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告诉佛陀说:「您是否可用譬喻来解说呢?」
佛陀说:「我可用譬喻来解说。比丘啊!譬如有一座大石山,没有断裂也不崩坏,它的高低宽广各一由旬。如果有人每百年就拿迦尸国所产的白毡来拂拭它一次,如此拂拭不止,大石山终被拂平了,可是劫的时间却仍未尽。比丘啊!在如此长久的劫中,有百千万亿劫遭受各种的苦恼,……乃至众比丘啊!应当这样修习:断除三界生死的果报,不要使它增长!」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九四一经注释:
1、迦尸劫贝:迦尸,佛世十六大国之一。都城婆罗 斯,即今之瓦拉那西市。劫贝,白毡名。即以劫贝树之絮织之者。
九四二、本经叙说佛以士夫百年命终,犹不能忆念劫数边际为喻,劝比丘当断除诸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
当时,有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好衣服,向佛陀行礼,右膝跪地,恭敬合掌问佛陀说:「世尊啊!过去有几劫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我全部都能把它说出来,然而你要理解却很难。」
比丘告诉佛陀说:「您是否可用譬喻来解说呢?」
佛陀说:「我可用譬喻来解说。比丘啊!譬如有一个人寿命百岁,他每天早上忆念三百千劫,中午忆念三百千劫,傍晚也忆念三百千劫,天天这样地忆念劫数,到他百年命终之后,他还是不能把劫数忆念得完。比丘应知:过去的劫数就如此的无量。众生在过去无量的劫数里,长夜受苦,积骨成山,髓血成流,乃至流转于地狱、畜生、饿鬼恶道中。就像这样,比丘啊!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所以,比丘啊!你们应这样修习:断除三界生死的果报,不要使它增长!」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四三、本经叙说佛告诸比丘,三界无有一处不生不死者,故应断除诸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三界没有一处是不生不死的地方。众生就在如此长夜的无始生死里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所以,比丘啊!你们应这样修习:断除三界的生死果报,不要使它增长!」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四四、本经叙说佛告诸比丘,三界无有一处无历劫父母亲友者,故应断除诸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三界没有一处是无历劫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宗亲、师长。就像这样,比丘啊!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所以,比丘啊!你们应当这样修习:断除三界生死的果报,不要使它增长!」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四五、本经叙说佛以大雨渧泡,一生一灭为喻,众生生、死亦复如是,故应断除诸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譬如下大雨时生起的水泡,一生起便又消灭一样。同样地,众生被愚痴无明所覆障,被爱缚系住了脖子,从无始的生死以来,出生与死亡就在长夜中不断地轮转,而不知苦的本际。所以,比丘啊!你们应当这样修习:断除三界的生死果报,不要使它增长!」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四六、本经叙说佛告诸比丘,众生长夜轮转,如普天大雨,无断绝处,故应断除诸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譬如普天下大雨,东西南北四方都无断绝之处。同样地,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有无量的国土劫成、劫坏,就如天下大雨,普雨天下一样,毫无断绝之处。就像这样,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譬如掷杖于空中,或者头部先落地,或者尾端先落地,或者中段先落地;同样地,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或者堕于地狱道,或者堕于畜生道,或者堕于饿鬼道中。就像这样,从无始的生死以来,在长夜中轮回流转。所以,比丘啊!应当这样修习:断除三界的生死果报,不要使它增长!」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九四六经注释:
1、洪澍:澍,雨水。洪澍,即大雨。
九四七、本经叙说佛告诸比丘,众生轮转五趣,如士夫转五节轮,常转不息,故应断除诸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比丘啊!就好比有一个人转动着五节轮,常转而不息;同样地,众生也在转动着五趣的轮子,或堕于地狱、畜生、饿鬼,以及人道、天道之中,常转而不息。就像这样,众生从无始的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所以,比丘啊!你们应当这样修习:断除三界的生死果报,不要使它增长!」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四八、本经叙说佛以过去世毗富罗山诸名及住于此之居民,今皆灭没为例,证明诸行无常,故劝诸比丘,当修厌离,以得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毗富罗山边。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是不安定,是会变易之法。众比丘啊!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应当生起厌离,不爱乐它,以得解脱。
众比丘啊!在过去世时,这毗富罗山名叫长竹山,有众多的人民围繞着山而居住,村名叫低弥罗。那时低弥罗村人寿命四万岁,他们要爬上这山顶,往返要花四天的时间。当时,世上有佛,名叫迦罗迦孙提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人世间,说法教化人民,从开始、中间到后段都很殊胜,有完善的法义,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是梵行清白之法,将它开发显示出来。可是那长竹山的名称到今天消失了,低弥罗聚落的人民也都灭没了,而那位迦罗迦孙提佛如来也已入于般涅槃。比丘啊!你们应当知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不是永恒,不安定,是会变易之法。所以,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你们应当修习厌离,远离贪欲,以得解脱。
众比丘啊!在过去世时,这毗富罗山也曾叫做朋迦。此时,有人民围繞着山而居住,村名叫阿毗迦。那时人民寿长三万岁,阿毗迦人爬上这山顶,要经三天才能往返。当时,世上有佛,名叫拘那含牟尼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为人民演说经法,从开始、中间到后段都很殊胜,有完善的法义,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是梵行清白之法,把它开发显示出来。众比丘啊!可是那朋迦山的名字长久就已消失了,阿毗迦村的人也久已亡没,那位拘那含牟尼佛世尊也入于般涅槃了。就像这样,比丘啊!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不是永恒,不安定,是会变易之法。所以比丘们应当修习厌离,不爱乐它,以得解脱。
众比丘啊!在过去世时,这毘富罗山也曾叫做宿波罗首,有众多的人民围繞着山而居住,村名叫赤马。此时的人寿有二万岁,那些人民要爬上这山顶,要经过二天才能往返。当时,有佛名叫迦叶如来、应供……乃至出现于人世间,为人民演说经法,从开始、中间到后段都很殊胜,有完善的法义,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是梵行清白之法,将它开发显示出来。比丘啊!你们应该知道,这宿波罗首山的名字久已消失,赤马村人也久已亡没,而那位迦叶佛世尊也已入于般涅槃。就像这样,比丘啊!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不是永恒,不安定,是会变易之法。所以,比丘啊!你们应该修习厌离,远离贪欲,以得解脱。
众比丘啊!今日这座山就名叫毗富罗,也有众多的人民围繞着山而居住,名叫摩竭提国。这里人民的寿命有百岁,如果自己能好好照顾调养的话,还可超过百岁。摩竭提国人要爬上这山顶,很快就能往返了。我现今在这儿得成为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为人民演说正法,教化他们,使他们能得到寂灭涅槃、正道、善逝、觉知。比丘啊!你们应当知道,这毗富罗山的名称将会消失的,摩竭提人也将会亡没的,而如来于不久后也将会入于般涅槃的。就像这样,比丘啊!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不是永恒,不安定,是会变易之法。所以,比丘啊!你们应当修习厌离,远离贪欲,以得解脱。」
这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古昔叫长竹山,有低弥罗村邑;
次名朋迦山,有阿毘迦聚落;
后名宿波罗首山,有聚落名赤马;
今名毗富罗山,有国名叫摩竭陀。
这些山名都会消失,人民也都会亡没,
诸佛也都入于般涅槃,凡是存在的事物无不灭尽!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全都是生灭之法,
有生起的话无不又灭尽,只有寂灭才是最安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