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
——无二双运明穗要解
嘉初仁波切传授
目录
序言.......................................1
嘉初仁波切简介....................................3
正文
第一节 总论.......................................5
第二节 共同加行.............................. 13
第三节 不共加行..............................29
第四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初分.........39
第五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中分......... 89
第六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后分.........113
第七节 正行后得瑜伽修法..................117
第八节 结行....................................119
附录
敦珠法王对六中有的开示.........123
序 言
众所周知,密宗(金刚乘)在皈依时所作为四皈依,即皈依上师,佛,法,僧:而从内在密义上讲,则为皈依上师,本尊,空行及护法。其中上师为佛,法,僧三宝总集,是为成就之源,任何密乘弟子所得成就均为上师加持所赐:本尊则为成就之本,因密宗又称真言乘,持诵真言密咒为修行根本方便,而在持诵经咒时均需观想佛菩萨,密宗弟子终生修持与自己因缘相应之某菩萨或佛(例如观音或文殊菩萨),依靠于彼,由彼佑护加持,念念不忘,一心依持,是为本尊。空行,护法则为修行的增上助缘,帮助密宗弟子遣除障碍,修法清净。
本尊观则是密法中修观之一种,观想自己变成本尊,生起佛慢,与本尊无二无别,故弟子可证得与本尊无二之果位,具有与本尊无二之智慧能力。这一观想的基础在于众生皆具佛性,与佛陀本来无二,终究成佛的大乘见地而付诸于实际的修行方便。密宗之佛菩萨,不是一味的显现和平及慈爱的相貌,亦有显现忿怒,威猛之像者;其理由是降伏一切诸魔障故,而有此种表法及示现,故本尊又分为寂静,忿怒两种。由此可见,本尊修法对于密宗弟子的重要。
宁玛巴在众多密宗弟子的心目中常以为唯以修持大圆满法为成就法门,并不知在本尊生起次第修法上宁玛巴也有殊胜见地,更无法了知生,圆二次第与大圆满法的正确关系。本书为宁玛巴大德嘉初仁波切依据噶陀且旺卓珠仁波切所造的《生起次第仪轨修法共释——无二双运明穗》而开示的一套完整的宁玛本尊生起次第修法,在书中,嘉初仁波切对生起次第观修中的各种问题如建立护轮,加持供品,身印瑜伽,语诵瑜伽,光明瑜伽,中间修法,寂忿坛城,真言,食子一等均有详尽开示,对修行者而言,实为弥足珍贵的精要法本;对普通读者而言,也是了解宁玛传承修法的最佳途径。
“于金刚乘行者而言,先决的条件是要对甚深之教授具有正确的知见,以用于生起次第的修持中。”
——嘉初仁波切
嘉初仁波切简介
嘉初仁波切又称为白玉嘉初。在1923年,藏历木牛年出生于四川一个神圣的家庭里。八岁时被蒋扬钦哲罗卓仁波切认证为其前世的转世灵童,其前世是宁玛巴六大寺庙中白玉传承的一位终身闭关的大成就者。
此后他就一直跟随他的根本上师,敦珠法王的五位化身中的事业化身--那措朗卓活佛一起学习修行,并作多年的闭关独修。在另一个因缘下,他还从白玉传承的法主白玉绸出仁波切处直接得到灌顶传承,白玉绸出仁波切是现今白玉以及宁玛巴的领袖贝诺法王的根本上师。在他前半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跟随这些伟大的上师,努力学习和修持重要传承和成就密法。
后嘉初仁波切被敦珠法王与十六世DB法王选中作为首批移居加拿大的藏胞的传法上师,于1972年抵达北美,此后便一直在北美传法,并于1976年起正式作为敦珠法王访问西方时的代表。
他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建立了多个“智藏中心”,更在加州和俄勒冈州州界的山中建立了一所闭关中心,此中心曾由敦珠法王加持并多次迎请接待高僧大德,如贝诺法王便曾两次于此灌顶传法。嘉初仁波切几十年来于世界各地弘传佛法,擅以简明的语言诠释深奥的金刚乘密法,著作等身,是宁玛巴深受弟子爱戴和敬仰的大德,祈请上师之加持使得读此书的具缘信众早证真如。
第一节 总论
首先我们必须明了,接受佛法有三类发心,我们的发心可能是善,恶或仅是非善非恶,混沌愚蒙的无记心。这其中恶的发心和无记的发心必须去除,但我们先要认识它们才能把它们消除,在未能认识此二者之前是无法加以断除的。要知道任何世间的愿求,欲望都是不善的,如为追求非心灵的利益而听法等均是不善之念。总之这些借身语意所显的恶行皆应断除。
一切恶业皆由十不善所构成,在十不善中,属于身业的是杀生,偷盗及邪淫三种;属于语业的是妄语,恶口,两舌(说闲话,搬弄是非)及绮语四种;属于意业的是贪,嗔及邪见三种。若要明了这些不善业是如何积习造业的就要通过学习佛法中关于因果的教授。
无记心是一种不善的混沌无知心态,虽然此心未必是恶,但你只是处于一种愚昧的状态中闻法,就如同跟着主人的小狗一般,以这种态度,你决难于所学的事情中获得任何帮助和加持,因为你没有真实的觉得需要或通过正确的发心去走出第一步,因此长养善愿发心是取得清净佛法教授的基本条件。
依大乘佛教而言,正确贤善的发心乃是自利利他,也就是要求行者要一心长养十善(即对应十不善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生邪见)及一切善行并为利益自己和所有众生而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即成就佛果。不论你为佛教哪一宗派的弟子,紧记为自己及一切有情而生起及长养闻,思,修的愿欲发心都是最重要的。
加行是行者日常的基本修持,这些修持是从转心向道的四种思维起修,这一观修涵括了小乘佛法的心要。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修法,供曼达则是属于大乘行:上师瑜伽则为金刚乘密法。
九乘次第的一切佛法皆摄于此三乘的加行修法之中。加行是极为重要和深奥的修持,它同时体现了三乘之法,由于三乘均有关联,故你们应该会发现观修四种思维及发菩提心在趣修金刚乘法门前的重要性。
释迎牟尼佛在此轮回世间初转*轮时,最先开示的便是“轮回是苦”。生死轮回是一个以痛苦,颠倒,妄想为本性的世界,所以在作闻,思,修之前,先观修转心四思维是必须的。正如佛陀选择开示此法为第一一样,这些加行修法也是我们第一步要学习的佛法。
当你对苦谛作观察思维后,应进而认识到一切轮回中的众生皆如你们自身一般处于颠倒妄想中,一切众生皆于过去无数生中曾为你的仁慈父母,正如演员饰演不同的角色,他们以不同的显现将你带入这世间。他们无不希求快乐满足,在此轮回中的众生也没有一个不希望获得快乐,但由于业力牵引,他们虽欲得乐却招感了更多的苦因,其身语意的行为完全与其希愿南辕北辙,互相矛盾,但奇怪的是他们竟然对此毫无察觉,如同盲人一般,徘徊迷失于颠倒的生死轮回中。
你现在既生而为人,与其他众生相比,拥有思维选择的能力,又诸根具足,没有盲聋哑等残障,所以你能认识并把握自身最有价值的潜能,能认取可以改善自身环境的条件,为令这些顺缘能发挥其最大用途,不浪费此一难得的暇满人身,你必须仔细思考苦谛,增长慈悲心并趣入佛法的修持中。
本书的教授是与密续生起次第的修法有关,密续即佛教的金刚乘,分为外续及内续两层次,而此法是属于密续内续的修持,故我们在深入此修法前先简要地介绍一下外续和内续的不同修持。
外续分为事续、行续及瑜伽续三部,内续则以玛哈瑜伽为首,分为玛哈瑜伽(又称大瑜伽),阿努瑜伽(又称随瑜伽),阿底瑜伽(又称大圆满极瑜伽)三部。外续与内续不但其见、修、行、果大有差别,就是行者的修法证量亦极不相同。然而一切续部均非常重视灌顶,在行者未接受灌顶前不可作密续的修持,若没有具量传承上师灌顶绝不可以修持金刚乘密法,此戒律通用于外、内密续。
外、内密续皆于灌顶时传授四灌(即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名词灌顶),此四灌顶可令行者堪为法器,能作密续的进一步修持。
有说外续为难行,因其需要精进苦行而证果,内续则为易行,因为其能于极短时间内证果。外续要求其行者作种种特殊的修行,相对而言,内续则甚少涉及这些有造作的行持。外续虽内含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二法,但二者是分别成办,生起次第是作为圆满次第的先决条件,此生,圆次第分别修法唯见于外续;内续则把生起次第的特性及修法与圆满次第的离诠无作结合在一起,二者双运同时成办。
在行者个人的外在仪表上,外,内二续的处理方法亦各有不同。外续行者重视保持身体仪容的清净,他们会于一日中清洁身体多次,令外表清净非常:内续行者由于通达诸法平等,在任何环境下均认知此平等性,故于好坏不常加以分别,不过于注重外表。
又外续行者皆要食素,只食用三白三甜之物,并以众宝装饰之器皿作为饮食工具:内续行者并不一定要食素,还常以兽皮为衣。外续中的事续行者每天要依仪轨要求沐浴净身,更换鲜净的衣服三次,这是外续规定的行仪;然而有的内续…
《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