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P2

  ..续本文上一页沙门瞿昙为一一毛,一一之毛就是说在其身上的一一的孔穴当中,有一毛之生出,其色如绀青,如螺之右旋,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2)沙门瞿昙为鹿的肠,犹如鹿王,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3)沙门瞿昙为阴马藏,犹如良马王,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4)沙门瞿昙的身形圆好,有如尼拘类树(纵广树),上下都圆,而相称,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5)沙门瞿昙之身不阿曲,身不曲就是平立时,伸手可以摩其膝,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6)沙门瞿昙之身,乃为黄金之色,有如紫磨金,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

  又次,师尊!(17)沙门瞿昙之身,七处都满,七处满就是:两手、两足、两肩,以及颈,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8)沙门瞿昙,其上身为大,犹如狮子那样,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19)沙门瞿昙为狮子的颊车,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20)沙门瞿昙的脊背平直,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

  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21)沙门瞿昙的两肩上连通,颈都平满,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22)-(25)沙门瞿昙有四十齿,牙平,齿不,齿白,通于味第一味,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26)沙门瞿昙的梵音可爱,其声音乃如迦罗毘伽(伽陵频伽,好声鸟),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28)沙门瞿昙,乃为广长舌,所谓广长舌,就是其舌从口中出后,遍覆于其面,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29)沙门瞿昙的承泪处满,有如牛王(眼睫如牛王),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30)沙门瞿昙的眼色绀青,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31)沙门瞿昙之顶,有肉髻,团圆而相称,发如螺之右旋,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又次,师尊!(32)沙门瞿昙的眉间生毛,为洁白,而右萦,这就是,师尊!沙门瞿昙的大人的大人之相。这叫做,师尊!沙门瞿昙之成就三十二大人之相。

  附注:卷十一,第五十九经,三十二相经,曾提示过,所谓:1.足安平立,2.足下生轮,3足指纤长,4.足周正直,5.足跟踝后两边平满,6.足两踝臃,7.身毛上向,8.手足网缦,9.手足极妙柔弱软敷,10.肌皮软细,11.一孔一毛,12.鹿肠,13.阴马藏,14.身形圆好,15.身不阿曲,16.身黄金色,17.身七处满,18.身大犹如狮子,19.狮子颊车,20.脊骨平直,21.两肩上连通颈平满,22.四十齿,23.牙平,24.齿不疏,25.齿白,26.梵音可爱,27.声犹如加罗毘伽,28.广长舌,29.承泪处满,30.眼色绀青,31.顶有肉髻,32.眉间生毛。

  如果成就大人之相的话,必定有二处,都是真谛不虚的。第一,如果在家的话,必定会为转轮王,为聪明而有智慧,会有四种军队,能整御天下,都由于自己之自在,为如法的法王,而成就七宝。那七宝就是: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就是所谓的七宝。有千子之具足,其颜貌都端正,勇猛而无畏,而能降伏他众生。他必定能统领这里的一切地,乃至于大海,都不用刀杖,都以法教令,使得安隐的。第二,如果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的话,必定会得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名称会流布,会周闻于十方。

  又次,师尊!我看见沙门瞿昙之着衣、已着衣,被衣、已被衣,出房、已出房,出园、已出园等动作,和行道而至于村间之事,如入村、已入村、在巷,入家、已入家,正床、已正床,坐、已坐,澡手、已浇手,受饮食、已受饮食,食、已食,澡手咒愿,徒座而起。步出家、已出于家,在巷,出村、已出村,入园、已入园,入房、已入房等事。师尊!沙门瞿昙,着衣很齐整,不高,又不下,衣不近其体,风不能使衣远离其身。师尊!沙门瞿昙被衣很齐整,不高,也不下,其衣不近于其身体,风不能使衣远离其身。师尊!沙门瞿昙常着新衣时,都随顺于圣者的方式,都用剪刀把它割截后,再缝好,然后拿去染作恶色,像如是的,那圣者之染作恶色那样。他持有其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财物,也不是为了贡高,更不是为了自己的装饰,也不是为了庄严,但都是为了障蔽蚊虻,以及避风日之所触之故,也是为了惭愧,而覆其身之故。

  他出房之时,身体并不低与仰。师尊!沙门瞿昙出房之时,终究不会低身。师尊!沙门瞿昙如欲行时,先举其右足,正举而正下,行不扰乱,也不会有恶乱。行时,两踝终究不会相振.(不相触)。师尊!沙门瞿昙,其行之时,并不会被尘土所坌。为甚么呢?因为由于本来的善行之故。他出园之

  时,身体并不低与仰。师尊!沙门瞿昙出园之时,终不会低身,往到于村间,其身都极为右旋,观察如龙,遍观而观,不恐不怖,也不会惊惧,而观察诸方。为甚么呢?因为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故。他入村里时,其身不会低仰。师尊!沙门瞿昙入于村里之时,终究不会低身,他在于街巷时,都不低视,也不仰观,唯有直而正之视,在于其中,并不会碍于其所知所见。

  师尊!沙门瞿昙的诸根常定。为甚么呢?因为以其本来之善行之故。他入于家时,其身不会低仰的。师尊!沙门瞿昙入于家之时,终究不会低身。师尊!沙门瞿昙都身而右旋,正床而坐。他在于床上.不极尽其身力而坐,也不用手案在于(腿肉)而坐在于床上。他坐床后,并不悒悒(不忧闷不乐),也不烦恼,同时也是快乐。受澡水之时,不高,也不下,不多,也不少。他受饮食时,也不高,也不下,也不多,也不少。师尊!沙门瞿昙受食时,都平于钵,于羹与饮食,都于以相等。师尊!沙门瞿昙,抟食(以手抓捏而食)时,都齐整,都徐徐(慢慢)的着放入于口内,抟食未至之时,并不豫先张其口,及在于口内时,即再三的嚼,而咽(入于咽喉),饭,以及羹,也没有不断碎,还有余物在口内时,又不将抟食入于口中。

  师尊!沙门瞿昙以三事清净之食,而欲得其味,然而也不是欲染味其食(虽会感受食物之味,但是不会贪着其味)。不是为财物,不是为贡高,不是为自饰,不是为庄严,但欲存其身,而能久住,而无疾患,食物乃用来止故疹(疹虽为皮肤上发生的颗粒的点子,但总称为病),用来豫防,使其不起新的疾病,为了存命而无疾患,增有体力而得快乐而已的。饭食已完毕后,受澡手之水时,乃不高不下,不多不少。受澡钵之水,也不高不下,不多不少。他将手洗净后,其钵也洗净,洗钵而使其清净后,其手也清净。拭手后,便拭其钵。拭钵之后,便拭手。他洗拭其钵后,就安着在于一边,在于不近不远之处,并不数次观看其钵,也不是为了其钵。他并不毁呰此食,也不称与其食物,但是暂时默然而已。他嗣后就为居士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用无量的方便,为居士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座站起,便退而还回。

  他出其家时(离开居士之家),其身并不低仰。师尊!沙门瞿昙出居士之家时,终究不低身。他在街巷时,并不低视,也不仰视,唯直正而视,在其中,并不会因此而有所碍其所知所见的。师尊!沙门瞿昙的诸根乃常定。为甚么呢?因为其本来的善行之故。他出村之时,身体也不会低仰。师尊!沙门瞿昙出村之时,终究不会低身。他进入园内时,身体也不低仰。师尊!沙门瞿昙进入园内时,终究

  不会低身的。他中食之后收举衣钵,澡洗其手足后,就会将尼师檀(坐具)放着在于肩上,而入于房内去宴坐。师尊!沙门瞿昙乃饶益世间之故,而入房去宴坐的。师尊!沙门瞿昙则在于晡时,从其宴坐寤起时,其面色乃非常的光泽。为甚么呢?因为他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故。

  师尊!沙门瞿昙之口,会出八种的音声,第一为甚深,第二叫做毘摩楼簸,第三叫做入心,第四叫做可爱,第五叫做极满,第六叫做活瞿,第七叫做分了,第八为之智(佛所发出之音,言辞清雅,令人闻即解悟。1.极好音,2.柔软音,3.和适音,4.尊慧音,5.不女音〔大雄之德,令人敬畏〕,6.不误音,7.深远音,8.不竭音)。为多人所喜爱,为多人所快乐,为多人所思念,使人能得心定。师尊!沙门瞿昙乃随众生而说法,其声都不出于大众之外,唯在于大众当中,而为他们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的。都用无量的方便为他们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其座站起,还归其本所。师尊!沙门瞿昙,其形像,乃如是这般的,但有殊胜,又超过于如是的。师尊!我欲往诣那位沙门瞿昙之处,去从他学习梵行(不知能准与否?)」梵志梵摩告诉他说:「随你之意好了。」

  于是,优多罗摩纳,稽首梵志梵摩之足,绕其身边三匝之后离去,乃往诣佛所,到后,稽首佛足,

  然后退坐在于一边,他仰白佛陀说:「世尊!我愿跟从世尊您学道,而受具足戒,而成就为一比丘之身,得从世尊您修行梵行。」

  于是,世尊乃度优多罗摩纳,使其学道而受具足戒。世尊度优多罗摩纳,令其学道受具足戒后,就游行于鞞陀提国,而与大比丘众们,同时就展转前进,而到达于弥萨罗,则住在于弥萨罗的大天捺林。

  那些弥萨罗的梵志、居士们,听闻沙门瞿昙,为释迦的种族的子弟,乃舍弃释迦的宗族,而出家去学道,游行于鞞陀提国,和大比丘众俱在,而展转来到此…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