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思考题
1.为什么执我众生之菩萨并非真正行持般若波罗蜜多,了知此理后我们应如何行持?
2.为什么我、众生及一切万法皆不存在?也谈一谈你对“无生与生不分别”就是行持胜般若的体会,以及你对般若殊胜性的认识。
3.无分别智慧所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修学般若法也需要在好的道场中依止上师长期闻思修行?
4.谈谈行为与智慧以及修行与定解的关系,也谈一谈平等性对我们的启示。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般若摄颂》。现在正在讲宣说道般若不可得,其中所行已经讲完了,下面讲所止。
寅二、所止:
若起众生痛苦想,思利众生除痛苦,
执我众生之菩萨,此非行持胜般若。
前面已经讲了,作为菩萨,若能了知胜义中一切都了不可得,且能如是而行,这就是真正行持般若。反之,若对众生起实有之想:这是天人、这是人、这是旁生,并认为众生都有不同的痛苦,如:天人有放逸之苦、人类有生老病死之苦、地狱有寒热之苦等,且思量我要发无上菩提心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从而解除他们的痛苦。当然,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这非常好。因为作为大乘行者,首先必须了知各种各样的众生都在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然后自己还要发心救度他们,也即遣除他们身心中的种种痛苦。但是,胜义中一切都了不可得的缘故,这样执著我和众生的菩萨并没有真正行持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还没有超越分别念。所以,只要有这方面的执著,就不是真正的菩萨。《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意思是说,如果菩萨有这些方面的相执,就不是真正的菩萨,因为他并没有行持真正的智慧波罗蜜多。当然,在世俗中这样的有缘悲心也可利益众生,但这只不过是暂时的修法。从究竟的角度来讲,还是应以无缘的慈悲心来度化众生。如《观经》云:“以无缘慈,摄护众生。”
关于悲心,在《往生论注》(1)中讲了三类:第一是缘众生的悲心,此乃小悲心;第二是缘法的悲心,这是中悲心;第三是无缘的悲心,这是大悲心。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经常这样祈求上师加持:请用您的大慈大悲来摄受我!那要成为大慈大悲,就必须以真正无缘的空性来摄持,否则也不可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境界。
大家也清楚,真正作胜义观察时,众生也没有、众生的痛苦也没有,我也没有、我所也没有……一切都了不可得。这一点,只要稍微对中观或般若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明白。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和众生本来都实实在在存在,而我们为了诬蔑或抹杀事实,反而说一切都是空性;而是他们本来都不存在,但众生却认为存在,故有必要澄清事实。有一位精神稍微正常的精神病患者给我这样说:“以前,我的所说、所想全都是错的,当时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现在一点也不知道。”凡夫人也是这样,他所认为存在的这些法,其实全都没有。
《大宝积经》云:“一切诸法无我、无有情,但是言说之所假立。”虽然每个人都说我,但大家一定要清楚万事万物的法都没有我,既然我不存在,那有情也不会有;所以只是言语、分别的假立,并非真实存在。《大宝积经》还说:“不见少法远离于空……不见少法远离缘起。”讲得很清楚,在万事万物中,根本见不到任何一法远离空性,也就是说与空性无二无别;也根本见不到任何一法远离缘起,即在世俗中众缘和合的显现是存在的,但在胜义中一切都远离四边八戏、了不可得。
任何一位菩萨,若能通达这样的见解,他就在行持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如果没有通达这种境界,表面上再怎么样,实际上也不应理。比如有人说:我度化了多少众生,我的事业如何广大。其实这也是一种执著相,因为在胜义中绝对没有这些执著的缘故。当然在世俗中,为了息灭众生的烦恼,也可这样假立;但这毕竟是假立,就像梦中出现违缘使用武器、发动军队一样,当醒过来时一切都会无踪无影。
子二、彼之摄义:
知诸有情与我同,知一切法如众生,
无生与生不分别,此即行持胜般若。
作为修学般若法门的菩萨来讲,首先要知道自己——我不存在,这非常重要;因为佛经里面也说我执乃为大魔。所以,只要有我执,所作所为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人们有我执的原因,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就会出现诸多不愉快的事情。大家想一想:很小的一件事情就跟道友吵架或跟他人不和,这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肯定是。“因为这个人对我不好、因为我的什么什么事情……”这样就跟人争斗。但所谓的我存不存在呢?若能详细观察,则能了知我跟天空中的鲜花一样了不可得,在这个时候也就通达了所谓的人我空性。
既然我不存在,那天下无边的有情也不存在。虽然表面上看,蚂蚁等小动物的身体非常细小,雪山狮子等大动物的身躯异常庞大,而人类又与它们完全不相同,但在具有我执方面却没有差别。比如,蚂蚁之所以辛辛苦苦营建自己的蚁穴,或经常拉着小虫的尸体拼命往回跑,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过美满幸福的生活;而狮子之所以要捕食等,其目的也是为了自己过快乐的生活;世间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其目的也是为了追求自己生活的目标。可见,只不过我执体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实际上世间任何一个众生都有我执,他们皆以自我为中心。但是,若能作真正观察,则可了知所谓的我并不存在;与我不存在一样,天下无边众生的我也不存在。其实,这就像一个精神癫狂的人所说的话全是假的一样,千千万万精神病者所说的话都不符合真理。所以,我们应了知有情与我相同,一切众生皆了不可得。
同样,一切诸法皆与众生相同。若人们在诸佛菩萨面前作供养、发无上菩提心度化众生,当然这是行持善法;若生嗔恨心、嫉妒心等恶念,还做许多不如法的行为,那这就是行持恶法。但善恶所摄的万法皆与众生相同,它们皆不存在。
为什么他们皆不存在呢?因为从本体上观察时,他们的产生都不可能有。既然产生没有,那不生也不会存在。为什么呢?因为生和不生皆是分别念的观待假立,除了分别念之外,根本就不成立。而什么时候我们真正懂得这样的道理,就能了知一切万法在世俗中是梦幻泡影,在胜义中是微妙的空性。若谁能通达生与不生皆不分别的境界,或谁有这样的修行功夫,他就在行持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法非常殊胜。《般若赞》云:“无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礼。”既然具有如此体性的般若是诸佛之母,那我们就应对这样的空性妙理有所认识。现在世间,很多人对空性一无所知,短暂的人生一直在恐慌和希望的状态中度过,活得特别累,非常可怜!如果他们能对空性有所认识,就不会那么苦,而在现见心的本来面目后,千千万万邪见密林全都能焚毁无余。圣天论师亦云:“空无我妙理,诸佛真境界,能坏众恶见,涅槃不二门。”意思是说,诸法空性无我的妙理,是诸佛圣者所行的一真境界,修行此法则能摧毁所有世间恶见,故它是获得涅槃的不二法门。虽然表面上看来很多人是凡夫,但若心中真正对空性有所认识,那就跟佛的智慧无二无别。
在修上师瑜伽时,最后要观想上师化为五光融入自己的心,其实此时安住于不可言说的胜义状态中的这颗心,就是所谓的三世诸佛,也是真正的上师。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有血有肉的人才是上师,其实真正了义的上师并非如此,而是自己所证悟的般若空性;它是释迦佛,也是阿弥陀佛。当然要讲得深一点,密宗当中有许许多多窍诀,而这样的深法又与每个人的心无二无别,但我们以前从来都没有认识过,所以修学空性非常有必要。
《维摩诘经》云:“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表面上看,一切万法都有不同形相,但实际上,它们皆为空性的缘故,并没什么差别;同样,万法皆远离戏论,因为它们的本体毕竟空故。可见,执著实有只是一种分别妄念,因为真正寻找时根本就得不到。
其实这样的真理,我以前讲《中论》时也讲过。当时我感觉,世界上很多文学家和科学家都很可惜。如果他们能用智慧来观察龙猛菩萨的思想,就有机会真正放下一切,可是他们却在实有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一直去寻找他们所谓的真理,当然这永远也得不到。其实,这就像疯狂病者在没有痊愈之前不可能说真话一样,一切众生就这样可怜!但有人认为:佛教太极端了,因为它让所有正常人全都退到不正常的状态。其实也不是这样,若我们能从正理上分析,就不得不承认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认为万法实有存在,但用中观理证剖析时,它们的确不存在;那不存在的东西我们认为存在,这是合理还是不合理?故万法皆是空性,这就是正确的结论。所以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大家皆应对空性法门有所认识,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懂得《般若摄颂》,那以后学修《金刚经》、《心经》等空性法门就没有问题。
而且,这样的法门我们能得到教授或传承,其价值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所以,现在听受空性法门的人,的确有非常好的缘分。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我讲者很了不起,大家才能得到利益。乔美仁波切曾引用噶mb的教证说:“即使是凡夫上师,他在灌顶或讲经时,诸佛菩萨也会降临在他身上,而他也能给弟子赐予加持;在传完法之后,诸佛菩萨又会马上回到清…
《般若摄颂释 第七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