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P5

  ..续本文上一页保持静默。

  那时,有一位坐于下座的比丘名叫梨犀达多,他告诉众上座们说:「我愿意回答那位长者所问的问题。」

  众上座说:「能回答得好,你就回答吧!」

  这时,长者就请问梨犀达多说:「尊者啊!一切世间的见解,是以什么为根本,由什么而集,从什么而生,自什么而显现的呢?」

  梨犀达多尊者答说:「长者啊!一切世间的见解,有的说有我,有的说众生,有的说寿命,有的说世间吉凶,所有这些见解,一切都是以执着身体为实有的身见为根本,由身见而集,从身见而生,自身见而显现。」

  又问:「怎样叫身见呢?」

  答说:「长者啊!就是愚痴无闻的凡夫妄见物质现象即是我,或物质现象是我所有,物质现象中有我,或我中有物质现象。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妄见那就是我,或精神现象是我所有,我中有精神现象,或精神现象中有我。长者啊!这就叫做身见。」

  又问:「尊者啊!怎样才能没有身见呢?」

  答说:「长者啊!就是多闻圣弟子不认见物质现象即是我,也不认见物质现象是我所有,不认见我中有物质现象,或物质现象中有我。不认见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就是我,也不认见这些精神现象是我所有;不认见我中有精神现象,或精神现象中有我。这样就叫做能够没有身见了。」

  又问:「尊者啊!您父亲叫什么名字呢?您出生何处呢?」

  答说:「长者啊!我是出生于后方的长者之家。」

  质多罗长者告诉梨犀达多尊者说:「我和尊者二人的父亲都是善知识。」

  梨犀达多尊者答说:「是的,长者!」

  质多罗长者告诉梨犀达多说:「尊者您如能住在这庵罗林中,我愿尽形寿供养您衣服、饮食、随病汤药等物。」梨犀达多尊者静默地接受了供养的请求。

  那时,梨犀达多尊者接受了质多罗长者的请供,由于受供养障碍的缘故,很久都没去到世尊处。

  当时,众上座比丘为质多罗长者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后,质多罗长者内心欢喜不已,向众上座比丘作礼后离去。

  五七O、本经叙说摩诃迦尊者受质多罗长者的一再请求,示现神通力,并藉以告之,此神通力乃由不放逸而得。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庵罗聚落的庵罗林中,和众多的上座比丘在一起。

  那时,有位名叫质多罗的长者去到众上座住处,向他们顶过礼,退坐一边,然后禀告众上座比丘说:「希望各位尊者能到牧牛场中接受我的供养。」

  当时,众上座都静默地接受了邀请。

  质多罗长者知道众上座已静默地接受邀请后,自己回到了家,就在晚上备置各种饮食。第二天早晨铺好了座席,就派人去请众上座说:「受供的时间已到了。」

   众上座穿好法衣,手拿着钵盂,就来到牧牛场中质多罗长者的家,就座而坐。

   当时,质多罗长者亲自供养种种的饮食。食后,上座比丘们清洗钵盂,澡漱完毕,质多罗长者铺好一张矮床,就在上座面前坐下听法。这时,众上座就为长者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后,即从座席起来离去,质多罗长者也跟随他们回去。

   众上座因为吃食了用蜂蜜调拌的乳酪,肚子很饱,又在春后正热的月分,走在路上感到闷热极了。

   那时,有一位下座比丘,名叫摩诃迦,对上座比丘们说:「今天非常热,我想作法生起云雨微风,可以吗?」

   众上座答说:「你能这样做的话,那是最好了。」

   当时,摩诃迦即入于三昧中,依禅定而暗运神通,果然就如他所观想之境,剎那间生起云雾,细雨轻飘,凉风习习,从四面八方吹来。等大众回到精舍门前,摩诃迦尊者问众上座说:「所作起的风雨可以停止了吗?」

   大众答说:「可以停上了。」

   这时,摩诃迦尊者立即收回神通,回到自己的精舍。

   那时,质多罗长者这样地想着:一位最下座的比丘竟能有这么大的神通力,何况那些中座、以及上座比丘就更不用说了!他立即向着众上座比丘顶礼,并随着摩诃迦比丘到他所住的精舍里,顶礼摩诃迦比丘后,退坐一边,禀告尊者说:「尊者啊!我还想看看尊者您超人的神通变化。」

  摩诃迦尊者说:「长者啊!不要如此显现恐怖的场面!」

  长者再三请求,尊者仍再三地拒绝。长者还是一再地请求,说还想看看尊者的神通变化。

  摩诃迦尊者只好告诉长者说:「你且到外头去拿取干草木柴,把它堆积起来后,用一张细毛布巾盖覆其上。」

  质多罗长者就依照尊者的指示,走出室外,堆积好薪柴后,进来告诉摩诃迦尊者说:「柴草已堆好了,上面也盖上了细毛布巾。」

  这时,摩诃迦尊者立即进入火光三昧中,只见从户钩的洞孔中喷出火焰,那火焰把柴堆都烧尽了,而那张白细毛布巾却仍旧完好无损,然后告诉长者说:「你现在看见我的神通力了没?」

  答说:「我已看见,尊者啊!真是奇特极了!」 

  摩诃迦尊者告诉长者说:「你应当知道这神通力都是以不放逸为根本,由不放逸而集,自不放逸而生,从不放逸而显现,由于不放逸,所以才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所以,长者啊!这神通力以及其它的各类功德,一切都是以不放逸为根本,由不放逸而集,自不放逸而生,从不放逸而显现,由于不放逸,所以才能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以及其余各类的道法。」

  质多罗长者禀告摩诃迦尊者说:「希望尊者您能常住在此园林中,我将会尽形寿供养您衣服、被褥、饮食、随身治病汤药等物。」

  摩诃迦尊者因为要游化四方的缘故,所以并没有接受长者供养的请求。

  质多罗长者听闻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尊者作礼后离去。

  摩诃迦尊者为了不想被供养的利益所障碍,立即从座席起来离去,于是就不再回来了。

  第五七O经注释:

  1、酥酪:ㄙㄨㄌㄠˋ,用牛奶、羊奶精炼而成的制品。

  2、亹亹:ㄨㄟˇㄨㄟˇ,微风吹貌。

  3、下座比丘:比丘之坐次,依戒腊之多少而定。一般无腊至九腊称下座;十腊至十九腊称中座;以后则称上座。

  4、  :细毛布、细棉布。

  5、  :通「积」。

  6、 火光三昧:由己身发出火焰的禅定。

  7、 障罪:依本卷第五六九经,应作「障碍」。

   五七一、本经叙说上座比丘彼此论议是眼等六根系色等六境,或色等六境系眼等六根,质多罗长者则说欲贪是其系。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庵罗林中,和众多的上座比丘在一起。

   那时,众多的上座聚集在食堂里,这样的讨论着:「诸位尊者啊!你们意见怎样呢?是眼根系住色境呢?还是色境系住眼根呢?同样地,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乃至意与法,是意根系住法境呢?还是法境系住意根呢?」

   当时,质多罗长者因有事而外出,走过精舍,看见众上座聚集于食堂,立即向前顶礼众上座,顶礼后,就问他们说:「各位尊者聚集于食堂,是在论说什么呢?」

   众上座答说:「长者啊!我们今天聚集在食堂里,这样地讨论着:『是眼根系住色境呢?还是色境系住眼根呢?同样地,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乃至意与法,是意根系住法境呢?还是法境系住意根呢?』」

   长者问说:「诸位尊者对于这件议题如何解说呢?」

   众上座说:「长者您的意见怎样呢?」

   长者答众上座说:「依我的见解,我认为不是眼根系住色境,也不是色境系住眼根,……乃至不是意根系住法境,也不是法境系住意根,然而这二者之间有贪欲生起的话,就会随系于此根境了。譬如有二条牛,一只黑色,一只白色,挂以车轭鞅绳驾驭。如果有人问说:『是黑牛系住白牛呢?还是白牛系住黑牛呢?』这样的问法正确吗?」

  众上座答说:「长者啊!这不是正确的问法。为什么呢?因为不是黑牛系住白牛,也不是白牛系住黑牛,而是那车轭鞅绳才是它们的系缚。」

   长者说:「就像这样,各位尊者啊!不是眼根系住色境,也不是色境系住眼根,……乃至不是意根系住法境,也不是法境系住意根,然而在它们的中间,贪欲就是它们的系缚了。」

   当时,质多罗者长者又听闻了众上座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他们作礼后离去。

  第五七一经注释:

  1、轭鞅:轭,在车衡两端架在牛马颈项上的横木。鞅,牛马头颈部所套的革带。

  2、等问:即正问。

   五七二、本经叙说阿耆毗迦外道出家二十年不得证道,旧友质多罗长者导其入佛门出家。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庵罗林中。那时,有位叫阿耆毗迦的外道出家人,是质多罗长者先人所亲厚的人,他来到质多罗长者住处,彼此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边。

  质多罗长者问阿耆毗迦外道说:「你出家多久了?」

   答说:「长者啊!我出家以来有二十余年了。」

   质多罗长者问说:「你出家以来已过二十年,是否得到超人之法,成就知见,而住于安乐了呢?」

   答说:「长者啊!我虽出家过了二十年,但并未得到超人之法,成就知见,住于安乐,只有持行裸形、拔发、乞食,在人间游行,躺卧于灰土之中罢了。」

   质多罗长者说:「你这样的修持不叫合于正法与戒律,这是邪恶的知见,不是出离之道,不能叫正觉,不是令人赞叹之处,不可依止它。你徒称出家过了二十年,而却只修持裸形、拔发、乞食,在人间游行,躺卧灰土之中罢了。」

   阿耆毗迦问质多罗长者说:「你成为沙门瞿昙的弟子,到现在多久了呢?」

   质多罗长者答说:「我成为世尊的弟子已过了二十年。」

   又问质多罗长者说:「你成为沙门瞿昙的弟子已过了二十年,是否得到了超人之法,殊胜地成就知见了呢?」

   质多罗长者答说:「你现在应当知道:我质多罗长者必定不会再经由胞胎而受生,不再增用坟冢…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