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八课▪P2

  ..续本文上一页有自卑感,觉得自己学了这么多年什么都没获得。其实就像那位工人所说一样,没有学跟学了还是有差别。大家也可以想一想,刚开始入学院大门时,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态,可能对佛教的基本道理都特别迷茫。所以有时回忆起当时的状况,自己都会讥笑自己。拿我来讲,刚来学院时的言行举止和心态,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很幼稚。但现在我们虽然不敢说大彻大悟,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小悟,也即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当然,如果前世一直当牛做马,即生中恶业的等流果和异熟果特别深重,信心一直被深厚的萨迦耶见等邪见笼罩,始终提不起来,即使稍微有点信心也被非人捉弄,不能得到正常状态,就像特别严重的疯狂患者一样;除这种人之外,我想大家在学习这么殊胜的法门后,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壬二(若无此道则不得果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癸一、略说:

  

善逝菩提离异法,任何菩萨欲得此,

  

具方便行智慧度,无导师慧不可得。

  本颂的意思是说:没有般若波罗蜜多,根本不可能获得佛果。怎么得不到呢?颂词中说:最后我们所获得的最究竟的善逝如来正等觉的菩提果,它具有虚空的特征,远离一切能证所证、能得所得等世俗分别范围内的异法,也就是说一切因缘造作之法全都远离,是不可思议、远离言说的本体,当然这就是所谓的自然智慧果或法身果位。这样的果位,发了菩提心的人都想得到,但必须具足方便和智慧这两个因。如果大悲心、菩提心、回向、发愿、禅定等方便行,和通达一切万法无有实质的大智慧波罗蜜多没有,那大菩提就会像空中花园一样了不可得,或者说,具有般若波罗蜜多名称、远离一切戏论的果位就不可能得到。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成佛之因就是智慧和方便,如果没有这二者,佛果就得不到。《法华经·方便品》云:“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可见,一切众生要趋入无漏智慧的佛果,必须要依诸如来所宣说的正道,根本不可能凭自己的想象力来获得。现在汉地邪法比较多,它们既非佛教经论的内容,也非历代传承上师的教言与开示,只是凭自己的想象,将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分别念夹在一起,然后就建立一个宗派。那这些只会将人引入邪道,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

  另外,虽然其他宗教的典籍(如道教的《道德经》和回教的《古兰经》等)中,经常讲到深而玄的不可思议无为境界,以及天堂如何幸福、地狱如何痛苦等内容;但这些思想跟佛教里面胜义和世俗的道理相比,根本不能望其项背,虽然部分名词或内容相同,但主体精神根本不一样。但现在很多人都把其他宗教的名词或内容跟佛教融合在一起,说跟佛教一模一样,或者说自己的宗教已经超越包括佛教在内的其他宗教,且以这样的名义来接引人。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想很多人首先应该好好学习佛教的甚深道理,否则对自他都不会有好处。

  话说回来,积累资粮等和证悟空性,即智慧和方便两者非常关键,如果离开了它们,虽然表面上做了很多,也会徒劳无益,因为根本没有得果的机会。当然,传承上师给我们作的非常殊胜的指导,归根结底就是智慧和方便双运,因为离开这两者就不是真正的道。相信大家在看了一些传承祖师的教言后,就能了知他们在学道过程中,也是不离世俗和胜义,即智慧和方便双修而行持的。

  禅宗有位普庵禅师,他乃临济宗十三代子孙,是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人们称他为汉地的莲花生大士。他讲了很多密咒,也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神通境界。其所传下来的普庵咒,有消灾、长寿等功用,现在汉地很多寺院和居士,经常念这个咒语来驱蚂蚁等,也有人为它作曲,把它当作佛教歌曲来唱。从其传记来看,他有高尚的人格,非常重视修行,特别珍惜光阴。禅师平时喜欢念诵或翻阅《华严经》及《华严合论》等经论,他曾在禅宗寺院中十二年胁不沾席地用功修行。在39岁那年,他诵《华严合论》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一句时大彻大悟,从那时起他就能自由自在地上天堂、下地狱,且示现了非常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

  看过很多开悟者传记的人都清楚,不管是显宗的高僧还是密宗的大德,他们的行为都很稳重,平时也不浪费时间,一直很精进地修行。即使在修行时遇到违缘也不会退却,而且还会更加勇猛地用功,有的甚至几十年夜不倒单。但现在极个别修行人,在遇到一位上师时求一个法,念修几个月后就舍弃,然后又去找另外的上师去求另外的法,这肯定不行。所以大家在一个法门中,一定要长期稳固地精进修行,这非常重要!

  另外,从他们的事迹中也可看出,虽然他们已经到达很高的境界,但念诵等修行一直没有间断过。但现在极个别人什么境界都没有,却用禅宗、密宗里面特别深的几个名词来遮掩,从而将所有善根全部舍弃。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始终不会赞叹,因为再有怎么高的境界,世俗的善根也应重视。拿我们的传承上师来讲,他们的境界肯定远远超过现在极个别人,但他们却一直不断地精进努力,哪怕一点点的善根也要积累。在这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否则就非常可惜!

  我们要求上课前后的念诵都要拿转经轮,这一点我希望学院中的道友一定要坚持,也希望菩提学会的佛友皆能追随。如果没有转经轮,最好能想办法请。如果是买一件衣服,对城市里的人来讲,通过上网等途径很快就能成办。同样,迎请一个转经轮,也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所以大家一定要想办法得到转经轮。以前我鼓励大家请转经轮,两三年后我问有些居士,他们却说:“上师,请不到啊,转经轮很难请啊!”其实转经轮并不难请,现在到处都在卖,二三十块钱就可以请一个。若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兴趣,那对你来讲就真的很难了。

  真的,哪怕短时间用转经轮,功德也很大。我做了一个实验,如果没有算错,用转经轮一分钟可以转两百圈。以前我讲转经轮功德时,也引用很多教证讲过转经轮的功德,其中一条是这样的:经轮里面有多少咒语,我们每转一圈就能得到每一咒语念一遍的功德。这样的话,如果一分钟转两百圈,那你们想一想,上课前后在一小时左右念《普贤行愿品》等时,我们将获得什么样的功德?的确,这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因此,大家在坐车等时皆应尽量用转经轮。

  有些人行持善行很自然,做一件事情的同时顺便就能积累众多善根,其实这就是方便法。若这样的善根能以无有执著的空性智慧来摄持或如理作回向,那这已经成了菩提之因。所以,要成就佛果并不一定需要以神变看见什么东西,因为凡夫的神通是无常法,很有可能今天能看到很多东西,明天就看不到了。即使看得到,相续中的烦恼没有减少的话,这也跟看电影差不多,因为自己的相续根本没有得到改变。因此,在短暂的人生中,大家一定不要有很多改变,而应唯一在自相续中积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因为它们是佛果的唯一因。倘若没有以方便和智慧的导师来摄持,那菩提就了不可得,因为没有因就不可能有果。就像农民没有种下种子,就不可能收割庄稼一样。可见,佛果乃至任何一个成就,都不可能离开精进如法地修行,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轻视微小的功德。

  另外,大家也不要高攀特别大的境界,比如在很快的时间中出现神通等超胜境界,而应致力于自心是否有所改变,这样上师三宝的加持随时都会融入心田,自己的烦恼和分别念也会逐渐减少。虽然我们现在相续中有种种分别念,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恶心,但若我们依法行持众多非常珍贵的法门,比如用转经轮、念咒语、参禅、观空性、修加行等,相信每个人的相续都能获得很大的利益。有些道友信心比较大,每个法门都觉得很珍贵,对懂得价值的人来讲的确也是这样的。作为智者,虽然他想获得极高的境界,但他却会在自相续中一点一滴积累智慧和方便,这样获得菩提或者开悟就不再遥远。

  癸二(广说)分二:一、若离此道最终不成就果之理;二、如是了知而入此道之理。

  子一(若离此道最终不成就果之理)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丑一、比喻:

  

鸟身一百五由旬,羽翼折断无本领,

  

彼由忉利天自坠,至此赡洲必遭损。

  这里讲了一个假设的比喻:比如世间有一只鸟,它的身体非常庞大,有一百五十由旬,但其双翼折断无法腾飞。如果它从三十三天(即忉利天)自行跳到此南赡部洲,那它的整个身体必定会遭受损伤,甚至会导致死亡。现在很多从飞机上掉下来的众生都不能存活,那从这样的高度掉下来就异常危险。

  丑二、意义:

  

俱胝那由他劫行,诸佛此五波罗蜜,

  

无边大愿世恒依,无方便慧堕声闻。

  虽然在百千俱胝那由他劫中,行持获得佛果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多,而且在此世间也恒时不断地依靠无边大愿发愿祈祷。当然,这样做的功德不可思议、非常大,因为并非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一世几世,而是在特别漫长的时间中行持五波罗蜜多等善法。可是,仅此一点并非具全获得大菩提的因。为什么呢?因为成佛的真因是为了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佛果的菩提心,和追求圆满菩提的信心等大乘无量善巧方便,以及通达一切万法无有实质的空性智慧。其实这就像飞禽,拥有双翅就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否则就没办法飞翔一样。换句话说,如果智慧和方便没有具足,其他善法做得再广大、再漫长,也不能成为真正菩提的因,最终只会像没有翅膀的飞禽一样,堕入自私自利的小乘道当中。///

  可见,我们在行持善法时,最关键的就是要以利他的菩提心和信心等方便以及智慧波罗蜜多来摄持,否则再怎样精勤也非成佛之…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八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