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八四、本经详说觉、精进、无罪、摄等四力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四种力││觉力、精进力、无罪力、摄力。怎样叫觉力呢?就是智慧、大智慧、深智慧、无上难胜的智慧等,这些就叫做觉力。怎样叫精进力呢?就是对于不善法或不善法之类,黑法(喻不如理之法)或黑法之类,有罪法或有罪法之类,不应亲近法或不应亲近法之类,远离这些法之后,对于其余善法或善法之类,白法(喻如理之法)或白法之类,无罪法或无罪法之类,应亲近法或应亲近法之类,对这些法要生起欲愿,能够运用方法增强精勤修习,以正念正知而修学,这样就叫做精进力。至于无罪力与摄力,就如上所提示之修多罗(契经)的说法一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八五、本经略说有五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五种力。是那五种呢?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八六、本经叙说当勤加精进,成就五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众比丘应该这样修学:我应当更加勤劳精进,以成就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八七、本经分别说明五力的内容。
我听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所谓信力,当知就是四不坏净。所谓精进力,当知就是四正断。所谓念力,当知就是四念处。所谓定力,当知就是四禅定。所谓慧力,当知就是四圣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八八、本经叙说当成就五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所以,众比丘啊!你们应这样修学:我当成就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八九、本经叙说有五学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修学者有五力。是那五种呢?就是修学者的信力、修学者的精进力、修学者的惭力、修学者的愧力、修学者的慧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八九经注释:
1、「有五学力。何等为五?谓信力是学力……慧力是学力」:南传相对经文英译本此处作 These are the five powers of a learner . what five
The power of faith , of conscientiousness , of fear of blame , of energy and of insight .(有修学者的五力。是那五力呢?就是信力、惭力、愧力、精进力、和慧力)。
2、惭力:于恶自厌名惭,即自己反省而耻作诸恶。
3、愧力:于过羞他为愧,即愧惧他人而怖畏诸恶。
六九○、本经叙说当成就五学力。巴利本本经与前经合为一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众比丘啊!你们应这样修学:我当成就修学者的信力、成就修学者的精进力、成就修学者的惭力、成就修学者的愧力、成就修学者的慧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九○经注释:
1、「诸比丘!当作是学:我当成就信力是学力……成就慧力是学力」:南传相对经文英译本此处作 Wherefore , monks , train yourselves thus : We will become possessed of the learner”s power called the power of faith ; we will become possessed of the learner”s power called the power of conscientiousness ; we will become possessed of the learner”s power called the power of fear of blame ; we will become possessed of the learner”s power called the power of energy ; we will become possessed of the learner”s power called the power of insight .(比丘们!当作是学:我们应成就修学者的信力;我们应成就修学者的惭力;我们应成就修学者的愧力;我们应成就修学者的精进力;我应成就修学者的慧力)。检视英译本,可见北传之「信力是学力」即英译本之 the learner”s power called the power of faith .
(一种叫信力的修学者之力││修学者的信力);其余四力可类推。
六九一、本经详说五学力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什么是修学者的信力呢?就是对于如来有完善地信仰,根本坚固,一切诸天、魔王、梵天、沙门、婆罗门,以及其余同类之法所不能毁坏。什么是修学者的精进力呢?就是四正断,内容就如前面已详细解说过的一样。什么是修学者的惭力呢?就是羞耻,耻于生起邪恶不善法等所有烦恼之类,受到一切因果的炽然苦报,于未来世而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就叫修学者的惭力。什么是修学者的愧力呢?就是对一切可愧的事而感到愧悔,愧悔生起各种邪恶不善法等烦恼之类,受到因果的炽然苦报,于未来世而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这就叫修学者的愧力。什么是修学者的慧力呢?就是圣弟子运用智慧,成就通达世间生灭的智慧,贤圣超出、厌离、决定思择、正确灭尽苦恼,这就叫修学者的慧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九一经注释:
1、「谓圣弟子住于智慧……是名慧力是学力」: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相对经文此处作「比丘们!此有具慧圣弟子,以通达生死(或五蕴生灭)、神圣、抉择、真正通达苦尽之慧而成就者,此称为慧力」。
六九二、本经叙说当成就信等五力,意同六九○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所以,比丘们!应这样修学:我当成就修学者的信力,成就修学者的精进力、惭力、愧力、慧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九三、本经叙说若对善法有所变易退减、不能久住的话,他人当以五种白法呵责你;反之,刞会庆慰你。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对于善法有所变易、退减、或不能常久摄持的话,他人就应当用五种白法(清净之法)来呵责你。是那五种呢?就是说因你不能依正信而入于善法,如果能依正信的话,就能远离不善法,而修习一切善法了;也告诉你不知精进、无惭、无愧、无慧以便入于善法;如果能依智慧等善法的话,就能远离各种不善法,而修习一切善法了。
如果比丘对于正法不变易、不退减、常久摄持的话,他人就应当以五种白法来庆慰你。是那五种呢?就是慰勉你能依正信而入于善法;如果能依于正信的话,就会远离不善法,而修习一切善法;也慰勉你能依精进、惭、愧、智慧而入于善法;如果能依于智慧等善法的话,就能远离各种不善法,而修习一切善法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九四、本经叙说若比丘还戒、退戒,他人当以五种白法来呵责;反之则会庆慰。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比丘弃学还戒或退戒的话,他人就应当以五种白法(清净之法)来呵责你。是那五种呢?就是告诉比丘因不能依正信而入于善法;如果能依于正信的话,就能远离不善法,而修习一切善法。也告诉他不能依于精进、惭、愧、智慧而入于善法;如果能依于智慧等善法的话,就能远离不善法,而修习一切善法了。如果比丘尽其寿命,修持得纯一圆满清净,梵行清白的…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