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一六一、梵摩经第十(第四分别诵)
大意:本经叙述弥萨罗国有一梵志,名梵摩,年老寿高,而极大的富乐,颇受人的尊敬。他遣其弟子优多罗去观察佛陀的三十二相。优多罗最初仅见三十相,而心起疑惑,世尊乃以神力示其阴马藏,以及广长舌之二相。优多罗见后,一一回禀其师,并请求要就佛陀学道,梵摩乃允许他。其后,梵摩自己也皈依三宝,命终时,佛陀曾记说为证阿那含果。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鞞陀提国(毘提诃),和大比丘们俱在于一处。
那时,弥萨罗(鞞陀提国的首都,为跋耆族)城内有一位梵志,名叫梵摩(一百二十岁的外道长
者),是一位极大的富乐,资财为无量,畜牧产业乃不可称计,封户食邑(被国王封地赐爵),种种都非常的具足而丰饶。在弥萨罗城的财物,乃至于水草木的一一,均为是所谓摩竭陀王-未生怨(阿阇世王,未出生就被相师占卜会有大逆不道的行为),为鞞陀提(韦提希夫人)之子,所特与其梵封的(国王的封赐)。梵志梵摩有一位摩纳(婆罗门青年),名叫优多罗,为父母所举(身世良好),受生为清净,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绝其良好的种族,生生都没有恶,为博闻总持,诵过四典经,深达于因、缘、正、文、戏,以及五句说(故事谭)。
梵志梵摩曾听闻沙门瞿昙,为释迦的种子,而舍弃其释迦的宗族,而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现在游行在于鞞陀提国,和其大比丘的弟子众俱在。那位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于十方,那位沙门瞿昙,为如来、无所著(应供)、等正觉、明行成为(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调御丈夫)、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世尊)。他在于此世间当中,所有天,及魔,和梵天、沙门、梵志,从人至于天,为自知自觉,自作证而成就游止于其中。他所说的法,初也妙,中也妙,竟也妙,有义而有文,为具足清净,显现梵行。
又次,曾经听到那位沙门瞿昙,已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如果成就大人相的话,必定会有二处的真谛,为不虚的。第一就是:如果在家的话,必定会为转轮王,会聪明而有智慧。有四种的军队,去整御天下,都由于自己而自在,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所谓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等,谓之七宝的。会有千子具足,颜貌很端正,勇猛而无畏,而能降伏其它的众生。他必定能统领此一切之地,乃至于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去教令,使得安隐的。第二就是:如果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去学道的话,必定会证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为流布,会周闻于十方。
梵志梵摩听此消息后,告诉他的弟子说:「优多罗!我所听到的就是如是:那位沙门瞿昙,为释迦的种子,乃舍弃其释迦的宗族,而剃除须发,而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现在游行在于鞞陀提国,和大比丘众俱在。优多罗!那位沙门瞿昙有大的名称,周闻于十方。那位沙门瞿昙为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他在于此世间的天,以及
魔,和梵天、沙门、梵志,从人至于天,乃自知自觉,自作证而成就游止于其中。他所说的法,初也妙,中也妙,竟也妙,有义而有文,为具足清净,显现梵行。
又次,优多罗!那位沙门瞿昙,乃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如果成就大人之相的话,必定会有二处,为真谛而不虚的。第一就是:如果在家的话,必定会为转轮王,会聪明而有智慧。有四种军队,能整御天下,由于自己而自在,为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那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就是所谓的七宝。有千子之具足,颜貌都很端正,勇猛而无畏,能降伏其它的众生。必定能统领这里的一切地,乃至于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去教令,使人得安隐的。第二就是:如果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的话,必定会得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而名称会流布,会周闻于十方。
优多罗!你如果受持诸经的话,必定会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如成就大人之相的话,必定会有二处,都是真谛而不虚的。第一,如果在家的话,必定会为转轮王,会聪明而有智慧,有四种军队,能整御天下,由于自己之自在,为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那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就是所谓的七宝。有千子的具足,其颜貌都很端正,都勇猛无畏,能降伏他众生。他必定能统领这里的一切地,乃至于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去教令,使人得安隐的。第二就是:如果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的话,必定会证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会流布,会周闻于十方。」
优多罗回答说:「唯然!师尊!我受持诸经时知道会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如果成就大人之相的话,必定会有二处,为真谛而不虚的。第一就是:如果在家的话,必定会为转轮王,为聪明而有智慧,有四种的军队,能整御天下,由于自己之自在,为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那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就是所谓的七宝。有千子之具足,其颜貌都很端正,为勇猛无畏,而能降伏他众生。他必定能统领这里的一切地,乃至于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人得到安隐的。第二就是:如果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的话,必定会证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会流布,会周闻于十方。」
梵志梵摩告诉他说:「优多罗!你往诣那位沙门瞿昙之处,去观察那位沙门瞿昙,到底是这样的吗?或者不是这样的吗?到底实在具有三十二大人之相与否呢?」
优多罗摩纳听后,乃稽首梵志梵摩之足,绕其身边三匝之后离去。就往诣佛所,到后,共相问讯,然后退坐在一边,而观察世尊的身上之三十二相。他看见世尊之身,具有了三十相,对于其它二相,则抱着疑惑的念头。所谓阴马藏(佛陀的男根密藏,有如马阴),以及广长舌(舌薄而广,软而长)。
世尊乃念而说:这位优多罗,正在观察我身上的三十二相。他只看见三十相,对于其它二相,则有疑惑,所谓阴马藏,以及广长舌之二相是。我现在宁可断除其疑惑为是。世尊知道应这样做后,就如其像定,而作如意足(入定而发神通)。世尊如其像定,而作如意足后,欲使优多罗摩纳,看见其身上的阴马藏,以及广长舌之相。
于是,世尊即如其像定,而作如意足。世尊以如其像定,而作如意足后,优多罗摩纳,乃看见世尊的身上之阴马藏,以及广长舌之相。所谓广长舌,就是从口出舌,其舌能尽覆其面。优多罗摩纳看见后,曾作如是之念:沙门瞿昙真的是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如成就大人相的话,必定有二处之真谛不虚。第一为:如在家的话,必定会为转轮王,会很聪明而有智慧,有四种的军队,能整御天下,由于
自己而自在,为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所谓七宝,就是:轮宝、象赛、马宝、珠宝、女赛、居士宝、主兵宝,就是所谓的七宝。也具足了千子,其颜貌都很端正,而勇猛无畏,而能降伏其它的众生。他必定能统领这里的一切土地,乃至于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人得到安隐。第二就是:如果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人,而去学道的话,必定能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会流布,会周闻于十方。
优多罗摩纳又作如是之念:我宁可极为观察其威仪礼节,以及观察其游行所趣的一切。于是,优多罗摩纳寻即随佛而行,在于夏天四月当中,去观察其威仪礼节,以及观察其游行所趣的一切。优多罗摩纳经过夏天四月,悦可世尊的威仪礼节,以及观察世尊的游行所趣的一切,然后白佛而说:「瞿昙!我现在有事,欲还皈,特来请辞。」世尊告诉他说:「优多罗!你要回去,就随你之意吧。」
优多罗摩纳闻世尊所说后,就善受善持,就从其座位站起,绕佛三匝后离去,而往诣于梵志梵摩之处,到后,稽首梵志梵摩之足,然后退坐在一边。梵志梵摩问他而说:「优多罗!是否如实在所闻的那样:沙门瞿昙有大的名称,周闻于十方,为如是呢?或者为不如是呢?实在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吗?」
优多罗摩纳回答说:「唯然!师尊!实在如所闻的,沙门瞿昙乃有大的名称,周闻于十方,沙门瞿昙实在就是如是,并不是非如是,实在是有三十二相的。师尊!沙门瞿昙有(1)足安平而立之相,叫做,师尊!沙门瞿昙有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2)师尊!沙门瞿昙的足下生轮,轮有千辐,一切都具足,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3)师尊!沙门瞿昙为足指纤长,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4)师尊!沙门瞿昙的足周而正直,这叫做,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5)师尊!沙门瞿昙的足跟踝后,两边都平满,就是所谓,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6)师尊!沙门瞿昙之足的两踝,都臃,就是为之,师尊!沙门瞿昙之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7)师尊!沙门瞿昙的身毛,乃上向,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8)沙门瞿昙的手足有网缦,有如鴈王,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
又次,师尊!(9)沙门瞿昙的手足极妙,乃柔弱软软,有如兜罗华(细绵花),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0)沙门瞿昙的肌皮软细,尘水不能着,这就是,师尊!沙
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1)…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