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阿含经卷第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

  舍梨子相应品第三:(有十一经)(初一日诵)

  等心得戒智师子水喻瞿尼陀然梵

  教病拘絺象迹喻分别四谛最在后

  (等心经、得戒经、智经、师子吼经、水喻经、瞿尼师经、陀然梵志经,教化病经、拘絺罗经、象迹喻经,分别四谛经,乃在于最后之一经。)

  二十一、等心经第一

  大意:本经叙述舍利子为诸比丘分别内结人和外结人,等心天则以此告佛,佛在大众中读称他。

  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如是之法:有一个时候,佛陀游化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祇园精舍)。

  那时,尊者舍梨子(舍利弗),和比丘众,在于夜间,聚集在于讲堂,依内结(内相应),与外结(外相应),而为诸比丘们分别解释其意义而说:「诸位贤者们!世间实有二种人。那二种呢?(1)有内结人,为阿那含(不还果,已不须再到欲界受生的三果阿罗汉),已经不会还来此世间(欲界)受生的圣者。(2)有外结人,并不是阿那含,还要来此世间受生。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内结之人,为阿那含,已不会还来此世间受生呢?如有一人,认真的修习禁戒,无穿无缺(没有缺点),无秽无浊(清净无杂),极多无难(已没有灾难的人),是圣者所称誉的,可说是善于修行,善于具足的了。这种人由于修习禁戒,而无穿无缺,无秽无浊,极多无难,圣所称誉,善修善具(持戒不破、不裂、无斑点、无污点,清净而被圣者所称叹,帮助三昧)之故,又学厌欲、无欲、断欲。由于学习厌离贪欲、无贪欲、断除贪欲之故,得安息(寂静),得心解脱。得证后,在于此快乐当中,爱惜不离。然而在于现法当中,还未得究竟智之故,其身坏命终后,会越过抟食天(有段食之天,指欲界天),而生于余意生天当中(意所造之天,有大小的支节,诸根完具。指色界天)。既生其天后,便作此念:我本做人时,曾经修习禁戒,而无穿无缺,无秽无浊,极多无难,圣所称誉,善修善具。由于修习禁戒,而无穿无缺,无秽无浊,极多无难,圣所称誉,善修善具之故,又学习厌欲、无欲、断欲。因为学习厌欲、无欲、断欲之故,得以安息(寂静),而得心解脱。得此解脱后,就在于此快乐当中,爱惜不离,在于现法当中虽然还未得究竟智,但是因此功行,在其身坏命终之后,能越过抟食天(欲界天),而生在于余意天(色界天),而在于此天中。

  诸位贤者们!又有一种人,修习禁戒,无穿无缺,无秽无浊,极多无难,为圣者所称誉,而善修善具。他因修习禁戒,无穿无缺,无秽无浊,极多无难,为圣者所称誉,善修善具之故。又学习色有断(断除色有。色有为生于色界而有的根本之业),贪断业(断除贪之业),以及学习欲舍离(舍离欲贪)。由于学习色有断、贪断业,以及学习欲舍离之故,而得息(寂静),而心解脱。得此后,在于其快乐当中,都非常的爱惜其报,而不曾离开。虽然在于现法当中,还不得究竟智,但是其身坏命终之后,则超过抟食天(欲界天),而往生于余意生天(色界天)的世界。既生在那个地方后,便作如是之念:我本为人之时,曾经修习禁戒,而无穿无缺,无秽无浊,极多无难,为圣者所称誉,而善修善具。由于修习禁戒之故,无穿无缺,无秽无浊,极多无难,为圣者所称誉,而善修善具之故,又学习色有断、贪断业,和学习欲舍离。由于学习色有断、贪断业,和学习欲舍离之故,而得息(寂静),而得心解脱。得此果证后,都在其快乐当中,而爱惜,而不离开。虽然在于现法当中,还未得证究竟智,但是身坏命终之后,能超过抟抟天(欲界天),会转生于余意生天(色界天),而在于该天中的世界。诸位贤者们!这叫做内结之人阿那含,不会还来此世间。

  诸位贤者们!甚么叫做外结人,而不是阿那含,还要转到此世间来呢?如有一人,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摄护波罗提木叉,译为别解脱,也就是善律仪戒,有多种,依之而各别得解脱)。又再善摄威仪礼节,见纤芥罪,常怀畏怖(对于琐细的过失,也慎重,而怖畏-不敢冒犯),都受持学戒(以戒条而自制)。诸位贤者们!这叫做外结人,非阿那含,还要来此世间。

  于是,那些众多的等心天(心意相等的诸天),他们的色像都堂皇巍巍,都光辉暐晔,在夜晚将向晨旦之时(后夜,清晨一点至五点),来诣佛所,到后,稽首作礼,然后退住在一边,他们向佛表白说:「世尊!舍梨子在于昨晚,和诸比丘们,集聚在于讲堂,将内结人与外结人,为诸比丘们详细分别其义而说:『诸位贤者们!世间实在有二种人,有内结人,有外结人。』世尊!大众听其说法后,都非常的欢喜。唯愿世尊您,慈哀愍念,降临讲堂!」那时,世尊为了诸等心天们的祈愿。就默然的允许他们。诸等心天们知道世尊已默然许可,就稽首佛足,绕佛身边三匝后,即在于那个地方隐没。

  诸等心天们离开后不久,于是,世尊就到了讲堂,在于众比丘之前,敷一座位而坐在那里。世尊坐后,称叹而说:「善哉!善哉!舍梨子!你非常的好。为甚么呢?因为你在于昨夜,和诸比丘众聚集在于讲堂,以内结人和外结人之事,为诸比丘们详细分别其义而说:『诸位贤者们!世间实在有二种人,有内结人,有外结人等事。』舍梨子啊!昨夜向于晨旦之时,有诸位等心天来诣我所,稽首礼拜后,退住在一边,而白我说:「世尊!尊者舍梨子,在于昨夜和诸比丘们集在于讲堂,以内结人和外结人等事,为了诸比丘们分别其义而说:诸位贤者们!世间实在有二种人,有内结人,有外结人。世尊!大家听后,都非常的欢喜。唯愿世尊,慈哀愍念,往至讲堂!」舍梨子!我便为那些诸位等心天们默然允许。诸位等心天们,知道我已默然许可后,就稽首我足,绕我的身边三匝后,就在那个地方隐没。

  舍梨子啊!诸等心天们,或者十位、二十位,或者三十位、四十位,或者五十位、六十位,都共住在于锥头处(锥的尖端之处),各各都不相妨碍。舍梨子啊!诸等心天们,并不是生在那个地方,才修善心,而极广甚大,而使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同住在于锥头处,各各不相妨害而已。舍梨子啊!诸等心天们,其本在人时,就已修习善心,为极广甚大,因为是这样之故,才会使诸等心天们,或十位、二十位,或三十位、四十位,或五

  十位、六十位,共同住在于锥头处,各各都不相妨碍。因为是这样之故,舍梨子!应当要学习寂静。要学习诸根寂静,心意寂静,身口意业寂静,要向于世尊,以及诸智者、梵行者们看齐。舍梨子!虚伪的异学,乃会长衰而永失的。为甚么呢?因为不能得闻如此的妙法之故。」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二十二、成就戒经第二(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尊者舍利子告诉比丘:若有比丘成就戒定慧时,则可在现世当中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受想定。如在于现世不得究竟智,就身壤命终时.亦可以生在于余意生天中。在那里出入想知灭定。佛于众中说舍利弗已成就五法,众人应爱敬尊重他。

  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像这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化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舍梨子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的话。便能在于现法当中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受想定,灭尽定。停止意识感觉的作用,已离无所有处之有染着的圣者),必定是有此道理的。如果在现法当中不得究竟智,而就身坏命终的话,也能超过抟食天(欲界天),而生在于余意生天(色界天)当中,在那个

  地方出入于想知灭定(在天中出入于灭尽定),必定是有此道理的。」

  这时,尊者乌陀夷(优陀夷,善能劝人,度民众第一),也和众人住在于同一处中。尊者乌陀夷白舍梨子说:「尊者舍梨子!如果比丘生在于余意生天中,而出入于想知灭定者。终无此处(究竟不会有此道理的)。」

  尊者舍梨子再三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能完成戒,能完成定,能完成慧的话,便能在于现法当中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受想天),是必定有这道理的。如果在于现法当中,不得究竟智,而就身坏命终的话,就会超过抟食天(欲界天),而往生于余意生天(色界天)当中,在于那个地方,出入于想知灭定,必定会有这道理的。」

  尊者乌陀夷也再三的表白说:「尊者舍梨子!如比丘生在于余意生天中,而出入于想知灭定,是没有这道理的。」

  于是,尊者舍梨子,便作此念:「这位比丘,乃至再三,说我所说的为不是,同时也没有一位比丘称叹我所说的,我宁可往诣世尊之处(欲请教佛陀。)」

  于是,尊者舍梨子,就往诣佛所,到后,稽首作礼,然后,退坐在一边。尊者舍梨子离开现场不久时,乌陀夷,以及诸比丘们,也往诣佛所,到后,也稽首作礼,然后也退坐在一边。在此当中,尊者舍梨子,又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的话,便能在于现法当中,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尽定),必定会有这道理的。如果在于现法当中。不得究竟智,而身坏命终的话,也能超过抟食天,而往生于余意生天(色界天)之中,在那个地方出入于想知灭定。必定会有这道理的。」

  尊者乌陀夷又白而说:「尊者舍梨子!如比丘往生在于余意生天

  (色界天)中,而会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尽定),究竟没有这回事。」

  尊者舍梨子又再三的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的话,便能在于现法当中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尽定),必定会有这道理的。」

  尊者乌陀夷,也再三的表白而说:「尊者含梨子!如比丘往生于余意生天(色界天)当中,而会出入于想知灭定,究竟是没有这道理的。」

  尊者舍梨子又作此念:「这位比丘,在于世尊之前,再三的说我所说的为不是,也没有一位比丘,称叹我所说的。我应该默然不语为是。」

  于是,世尊就…

《中阿含经卷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中阿含经卷第六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