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如前经所详细说明的一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六九八、本经略说如来六种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来有六种智力,如果成就这六种智力,就是如来、应供、等正觉的圣者得到了先佛最胜处的智慧,能转动清净的梵轮,于大众中像狮子作吼一样地演说正法。首先就是能够如实知道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这样就叫做如来的第一种智力。
其次,如来对于过去、未来、现在,皆依业法受报的情况,都能如实知道,就如前面已详述过的一样,这样就叫做如来的第二种智力。
其次,如来对于禅定、解脱、三昧、正受都能如实知道,就如前面已详述过的一样,这样就叫做如来的第三种智力。
其次,如来对于过去世生命中的各种事情,都能如实知道,就如前面所详述过的一样,这样就叫做如来的第四种智力。
其次,如来清净的天眼超过于人眼,他能观见所有众生于此死后而受生于别处的情况,就如前面所详述过的一样,这样就叫做如来的第五种智力。
其次,如来的结缚烦恼已灭尽,得到了无烦恼的清净心解脱与智慧解脱,就如前面所详述过的一样,这样就叫做如来的第六种智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九八经注释:
1、以业法受:原作「心乐法受」,今依杂阿含经论会编改正。
六九九、本经叙说若有来问六力者,则世尊将依六力之知见为其解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如果有人来问我有关如来处与非处智力的话,我就会依如来处与非处的智力所知、所见、所觉,而成等正觉等事,来为他解说。
如果又来问我有关如来自己依业受报的智力等事,我就会依如来自己依业受报的智力所知、所见、所觉,而成等正觉等事,来为他解说。
如果有人来问我有关如来禅定、解脱、三昧、正受的智力等事,我就会依如来禅定、解脱、三昧、正受的智力,来为他解说。
如果有人来问我有关如来宿命更替的智力等事,我就会依如来宿命更替的智力所知、所见、所觉,来为他解说。
如果有人来问我有关如来天眼的智力等事,我就会依如来的天眼智力所见,来为他解说。
如果有人来问我有关如来漏尽的智力等事,我就会依如来漏尽的智力所知、所见、所觉,来为他解说。」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六九九经注释:
1、业受:原作「乐受」,下同,今依杂阿含经论会编改正。
七○○、本经略说七力,并言成就七力,则能尽诸有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七种力。是那七种呢?就是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
当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信力与精进力,惭力及愧力,
还有正念力、正定力、正慧力,这些就叫做七力;
成就这七力的人,就能尽除一切的烦恼。」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七○一、本经叙说当成就七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七种力。」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所以,比丘啊!你们应当这样修学:我当成就信力,像这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等,也应当要修学成就。」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七○二、本经叙说若成就七力者,疾断诸有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七种力。」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当时,世尊唱诵诗偈说:
「信力、精进力,以及惭力与愧力,
还有念力、定力和慧力,这些就叫做七力;
成就七力的人,就能很快地断除一切的烦恼。」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七○三、本经详说七力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七种力。是那七种呢?就是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什么是信力呢?就是对于如来所生起的信心,深入坚固,是诸天、魔王、梵天、沙门、婆罗门,以及其余同类之法所不能毁坏,这样就叫做信力。什么是精进力呢?就是四正断,就如前面经文已详说过的一样。什么是惭力呢?就是对邪恶不善之法感到羞耻,就如前面经文已详说过的一样。什是愧力呢?就是对于可愧的事情感到愧悔,愧悔生起邪恶不善之法,就如前面经文已详说过的一样。什么是念力呢?就是四念处,就如前面经文已详说过的一样。什么是定力呢?就是四禅定,就如前面经文已详说过的一样。什么是慧力呢?就是四圣谛,就如前面经文已详说过的一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七○四、本经叙说有八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八种力。是那八种呢?就是王者的自在力、大臣的断事力、女人的结恨力、婴儿的啼泣力、愚人的毁呰力、黠慧人的审谛力、出家人的忍辱力、多闻人的计数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七○四经注释:
1、断事:裁定事情。
2、毁呰:诋毁恶骂。呰,音ㄗˇ。
3、黠慧:聪敏,黠,音ㄒ一ㄚˊ
4、计数:思量、策画。
七○五、本经解说八力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的话,就如前经的内容一样,差别的是:「所谓王者的自在力,就是王者常显现自在的威力。所谓大臣的断事力,就是大臣常显现判断事情的功力。所谓女人的结恨力,就是女人的特性,常显现结恨的力量。所谓婴儿的啼泣力,就是婴儿的特性,常显现啼泣的气力。所谓愚人的毁呰力,就是愚人特性,常遇事则显现诋毁诃责人之力。所谓黠慧人的审谛力,就是有智慧的人,常显现出对真理了解的能力。所谓出家人的忍辱力,就是出家人常显现忍辱的耐力。所谓多闻人的计数力,就是多闻之人,常显现思惟策画的能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七○六、本经叙说漏尽比丘有八力││离欲及修习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舍利弗尊者去到世尊住处,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问佛陀说:「世尊啊!尽除烦恼的比丘有几种力呢?」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尽除烦恼的比丘有八种力。是那八种呢?就是尽除烦恼的比丘,他的心会顺趋于远离、流注于远离、输向于远离,顺趋于出离、流注于出离、输向于出离,顺趋于涅槃、流注于涅槃、输向于涅槃。如果见到五欲(色、声、香、味、触),就会像见到火坑一样;有这样的知见后,对于贪欲的意念、贪欲的感受、贪欲的染着等,内心就不会永远依止它,而会修习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等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七○六经注释:
1、漏尽比丘有八力:南传相对经文为增支部八集第三居士品之第二十八经「力」,但说法稍异。其所述八力为:一、漏尽比丘以如实正慧善观一切诸行是无常。二、漏尽比丘以如实正慧善观诸欲如火坑。三、漏尽比丘其心趣向于离、倾向于离、临入于离、住于离,欢喜出尽一切漏所生之法。四、漏尽比丘修习、善修四念处。五、漏尽比丘修习、善修四神足。六、漏尽比丘修习、善修五根。七、漏尽比丘修习、善修七觉支。八、漏尽比丘修习、善修八圣道。
七○七、本经内容参阅第七○六经。
就如「尊者舍利弗问经」的内容所述,有「异比丘问佛」的经文,也是同样说法。
七○八、本经内容参阅第七○六经。
有「问诸比丘经」,也是同前经一样的说法。
七○九、本经叙说有九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九种力。是那九种呢?就是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数力(思考力)、修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七一○、本经详说九力的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九种力。是那九种呢?就是信力、精进力、惭力、愧力、念力、定力、慧力、数力、修力。什么是信力呢?就是对于如来所生起的正信之心,深入坚固,就如前面经文所说过的一样。什么是精进力呢?就是四正断,就如前面经文所说过的一样。什么是惭力呢?就如前面经文所说…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