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门乃至五部大论的学习没有必要,修加行更没必要,你们需要甚深的密法和大圆满的话,我可以传授。于是很多人认为:这位上师最慈悲,闻思、加行都不用,直接给我们传密法,这是最简单、最快乐的事情。自然他们也就不用经过加行和闻思这个关,而直接听受密法了。当然,如果自己真的有能力传授,那也可以。但我想:说般若和中观为主的法门不用闻思,即使不信佛教的人强迫让我说,我也不敢说,那就不要说其他原因了。通过前面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传讲、听受、思维般若的功德是什么样,所以那种要求弟子放弃对般若法门的传授、辅导、闻思的话语,就特别可怕。
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殊胜的教言。这样的话,虽然你已得了大圆满法,但因没有经过前面程序的原因,恐怕只能听到声音,相续中真正的意义就不一定能得到。为什么呢?因为大圆满是宁玛巴传下来的法,而本派传承上师,如: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荣索班智达以及108位伏藏大师,他们都特别重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为主的加行修法。无垢光尊者在一些教言中也说:中观闻思不究竟的人,看大圆满法本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现在世间有些人的得密法,可能只是上师比较大胆,才什么正当要求都不要,随随便便就把最深的法传给你。虽然在你耳边念了一遍,但自己相续能否得到意传的法义也很难说。如果是像莲花生大士那样的大成就者,这应该可以。当然,我也不敢说其他上师没有这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人的相续我并不知道,而且有些上师确实有不共的殊胜加持。但有些人,不要说弟子,自己相续中大圆满见修行果的境界有没有,也值得怀疑。因为,不一定名声很大修行就好,也不一定财富多相续中就有大圆满的境界,也不一定弟子多心中就现前了大圆满的自然本智。可见,打好闻思等基础再修行密法是最保险的。
现代社会,一个人做一些事情时,另一个人就想更好地宣传自己,或以更好的广告来吸引人(也许在别人眼中,我也是这样的)。但我自己发自内心地认为:佛法并不需要打特别吸引人的广告才能让人得到真实的利益,因为只要依靠它,相续就能得到改变,生命就能得以新生,也即不管是今生来世,一定能获得利益。拿闻思修行般若法门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今生来世肯定能获得无量无边的利益。因此在这些方面,我希望很多道友能打开自己的智慧来进行观察。同时,对般若的辅导、讨论、演讲,大家也不要舍弃。因为,在一天中参加一两次般若的讲考、辩考等,其功德无法想象。
而世间中,很多辩论、研讨、学习都没有功德,甚至还造恶业。虽然有时候我也喜欢看世间书,但我并没有把它们当作大乘佛法那样来对待。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般若法门跟中美德等国的学者或教授写的书等同起来。但有些人偏偏说:“这本书太好了,里面说得太绝了,我把它看作本尊一样,天天睡的时候都不离开。”我说:“怎么绝啊?”他说:“里面说一切都要包容,真的,只要包容什么烦恼都没有,我就因此获得极大的利益!”但我觉得,短暂人生中的包容也没什么,获得生生世世的功德才重要。可是,现在真正的佛教并未深入很多佛教徒的心,好多人都被各种世间暂时现象所诱惑。拿我们这里的出家人和在家居士来讲,以后肯定有很多人会堕入这样的邪道。我看有些人的表情,对世间法太有信心了。真的,我非常担心!
巳三、入定后得修行之功德:
菩萨修行胜般若,起定宣说无染法,
利生回向菩提因,三世间无等彼善。
某某菩萨先入于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当中,即入于空性的定,或现空无二的离戏法界,出定后则将无染法——入定所得到的境界或相应的道理为他人宣说,或者说,相合入定的境界,出定后自己的心不被名闻利养等世间八法所染,而传讲佛法——般若空性的意义,且将善根回向给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愿他们获得无上圆满的佛果,那这就是大菩提之因,在整个三界——地下、地上、天上或欲界、色界、无色界,根本没有比得上它的善根。
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能观修空性,方便时也应多念一些空性的咒语和经典。有些道友十几年以来每天都念《金刚经》,我很随喜。真的,功德不可思议!若时间很忙,念《心经》的时间应该有,因为《心经》短短一两分钟就可以念一遍,只不过与精进与否有关。对不精进的人来讲,再简单的经和咒语他也不念,那想获得解脱也就不可能了。
既然这样的善法在三界中都没有比得上的,那任何世俗善根也根本没办法与它相比;所以我们应入于这样的定,并在出定时将自己的境界告诉别人。本来这样做完全是可以的,但有些人很害怕,他们说:“别人让我辅导,但我特别害怕,因为讲错了有很严重的过失。”其实,作为一个凡夫人,有时候可能会讲错,但你发心没有错,而且自己很认真地讲的话,也不会有过失,即使有过失也不大,因为并不是故意讲错的。如果故意讲错,肯定有过失,但并非这样。所以,大家通过对空性法门的闻思修行以后,在有一些境界时,也可以告诉给不知道的人,因为世间中这样的可怜人太多了。如果他们对空性有所认识,即生中就不会那么苦恼,对生生世世的解脱来讲,相续中也种下了摧毁轮回的善根种子。
《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菩萨常善修习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意思是说,一切菩萨长期欢喜修行空性相,因为修空性的缘故,前所未知的一些道理而今就能知道。比如:以前不知道我不存在,通过修空性就能知道我不存在;以前不知道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通过现在修行空性,就能知道万法皆空,或者说,胜义中了不可得,世俗中如幻如梦。但这些新的认识,完全是依靠对般若经典或中观论典的闻思修行产生的,所以为他人传讲的功德就不可思议。因此,当我们稍微有所境界时,即不被世间八法所染的前提下,也应给大家传法。当然,对自相续已经证悟空性的大乘佛子来讲,他肯定闲不住,一定会把自己的境界传给他人。
原来有一个人听我讲中观,当时《入中论》刚讲到第六品,四种观察还没有讲完,他说:“我现在一定要回去,前面这些道理太好了,我好多朋友都需要认识。”我说:“不要急,本论听完了以后再下去也不迟。”他说:“不行、不行,前面的道理太好了,我一定要下去给他们传讲。”可见,自己有空性的感觉时,一定会为他人宣讲。以前我讲完《四百论》时,有一位道友说:“这个道理太好了,我想下山为我的朋友们宣讲。”因为他来学院的时间很短,我说:“暂时不要去,你出家的时间很短。”他说:“不行、不行,这些空性的意义太好了,我好多朋友都特别执著世间八法,我一定要给他们讲一遍。”但他下山后,他的朋友都不欢迎他,最后也没有讲成。听说他先请客与他们一起吃饭,饭后想约个时间传讲,但没有成功。
其实,若能传讲空性法,即使别人生起邪见,也有很大的利益。《杂譬喻经》中有一则公案:文殊菩萨在因地还是凡夫时,有一位叫喜根的菩萨,他是大乘佛子,在很多地方经常宣讲大乘般若空性的意义。当时文殊菩萨学小乘法门,天天很精进地行持十二头陀行等,听说喜根在传授大乘法,也顺便去听了一下,但没有生起真实的信心,或者说没办法接受,因为喜根菩萨讲贪嗔痴烦恼的本体就是菩提涅槃,与法性的本体无离无合。
后来他到喜根弟子那儿去,并对他说:喜根菩萨讲的不合理,因为他说贪嗔痴烦恼的实相是本来清净的空性,而它们本来是应该舍弃的不净之法。当时喜根的弟子也给他传讲了空性的道理,但他不但不接受,反而生起嗔恨心。后来喜根弟子为他宣讲了七十颂的空性赞叹文,但每讲一颂他的嗔恨心就更严重,到七十颂全部讲完时,他就生起了很大的邪见。
在那个时候大地裂开,他直接堕入无间地狱,感受了无量无边的痛苦。后来获得解脱得到人身,然后他才知道:“不信妙法,其罪重也。”意思是,没有深信妙法,其罪业非常严重。从此之后当他听到空性法义时,因为以前听过空性的原因,就很容易接受。后来通过专精修学,终得大智慧,而成解空第一。
既然智慧第一的大菩萨文殊师利,在因地时因对空性法门生起邪见而堕落,也因听闻过空性法门而得大智慧,那就说明在是否听闻空性方面,听比不听好。所以即使他人对空性生邪见也要传讲,因为这很有功德。
这里也讲,在整个三界中没有比此更大的善法,对这样的金刚语,我希望道友们应该牢牢记在心里。既然佛陀这样说了,麦彭仁波切也如实开显了密意,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应经常观修空性的意义。相信依靠上师如意宝为主的善知识的引导,很多人的相续中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见解——空性法门和大乘利他的修法在所有修行法门中最重要。
虽然很多人花言巧语地说:这本书很好,那个如何如何,但我觉得符合空性和利他教义的才可接受,除此之外只能暂时参考参考。很多人拿着光盘给我说:这里面讲得太好了,于是我拿来看一看到底说了什么,但全部讲的是气功,那我绝对不会把它看作最究竟的妙药来对待。有些人这本书也给我推荐,那本书也给我推荐,虽然我会说“好好好、谢谢”之类的感谢语,但我会看它们到底怎么样。
巳四、视如是福德亦如幻之功德:
这个科判讲,虽然传讲、思维以及入定后得修行有很大功德,但也应把它们观成如幻如梦,不能执著为实有,也即不能像从来没有听闻过空性法门的世间人一样。
了知此福不实空,虚无不真无实质,
如是行持佛智行,行时引摄无量福。
虽然前面讲了,在名言中缘般若而作的思维、传讲、修行,有不可估量、不可言说的功德或福德,但在胜义…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一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