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二一 梵动经▪P4

  ..续本文上一页如是而说:『此世间为无因而有,这是实在的,其余都是虚妄的。』这就是第二种见解。诸有沙门、婆罗门,因此,而对于本劫本见,认为无因而有,而有此世间之事,在于二见之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诸有沙门、婆罗门,对于本劫本见,认为无因而有之事,都尽入于二见之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唯有佛陀能知之事,也是如是。诸有沙门、婆罗门,对于本劫本见,其无数的种种,随着各人的意见所说的,这些都尽入于此十八见之中。那些对于本劫本见,无数的种种随意所说的,在于此十八见,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唯佛陀能知之事,也是同样的道理。

  又有其余甚深微妙的大法的光明,到底是那些呢?诸有沙门、婆罗门,对于末劫未见(对于未来的长期间,与对于未来世的见解),无数的种种随着各人的意见所说的,这些都尽入于四十四见中,对于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的,在于四十四见,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

  那些沙门、婆罗门,由于何事,而对于末劫末见,无数的种种随意所说的,在于四十四见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呢?诸有沙门、婆罗门,对于末劫末见,生起有想之论(死后有想的存在之论),而说世间为有想(死后有想之我),这都尽入于十六见中,对于末劫末见生起有想之论,而说世间为有想,在于十六见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那些沙门、婆罗门,由于何事,对于末劫末见生有想论,而说世间为有想,这些都尽入于十六见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呢?

  诸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之论,如是之见,而说:『我此终后(我的此生命,在这里终了后),会生有色有想(死后,还是有形色-身体,还是有心想-我),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妄的。』这就是初见(第一种见解)。诸沙门、婆罗门,因此,而对于末劫末见,生起有想之论,而说世间为有想。这在于十六见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有的说:『我在此终了之后,生于无色有想(死后生为没有色相,而有想心,有自我,灵魂),这是实在的,其余的为虚言。』有的说:『我在于此终了之后,生为有色、无色、有想(或为有色相,或为无色相,然而都为有想-自我-灵魂),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有的说:『我在此终了后,会生为非有色、非无色、有想(死后或为非是有色相,也不是无色相,而有想心-灵魂-自我),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有的说:『我在此终了后,会生为有边有想(死后为有边际之身,而有想念心-自我),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有的说:『我在此终了后,会生为无边有想(死后为无边际之身,而有想念心-自我),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有的说:『我在此终了后,生为有边、无边、有想(死后为有边际,或无边际之身,而有想念心-自我),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有的说:『我在此终了后,生为非有边、非无边,而有想(不是有边际,也不是没有边际,而有自我心灵的存在)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有的说:『我在此终了后,会转生而为一向有乐有想(死后转生为一直都为有乐而有想心的-自我),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有的说:『我在此终了之后,会转生而为一向有苦有想(死后转生为一直都为有苦而为有想心的-自我),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在此终了后,会转生为有乐有苦有想,这是实在的,其余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在此终了之后,会转生而为不苦不乐有想,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在此终了之后,会转生为有一想,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在此终了之后,会转生为有若干想,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在此终了之后,会转生为少想,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在此终了之后,会转生为有无量想,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这就是十六见。诸有沙门、婆罗门,对于末劫末见而生想之论,而说世间为有想(死后有灵性自我的续存),这在于此十六见当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唯有佛陀能够知道,也是同样的道理。

  又有其余的甚深微妙的大法的光明,到底是甚么呢?诸有沙门、婆罗门,对于末劫末见,生起死后无想之论(死后自我灵性已随之而消灭,已不存在之论),说世间为无想(死后没有想,没有我的存在),这种论说都尽入于八见之中,对于末劫末见,生起无想之论,乃在于此八见当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那些沙门、婆罗门,到底是由于甚么事,对于末劫末见,生起无想之论,而说世间并没有想的继存,在于八见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的呢?有些沙门、婆罗门,乃作如是之见,乃作如是之论:『我这生命终了之后,生为有色无想(有形色,而如有灵性之存在),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这生命终了后,生为无色无想(也没有形色,也没有灵性的继存),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有色无色无想(似有形色、似无形色,而无灵性的续存)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这生命终了之后,生为非有色、非无色、无想(不是有色相、也不是没色相、而无灵性之继存),这是实在的,其余的为虚言的。』有的说:『我这生命终了之后,生为有边无想(有边际而无灵性之续存),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无边无想(没有边际而无灵性之续存),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之后,生为有边、无边、无想(似为有边际,也为无边际,而没有灵性的续存),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非有边非无边无想(不是有边际,不是没有边际,而没有灵性的续存),这是实在的,其余的为虚言的。』这就是所谓八种见解。那些沙门、婆罗门,由于此而对于末劫末见,生起无想论,说世间为无想

  (死后没有灵性自我的存在),这些都尽入于八见之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唯佛能知道,也是如是。

  又有其余的甚深微妙的大法的光明,到底是那些呢?或者有沙门、婆罗门,对于末劫末见,生起非想非非想论(死后灵性自我既非存在,也不是不存在),说此世间为非想非非想,这些都尽入于八见之中,对于末劫末见,作非想非非想之论,说世间为非想非非想,这在于八见之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那些沙门、婆罗门,到底是由于甚么事,而对于末劫末见,生起非想非非想论,而说世间为非想非非想,而在于八见中,都是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呢?诸沙门、婆罗门曾作如是之论,曾作如是之见而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有色非有想非无想(死后会为有色相,而不是有想,也不是无想),这是实在的,其余的为虚言。』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之后,会生为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死后没有色相,不是有想,也不是无想),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有色无色非有想非无想(也有色相,也没有色相,不是有想,也不是没有想),这是实在的,其余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死后也不是有色相,也不是没有色相,同时也不是有想心,也不是没有想心),这是实在的,其余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有边非有想非无想(死后有边际,而不是有想心,也不是没有想心),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死后为没有边际,而为不是有想心,也不是没有想心),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有边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死后为有边际,也为无边际,也不是有想,也不是没有想),这是实在的,其余的都是虚言的。』有的说:『我此生命终了后,生为非有边非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死后为不是有边,也不是没有边,也不是有想,也不是没有想),这是实在的,其余都是虚言的。』这就是所谓八见。如沙门、婆罗门,由于此而对于末劫未见,生起非有想非无想之论,而说世间为非有想非无想,这些都尽入于八见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唯佛能知道,也是同样的道理。

  又有其余的甚深微妙的大法的光明,到底是那些法呢?诸有沙门、婆罗门,对于末劫未见,生起断灭之论(死后,认为甚么都没有的论说),说众生死后断灭而没有残余等事,这都尽入于七见当中,对于末劫末见生起断灭之论,而说众生死后为断灭无余存等事,在于七见当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那些沙门、婆罗门,到底是由于何事,而对于末劫未见生起断灭之论,而说众生死后为断灭无余等事,在于七见中,都同样的不能超过其范围呢?诸有沙门、婆罗门,曾作如是之论,曾作如是之见,而说:1.『我的身体乃由四大(地水火风)、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的,而从父母所生出,以乳而餔,而养育,穿衣食物而得以成长,也由摩扪拥护(种种照顾),才能成存的,然而此身是无常的,必定会归于磨灭的(死后身体生命,都一概断灭无存)。齐(同)于这种见解的,都名叫断灭』,这就是第一种见解。2.或者有沙门、婆罗门,曾作如是之说而说:『此我不能得以名叫断灭,我为欲界天而断灭无余(这个我,有时不断灭,是属于欲界,而食固形之食,而有色的天的他我,然而其身断灭后,则死后甚么也没有,这就是我会完全断灭的),都同样的是这样的,都为断灭。』这就是第二种见解。3.或者有沙门、婆罗门,作如是之说而说:『在此不是断灭,我在色界化身,虽诸根都具足,然而断灭无余存,就是为断灭。』(此我虽有时不断灭,是属于色界之有形色之身之我,虽然诸根…

《二一 梵动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二二 种德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