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P3

  ..续本文上一页世间的大小之王,

    以及护世的四大天王,并三十三天的天众中,

    是最为尊贵的天主,所以他们都会来恭敬我;

    然而还更有于世间里,随顺成就等正觉的人,

    他的名号叫做满天师(指佛陀),所以我要稽首礼拜他!』

   御者又唱诵诗偈说:

   『这位一定是世间里最殊胜的人,所以才使天王帝释您,

    恭敬合掌,向着东方稽首礼拜他;

    我现在也应当礼敬天王您所礼拜的人。』

   当时,天帝释││舍脂之夫,唱诵如此诗偈,礼拜佛陀后,便驾乘千马的车子,前往园观。」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那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之王,尚且如此恭敬佛,也赞叹恭敬佛。你们比丘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也应如此恭敬于佛,也应当赞叹恭敬佛陀的人,这是你们所应当修习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九九经注释:

  1、舍脂之夫:舍脂,为帝释夫人之名。故帝释为舍脂之夫,梵语叫舍脂钵低。

  

  一一○○、本经叙说帝释为自在之王,犹敬礼法、僧,故世尊劝诸比丘亦应如是敬礼法、僧,赞叹敬礼法、僧者。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广说如前经一样。差别的是:「当时,帝释走下常胜殿,向着东方合掌敬礼尊法……。」乃至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就如前经一样地广为解说。差别的是:「当时,帝释诵偈答御者说:

   『我真实被大地世间一切的大小王,

    以及护世的四天王,并三十三天的天众,

    如此一切的天人等,所尊重恭敬;

    然而更有修持净戒,长夜入于禅定,

    由于正信而出家,完成一切梵行的人,

    所以我对于他们所在之处,尊重恭敬地礼拜。

    又有调伏贪欲、瞋恚,超越了愚痴之境,

    修学不放逸的人,我也恭敬礼拜他。

    对于贪欲、瞋恚、愚痴三毒,都已永远不染着,

    尽除一切烦恼的阿罗汉,又应敬礼他。

    如果是居住在家,能奉持净戒,

    如法修布萨(诵戒忏过)的人,也是应当敬礼他!』

   御者诵偈告诉帝释说:

   『这些一定是世间最殊胜的人,所以天王才礼敬他;

    我也应当如此,随着天王恭敬他。』

   众比丘啊!那天帝释││舍脂之夫,尚且敬礼法、僧,也赞叹礼敬法、僧的人;你们已能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也应当要如此地敬礼法、僧,也应当赞叹礼敬法、僧的人。」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一○○经注释:

  1、据佛光阿含藏注云:「本段位例应另数一经,因大正本欠数,故依之。」

  

  一一○一、本经叙说天帝释为自在之王,犹常恭敬众僧,常赞叹恭敬僧功德。故佛劝诸比丘亦当如是恭敬众僧,赞叹敬僧功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在过去世时,有天帝释想进入园观里,天王指示御者,叫他准备千马的车驾。御者接受教示,立即准备好车驾,回报帝释说:『所乘车驾已准备好,天王应知是启程的时候了。』

   当时,帝释就从常胜殿走下来,向着四周各个方向,合掌恭敬礼拜。

   这时,那御者看见天帝释从宫殿下来,立于中庭,向着四周各个方向,合掌恭敬礼拜。见后感到很惊怖,吓得连马鞭都掉落到地上,而唱诵诗偈问说:

   『各个方向就只有人在,他们都由臭秽的胞胎所生,

    人的神识就处在污秽的死尸中,常被饥渴所燋燃;

    为什么憍尸迦您,要尊重这些不执着于家的僧人呢?

    请您为我解说其中的道理,我迫切如饥渴般地希望听闻!』

   当时,天帝释就唱诵诗偈答说:

   『我正是恭敬那些能出家而不执着于家的人,

    他们自在地游行诸方,而不计执他的行止。

    城邑国土的形态,都不能牵累他的心;

    不积蓄资生的器具,一往直前而安住于无欲中。

    前往各方并无所求,只有无为最为快乐;

    所说的话一定是善言,不说话时就是在寂定里。

    诸天与阿修罗,各个都互相违逆;

    人间自相斗争,彼此相违也是如此。

   只有出家的人,对于各种斗争都无所争斗;

    对于一切的众生,舍弃以刀杖去砍打伤害。

   对于钱财能远离财色,不醉酒也不荒淫;

   远离一切的罪恶,所以我敬礼他们。』

   这时,御者又诵偈答说:

   『天王所尊敬的人,这一定是世间最殊胜的人;

    所以我从今日起,应当礼敬出家人。』

   如此诵偈讲说之后,天帝释敬礼诸方一切僧毕,便登上马车,游观园林去了。」

   佛陀告诉比丘说:「那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之王,然而他仍常恭敬于众僧,也常赞叹恭敬僧的功德。你们比丘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也应当如此地恭敬众僧,也应当赞叹敬僧的功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一一○二、本经叙说阿修罗兴兵攻打三十三天,帝释令宿毗梨天子兴兵应战,并以精勤方便劝勉他,终于摧伏阿修罗众。世尊乃以此事劝勉比丘应勤精进,赞叹精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在过去世时,阿修罗王发动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想去和三十三天的天众战斗。当时,天帝释听闻阿修罗王发动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想要来作战。听到这件消息后,立即告诉宿毗梨天子说:『阿公你知道了吗?阿修罗发动了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想要和我们三十三天众作战。阿公可敕令三十三天众发动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来和那阿修罗作战。』当时,宿毗梨天子接受帝释的教示,回到自己的天宫,却怠慢放纵,不知积极努力兴兵。

   阿修罗军队已出发在道路上,帝释闻知后,又告诉宿毗梨天子说:『阿公!阿修罗的军队已经在道路上了,阿公可迅速敕令发动四种兵与阿修罗作战。』宿毗梨天子接受帝释的教示后,立即又回到了天宫,可是却仍懈怠放纵。

   这时,阿修罗王的军队已快到了,释提桓因听闻阿修罗的军队已在近路,又告诉宿毗梨天子说:『阿公知道吗?阿修罗军队已在近路了,阿公!你应迅速通告诸天发动四种兵!』

   这时,宿毗梨天子就唱诵诗偈答说:

   『如果有清闲无事的地方,无所作为而又安稳快乐,

    得到这样地方的话,不用行作也没有忧虑;

    你应当给我这样的地方,使我得到安稳的快乐。』

   当时,帝释诵偈答说:

   『如果有清闲无事的地方,无所作为而又安稳快乐,

    假如得到这地方的话,不用行作也没有忧虑,

    你能得到这种地方时,也应带我去那儿!』

   宿毗梨天子又诵偈说:

   『如果所处不用方便努力,清闲无事而又安稳快乐,

    如果得到那种地方的话,不用行作也没有忧虑,

    你应当给我这样的地方,使我得到安稳快乐。』

   当时,天帝释又诵偈答说:

   『如果所处不用方便努力,清闲无事而又安稳快乐,

    人们如能得到这种地方,不用行作也没有忧虑,

    你能得到这种地方时,也应带我去那儿!』

   宿毗梨天子又诵偈说:

   『如果所处虽不放逸,但清闲无事而又安稳快乐,

    人们如能得到这种地方,不用行作也没忧虑,

    你应当给我这样的地方,使我得到安稳快乐。』

   当时,天帝释又诵偈答说:

   『如果所处虽不放逸,但清闲无事而又安稳快乐,

    人们如能得到这种地方,不用行作也没有忧虑,

    你能得到这种地方时,也应带我去那儿!』

   宿毗梨又诵偈说:

   『懒惰而清闲无事,不知所应做的事都已做好,

    行作五欲都能领会,你应当给我这样的地方。』

   当时,天帝释又诵偈答说:

   『懒惰而清闲无事,就能得到究竟的安乐,

    你能得到那种地方时,也应带我到那儿!』

   宿毗梨天子又诵偈说:

   『没有事也能得到快乐,不用行作也没有忧虑,

    假如给我这样的地方,就能使我得到安乐。』

   天帝释又诵偈答说:

   『如果看到或听到,众生不需行作事业就可得安乐,

    你能得到这种地方的话,也应带我去那儿!

    你如果畏惧所行作的事,不思念有为的造作,

    就应当迅速将它去除净尽,只向涅槃之路迈进。』

   当时,宿毗梨天子便整饬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与阿修罗作战,摧伏阿修罗众,诸天得胜而回归天宫。」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释提桓因发动四种…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