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一 大本经▪P41

  ..续本文上一页

  之作用,故能以他的佛陀「智慧」大「转*轮」,度化众生!

  「观众平等法」。平等法为一切众生均平等,均能成佛之法。平等和差别相反。众生眼见一切现象,都是有高有下,有深有浅,以及贵贱聪愚、善恶美丑等,而有很大的差别观念。因之而有亲疏好恶,争斗是非等心,而不得解脱。平等法即如「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乃至「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生平等」,故高低无诤!总而言之,毘婆尸佛观察众生都平等,本来都具有佛性,不过在真心的外壳加了一层难以磨灭的无明烦恼,如果静思真理,用功修持,将无明烦恼之心一息,实时回复无垢秽之清净心,所以说,「息心无垢秽」!毘婆尸佛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健人离开烦恼,得大清净之法,是「以离生死厄」,也就是将吾人在生灭变化,灾难苦厄多多的生死当中挽回来,使人脱离生死轮回,是以他的智慧启「转」「*轮」的。

  「苦灭离诸恶,出欲得自在」。恶和善相反,是乖理之行。由于身口意三业而造诸恶,故招现在与将来之苦。毘婆尸佛大转*轮,使众生的一切「苦」恼消「灭」,使众生「离」开苦恼之本的「诸恶」行,使人超「出」一切「欲」念,而「得自在」。自在就是进退无,同时也是心离烦恼之系缚,而能自由自在,无挂无碍之意。

  「离于恩爱狱」。恩爱狱是形容凡愚常为恩爱之所系缚,如被关在牢狱似的不得自由自在之义。毘婆尸佛以「智慧」大「转*轮」,使人消灭烦恼,离开结缚,得大解脱,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正觉人中尊,二足尊调御,一切缚得解,智慧转*轮。

  教化善导师,能降伏魔怨,彼离于诸恶,智慧转*轮。

  无漏力降魔,诸根定不懈,尽漏离魔缚,智慧转*轮。

  若学决定法,知诸法无我,此为法中上,智慧转*轮。

  不以利养故,亦不求名誉,愍彼众生故,智慧转*轮。

  见众生苦厄,老病死逼迫,为此三恶趣,智慧转*轮。

  断贪瞋恚痴,拔爱之根原,不动而解脱,智慧转*轮。

  难胜我已胜,胜已自降伏,已胜难胜魔,智慧转*轮。

  此无上*轮,唯佛乃能转,诸天魔释梵,无有能转者。

  亲近转*轮,饶益天人众,此等天人师,得度于彼岸。

  成就正觉──天人中之最尊者,福慧两足的佛尊,善调训驾御身心者,对于一切结缚烦恼均得解脱,而以智慧大转*轮。

  能善教化,能善导人的师尊,能降伏诸魔怨,已离开了诸恶业,而以智慧大转*轮。以无漏的神力降伏诸魔障,诸根已定净而不懈怠,已尽漏业,离魔之束缚,而以智慧大转*轮。教人若能学习决定法,即能了知诸法无我,这是诸法当中最上者,而以智慧大转*轮。不是为了利养之故,也不是为求名誉,纯粹悲愍那些凡愚的众生的缘故,而以智慧大转*轮。看见众生受诸苦厄,被那些衰老、疾病、死亡所逼迫,为了这些造业而将坠三恶道的众生,而以智慧大转*轮。断除贪欲、瞋恚、愚痴,拔除贪爱之根源,便人不动不摇而得解脱,而以智慧大转*轮。难胜的魔,我已胜了,胜后即自己降伏诸魔,已经能胜难胜的魔军,是以智慧大转*轮。此种无上的*轮,唯有佛陀始能转的,诸天、魔王、帝释、梵天们,均没有能转的人。亲近这位能转*轮之人,他是能饶益天人们。这位天人师,已得度到净土的彼岸!

  释尊继续其赞颂而说:「正觉人中尊,二足尊调御,一切缚得解,智慧转*轮」。正觉为佛的实智,是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故成佛叫做成正觉。人中尊也是佛陀的德号,因为佛陀是人中最尊最胜之人,故名。二足尊为两足尊,是福德、智慧都圆满具足,也是佛的德号(二足又为有二只脚的生类当中,最为具足,最为尊贵之意,原始佛教可能就是有此意义)。调御为调御师、调御丈夫,是佛十号之一。众生譬为狂象恶马,佛即喻为象马师,能调御之,故为调御师。至于丈夫,乃为男人之美称。总之,正觉、人中尊、二足尊、调御等,均为佛陀的德号。毘婆尸佛对于「一切缚」结,也就是一切烦恼,都已「得解」,一切烦恼已不能系缚他,已得解脱自在,故能以他的佛「智慧」大「转*轮」,度化众生。

  「教化善导师,能降伏魔怨,彼离于诸恶」。导师为佛菩萨之通称,因能导人入于佛道,故名。恶魔为佛之怨敌,故云。

  毘婆尸菩萨成佛后,善能教化一切众生,是位善于导引众生改恶行善之导师。是善能降伏一切正教之怨敌,使那些外道邪魔皆能降伏称臣。是一位离开一切邪恶,奉行一切善,自净其心的佛陀,故能以他的「智慧」大「转*轮」,普渡众生。

  「无漏力降魔,诸根定不懈,尽漏离魔缚」。漏为烦恼之异名,是漏泄之意。如贪瞋痴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流注不止,故名。漏又为漏落之意。如烦恼能令人漏落于生死,故云。无漏即为无烦恼之法,也就是离开烦恼,已不漏落于生死苦海。佛智为无漏智,故说毘婆尸佛以「无漏」智慧之神「力,降伏」诸「魔」障。诸根指六根,六根清净而有定力,不被一切所摇,已破诸乱想,一心不乱不懈怠,是指毘婆尸佛能降魔境,不被魔境所动之意。尽漏为烦恼已尽,也就是无漏。魔缚为天魔之系缚。毘婆尸佛已弃尽无明烦恼,已离开一切系缚,故能以他的智慧去开教,去度化众生。

  「若学决定法,知诸法无我,此为法中上,智慧转*轮」。决定谓事定而无动,所谓决定必成无上正觉是也。诸法无我之诸法,是包括世间与出世间之法,也就是一切有为法(世法)与无为法(出世法)均被包容无遗。在此一切法当中,并没有我之实体可得。然而也不是恍惚忘我的状态,更不是入于所谓无念无想之境地。也不是压杀个已,或者是放弃自身之谓。是叫人在此诸法当中去捉住常、一、不变之实,所谓完成大我,不偏于苦,不偏于乐,是中道!佛陀知道众生不是妄求就是执,故说诸法无我,以便勉励众生早日抛弃厌苦求乐的心理,而了达究竟清净的自我。诸法无我是最高无上之法,故毘婆尸佛也用他的智慧大阐此法!

  偈颂继续赞叹而说:毘婆尸佛讲解妙法,并「不以利养故」,不是为了财利,也不是想受人家之供养才开教,「亦不」是追「求」「名誉」,纯粹悲愍那些「众生」之故。也就是怜愍众生之苦恼,想予以救度,令众生早日解脱,所以才以他的「智慧」大「转*轮」!

  毘婆尸佛看「见众生」每受「苦厄」,被衰「老」、疾「病」,「死」亡所「逼迫」,而且造业造罪,将会导致坠于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趣,因此,「为此三恶趣」,也就是为了即将坠入三恶趣的众生,以「智慧」大「转*轮」,使这些众生免入三恶道之苦!

  「断贪、瞋恚、痴,拔爱之根原,不动而解脱」。贪欲、瞋恚、愚痴为之三毒,这些烦恼在荼毒人当中,最为剧毒利害,故名。也许此三烦恼不但会毒害自己,还会毒害他人,故佛常教人断灭,佛陀已将三毒完全「断」灭!「爱」为爱欲、贪染,此烦恼为根本,会生其它的烦恼。「爱之根原」即为无明,佛陀已将其拔除,使其永不萌芽。「不动」为定,「解脱」即离缚而得自在,所谓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是也。毘婆尸佛已断三毒,已拔除爱欲之根的无明,其心已不乱,已不被任何境遇所动摇,已解脱一切系缚,而得自由自在。以此「智慧」去大「转*轮」。

  「难胜我已胜」之难胜是指难胜之魔。魔(麻罗)译为障、能夺命、扰乱、破坏等,会障碍人之善事,会断人之慧命,使人放逸,不得向善向解脱之路迈进,终致害己害人。凡愚只知顺其业力而动,是有种种难以克服之魔障的缘故。如能克服魔障,降服难胜之魔的话,就能植诸功德善本,而得解脱。释尊说毘婆尸佛已胜过难胜之魔碍,而「胜已自降伏」,也就是战胜恶魔后,以自己的智慧降伏那些令人会沉迷昏昧的恶魔,所以说,「已」经战「胜」凡愚最为困「难」战「胜」的恶「魔」,而开大智慧,佛陀就是以此「智慧」大「转*轮」!

  「此无上*轮,唯佛乃能转」。无上法为没有能比得上之法,在一切法中,涅槃最上,故无上法就是涅槃。无上*轮即为佛陀的说法,所谓转无上*轮,教化诸菩萨是也。释尊成道后,在仙人住处鹿野苑中转无上*轮,毘婆尸佛即在盘头城郊外之鹿野苑转无上*轮,所以说,此*轮唯有佛陀乃能转,是「诸天」、「魔」王、帝「释」天,或「梵」天王等人都「无有」一人能够「转」此*轮「者」!

  「亲近转*轮」是说有许多众生都亲近这位毘婆尸佛,而听其所阐的真理。由于亲近,才有机会将过去的坏习舍弃,而受佛之教化熏陶,而得大法益。这位毘婆尸佛有如此这般的智慧慈悲,「饶益」那些「天」众与「人」们,使人天等一切「众」生,都能因之而趣向解脱之道!「此等天人师」之天人师为如来十号之一,所谓天神人类之导师是。佛陀曾经开过人天乘的道理,以期众生了解做人升天的真义。不过佛陀降世的目的,是欲使众生弃除烦恼。得达解脱的境界,故一切天人均须进一步依佛所示的真理去修持,以期达到解脱的目的,故说佛为天人的导师!「得度于彼岸」之彼岸为得道解脱的境界。以生死譬喻为苦海,彼岸即为解脱生死的涅槃之彼岸,故超生死而到涅槃为之得度于彼岸。总而言之,这位天人师──毘婆尸佛,已超生死而到涅槃彼岸,故能以他所完成之法,去度脱众生!

  是时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见法得果,真实无欺,成就无畏,即白毘婆尸佛言:我等欲于如来法中,净修梵行。佛言:善来比丘!吾法清净自在,修行以尽苦际。尔时二人即得具戒。具戒未久,如来又以三事示现,一曰神足,二曰观他心,三曰教诫,即得无漏心解脱生死无疑智。

  这时提舍王子、大臣之子──骞荼等人,受佛开示而正见法性,而得入真理的果位。已了悟正真实在,不再自欺欺人,成就无所怖畏的心境。因此,而向毘婆尸佛表白说:我们愿在佛陀您的教化中,净修清净之…

《一 大本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二 游行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