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P2

  ..续本文上一页!如果有人正称说他为梵志的话,就是为父母所举的,也是受生清净(出身为清净的家庭),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绝于种族,生生世世都没有恶。为博闻而总持,而诵过于四典经(四韦駄典。所谓智论:(1)阿由,译为方命,养生缮性之书。(2)殊夜。为祭祀祈祷之书。(3)婆磨,为礼仪占卜兵法军阵之书,(4)阿达婆,为异能技数,禁咒医方之书),深达于因、缘、正、文、戏,和五句说(第五史传的诗句的解说者)。瞿昙!能正称说为梵志的人,就是我啊!为甚么呢?因为我乃为父母所举,受生为清净之家,乃至七世的父母,也不绝其好的种族,生生都没有恶,都博闻总持,诵过四典经,深达于因、缘、正、文、戏,和五句说。」

  世尊告诉他说:「头那!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所了解的回答于我。头那!你的意见如何呢?如往昔之时,有梵志,至于其寿终命过,都诵持经书,流布经书,诵习典经。他们就是所谓夜咤、婆摩、婆

  摩提娑、毗奢蜜哆逻、夜陀揵尼、应疑罗娑、婆私咤、迦叶、婆罗婆、婆和(以上为十位古仙人之名。为圣典之作者、宣说者。参酌三十八卷鹦鹉经)。他们都施设有如下的五种梵志。(1)有梵志犹如梵(此梵志,等于是梵天的),(2)有梵志似如天(此梵志等于天的),(3)有梵志不越界(此梵志乃守规则的),(4)有梵志越界(此梵志为混乱规则的),(5)有梵志旃荼罗为第五的(旃陀罗译为贱民,此梵志就是婆罗门贱民)。头那!在此五种梵志当中,你到底和那一种为相似呢?」

  头那白佛说:「瞿昙!你乃略说此义,并不广为分别解释,我乃不能知道其详义。唯愿沙门瞿昙你善说,使我知道详细之义。」世尊告诉他说:「头那!你要谛听!听后要善思念其义,我当会为你广分别解说。」头那白佛说:「唯然!瞿昙!」头那梵志就受教而听。

  佛陀说:「头那!甚么叫做(1)梵志犹如梵天呢?如有梵志为其父母所举出的,其受生为清净,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绝于其种族,生生都不为恶(出身好,血统清净,七代的父母均不混乱,是不曾被非难的家世)。他四十八年间行童子的梵行,都欲得经书,诵习典经。他得经书,诵习典经后,为了供养其师,而求乞财物,都如法。而不是非法的。甚么叫做如法,而不是不如法呢?不是以田作

  (不用农耕去得财物),不是以治生(不是用商业),也非书、非算、非数,非印,非手笔、非文章、非经、非诗(不是用任何世人之求财之工巧等的方法),也非以刀杖,非王从(更不用弓刀等武力,以及做官为王事等工作)。都如法去求乞(完全以行乞而不辱钵),去求乞财物去供养其师。去布施于人的。他布施财物后,其心与慈俱在,而遍满于一方而成就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至于二三四方,至于四维上下,普周于一切,其心都与慈俱,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无量的善修,徧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像如是的,心与悲、喜之俱,也是同样之理。而心与舍也同样之俱在,而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而甚大。而无量的善修,遍满于一切世间,成就而游止于其中。头那!像如是的梵志,犹如梵天哩!

  (2)头那!甚么叫做梵志,似如天呢?如有梵志,为父母所举出,受生为清净(以父母两方之出身而言,都是良好的家世),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绝其良好的种族,生生都不为恶。他在四十八年当中,乃行童子的梵行,而欲得经书,诵习典经。他得经书,诵习典经后,为了供养其师,而求乞财物,都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的。甚么叫做如法,而不是不如法呢?如非用田作去求财物,不是以治生,不是以书,不是以算,不是以数,不是以印,

  不是以手笔,不是以文章,不是以经,不是以诗,不是以刀杖,不是从王事。都是如法去求乞,去求乞财物以供养其师的。他这样的求乞而布施财物后,乃行身的妙行,行口与意的妙行。他行身的妙行,行口与意的妙行后,他乃因缘于此,而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升上善处,会上生天中。头那!像如是的,就是梵志似如天哩!

  (3)头那!甚么叫做梵志之不越界呢?如有梵志,为其父母所举的,其受生为清净,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绝于好的种族,生生都无恶。他在四十八年当中,乃行童子的梵行,而欲得经书,诵习典经。他得到经书,诵习典经后,为了供养其师,而去求乞财物,都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的。甚么叫做如法而不是不如法呢?不是由于田作去求财物,非以治生,非以书,非以算,非以数,非以印,非以手笔,非以文章,非以经,非以诗,非以刀杖,非以从王事的。都是如法去求乞,去求乞财物,去供养其师的。他这样的求乞而布施财物后,为了自求其妻室,而都如法,而非不如法的。甚么叫做如法,而非不如法呢?梵志乃不如是之意,也就是说:并不是向于梵志之女,使令更相爱,相持合会(不是为爱欲而结合)。他趣向的为梵志之女,并不是非梵志之女(娶梵志的女人),也不是剎帝利之女。不和怀姙之女,不和产生之女结合(不接近

  怀姙的妇女,也不接近于正在授乳的妇女)。头那!为甚么缘故,梵志非趣怀姙的妇女呢?因为不使那些男人,以及女人,名叫不净之淫,因此之故,梵志乃非趣于怀姙的妇女的。头那!为甚么缘故,梵志乃非趣于产生(生产)的妇女呢?因为不使那些男人,以及女人,其名为不净之恚,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于产生的妇女的。头那!梵志之女所趣向的,并不是为财物,不是为憍傲,不是为庄严,不是为校饰,但为得子之故。他们生子之后,如有故梵志(本来的梵志)的要誓、处所、界障等事的话,他就住在于彼,持于彼,不越于彼(都依古婆罗门之限界内去行事,也就是持家而爱家,而守家,不使家庭不圆满)。头那!像如是的,此为梵志不越界(守界限的婆罗门)。

  (4)头那!甚么叫做梵志为越界呢?如有梵志为父母所举出,其受生为清净,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绝于良好的种族,生生都不恶。他乃四十八年,行童子的梵行,而欲得经书,诵习典经。他得经书,诵习典经后,为了供养其师,而求乞财物,都是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的。甚么叫做如法,而不是不如法呢?他乃非用田作去求财物,非用治生,非用书,非用算,非用数,非用印,非用手笔,非用文章,非用经,非用诗,非用刀杖,非用从王事。都如法去求乞,去求乞财物,去供养其师。他这样

  的求乞而布施财物后,为了自求其妻室,而以如法,而不是以不如法的。甚么叫做如法而非不如法呢?梵志并不是以如是之意,也就是说:梵志并不是为了欲爱而向梵志女,并不是欲令更相爱,而相摄合会的。他趣于梵志之女,而并不是非梵志之女,也不是剎帝利之女(都娶同为梵志种姓的女人为妻)。也不趣于怀姙,不趣于产生的妇女(不接近怀姙,不接近生产的妇女)。头那!为甚么缘故梵志不趣于怀姙之女呢?因为不令那些男人,以及女人,名为不净淫之故,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于怀姙之女。头那!为甚么缘故,梵志不趣于产生之女呢?因为不使那男人,以及其女人,名为不净恚之故,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于产生(生产的妇女)。头那!他所趣向的,并不是为财物,不是为憍傲,不是为庄严,不是为校饰,但为有子为嗣后之故。他生子后(得子后),如有故梵志(古来的梵志)的要誓、处所、界障,他乃不住止于彼,不受持于彼,便越于彼(不停止在于古来的梵志的规则之内,也就是不被这些习惯所限制,而超越其范围。如不在家庭,而出家去得度,去另寻其目的等事)。头那!像如是的梵志,名叫做越界。

  (5)头那!甚么叫做梵志为梵志旃荼罗(贱民)呢?如有梵志,为父母所举的,受生为清净的,乃至七世的父母,都不绝其良好的种族,生生都不为

  恶。他经四十八年之间,行童子的梵行,欲得经书,诵习典经。他得经书,诵习典经后,为供养其师,而求乞财物,都如法,而不是不如法。甚么叫做如法而非不如法呢?他非用田作去得财物,也非治生,非以书,非以算,非以数,非以印,非以手笔,非以文章,非以经,非以诗,非以刀杖,非从王事(非为王作事而求得财物)。都是如法去求乞,去求乞财物供养于其师。这样的求乞布施财物后,为自求妻室,都以如法,并不是不如法的。甚么叫做如法而不是非如法呢?梵志并不是以如是之意去向梵志女,使其更相爱(并不是为爱欲),相持、合会(相聚媾合,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行欲在于同室同床之意)。他乃趣那梵志之女,并不是非梵志之女,也不是剎帝利之女(都娶梵志良家的女人为妻室)。不趣于怀姙之女,不趣于产生之女。头那!为甚么缘故,梵志乃不趣于怀姙之女呢?因为不使那男人,以及女人,名为不净之淫之故,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于怀姙之女。头那!为甚么缘故,梵志乃不趣于产生之女呢?因为不使那男人,以及女人,名为不净而瞋恚之故,因此之故,梵志乃不趣于产生之女的。头那!他所趣向的,并不是为财物,也不是为憍傲,更不是为庄严,不是为校饰,但都为了有子为后嗣之故。他生子(得子)后,就去作王相应之事(或者为王作事),有的却

  会作贼相应之事(如欺诈,诳惑他人等),有的也会作邪道相应之事(画符念咒,作祟他人)。而且作如是之说:『一位梵志应该要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而为染着,不以此而为秽污。犹如大火那样,净也烧,不净也会烧。梵志不应作一切事,梵志不以此为染着,也不以此而为秽污。」(好坏都可以作,都不会因此而被毁誉)。头那!像如是的梵志,叫做梵志旃荼罗。头那!在此五种梵志当中,汝为似谁(你乃属于那一种类的梵志呢)?」

  头那白佛说:「瞿昙!您所说的五种类当中,其最后的那一种梵志旃荼罗,我尚且不及(不符于其好的方面的条件),更何况其余的梵志呢?世尊!我已了知。善逝!我已了解。世尊!我现在…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