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P4

  ..续本文上一页,顶过礼后,坐于一边。慈地比丘既不看她一眼,也不与她说话。蜜多罗比丘尼就问慈地比丘说:「阿阇梨(教授师、轨范师)啊!你为何连一眼也不看我,而且又不跟我说话呢?」

   慈地比丘说:「那陀骠摩罗子比丘常拿粗糙的食物来恼害我,使我吃食时很苦恼,而你又不关心我。」

   比丘尼说:「你打算怎么办呢?」

   慈地比丘说:「你可到世尊处,告说:『世尊啊!那陀骠摩罗子比丘不守法、不象样,跟我一起做不清净的波罗夷罪。』我就会出来作证说:『是的,世尊!就如我妹说的这样。』」

   比丘尼说:「阿阇梨啊!我怎么可以对于一个修习梵行的比丘,以波罗夷罪来诽谤他呢?」

   慈地比丘说:「你如果不这样去做,我就和你断绝,不再与你往来交谈,互相看视。」

   这时,比丘尼默思片刻,然后答说:「阿阇梨啊!要我这样做,我就听从你的教导好了。」

   慈地比丘说:「你且等我先到世尊处后,你再随后而来。」

   当时,慈地比丘立即前往,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蜜多罗比丘尼也随即由后而至,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为什么会有这不善、不象样的陀骠摩罗子!他竟在我处,做出不清净的波罗夷罪来。」

   慈地比丘又告诉佛陀说:「如我妹子所说的,我先前也知道这件事。」

   那时,陀骠摩罗子比丘就在大众之中。

   这时,世尊就问陀骠摩罗子比丘说:「你是否听到这些话了呢?」

   陀骠摩罗子比丘答说:「已听到了,世尊!」

   佛陀又问陀骠摩罗子比丘说:「你现在该怎么说呢?」

  陀骠摩罗子告诉佛陀说:「就如世尊您所知道的,就如善逝您所知道的。」

   佛陀告诉陀骠摩罗子说:「你只说如世尊所知道的,现在这样说法是不合时宜的。如果你现在还记得这件事,你就应说记得有这件事;如果不记得有这件事,你就应说不记得有这件事。」

   陀骠摩罗子答说:「我自己实在不记得有这件事。」

   当时,罗睺罗尊者在佛陀后边,拿着扇子为佛搧凉,就跟佛陀说:「世尊啊!真的是不善、不象样!这比丘尼说:『陀骠摩罗子尊者跟我做不清净的邪行。』慈地比丘也作证说:『是的,世尊!我先前就已知道这件事,就如我妹子所说的。』」

   佛陀告诉罗睺罗说:「我现在且问你,你就随己意回答我。如果那蜜多罗比丘尼来告诉我说:『真是不善、不象样!罗睺罗同我一起做不清净的波罗夷罪。』慈地比丘也作证告诉我说:『是的,世尊!就如我妹子所说的,我先前也已知道这件事。』的话,你将怎么办呢?」

   罗睺罗答佛陀说:「世尊啊!我如果记得有这件事,我就会说确有这件事;如果不记得有这件事,我就会说不记得有这件事。」

   佛陀说:「罗睺罗啊!像你这样的愚痴人都还能说这样的话辩解,如何像陀骠摩罗子这样清净的比丘,不能说这样的话呢?」

   这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对于陀骠摩罗子比丘,你们应当为他作忆念的羯磨(授戒忏悔仪式);对于蜜多罗比丘尼,当依自言罪过,为作灭摈(逐出僧团);对于慈地比丘,应当委婉劝谏教诫他:『你是怎样看到这件事情的?在那里看见?你为何会到那里看见呢?』」世尊如此教导后,就从座席起来,走进室内坐禅。

   当时,众比丘就对陀骠摩罗子比丘,为他作忆念的羯磨;对于蜜多罗比丘尼,依她自言的罪过,为作灭摈;对于慈地比丘,就委婉劝谏告诫他:「你是怎样看到这件事情的?在那里看见?你为何会到那里看见呢?」

   如此劝谏时,慈地比丘这样说:「那位陀骠摩罗子并不曾做出不清净的行为,也没有违犯波罗夷罪。然而那位陀骠摩罗子比丘曾再三以粗恶的食物来恐怖我,使我吃食时觉得很辛苦。我对于陀骠摩罗子比丘因为有贪、瞋、痴、怖畏,所以才会这样诬告他。其实那位陀骠摩罗子比丘是清净无罪的。」

   那时,世尊于下午从禅定中出定,走到大众前敷座而坐。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们已对于陀骠摩罗子比丘,为作忆念羯磨;对于蜜多罗比丘尼,依她自言的罪过,为作灭摈;对于慈地比丘,用委婉的话语劝谏;……乃至他说:『陀骠摩罗子比丘是清净无罪的。』」

   这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为什么这样愚痴?只为了饮食的缘故,明知而故犯妄语!」当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假如舍弃一法(指不妄语),明知而故犯妄语,

  不顾虑到后世,那就会无恶不做!

  宁愿吃食烫热的铁丸,就如炽盛的炭火一样,

  也不可以违犯禁戒,而去吃食人家信施给僧团之物。」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六三经注释:

  1、陀骠摩罗子:亦译实力士、陀骠大力士,比丘名。

  2、典知众僧饮食:今言「典座」,即司厨,主事众僧饮食。

  3、慈地比丘:南传律藏则作慈比丘与地比丘。

  4、蜜多罗:比丘尼名,为慈地比丘之妹。南传律藏作慈比丘尼。

  5、波罗夷:戒律中的极重罪,华译断头,喻如断头,不能再生。又译作弃,谓弃之于外。又译不共住,谓不能入僧数。又译退没,谓其退失道果。又译堕落,谓堕落于阿鼻地狱。犯此罪者,不名比丘,不名沙门,非释迦子。比丘犯杀、盗、淫、大妄语四戒,叫做四波罗夷。

  6、「于陀骠摩罗子比丘,当忆念」:别译杂阿含经卷一第十四经此处作「汝等为陀骠比丘作忆念羯磨」。羯磨,华译作业,即作授戒忏悔等事业的一种宣告仪式,由此宣告仪式的宣告文,而成就所作之业。

  7、「蜜多罗比丘尼,当以自言灭」:别译杂阿含经此处作「弥多罗比丘尼,以自言故,为作灭摈」。灭摈,律中科罪之名。比丘犯重罪而无悔心者,灭僧籍而摈斥之也。

  8、「若能舍一法……而食僧信施」:别译杂阿含经此处作「若成就一切,所谓虚妄语,则为弃后世,无恶而不造!宁当以此身,吞食热铁丸;不以破戒身,而受净信施。」

  

  一○六四、本经叙说陀骠摩罗子比丘在佛前空中涅槃的情景。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陀骠摩罗子尊者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希望在佛陀跟前取般涅槃。」

   世尊静默着。如此三次的启请,佛陀才告诉陀骠摩罗子说:「这有为法造作的万物,依法应如此!」

   当时,陀骠摩罗子尊者就于佛前,进入三昧之中,如他所入之禅定,朝向于东方,上升至虚空中,显现四种威仪││行、住、坐、卧。然后入于火光三昧,身下冒出火焰,全身明澈,光焰四射,有青、黄、赤、白、玻璃、红色等光色。身下冒出火焰,还烧己身,而身上却喷出水来,喷洒着他的身体。有时身上冒出火焰,向下燃烧他的身体,身下却喷出水来,往上喷洒他的身体。向着周围十方,做种种化现后,就在于空中,从身内冒出火焰,焚烧自己身体,入于无余涅槃中,全身消尽寂灭,不留遗尘。譬如在空中燃灯,灯油、灯心都烧尽了;那陀骠摩罗子在空中入于无余涅槃,身心全都灭尽,也是像这样。这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譬如烧烫的铁丸,它的火焰极为炽烈,

  等热势逐渐息灭了,也不知它的光焰归向何处。

  像如此正确的解脱,能度越烦恼的淤泥,

  各种烦恼的洪流已永断,一样不能知道他的趋向,

  他已得到如如不动的行迹,进入无余涅槃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一○六五、本经叙说佛陀度化贼人央瞿利摩罗的经过。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在央瞿多罗国人间游行教化。当经过陀婆阇梨迦林时,遇到了牧牛人、牧羊人、采柴草人,以及其余做各种工作的人。他们看见世尊在路上行走,看到后,都来劝告佛陀说:「世尊啊!不要从这条路走去!前面有位贼人叫央瞿利摩罗,时会恐吓伤害人。」

   佛陀告诉众人说:「我不畏惧!」说完话后,就从道路走去。那些人再三劝告,世尊还是向前走去。遥见央瞿利摩罗手拿着刀和楯向自己冲跑过来,世尊于是运用神通现身缓步而行,使央瞿利摩罗奔跑追赶不及。等跑得极为疲累后,在遥远处告诉世尊说:「停下来!停下来!不要跑开!」

   世尊和他并行而答说:「我本就常停着,是你自己不停下来!」

   这时,央瞿利摩罗就唱诵诗偈:

  「沙门还在奔走疾行,然而他却说自己是常停着;

  我现在已疲倦得停下来了,可是他却说你没有停下来。

  沙门你为什么说:我已停着,是你不停着呢?」

  当时,世尊就以诗偈答说:

  「央瞿利摩罗啊!我说常停着,

  是指对一切众生,停止以刀杖伤害他们;

  而你却恐吓伤害众生,不停止恶业的造作。

  我对于一切虫,停止以刀杖伤害它们;

  而你对于一切虫,却常逼迫恐吓伤害它,

  造作各种凶害的恶业,始终没有休止的时候。

  我对于一切神祇,停止以刀杖相向;

  而你对于一切神祇,却长夜地苦相逼迫,

  造作邪恶的恶业,到现在还不知停止。

  我已住于息灭之法,一切都不放逸;

  因为你不能彻见四圣谛,所以不能息止放逸的行为。」

  央瞿利摩罗又唱诵诗偈告诉佛陀说:

  「我久久才见到佛陀您,所以随路追赶您;

  现在听闻您真实奇妙的说法,我当会舍去久远来的邪恶行。

  我说了这样的话后,就应放下手中的刀楯,

  投地俯身顶礼世尊,希望您听许我出家!

  佛陀您以慈悲之心,也是多哀怜我的缘故,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