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P5

  ..续本文上一页消除。』同样地,比丘啊!如果你们在空旷幽静之处、大树下、空舍里而会生起恐怖,心惊毛竖的话,就当忆念如来〡〡如来是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当忆念如来之时,恐怖即可消除。为什么呢?那天帝释怀有贪、瞋、痴,对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不得解脱,还有恐怖、畏惧、逃窜、避难的心理。然而他仍告诉诸三十三天,要他们忆念自己摧伏敌人的幢幡;更何况是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已远离贪、瞋、痴,解脱了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也没有各种恐怖、畏惧、逃避,怎会不使忆念如来的人消除各种的恐怖呢?」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七四、本经叙说佛告舍利弗,若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我、我所见、我慢、系着、结使,得心解脱、慧解脱,则能究竟苦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娑枳国的安阇那林中。

   那时,世尊告诉舍利弗尊者说:「我能对于法做简略的解说或详细地广为解说,但要了知此法却很难。」

   舍利弗尊者禀告佛陀说:「希望世尊您能简略地说法、或广为解说、或如法而说,确实会有解知法的人。」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如果有众生对于自己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能观察无我、我所有,也没有我慢、系着、结使等烦恼,……乃至得到心灵的解脱、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的话,那么对于此有意识的身体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会执持有一主宰的我、我所有,也没有我慢、结使、系着等烦恼,所以就可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了。

   舍利弗啊!如果那比丘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不妄见有我、我所有,也没有我慢、系着、结使等烦恼,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的话;那么他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会妄见有我、我所有,也不会有我慢、系着、结使等烦恼,他就能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了。

   舍利弗啊!如果又有比丘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不妄见有我、我所有,也没有我慢、系着、结使等烦恼的话,那么他就能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了。

   舍利弗啊!如果又有比丘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不妄见有我、我所有,也没有我慢、系着、结使等烦恼,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的话;那么他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会妄见有我、我所有,也不会有我慢、系着、结使等烦恼,他就能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了。舍利弗啊!这样就叫做比丘断除了爱缚、结使、我慢等烦恼,得到了觉悟,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

   舍利弗啊!对于这问题在其余地方我也有说到,在回答波罗延的富邻尼迦所问经中,我曾说:

   『世间有各种不同的事物,要安于所遇而不冲动,

   内心寂静,远离各种烦恼尘垢,拔除它的根本而不渴望,

   既已度越三界果报的生死大海,就不再有老死的忧患。』」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舍利弗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九七四经注释:

  1、婆枳国:位于中印度舍卫城之南,与憍萨罗国南方之阿 阇城隔河相望。

  2、答波罗延富邻尼迦所问:此经见南传小部经集第五品第四章布那迦问经,其经文如下:「洞悉世上万事万物,在世上任何地方都不冲动,平静,无激情,无烦恼,无贪欲,我说这样的人能超越生和老。」(见博远出版白话佛教经典(七)经集,郭良鋆译)

  

  九七五、本经叙说阿难独自思惟后,诣佛求证所悟,内容都如前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阿难尊者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独自在一僻静之处,这样思惟着:或有一个人他这样想着││如果我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不妄见有我、我所有,也没有我慢、系着、结使等烦恼,并且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的话;那么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会妄见有我、我所有,也不会有我慢、系着、结使等烦恼,我将于那时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

   此时,阿难尊者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就去到世尊住处,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独自在一僻静之处,如此地思惟着:如果有一个人如此地说││我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乃至具足自知作证。」

   佛陀告诉阿难说:「是的!是的!如果有一人这样地想着:我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已经不妄见有我、我所有,也没有我慢、系着、结使的烦恼,并且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了。阿难啊!那比丘如果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已经不妄见有我、我所有,也没有我慢、系着、结使的烦恼,并且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的话;那么他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就不会妄见有我、我所有,也不会有我慢、系着、结使的烦恼,并且他能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解脱,在现世中具足自知作证。

   阿难啊!如果比丘对于这有意识的身体以及外境的一切事物,……乃至具足自知作证,这样就叫做比丘已断除了爱缚、结使、我慢,得到觉悟,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

   阿难啊!我对此问题在其它地方也有说到,在回答波罗延的忧陀耶所问经中,我曾说:

   『断除了爱欲之想,忧苦也同时远离,

    觉悟睡眠盖,灭除掉悔盖,

   舍弃贪欲、瞋恚而心得清净,观察现前诸法,

   我说智慧的解脱,能灭除无明的昏暗。』」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阿难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礼佛之后离去。

  第九七五经注释:

  1、答婆罗延忧陀耶所问:见南传小部‧经集第五品第十四章乌德耶问经,其经文如下:「拋弃对爱欲的渴求和失望,克服懒惰,戒绝恶行。思想超然,达到纯洁,把思考正法放在首位,我告诉你,这就是凭借智慧获得解脱和铲除无知。」(见博远出版白话佛教经典(七)经集‧郭良鋆译)

  

   九七六、本经叙说十八爱行能起生死轮回。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现在将讲说爱乃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这些都会成为众生的障碍、为遮盖、为胶滞、为守卫、为覆蔽、为封闭、为阻塞、为暗冥、为狗肠、为乱草、为丝絮,使众生从此世到他世,从他世到此世,往来流转,没有不流转的时候,众比丘啊!到底是那些爱为网、为胶,……乃至使众生往来流转,没有不流转之时呢?就是有我之故,所以执取有我、欲我、尔我、有我、无我、异我、当我、不当我、欲我、当尔时、当异异我、或欲我、或尔我、或异、或然、或欲然、或尔然、或异等想法。如此十八种爱行都是从内而起。

   由于比丘认定有我,所以对于一切所有执取而说我欲、我尔……乃至十八种爱行由外境而生起,如此总说为十八爱行。内、外爱行合说三十六爱行,或于过去生起,或于未来生起,或于现在生起,如此又总说是一百零八种爱行,就是这些爱行为网、为胶、为泉、为藕根,能成为众生的障碍、为遮盖、为胶滞、为守卫、为覆蔽、为封闭、为阻塞、为暗冥、为狗肠、为丝絮,使众生从此世到他世,从他世到此世,往来流转,没有不流转之时。」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九七六经注释:

  1、十八爱行从内起:指从执取内五蕴而生起之十八种爱行。北传十八种爱行内容简略又重复,实在难以理解;南传相对经文及论藏之分别论第十七品小事分别中皆有十八爱行之内容,就是众生执取:一、我是有,二、我是如是,三、我乃如彼,四、我应与彼异,五、我应是有,六、我应如是有,七、我应如彼之有,八、我应有与彼异,九、我是常,十、我是无常,十一、愿我有,十二、愿我如是有,十三、愿我如彼有,十四、愿我与彼异,十五、我应当有,十六、我应当如是有,十七、我应当如彼之有,十八、我应当与彼异等想法。

  2、十八爱行从外起:指从执取外五蕴而生起之十八种爱行。根据南传经论所说,其执取内容如下:一、由此我是有,二、由此我如是,三、由此我如彼,四、由此我与彼异,五、由此我应是有,六、由此我应如是有,七、由此我应如彼有,八、由此我应与彼有异,九、由此我是常,十、由此我是无常,十一、由此愿我是有,十二、由此愿我如是有,十三、由此愿我如彼之有,十四、由此愿我与彼有异,十五、由此我应是有,十六、由此我应如是有,十七、由此我应如彼有,十八、由此我应与彼有异。

  

  九七七、本经叙说爱恚互生,若具足诸禅,则可断爱恚。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从爱而生爱,从爱而生恚;也有从恚而生爱,从恚而生恚的现象。

   怎样叫从爱而生爱呢?就是有一个人,他对于某个众生感到欢喜、爱乐、顾念、适意,他人也对那个众生产生欢喜、爱乐、顾念、适意的想法。于是他就这样想着:我…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