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一三二、赖咤惒罗经第十六(第三念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游行时,赖咤惒罗居士之子感于佛法之妙,请父母许允其出家,父母不允,乃绝饮食而伏地不起,终于许其出家。出家后精进努力,成为阿罗汉。后回家乞食,父母欲用金钱,妻子欲破其戒,反而被其说服。并对国王叙说此世无护,无可依恃,此世一切趣向于老法,此世无常,要当舍去,此世无满,无有厌足等四事。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拘楼瘦,和大比丘众都俱往至于鍮芦咤,住在于鍮芦咤村之北的尸摄惒园中(胜舍婆,坚实)。
那时,鍮芦咤村的梵志、居士们,都听到沙门瞿昙,为释迦种族的子弟,曾舍弃释迦的宗族,而出家学道,游行于拘楼瘦,和大比丘众,俱来至于鍮芦咤,住在于鍮芦咤村之北的尸摄惒园中的消息。听说那位沙门瞿昙,有大名称,周闻于十方。沙门瞿昙为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他对于此世间的天,以及魔、梵、沙门、梵志等,由人至于天,都能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而游止于其中。他如果说法的话,即初也妙,中也妙,竟也妙(始终所说的都是妙好之法),是有文有义,是具足清净,而显现梵行。假如能够拜见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而尊重、礼拜、供养、承事的话,就能快得善利。我们应该共往去拜见沙门瞿昙,而去礼拜、供养他。
鍮芦咤的梵志、居士们,听后,就各与其等类的眷属相随,从鍮芦咤出来,向北而行至于尸摄惒园,欲拜见世尊,欲礼拜、供养他。大家往诣佛陀之处后,那些鍮芦咤的梵志、居士们,有的稽首佛足,然后退坐在一旁;有的问讯佛陀后,退坐在一边。有的叉手向佛后,退坐在一面;有的遥见佛陀后,就默然而坐在另一边。那个时候,鍮芦咤的梵志、居士们各坐已定后,佛陀就为他们说法,劝发他们的渴仰,成就他们的欢喜心。用无量的方便为他们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默然而住。这时,鍮芦咤的梵志、居士们,受佛为其说
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后,各从座起,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后,各自回去。
那时,有一位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仍然坐在那里,并不起来。于是,赖咤惒罗居士子,在鍮芦咤村的梵志、居士们回去后不久,即从座起,偏袒着衣(虽未出家,但是其穿着,还是露现右肩之肉的形装),叉手向佛,白佛而说:「世尊!如我所知的佛陀所说之法的内容来说,则假若我在家里的话,就会被锁所锁,不得尽形寿清净,而行梵行的了。世尊!愿我得从世尊您去出家,去学道而受具足戒,得成为一位比丘,好净修清净的梵行。」
世尊问他而说:「居士之子!你的父母是否听允你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欲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了吗?」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白佛说:「世尊!我的父母并未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
世尊告诉他说:「居士之子!如果父母不听允你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因此,我不得度你出家学道,也不得授与具足戒给你。」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白佛说:「世尊!我会方便去求我的父母,我的父母必定会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的」。世尊告诉他说:「居士之子!随你所欲吧!」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听佛所说,乃善受善持,就稽首佛足,绕佛三匝后回去。回到家里后,向其双亲请愿而说:「二尊!(父母亲)。如我所知,佛陀所说之法的话,则如我在家学佛的话,会被锁所锁,不得尽形寿清净而行梵行。唯愿二尊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学道吧!」赖咤惒罗的父母告诉他说:「赖咤惒罗!我们现在唯有你这么的一个儿子。平时都极爱怜念你,心内都常爱乐你,常看也不会有厌足之时。如果你命终的话,我们尚且不欲相弃舍于你,何况活活的要与你离别,不能见到你呢?」
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又再三的仰白其双亲而说:「二尊!如我所知,佛陀所说之法来说,则假如我在家里学佛的话,就会被锁所锁,就不得尽形寿清净而行梵行,唯愿二尊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也至于再三的告诉他说:「赖咤惒罗!我们现在唯有你这一个儿子,乃极爱而怜念,心意都常于爱乐,怎么看,也没有厌足。假如你命终的话,我们尚且不欲相弃舍,何况活生生的,而和你离别,不能见到你呢?」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实时卧倒在地上,而白其父母说:「我从现在起已不再起来了,我决定不再饮,不再食,乃至父母听允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为止!」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一日不饮食,至于二、三、四日、多日都不饮食。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即往至其子之处,而对他说:「赖咤惒罗!你乃一位非常的柔软,身体极为安好的人,平时都常卧在于好的床,你现在不感觉这样做是非常的痛苦之事吗?赖咤惒罗!你快起来,你要好好的做一位在家学佛,而行布施,而快修福业的人!为甚么呢?赖咤惒罗!世尊的境界是非常的困难,是非常困难达到的!出家学道一事,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啊!」那时,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乃默然不回答。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乃往至赖咤惒罗的亲亲(亲族)之家,以及诸臣之处(居士等于长者,平时和政府的机要人物定有来往),而作如是之语说:「请你们大家都来我赖咤惒罗之子之处,来劝令他,叫他从地起来。」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亲友,以及诸臣们,即便共至赖咤惒罗处,大家对他说:「赖咤惒罗!你乃为一位柔软的人,身体也是极好的青年,你都常坐卧在于好床的人,而你现在这样做,你不觉得很苦痛吗?赖咤惒罗!你应快起来,可如欲的去行布施,去快修福业。为甚么呢?因为世尊的那种境界乃是非常的困难!真是困难的很啊!出家学道,也是非常困难的事啊!」那个时候,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乃默然,并不回答。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乃到了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之处,和同伴、同时等人之所,去对他们说:「你们同来至于赖咤惒罗我子之处,来劝令他从地起来吧!」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同伴、同时等人,就共同到了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之处,而作如是之语说:「赖咤惒罗!你乃为一位至为柔软,身体极好的人,平常所坐卧的都是好的床,而你现在这个样子,你不觉得痛苦吗?赖咤惒罗啊!你快起来吧!起来去施行你所欲愿的布施与人,快修福业吧!为甚么呢?赖咤惒罗!因为世尊那种境界是非常困难,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啊!出家学道乃是一件非常困难之事啊!」那个时候,赖咤惒罗居士之子,仍然默然而不作回答。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同伴、同时(同年)等人,则往至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之处,作如是之语而说:「你们可听允赖咤惒罗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如果他出家后,很快乐的话,在此生中,仍然如故的可以相见得到,假若他出家后不乐,不堪其行的话,必定会自回来,会还皈你们当父母之人之处。现在如果不听允其出家的话,必定会死亡无疑,这有甚么益处呢?」
于是,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父母,听他们之说后,就对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同伴、同时等人说:「我们现在听许赖咤惒罗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如果学道来还,仍然如故,可以见得到。」赖咤惒罗居士之子的善知识、同伴、同时等人,就一同往诣赖咤惒罗之处,便作如是之语而说:「居士之子!你的父母亲已经听允你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去学道。如学道后,还要回去看看你的父母啊!」
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听此语后,便大欢喜,而生爱生乐,就从地而起,渐渐的保养其身体,到了身体复原后,就从鍮芦咤村出来,而往诣佛所,到后,稽首佛足,而仰白佛陀说:「世尊!我的家父母已经听许我在于正法与律当中,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出家学道了。唯愿世尊您!听允我,能跟从世尊你出家学道,而受具足戒,而得作为比丘!」
于是,世尊乃度赖咤惒罗居士之子出家学道,授其具足戒。授具足戒后,就在于鍮芦咤,随住数时,嗣后就摄衣持钵,展转游行,到了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尊者赖咤惒罗,自出家学道,受具足戒后,乃在于远离之处而住,心不放逸,精勤的修行。他在于远离处独住,心不放逸,精勤的修行后,则为族姓子所为的:剃除须发,着袈裟衣,由于至信而舍家,而为无家庭牵累的学道者。唯无上的梵行已修毕,在于现法当中自知自觉,自作证而成就,而游止于其中,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更受后有,知如真(如实而知道真谛)。尊者赖咤惒罗,如实而知法后,至于得证阿罗诃(阿罗汉)。
于是,尊者赖咤惒罗得证阿罗诃后,或九年、十年之时,曾作如是之念:我本已答应出家学道后,还回去见我的父母亲,我现在宁可还赴本要(应遵守昔日的约定)为是。于是,尊者赖咤惒罗,乃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然后,退坐在一边。他白佛说:「世尊!我本有要(有约定),如出家学道后,还应回去看我的父母。世尊!我现在欲来辞行,我要往见我的家父母,要赴其本要(本来约定,也就是昔日之诺言),是否可以?」
那时,世尊便作如是之念:这位赖咤惒罗族姓子,假若说他会舍戒,会罢道去行欲如本来那样的话,必定不会有这道理的。世尊知道其一切后,便对他说:「你此去后,应去度那些未…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