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观相属。观相属品当中,现在讲第三个问题,主要破其余外道和因明前派所承认的相属。这些相属,大多数都在《释量论》当中有广说。在《集量论》、《定量论》等相关因明论典当中,也都已经遮破了。所以,在我们有时间、有条件的时候,希望大家在学习本论的同时,也应该参考一些其它书籍。这样以后,外道所承认的种种观点是什么样,我们自宗是怎么承认的,这些问题就很容易了解。
其实,学习因明的主要目的,就像克主杰大师在他的《释量论大疏》里面所讲的一样:我们学习因明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自相续当中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首先是对佛陀,尤其对佛陀成为量士夫,生起不退转的信心。然后,了知佛陀所宣讲的佛法,成为真正的解脱津梁。这是我们学习因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因此,大家也不能想:学习因明以后,可能我的辩才、我的智慧超胜于其他人。以这样的目的学因明,是不合理的。然后,像现在的一些世间人,为了获得自己的地位、文凭、名声,或者为其它的目标而学习因明,这样也没有任何实义。麦彭仁波切也讲了:在我们的相续当中,有与外道相同的一些邪见和分别念,有些很明显,有些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现,但相续当中都有种子。特别是以前当过外道的,外道的种子就比较多。以后在因缘具足的时候,这种邪见就可能会产生。我们学习因明,就是要破掉这些邪见。这也是一个目标。
大家也应该知道:在《释量论》的最后偈颂中,以太阳的比喻,宣讲了学习因明的五种功德,或者说五种胜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它的光能焚烧世间的草木,它能放射出光芒,它具足无量功德,它能蒙蔽夜晚的鸱枭等,最后能使莲花开启,有五种功德。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习因明,也有五种功德。第一个,自他相续当中的各种外道、内道的邪见草木会焚烧。第二个功德,能放射出:文殊菩萨所加持的,陈那论师的究竟密意与智慧光芒。第三个,学习因明以后,具足世间、出世间的各种各样功德,就像太阳具足百般功德一样。第四个,依靠学习因明而产生的智慧,能断除像世间鸱枭般的各种邪门外道的见解和邪说,能摧毁他们的各种反驳。第五个,就像太阳能开启莲花一样,对佛陀和三宝具有信心的智者们的智慧,自然开启。所以我想,大家方便的时候,应该看一下《释量论》最后一个颂词。
当然,这五种功德主要讲学习《释量论》的功德。但是,有许多高僧大德把它当作学习整个因明的胜利、功德来介绍。而克主杰等论师认为:《释量论》的最后偈文是萨迦班智达为了弘扬因明而发的誓言,也有这种说法。麦彭仁波切的注疏里面说:这个偈颂是前辈译师们的发愿,也有这样说的。还有,第七世嘎玛巴秋扎江措——法称海,他有五部大论的大疏(广讲),在他的因明广讲当中也说了:这是前辈大德们所宣讲的一种誓言。在法尊法师的译文当中,并没有特别明显说明。不管最后的偈文是谁说的,藏传佛教的所有高僧大德都公认,学习因明有这五种功德。
我们在座的,有些人的相续当中存在许许多多与外道相同的邪知邪见,通过因明的学习,以因明的知识就可以摧毁。有些人的相续当中虽然没有这些邪见;但是,如果没有学好因明,那遇到外道或者具有邪见者,或者遇到一些寻伺分别念比较强的人,要想让他们趋入佛门,就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们学习因明,的的确确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感觉上:虽然我们已经学了前五品的知识,但有个别道友,学完了也就忘完了。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并没有深入进去,自相续当中的邪见还依然存在。包括前一段时间,有些唯识宗的问题,以及其它因明问题,在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讲义当中,也讲得比较明显,我在宣讲的时候,也给大家讲得特别清楚,但讲完了以后,就根本没有记住啊!有些人是这样的:她提出一个问题,我进行回答,但她根本没有专注,并没有一个一个地记下来,也不管有用没用。按理来讲,我的意见与看法很值得重视,但她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当时,她根本说不出任何理由来反驳我;但是后来,她的邪见依然没有打破,遇到谁,口口声声都要问这个问题。本来这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但是,你没有搞懂的话,它永远都结成一个病,永远都化不了。
所以,我非常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也好,或者是后代的学者,在学习因明的时候,每一天所学的知识,所学的道理,自己一定要通达。通达之后,看能不能在相续当中再三地串习。如果没有这样,那你相续当中的邪见,永远都是留着的,但这不太合理。我们这里,并不是没有讲如何对治,道理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但是,你自己没有用上。现在世间上,很多人的问题,上师和诸佛菩萨并不是没有回答过,已经回答过很多很多次;但是,我们有些人的邪见一直存在。法本上的意义,跟他的相续始终结合不起来。这样一来,永远也没办法得到利益。有些人每天都是:哦!这个对我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直接或者间接,它是摧毁我们邪知邪念的一种妙药。
这些方面,大家应该值得重视。
下面,我们继续讲其它外道的观点:
依此可将俱会集,差别以及差别者,
能作接触等相属,所有观点一并遮。
我们上面,宣讲破种类与饶益相属等的时候,有许多理证。这些理证应该能遮破,外道所承认的这些相属。当然,这里面也应该存在因明前派的观点。前面,破同性相属和彼生相属的所有理证,实际上非常尖锐。在真正的外境上,不可能有任何相属,这一点说得非常清楚。依靠这些理证,可以破斥外道所承认的:俱有相属、会合相属、聚集相属、差别相属和差别者相属,以及能作相属和接触相属等。这些关系,可以一并破完。
下面,对这些观点一个一个作广说:外道到底是怎么承认的?我们对这些观点怎么样遮破?当然,在自释当中,对外道的观点,还是有比较广地遮破。而在蒋阳洛德旺波尊者的讲义当中,只是归纳性地遮破,并没有一个一个地遮破。但我想,我们讲一个外道观点的时候,如果需要驳斥,也可以顺便进行驳斥。因为,在颂词当中也并没有广破,在尊者的这个讲义当中,也只是象征性地遮破。
有谓枣核依铜盆,彼为俱有之相属。
外道是这样认为的:诸如枣核(枣子)放在铜盘里面,这就是俱有相属。为什么是俱有相属呢?因为这两者是不同的物质,所以同体相属是不可能的事情;又因为这两个物质是同一个时间当中存在的,所以彼生相属也不可能。但这两者没有关系也不可能,因为一个物体依靠另一个物体的缘故,所以,它们之间有一个能依所依的关系。这种能依所依的关系,应该成为俱有相属。这是外道的承许。
我们可以这样遮破并建立自宗:应该说,水果跟器皿之间,在同一个时间当中没有任何关系,第一刹那的果实和第一刹那的器皿之间,不可能有任何关系。如果果实是第二刹那,那就以果实前面自己的本体,作为近取因;器皿对它来讲,成为俱有缘。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们之间也有一个关系。也就是说,第二刹那的果实跟第一刹那的依靠处,这两者有一个:依靠俱有缘不掉下去的作用。比如桌子上放茶杯,在同一个刹那间当中,桌子跟茶杯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什么关系都是没有的。如果茶杯第二刹那间存在,它自己前面刹那的本体就作为近取因,桌子就作为俱有缘。我们知道,所谓俱有缘,对事物的差别起作用;然后近取因,对事物的本体起作用。桌子对茶杯的本体没有绝对的作用,所以不是真正的因;而对它的差别——不掉下去、不落下去,这样的作用叫做俱有缘的作用。依靠俱有缘而产生的东西,可以叫做所生,它们之间有能生所生的关系。比如地水火风里面产生豆子,豆子的俱缘因是外面的四大种,而它的近取因,应该是它自己前面的豆子。依靠田地和肥料可以产生豆子,世间的人们有没有这样的说法呢?应该是有的。
这两者,如果从同一时间的角度来讲,什么关系都没有,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如果从不同时间来讲,它们之间有一种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你们所说的俱有相属,也没有必要安立俱有相属。实际上,它就包括在彼生相属当中。法称论师的观点:所有的相属,要么同性相属,要么彼生相属。这两种相属不包括的关系,在这个世间上是没有的。所以,外道这样的分类,实际上多此一举,没有必要。
有谓无常依常有,称为会合之相属。
有些外道是这样承认的:檀香树等无常别法和常有的树木总法,应该是会合在一起的。比如,金瓶的别法是无常的东西,金瓶别法实际上依靠瓶子的总法。我们前面第三品当中讲的,别法和总法之间有常和无常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叫做会合相属。实际上,这种会合相属是不合理的。《释量论》当中,也已经再三地遮破了。因为外道认为有一种总法存在,他们有时候叫总,有时候叫有支,有时候叫聚法,等等,有各种名称。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不合理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个世间上,具有实体性的常法是不存在的。如果常法不存在,那依靠它的无常别法,也不可能存在。或者,一个是无常法,一个是常有的法,而常法永远也不存在,将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跟一个无常的法连在一起,这好像石女的儿子跟牦牛结婚一样。所以,你们的这种说法不合理…
《第三十二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