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P3

  ..续本文上一页侍者(指陶师)为小事情故,暂出不在。善逝!我的侍者为小事之故,暂出不在。世尊!在箩内有麦饭,釜中有豆羹,唯愿世尊,为了慈悲之故,随意自取吧!大王!我在那个时候,便受郁单曰之法(胜生-北俱庐洲,定寿千岁,衣食自然。于所作事,皆无我所,意取随意自在),就在于箩釜中取羹饭而去。

  难提波罗陶师后来还家时,看见箩中之饭已少,釜中之羹也减,就白父母说:谁来取羹饭的呢?父母回答说:贤子!今天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到此乞食,他就在于箩釜中取羹饭而去的。难提波罗陶师听后,便作此念:我有善利了,有大功德了!因为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在于我的家中,随意自在哩!他就因此而欢喜,而结跏趺坐,息心静默,至于七天,在于十五日中,而得欢乐,其家的父母。在于七日中。也得欢乐。

  又次,大王!我忆起了往昔之时,依于鞞婆陵者村邑而游行。大王!我在那时,于平旦,着衣持钵,进入鞞婆陵者村邑去乞食,依次第而乞食,到了难提婆罗陶师之家,那时,难提波罗为了小事之故,到外面而不在家舍内。大王!我曾问难提波罗陶师的父母说:长老!陶师今天到那里去呢?他们回答我说:世尊!我的侍者,为了小事之故,暂时外出不在。善逝!侍者为了小事之故,暂时外出不在。世尊!大釜中有梗米饭,小釜中有羹,唯愿世尊为了慈愍之故;随意自取吧!大王!我便受郁单曰之法,就在于大小釜中取羹饭而去。

  难提波罗陶师,于后来还家时,看见大釜中之饭少一些,小釜中之羹也减了,就白父母说:到底是谁在大釜中取饭,在小釜中取羹去了呢?父母回答说:贤子!今天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来到这里乞食。他在大小釜中取羹饭而去的。难提波罗陶师听后,便作此念:我有善利了,我有大功德了。因为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在于我家中随意自在之故。陶师就因此欢喜而结跏趺之坐,息心静默,至于七天,在于十五日中而得欢乐,其家的父母,也于七日中,也得欢乐。

  又次,大王!我忆起了往昔之时,住鞞婆陵耆的村邑而受夏坐(在那里结夏安居)。大王!我在那个时候,新建筑的房屋还未覆盖好,而难提波罗陶师的故陶屋,新覆盖。大王!我曾告诉瞻侍的比丘说:你们可以到难提波罗陶师的故陶屋,去将其屋顶毁坏,然后搬来覆我之屋。瞻侍的比丘就受我的教言,便到难提波罗陶师之家,去挽坏其故陶屋,作一束一捆的搬来用以覆我之屋。鸡提波罗陶师的父母,听人在弄坏故陶屋,听后,问而说:到底是谁挽坏难提波罗的故陶屋呢?比丘回答说:长老!我们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的瞻侍比丘,来挽坏难提波罗陶师的故陶屋,将它作束用来盖覆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屋的。难提波罗的父母听后说:诸位贤者!请随意搬回去,并不会制止你们啊!

  难提波罗陶师于后来还家时,看见被人挽坏故陶屋,就白父母说:是谁挽坏我的故陶屋的呢?其父母回答说:贤子!今天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的瞻侍的比丘,来挽坏故陶屋,作束而持去,听说是用以盖覆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之屋的。难提波罗陶师听后,便作如是之念:我有善利了,我有大功德了。因为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在于我家中,随意自在之故。陶师就以此而欢喜,而结跏趺坐,息心静默,至于七天,于十五日中,而得欢乐,其家的父母,也在于七日当中,也得欢乐。

  大王!难提波罗陶师的故陶屋,竟然在夏季(雨季)四个月中,都不患漏水。为甚么呢?因为蒙佛的威神之故。大王!难提波罗陶师,并没有不忍,没有不欲(要甚么有甚么,都能满足其欲),心里并没有忧戚。因为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在于我家中(他的屋内),随意自在之故。大王!你却有不忍之事,你有不欲(不能如愿)之事,你的心,乃大忧戚。因为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不接受你的邀请,不在于此波罗受夏坐,以及比丘众也不来受夏坐之故。」

  于是,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为颊鞞王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用无量的方便为他说法,劝发其渴仰,成就其欢喜后,就从座起而去。

  这时,颊鞞王在迦叶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去后不久之时,就敕侍者而说:『你们可以用五百辆车,载满白梗米,以及王之所食的种种诸味,载到难提波罗陶师之家,而对他说:难提波罗!此五百车辆里面所载满的白梗米,以及王之所吃的种种诸味,乃为颊鞞王叫我们送来饷你的,为了慈愍之故,你现在应当纳受它!』这时,那位侍者受王的教敕后,就用五百乘之车,载满白梗未,以及王之所吃的种种诸味,送请难提波罗陶师之家,到后,对陶师说:」『难提波罗陶师!此五百辆车里所载满的白梗米,以及王所吃的种种诸味,乃为颊鞞王送来饷你的,为了慈愍之故,你应当纳受!』于是,难提波罗陶师辞让不受(坚持不受),就对来人说:『诸位贤者们!颊鞞王的家国大事很多,费用非常的大,我知道这事情,因此之故,不受赏赐之物。』」

  佛陀说到这里,乃告诉阿难说:「你的意见如何呢?那时的童子优多罗其人,你以为是别人吗?你不可以作此念!你应当知,那就是我

  啊!阿难!我在那个时候,为了饶益自已,也饶益他人,饶益众多的人,愍伤世间,为了天,为了人而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不过那个时候所说之法,并不至于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由于不究竟梵行之故,那时并不离开生老病死,并不脱离啼哭忧戚,也不解脱一切苦恼。阿难!我现在出现于此世间,已成就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调御丈夫)、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我现在能自饶益,亦能饶益人,饶益很多的人,愍伤世间,为了天,为了人之求义,以及饶益,和求安隐快乐。我现在所说之法,已得至于究竟,已经究竟白净,究竟梵行完毕,我现在已离开生老病死、啼哭受思,我现在已经得脱一切的苦恼的了。」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难,以及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六十四、天使经第七(初一口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以净天眼,能随众生所作的善恶业,而知此众生之生时、死时,乃至升天、堕地狱。如众生于人间多造恶业,不畏后世罪,死后生在阎王的境界受苦,阎王就用生、老、病、死、治罪之五事,也就是名叫五天使来诘责罪人。后又叙受苦的众生入东西南北四门大地狱,往来于峰严、粪屎、铁鍱林、铁剑树林、灰河等处,受算不尽的岁月的苦痛。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我以清净的天眼,胜出过于人眼,观察此众生的死时、生时、好色、恶色,或者是妙,或者是不妙,往来于善处,以及不善之处,随着此众生之所作之业,见其如真(能如实而知见)。假如这里的众生成就其身的恶行,口与意的恶行,诽谤圣人,由于邪见而成就邪见之业,则他就会由于此因缘,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至于恶处,会生在于地狱之中。倘若这里的众生成就其身的妙行,口与意的妙行,不诽谤圣人,由于正见而成就正见之业,则他就会由于此因缘,在其身坏命终之时,必定会升上善处。乃生于天上。

  (1)犹如空降大雨之时,水上之泡,或者生起,或者消灭。如果有目之人(眼睛无毛病的人),住在于一处,观看水泡之生时、灭时那样(看得非常的清楚)。我也是如是。我用清净的天眼,出超过于人眼,观看此众生之死时、生时,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于善处,以及不善之处,随着此众生之所作之业,能见其如真(能如实而知见)。假如此众生成就身的恶行,口与意的恶行,诽谤圣人,由于邪见而成就邪见之业,则他会由于此因缘,而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至于恶处,会生于地狱中。倘若此众生成就身的妙行,口与意的妙行,不诽谤圣人,由于正见而成就正见之业,则他会由于此因缘。身坏命终之后,乃会往生于天上。

  (2)犹如天降大雨之时,堕下来之雨之沛,其或上、或下,有如好眼睛的人(有目人),住在于一处,观看其上时。下时的情形那样的看得非常的清楚。我也是如是,我用清净的天眼,超出过于人眼,看

  此众生的死时、生时、好色、恶色,或妙、不妙,往来于善处,以及不善之处,随着此众生之所作之业,见其如真(如实而知见)。如果此众生成就身的恶行,口与意的恶行,诽谤圣人,由于邪见而成就邪见之业,则此人会由于此因缘,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至于恶处,会生于地狱之中。假如此众生成就身的妙行,口与意的妙行,不诽谤圣人,由于正见而成就正见之业,则会由于此因缘,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必定会升于善处,会往生于天上。

  (3)犹如琉璃珠之清净而自然,生无瑕秽,八楞善治。如用妙绳贯穿它,或者是青色,或者是黄色,或者是赤色,是黑、白等颜色。若有目人(好眼睛的人),住于一处,去观看此琉璃珠,清净而自然的生无瑕秽,而八楞善治(八方的神气茫然的样子),曾用妙绳贯穿它,或者是青色的,或者是黄色的,或者是赤、是黑、是白的可以看得非常的清楚。我也是如是,我用净天眼,超出过于人之眼,去观看此众生之死时、生时,是好色、恶色,或者是妙、不妙,往来于善处,以及不善之处。随着此众生之所作之业,见其如真(如实而知见)。假如此众生成就身恶行,口和意之恶行,诽谤圣人,由于邪见而成就邪见之业,则他就会由于此因缘,其身坏命终之时,必定会至于恶处,会生于地狱之中。假如此众生成就身的妙行,口与意的妙行,不诽谤圣人,由于正见而成就正见之业,则他就会由于此因缘,在其身坏命终之时,必定会升上善处,乃会生于天上。

  (4)犹如两栋房屋合共只有一门,自会有好多人在那里出入,如果有目人(好眼睛)住在于一处,…

《中阿含经卷第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