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P3

  ..续本文上一页丘内心充满欢喜,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一○一八、本经叙说给孤独长者得病,佛陀劝彼当学四不坏净,长者言已成就,佛陀即记说其得阿那含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给孤独长者生病,身体极为痛苦。世尊闻知后,于早晨穿著法衣,手拿着钵盂,进入舍卫城中乞食,他次第乞食,就走到了给孤独长者的家前。

   长者遥见世尊,就扶着床想起来。

   世尊看见后,就告诉他说:「长者不要起来!这样会增加痛苦的。」世尊坐了下来,告诉长者说:「怎样呢?长者啊!你的病痛还可忍受吗?身体的苦患,是转剧?还是减轻了呢?」

   长者答佛陀说:「非常的苦啊!世尊!很难忍受啊!」乃至讲说三种病苦的感受,就如差摩经(见第一O五经)所详述的一样,……乃至痛苦的感受是只增不减。

   佛陀告诉长者说:「你应当如此修习:要对于佛陀有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有坚定不移的净信,成就圣戒。」

   长者告诉佛陀说:「就如世尊您所说四种坚定不移的净信,我已具足这些法,这些法中也有我的分。世尊啊!我现在对于佛陀已有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也有坚定不移的净信,成就圣戒。」

   佛陀告诉长者说:「真好啊!真妙!」就为长者记说得到阿那含果。

   长者请求佛陀说:「希望世尊今天在这儿接受我的供养。」当时,世尊静默地应允了。

   长者立即吩咐备办各种洁净甘美的饮食,供养世尊。世尊食后,又为长者讲说种种佛法,给予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一○一九、本经叙说给孤独长者得病,阿难尊者为其说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阿难尊者听说给孤独长者身遭病苦,就前往他家探视。长者遥见阿难,就扶着床想起来。……乃至讲说三种病苦的感受,就如前面叉摩经(即差摩经)所详述的一样,……乃至痛苦是只增不减。

   当时,阿难尊者告诉长者说:「你不要恐怖!愚痴无闻凡夫不信佛,也不信法、僧,圣戒不具,所以会有恐怖,也害怕命终及后世的苦患。而你现在不信已断、已知,对于佛陀具足净信,对于法、僧也具足净信,成就了圣戒。」

   长者告诉阿难尊者说:「我现在要恐怖什么呢?我当初在王舍城寒林中的丘冢间遇见世尊时,就已得到对于佛陀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坚定不移的净信,成就了圣戒。从此以后,家中的钱财全都和佛陀及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共享。」

   阿难尊者说:「真好啊!长者!你已自己记说是得须陀洹果了。」

   长者请求阿难尊者说:「请您今天在这儿接受我的供养。」

   阿难尊者静默地应允了。

   长者立即备办各种洁净甘美的饮食,供养阿难尊者。阿难尊者食后,又为长者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一○二○、本经叙说给孤独长者得病,舍利弗劝其当修习不着六根、六境、六界、五蕴等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舍利弗尊者听说给孤独长者身患病苦。闻知后,他告诉阿难尊者说:「你知道吗?给孤独长者身患病苦,我们应该同往探视。」阿难尊者静默地应允了。

   当时,舍利弗尊者和阿难尊者就同往给孤独长者家。长者遥见舍利弗尊者,就扶着床想起来。……乃至讲说三种病苦的感受,就如叉摩经所详述的一样,身上的病苦是变得更严重而没有减轻。

   舍利弗尊者告诉长者说:「你应该如此修习:不执着于眼根,不依眼界而生贪欲之识;不执着于耳、鼻、舌、身根,也不执着于意根,不依意界而生贪欲之识。不执着于色境,不依色界而生贪欲之识;不执着于声、香、味、触、法境,乃至不依法界而生贪欲之识。不执着于地界,不依地界而生贪欲之识;不执着于水、火、风、空、识界,乃至不依识界而生贪欲之识。不执着于色蕴,不依色蕴而生贪欲之识;不执着受、想、行、识蕴,乃至不依识蕴而生贪欲之识。」

   这时,给孤独长者听得悲叹流泪。阿难尊者问长者说:「你现在感到畏怯了吗?」

   长者告诉阿难说:「我不畏怯。我是因自己回想,奉佛二十余年以来,从未曾听闻舍利弗尊者讲说如今所闻这么深妙之法的缘故。」

   舍利弗尊者告诉长者说:「我也是很久以来,未曾为诸位长者们讲说如此的佛法了。」

   长者请求舍利弗尊者说:「有一些居家的白衣(平民)居士,虽有胜信、胜念、胜乐,可是却不曾听过深妙之法,而生退没之心。慈悲的舍利弗尊者啊!您应当为居家的白衣居士们讲说深妙之法,也是因为哀悯他们的缘故!舍利弗尊者啊!今天就请您们在这儿接受我的供养。」舍利弗尊者等二人静默地接受供养的邀请。

   长者立即备办各种洁净甘美的饮食,恭敬地供养。舍利弗尊者食后,又为长者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一○二一、本经叙说达磨提离长者得病,世尊劝其应修习四不坏净,并六随念处。

   达磨提离长者经,也像世尊为给孤独长者初次说法的经文所详述的一样,第二经也是同样的说法。差别的是:「如果长者能依此四种坚定不移的净信后,应向上更修习六随念处,就是念如来之事,……乃至念天之事。」

   长者禀告佛陀说:「世尊啊!依此四种坚定不移的净信,向上更修习六随念处,我现在都已经成就,我经常修习念如来之事,……乃至念天之事。」

   佛陀告诉长者说:「真好啊!真妙!你现在自己已记说得阿那含果了。」

   长者请求佛陀说:「希望世尊您接受我供养的邀请。」当时,世尊静默地接受邀请。

   长者知道佛陀接受邀请后,立即备办各种洁净甘美的食物,恭敬地供养。世尊食毕,又为长者做种种的说法,给予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一○二一经注释:

  1、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一○二二、本经叙说长寿童子得病,佛陀劝其当依四不坏净,于上修习六明分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有位叫长寿的童子,是树提长者的孙子,身染重病。

   当时,世尊听说长寿童子身染重病,便于晨朝穿著法衣,手拿着钵盂,进入王舍城中乞食,依次走到长寿童子家。长寿童子遥见世尊,扶着床想起来。……乃至讲说三种病苦的感受,就如叉摩经所述的一样,……乃至病苦是只增不减。

   世尊说:「所以,童子啊!你应当如此修习:对于佛陀有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有坚定不移的净信,成就圣戒。」

   童子告诉佛陀说:「世尊啊!您所说的四种坚定不移的净信,我现在都已具足,我经常对于佛陀具有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具有坚定不移的净信,成就圣戒。」

   佛陀告诉童子说:「你应依这四种坚定不移的净信,更向上修习六种明分之想。是那六种呢?就是诸行(指世间一切的物质与精神现象,无常想、无常是苦想、苦即无我想、观食(指因缘)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灭)想。」

   童子告诉佛陀说:「就如世尊所说,要依这种坚定不移的净信,更向上修习六种明分(智慧的因素)之想,我如今也都具备了,然而我仍会这样想着:我命终之后,不知我的祖父树提长者将会怎样?」

   当时,树提长者告诉长寿童子说:「你不要顾念我,你现在且听世尊说法,要思惟忆念,就可得到长夜的福利,有安乐的利益。」

   此时,长寿童子说:「我对于一切诸行,都当作无常想、无常是苦想、苦即无我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灭想,这些想,都常现在我前。」

   佛陀告诉童子说:「你现在已自己记说得斯陀含果了。」

   长寿童子请求佛陀说:「世尊啊!希望您今天就在我家接受供养。」当时,世尊静默地应允了。

   长寿童子立即备办各种洁净甘美的食物,恭敬供养。世尊食毕,又为童子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一○二二经注释:

  1、「一切行无常想……死想」: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汝于此一切诸行,当作无常观,无常即苦想,苦即无我想,断想、离贪想、灭想而住」。

  

   一○二三、本经叙说婆薮长者得病,世尊为长者说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婆薮长者身遭病苦。

   当时,世尊听说婆薮长者身遭病苦,就如前面达摩提那长者经文所详述的一样,记说已得到阿那含果,……乃至世尊从座席起来离去。

  

  一○二四、本经叙说释氏沙罗得病,世尊劝其修习四不坏净,又于上修习五喜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有位释氏沙罗患了严重的病。

   当时,世尊听说释氏沙罗患了严重的病,就于晨朝穿著法衣,手拿着钵盂,进入迦毗罗卫国乞食,依次走到释氏沙罗的家。释氏沙罗遥见世尊,就扶着床想起来。……乃至讲说三种病苦的感受,就如差摩经所详述的一样,……乃至病苦是只增不减。

   世尊说:「所以,释氏沙罗啊!你应当如此修习:对于佛陀有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有坚定不移的净信,成就圣戒。」

   释氏沙罗告诉佛陀说:「世尊您所说,应于…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