有三行:
(1)“耐怨害忍”——忍受别人的辱骂、鞭打、抢劫或谋杀。
(2)“安受苦忍”——安贫乐道,虽有疾病、痛苦、饥饿、口渴、疲倦或劳累,仍能一心修持。
(3)“谛察法忍”(注二十七)——明智而无畏地接受密乘的甚深善巧法门、佛菩萨的伟大行为,“不落言诠的空义”。
你要以忍辱度修观!
4.精进度有三行:
(1)“披甲精进”——乐于行善而毫不畏缩。不以善小功德少而不为,不以善大难实现而不为。
(2)“摄善精进”——坚持完成善行,绝不松懈。
(3)“利乐精进”——一旦你开始修行,即使“温暖的征象”(注二十八)和其他利益没有立刻产生,你也不要气馁,应该更精进地修行,直到成功为止。
你要以精进度修行!
5.禅定度有三行:
(1)“安住静虑”——严格控制你的身心行为,此生常保快乐。
(2)“引发静虑”——获得圣人为善的能力,如神通、幻化诸佛形相等。
(3)“办事静虑”——以三摩地饶益众生。
为了修持这三种禅定,你必须先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注二十九)。一心不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获得所有为善的能力。
为了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心必须先求宁静。心的宁静来自于身体的宁静。身体的宁静来自于以寡欲知足,不贪食、衣、住,把你的目标和行动减至最小。总之,一心不乱和所有为善的能力都是来自(1)寡欲(2)知足。
6.智慧度有三行:
(1)“无相智”——证悟万法空性,照了究竟本体。
(2)“受用法乐智”——澈知因缘果报之不能免,照了相对本体。
(3)“成熟有情智”——行四摄法(注三十),了知如何利他。
另者,智慧度也可以分为三种:(1)闻慧,(2)思慧,(3)修慧。(注三十一)。
你要竭尽所能修得这些智慧。
修六度得二资粮的结果
二资粮可以产生无限的、喜悦的人天福报。完整而圆满的获得二资粮和六度,最后将可使人成就无所不知的佛果。
功德的积聚:七支行愿
不要认为,你因为没有财富就无法积二资粮。据说,一个人只要有一些信心和智慧,就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可以积功德。你只要以菩提心供养七支行愿,你的一切障碍将可以消除,你所积的功德将如天空广大无际。
据说一个人只要行一跪拜就可获得十种利益:
1.面貌较好。
2.气色红润。
3.言谈雄健。
4.慑服同事。
5.天人垂爱。
6.圣人为伴。
7.健康长寿。
8.富甲一方。
9.转生高贵。
10.解脱自在。
又据说,一个人以大恭敬心行一跪拜,将多次转生为金轮王,次数之多如五体投地时所覆盖自地面以至金地之尘沙数。
据说一个人只要向三宝合掌,就可获得十种利益,包括貌美和侍从众多。
无数此类功德,在诸经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噶胆巴派的大喇嘛,并不作其他修法,只是精进不懈地修持七支行愿。这是大噶举巴(包括冈波巴在内)的惯例。但今天似乎已消失殆尽了。
今天我们根本不想随分积二资粮以至于圆满。即使我们修七支行愿到某个程度,我们因太缺少信心和恒心,以致从未积成二资粮。我们让我们的佛像、经书和佛塔蒙上灰尘。有些粗心大意的人,甚至把它们留置在肮脏的破布之下,我们把燻得黑漆漆的酥油灯,放在献供用的钵中或佛坛上,却对自己的仪容表现出过分关怀。我们从来不以开放和慈悲的精神献一朵花给三宝。据说,从来不念七支行愿祈祷文的人,累积不了什么功德。功德从何而来
它只从二资粮之获得而来!
如果我们有了一粒米,在能够吃的时候我们就要吃掉这一粒米,要等到这粒米不能够吃的时候,才会想到要把这粒米供献出来!我们有些人不乏金、银、丝、马、牛之类的贵重物品,然而却对三宝说:“我们功德薄,没有更好的东西献供养。”只供养一个小油灯或一小片食物却傲慢自得。因此,我们是在供养谎言给三宝。你想,这样的供养,能够积功德吗
是故,依你自己财富的多少而献供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切显经和密典之中…
《了义炬》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