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P11

  ..续本文上一页恬。”

  在印光大师法语录中记载:“在乾嘉年间,有三位禅僧,结伴为同参,死后,一生江苏,为彭蕴章;一生云南,为何桂清;一生陕西,为张费。三人惟彭能记忆前生的事,后入京会试,俱见二人,遂说前生为僧事;二人虽不记得,亦一见如同故人,成莫逆之交。殿试,彭中状元、何榜眼、张传炉。彭曾放过主考学台,然颇贪色,后终于家。何桂清则作南京制台,洪杨作乱,失南京,被清帝问罪死。张费尚教过咸丰皇帝书,回回作反,骗去杀之。此三人,已经不是平常的僧人了,可惜不知求生西方,虽得些洪福,二人不得善终;彭竟贪著女色,下生后世,恐更不如此生矣。

  苏州吴隐之先生,清朝探花,学问、道德、相貌俱好,民国十年朝普陀,晤我(印光大师)自言:前生是云南和尚,因是烧香过客不能多叙,亦未详问其因由。十一年,余往扬州刻书,至苏州一弟子家,遂访之,以为其夙因未昧,及见而谈之,则已完全忘失,从此不再来往。及十九年,余闭关报国寺,至十一月,彼与李印宗、李协和二位来,余问:汝何以知前生是云南僧,伊云:我二十六岁时,作一梦,至一寺,知为云南某县某寺,所见之殿堂房舍,树木形状,皆若常见,亦以已为僧。醒而记得清楚,一一条录,后一友往彼作官,特去一对,丝毫不差。余曰:先生今已八十岁,来日无多,当恢复前生和尚事业,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庶可不负前生修持之苦功。伊云:念佛有甚么稀奇。余曰:念佛虽不稀奇,世间无几多人念。顶不稀奇之事,就是吃饭,但全世界无一人不吃饭,此种最不稀奇之事,汝为何还要做?伊不能答,但仍不以为然。转问其他二位:君等念否?答曰:念。伊仍无下语。终不肯念,至十二月三十日夜,将点灯时,去世矣,恰满八十岁。

  此君前生,当亦很有修持,故今生感得大功名,大寿命,但今生上尽伦常,连佛法亦不再信,岂不大可哀哉!”读此,我辈释子,能不警惕,努力念佛,求生净土?是以释尊大慈,最后仍然殷殷劝导:“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四)广引诸佛称赞令断疑

  (1)释尊赞阿弥陀佛

  舍利佛,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此文有承上起下之意,承上,释尊言: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起下,是不独我释尊一人见是利,说是言,其他六方诸佛,无不见是利,无不说是言。

  赞是称赞,叹是感叹,前言:我见是利,今言: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正显示此利,并非人间一般名枷利锁之利,亦非普通一般善事、佛事之利,简直是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阿弥陀佛功德,不可思议,在阿弥陀佛本身说:功德有三:

  一、法施广大:以无量寿、无量光,恒演佛法。

  二、神化周遍:极乐国土,水鸟树林,咸宣法音,众生相好,受用如意。

  三、摄受众生:四十八愿度有情;三根普被,利钝兼收。

  若在被度众生方面说,功德有五:

  一、念佛成功:即可横超三界,带业往生,不待断惑。

  二、往生极乐:即圆证三不退转,一生同居土,便具足以上三土功德,不待渐进。

  三、但持圣号:不假参禅修观之方便,自得心开。

  四、七日为期:即得一心不乱,无劳多劫勤苦精修。

  五、称念弥陀:便为六方诸佛之所护念,令得安稳,无诸障难。

  可知念佛法门,功德实在不可思议,故不独释尊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其他六方诸佛,亦称扬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实际上,梵文原本,是有十方诸佛称赞弥陀功德,玄奘法师翻译此经时,亦保留十方诸佛称赞。但鸠摩罗什法师译此经,因嫌十方佛赞的 经文太长,故于十方中,略去四维,认为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已经包括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故简去四维,但言六方。

  (2)六方佛现相称赞

  1.东方诸佛称赞

  东方亦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梵语阿鞞,译名无动,或不动。因佛证三德,不为三惑所动,更不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世间八风所动。又佛证中道妙理,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湛然常住,不为二边所动。本来东方是群动之首,今佛名不动,正是显示动而不动,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须弥相佛:梵语须弥,译名妙高,此山由四宝所成,高越群山。今佛以须弥相为名,显示佛身百福庄严,相好光明曰妙;九界咸归,众所胆仰,曰高。

  大须弥佛:显示佛德高广巍巍,最尊最胜,九界圣凡,所不能及。维摩经云:“名称高远,踰于须弥。故名大须弥佛。”

  须弥光佛:因为佛的智光,高广普照,映蔽群生,如须弥山之四宝光明,映蔽日月,故名须弥光佛。

  妙音佛:佛音微妙,普应群机,如维摩经言:“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云:“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故名妙音佛。

  恒河,是印度四大河流之一,译名天堂来。其沙细如面粉,佛说法,每喜引用恒河之沙,以譬喻其数之多。佛的意思是说:东方世界无尽,而住世诸佛亦无尽,其数多如恒河之沙,实在不胜枚举,今但举其中五佛,以等摄其余恒巧沙数诸佛。故说:“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诸佛无不有土,而诸佛皆以三千大千世界为其所教化的国土。广长舌相,是由不妄语所感得的果报。如果能持不妄语戒,三世口业清净,可感舌相,长至其鼻。诸佛由于无量劫来,皆持不妄语戒,故感其舌薄长,能覆其面。若显神通,则其广长舌相,能尽覆其所教化之国土,甚至盖覆诸佛国土。

  华严经离世间品说:“佛子,菩萨摩词萨,有十种舌,何等为十: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演畅词辩无尽舌,开阐大乘助道舌,遍覆十方虚空舌,普照一切佛刹舌,普使众生悟解舌,悉令诸佛欢喜舌,降伏一切诸魔外道,除灭一切生死烦恼,令至涅槃舌。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则得如来遍覆一切诸佛国土无上舌。”

  今东方阿鞞佛等恒河沙数之佛,各于其所教化的国土中,皆现出广长相舌,遍覆其所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汝等众生,有说:是诸佛各于其国劝导其本土众生,当深信极乐世界及阿弥陀愿力不可思议,而要相信此经。亦有说是在释尊说此经之同时,十方诸佛,各于其国,亦称赞阿弥陀佛,亦同时劝导其本土众生及娑婆世界众生,皆当信受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不可思议等十六个字,原是本经的别名。唐玄奘法师译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以不可思议摄于“净土”二字中。罗什法师,深知此土众生,喜欢简略,故以不可思议功德等十六字,摄于佛名,因此只译为:“佛说阿弥陀经。”念佛的人,不但为其本师阿弥陀佛之所护念,亦为十方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是以诸佛现相共劝一切众生,应当信受,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2.南方诸佛称赞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故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日月灯佛:是从佛的三智立名。日能照昼,发育万物;喻佛道种智,照俗谛理,成就众生。月能照夜,可除黑暗;喻佛以一切智,照真谛理,破烦恼闇。灯能照日夜,并可照日月之不足;喻佛一切种智,证中道理,真俗并照,圆融无碍。故名日月灯佛。

  名闻光佛:谓佛之名称普闻于十方,德光遍照于四土,故称名闻光佛。

  大焰肩佛:焰是光明照耀,兼有燃烧的含义;肩是人的两肩,有负荷义。譬喻佛证得权实二智,能燃烧众生的烦恼,能负荷如来的家业,是从权实二智立名。

  须弥灯佛:须弥山由四宝所成,宝各有光,能照如灯,谓之须弥灯。喻佛转八识成四智,以四智光明,照破自他烦恼的黑暗,因名须弥灯。

  无量精进佛:是约行立名,佛因中广修无量法门,悉皆精进不懈;速得成就佛道,因立是名。

  “如是”指前文所列五佛,“等”是等于南方世界所有恒河沙数众多诸佛,无不称赞净土法门,无不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说诚实不妄之语,劝导一切众生,应当信受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3.西方诸佛称赞

  舍利佛,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无量寿佛:与阿弥陀佛同名,以佛佛道同,故十方世界诸佛,同一名号者甚多。或说:西方无量寿佛,就是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因为释尊说此经,并劝导众生当信是经,当发愿往生,正畅其本怀,故亦称赞释尊所说:“此经”。

  无量相佛:相是相好庄严,佛的应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甚至八万四千相好庄严。佛的报身,有刹尘无量相,佛的法身,有不可思议无量相。今佛名无量相,正是约法身立名。

  无量幢佛:幢有摧邪顾正之义,此佛因中,能够“法门无量誓愿学”,故果上所立法幢亦无量。一一法幢,皆能摧邪显正,故名无量幢佛,是约法立名。

  大光佛:是约智立名。佛证三智,智光广大,遍照法界。又佛常放光明,接引众生,故名大光佛。

  大明佛:亦依智立号,佛证三智,果上起用,恒以三明六通,教化众生。或以三智之光,破众生三惑之暗,故曰:大明佛。

  宝相佛:是以相立名,佛的宝相庄严,胜妙殊特,犹如世界七宝,灿烂夺目,高贵无比,故名宝相佛。

  净光佛…

《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