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五▪P2

  ..续本文上一页问而说:「鸟陀夷!你说意生天,到底是为色吗?」尊者乌陀夷白世尊说:「是也!世尊!」

  世尊就当面诃责乌陀夷而说:「你这愚痴的人,乃盲无有目(好像失明的人)!你是用甚么理由来论这甚深的阿毘昙呢?(达法,概括性之法,不是后世之阿毘达磨-对法论)。」于是,尊者乌陀夷,被佛面对面的诃责后,内心觉得忧戚,乃低头而默然,失去了其辩白,而无言,好像有所思的样子。

  世尊当面诃责乌陀夷后,对尊者阿难说:「那位上尊名德的长老比丘(指舍利弗),被他人所攻诘,你为甚么缘故,放纵他,而不检举他呢?你也是愚痴的人,并没有慈心,背舍上尊名德的长老啊!」

  于是,世尊面对面的诃责尊者乌陀夷,以及尊者阿难后,就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完成戒,完成定,完成慧的话,便能在于现法当中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尽定),必定有这道理的。如果在于现法当中,虽然不得究竟智,而身坏命终之后,也得超过抟食天(欲界

  天),而生于意生天(色界天)中,会在那个地方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尽定),必定有这道理的。」佛陀说如是之语后,就进入禅室,宴坐默然(默然的在室内打坐)。

  那时,尊者白净比丘(优波摩那,舍卫城人,祇园精舍建立时出家),也在于大众当中,尊者阿难就对尊者白净而说:「这是他人的行为,而我却得此呵责。尊者白净!世尊在于晡时(申时),定会从禅室出来,而到比丘众之前,会在那里敷座而坐,而共论此义,尊者白净您,应回答此事。我极为惭愧在于世尊之处,及诸梵行者之处。」

  于是,世尊就在于晡时,从禅室出来,到了比丘众之前,敷一座位而坐在那里,而告诉白净比丘说:「白净!长老比丘为拥有几法,才会被诸梵行者们所爱敬尊重呢?」

  尊者白净说:「世尊!长老比丘,如果有五法的话,就会被诸梵行者所爱敬尊重的。那五种呢?世尊!长老比丘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又能善摄威仪礼节,看见纤芥(细微)的罪业,都常怀怖畏,而受持学戒的话,世尊!这类守持禁戒的长老上尊的比丘,会被诸梵行者所爱敬尊重的。

  又次,世尊!(2)长老比丘广学多闻,守持而不忘,而积聚博闻。所谓法,乃初也善,中也善,竟(后)也善,有义有文,具足清净,而显现梵行。像如是的,对于诸法,广学多闻,翫习至千(修后一再的修习),为意所惟观,而明见深达的话,世尊!像这类多闻的长老上尊的比丘,乃会被诸梵行者所爱敬尊重的。

  又次,世尊!(3)长老比丘,得四种的增上心,在于现法当中,乐居而容易,而不难得到的话,世尊,这类禅思的长老上尊的比丘,乃会被诸梵行者所爱敬尊重的。

  又次,世尊!(4)长老比丘修行智慧,观察兴衰之法,而得如是之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的话,世尊!则这类有智慧的长老上尊的比丘,就会被诸梵行者所爱敬尊重。

  又次,世尊!(5)长老比丘,其诸漏已尽,不再有结缚,而心解脱、慧解脱的话,就会在于现法当中自知自觉,而自作证,而成就,而游止于其中。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再更受『有』.(不再转生),能如实而知的话,世尊!则这类的漏尽的长老上尊的比丘,就会被诸梵行者所爱敬尊重的。世尊!长老比丘,如果成就此五法的话,就会被诸梵行者所爱敬尊重的。」

  世尊垂问而说:「白净!如果长老比丘,并没有具备此五法的话,当应以甚么义去使诸梵行者爱敬尊重呢?」尊者白净白佛而说:「世尊!如果长老比丘并没有具备此五法的话,就更没有甚么事值得诸梵行者的爱敬尊重的了。唯有的是由于老耄,而头白、齿落,盛壮之年已日日的衰微,身曲而脚戾,体重而气上,都拄杖而行,肌缩而皮缓,面皱如麻子,诸根都毁熟,颜色已变为丑恶。他只有这些条件(年老)之故,使诸梵行者,爱敬尊重而已。」

  世尊告诉他说:「如是!如是!如果长老比丘没有此五法的话,就更无余事可使诸梵行者爱敬尊重,唯有的是由于他的长耄,而头白、齿落,盛壮之年已日日的衰微,已身曲而脚戾,体重而气上,拄杖而行路,肌缩而皮缓,面皱如麻子,诸根都毁熟,颜色已变为丑恶。他只有这些条件之故,使诸梵行的人爱敬尊重而已。白净啊!舍梨子比丘,具有了此五法,你们应当爱敬尊重。为甚么呢?白净啊!因为舍梨子比丘乃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又能善摄威仪礼节,看见纤芥(细微)的罪业,都常怀怖畏,而受持学戒。又次,白净!舍梨子比丘乃广学多闻,守持而不忘,而积聚博闻。所谓法,乃初也善,中也

  善,竟(后)也善,有义有文,具足清净,而显现梵行。像如是的,对于诸法,都广学多闻,翫习至千(一再的修习),为其意所惟观,而明见发达。又次,白净!舍梨子比丘乃得四种的增上心,在于现法当中,乐居而容易,而不难得。又次,白净!舍梨子比丘,乃修行智慧,观察兴衰之法,而得如是之智,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正尽苦。又次,白净!舍梨子比丘,乃诸漏已尽,不再有结缚,而心解脱、慧解脱,在于现法当中自知自觉,而自作证,而成就而游止于其中。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再更受『有』(不再转生),能如实而知。白净!舍梨子比丘已成就此五法,你们都应该爱敬尊重。」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尊者白净,以及诸比丘们,听闻佛陀所说之法后,都欢喜奉行!

  二十三、智经第三(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尊者舍利弗回答黑齿比丘之间。黑齿则以此禀告佛陀。佛陀乃设种种之间,舍梨子尊者都能一一善于回答,佛乃赞其深达法界。

  结集者的我们,所听到的都是如是:有一个时候,佛陀游化在于舍卫国,而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名叫牟利破群的比兵,舍戒而罢道。名叫黑齿的比丘听到牟利破群比丘舍戒罢道的消息后,就往诣尊者舍梨子之处,到后,稽首其足,然后退坐在一边。坐后,就白而说:「尊者舍梨子!当知!牟利破群比丘,已舍戒罢道了」

  尊者舍梨子说:「牟利破群比丘,在于此法当中,为爱乐吗?」(喜欢学佛之法吗?)黑齿比丘也问舍梨子而说:「尊者舍梨子!您在此法当中为爱乐吗?」尊者舍梨子回答说:「黑齿!我对于此法,乃没有疑惑(无疑就是深信,深信即为非常的爱乐)。」黑齿比丘就又问而说:「尊者舍梨子!您对于当来之事,又如何呢?」尊者舍梨子回答而说:「黑齿!我对于未来之事,也是没有犹豫。」

  黑齿比丘听到如此之事后,就从他的座位站起,就往诣佛所,到后,稽首作礼,然后退坐在一边,白佛而说:「世尊!尊者舍梨子,现在自己称说他已得智慧。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再更受后有。像如是的如实而知道。」

  世尊听后,对一位比丘说:「你到舍梨子之处,对舍梨子说:『世尊在叫你。』」那位比丘受教后,就从其座位站起,礼拜佛后,离开佛处,而往诣尊者舍梨子之处,白舍梨子说:「世尊在叫舍梨子您!」尊者舍梨子听后,就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后,退坐在一边。

  世专垂问而说:「舍梨子!你现在实在自称说你已得智慧,而说:『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都已办完,不再更受后有』,都如实而知吗?」尊者舍梨子回禀而说:「世尊!我并不用此文,也不用此句,我只说真义耳。」

  世尊告诉他说:「一位族姓子,乃随其方便而称说。如得智慧的话,就说得智慧好了。」尊者舍梨子回禀而说:「世尊!我刚才已说过。我并不用此文,也不用此句,我只说其义而已。」

  世尊又问而说:「舍梨子!如果诸修梵行的人来问你而说:『尊者舍梨子!你是怎样知?怎样见?而自称说得智,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如实而知的呢?』舍梨子啊!你如听到此语时,当如何回答人家呢?」

  尊者舍梨子白佛说:「世尊!如果诸修梵行的人来问我而说:『尊者舍梨子!你是怎样知?怎样见?而自称说已得智。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如实而知呢?』世尊!我听此语后,当会作如是之回答:『诸位贤者们!会转生者,就是有因,此生死之因既灭尽,就会知道转生之因已尽,这时我就会自称说已得智而说: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之身,已如实而知。』世尊!如果诸位修梵行的人来问如此的话,我当作如是之回答。」

  世尊赞叹而说:「善哉!善哉!舍梨子!如果诸位修梵行的人来问如此的话,你就应该作如是的回答。为甚么呢?因为如此说的话,当会知道这个真实之义啊!」

  世尊又垂问而说:「舍梨子!如果诸修梵行的人来问你而说:『尊者舍梨子!会转生是由于甚么因,甚么缘?到底是从何而生的?是以甚么为本?』的话,你听此问题后,当会作何回答呢?」尊者舍梨子白佛说:世尊!如果诸位修梵行的人来问我而说:『尊者舍梨子!会转生是由于甚么因甚么缘而来的?到底是从何而生的?是以甚么为根本?』世尊!我听到此问后,当会作如是的回答:『诸位贤者们!会转生的原因,就是由于因于有,缘于有,从于有而生(而集起)的,是以有为根本的。』世尊!如果有诸位修梵行的人来问如此的话,我当会作如是的回答。」

  世尊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舍梨子!如果诸位修梵行的人来问如此的问题时,你应作如是的回答。为甚么呢?因为如此而说的话,当会知道其中的奥义。」

  世尊又问而说:「舍梨子!如果诸位修习梵行的人来问你而说:『尊者舍梨子!所谓有,到底是由甚么因?甚么缘?从何而生?以甚么为本呢?!你听这些问题时,当作如何去回答人家呢?」

  尊者舍梨子白佛说:「世尊!如果诸位修梵行的人来问我而说:『尊者舍梨子!所谓有,到底是由于甚么因甚么缘?从何而生?以甚么为其本呢?』世尊!我听到这些问题后,当会作如是之回答:『诸位贤者们!所谓有,乃因于受,缘于受,从受而生的,是…

《中阿含经卷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经卷第六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