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处,会生在于地狱之中(地狱业满后),来生人间时,其形体就不会端正。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受形不端正之故,所谓男子女人,急性而多恼之故。摩纳!当知!此种业,乃有如是之报的。摩纳!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其形体会端正呢?如有男子女人,不急性、不多恼,他听到柔软粗犷的强言,也不会生大瞋恚,不会憎嫉生忧,不广生诤怒的话,则他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其身坏命终之时,必定会升上善处,会往生于天中(天报业尽后),来生人间时,其形体会端正的。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受形体端正之故,所谓男子女人,不急性,不多恼之故。摩纳!当知!此业有如是之报的。
摩纳!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会为没有威德(无权势)之人呢?如果有男子女人,内怀嫉妒,也就是他看见别人得到人的供养、恭敬时,便会生起嫉妒心,如看见别人有物时,就欲使其得到,他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其身坏命终时,必定会至于恶处,会转生在地狱中(地狱业满后),来生于人间的话,就为没有威德的人。为甚么呢?因
为此道乃受无威德之故,所谓男子女人,内怀嫉妬之故。摩纳!当知!此恶业,乃有如是的报应的。摩纳!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会为有威德(权势)之人呢?如有男子女人,不怀嫉妬之心,看见别人得到人的供养恭敬时,乃不会生嫉妬之心,如看见别人有物时,也不欲使其为我所得而有,则他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升上善处,会往生于天中(其善业享满后),如来生人间时,就会为有大威德的人。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会受有威德,所谓男子女人,不怀嫉妬之故。摩纳!当知!此业乃有如是的果报的。
摩纳!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会生为卑贱之族呢?如有男子女人,憍傲大慢,他对于应可敬的人,却不去尊敬,可尊重的,却不去尊重他,可尊贵的,却不去贵重他,可奉的,却不去奉他,可供养的,却不供养他,可与道的,却不与道给他,可与坐的,却不与坐,可叉手向其礼拜问讯的,却不叉手去向其礼拜问讯。此人因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其身坏命终之时,必定会至于恶处,会生于地狱之中(地狱业满后),来生人间时,会转生为卑贱之族。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受生为卑贱之族之故,所谓男子女人,憍傲大慢之故。摩纳!当知!此业,乃有如是之报的。摩纳!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会生为尊贵之族呢?如有男子女人,不憍傲大慢,他对于可敬的人,会去尊敬其人,可尊重的,会去尊重其人,可贵重的,就会去贵重其人,可奉事的人,就会去奉事其人,可供养的人,就会去供养其人,可与道的,就会与道给其人,可与坐的,就会与坐给其人,可叉手向其礼拜问讯的,就去叉手向其礼拜问讯。此人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其身坏命终之时,必定会升上善处,会生于天中(受天报后),来生人间时,必定会生于尊贵之族。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受生于尊贵之族之故,所谓男子女人,不憍傲大慢之故。摩纳!当知!此业乃有如是之报的。
摩纳!由于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并没有财物呢?如有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他并不布施给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以及远来求乞之人以饮食、衣被、华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等所需的人物,由于他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在其身坏命终之时,必定会至于恶处,会生在于地狱之中,恶业报满后,来生人间时,会为没有财物的人。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受无财物之故。所谓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之故。摩纳!当知!此业乃有如是的果报的。摩纳!由于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会多有财物呢?如有男子女人,常作施主,常行布施,他布施给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以及远来求乞的人以饮食、衣被、花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等所需的人物,他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升上善处,会往生于天中,报尽而来生人间时,为多有财物之人。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受多有财物,所谓男子女人,常作施主,常行布施之故。摩纳!当知!此业乃有如是的果报的。
摩纳!由于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有恶智慧呢?如有男子女人不数数(不屡次)往诣诸贤者之处去问事(受教)。如有名德的沙门、梵志,他也不往诣其处,不随时请问义理,所谓:『诸位贤者!甚么为之善?何者为之有罪?甚么为之非罪?何者为之妙?何者为之不妙?何者为之白?何者为之黑?白与黑到底是从甚么而生的?甚么义为之现世之报?甚么义为之后世报呢?』倘若去请问过,然而并不去实行,他就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至于恶处,会生于地狱中,业报完了,而来生人间时,会有恶智慧。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受恶智慧,所谓男子女人,不数数(不常常)往诣贤者之处去请问诸事之故。摩纳!当知!此业乃有如是的果报的。摩纳!由于甚么因,甚么缘,男子女人会有善智慧呢?如有男子女人,能数数往诣问诸贤者诸事,如有名德的沙门、
梵志,他就数往诣(常去)他处,去随时问义:『诸位尊者!甚么为之善?甚么为之不善?甚么为之有罪?甚么为之非罪?甚么为之妙?甚么为之不妙?甚么为之白?甚么为之黑?白与黑,到底是从何而生的?何义为现世之报?何义为之后世之报呢?』请问后,也能去实行,则他受此业,作到具足后,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升上善处,会生于天中,报尽后,来生人间时,会有善智慧。为甚么呢?因为此道乃受善智慧之故,所谓男子女人,能数数往诣贤者之处去问事。摩纳!当知!此业乃有如是之报的。
摩纳!当知!如果作那些和短寿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短寿,作那些和长寿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长寿;如作那些和多疾病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多疾病,作和那些少疾病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少疾病;作和不端正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不端正,作和那些端正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端正;作和那些没有威德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没有威德,作和那些威德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威德;作和那些卑贱族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卑贱之族,作和那些尊贵族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尊贵之族;作和那些没有财物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没有财物,作和那些多财物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多财物;作和那些恶智慧相应之业的话,必定
会得恶智慧,作和那些善智慧相应之业的话,必定会得善智慧。摩纳!这是我从前所说过的,众生都由于自己的行业,而由于其业,而得其果报的。所谓:缘于业,依于业的业处,众生则随其高下,而处于妙,或不妙的。」
鹦鹉摩纳都提子白佛说:「世尊,我已了解了。善逝!我已知道了。世尊!现在要自归依于佛与法,以及比丘众,唯愿世尊受我为优婆塞!从今天起,终身自归依三宝,乃至于命尽。世尊!从今日起,您进入都提家,有如进入此舍卫城地方的优婆塞家那样,使我都提家,长夜能得利义,能得饶益安隐快乐。」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鹦鹉摩纳都提子,以及无量的大众,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一七一、分别大业经第十(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外道哺罗陀平,向尊者三弥提说他曾面从沙门瞿昙受「身口业为之虚妄,唯有意业为真谛。或者有禅定,比丘入其禅定的话,就无所觉。」三弥提乃斥其为诬谤,并不是佛言。尊者大周那听后,尽告阿难,并同往问佛。佛说:如故意作乐业,作到成就时,当受乐报,苦业、不苦不乐之业,及其果报,也是如是。并说分别大业经,所谓有离十恶,死后或生天界,或生地狱的,也有不离十恶,死后或生天界,或生地狱的。见到此事后,沙门梵志,或者会否认善恶之行业与果报的相应。然而其中的因果很复杂,不可以表相之见,来限定行业应报的不同。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王舍城,住在于竹林迦兰哆园。
那时,尊者三弥提,也游行在于王舍城,住在于无事禅屋中(森林中的屋舍)。
于是(这时),有一位异学,名叫哺罗陀子(外道游行者),在于中午以后,彷徉(徘徊),而往诣于尊者三弥提之处。到后,共相问讯,然后退坐在一边,他说:「贤者!三弥提!我欲有所问,不知能否听许我之所问吗?」尊者三弥提回答说:「贤者!哺罗陀子!你欲问就问好了,我听后当会思其义而回答你的。」
异学哺罗陀子便问而说:『贤者!三弥提!我曾经面从沙门瞿昙之处听闻,当面从沙门瞿昙之处,
受如是之法:『身与口之业,为虚妄的,唯有意业为真谛的。或有一种禅定,比丘如果入其禅定中的话,就无所觉。』」(专心于其禅中,就不会有所感于其它的事物。)
尊者三弥提告诉他说:「贤者哺罗陀子!你不可以作如是之说!不可以诬谤世尊!诬谤世尊的话,就为之不善的,因为世尊并不作如是之说。贤者哺罗陀子!世尊乃以无量的方便而说:『如果故作业(故意作业,有心之业),作后已成就的话,我就说他没有不受报的。或者会在于现世而受,或者会在于后世而受。假如不故作业(不是故意所作之业,无心之业),作后已成就的话,我就不说其必定会受果报的。』」
异学哺罗陀子,至于再三的对尊者三弥提说:「贤者三弥提!我曾经面从沙门瞿昙之处听闻,当面从沙门瞿昙之处,曾受:『身与口之业为虚妄的,唯有意业为真谛。或有一种禅定,比丘如入其禅定中的话,就没有所感觉。』」
尊者三弥提,也再三的告诉他说:「贤者哺罗陀子!你不可以作此说!不可以诬谤世尊!如诬谤世尊的话,就为之不善,因为世尊乃不作如是之说。贤者哺罗陀子!世尊乃以无量的方便而说:『如故作业,作后已成就的话,我乃说没有不受报的,或者会在于现世受,或者会在于后世受。假如为不故
作业的话,则作已成就的话,我并不说必定会受报的。』」(我说:这种情…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