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P5

  ..续本文上一页医他善于治疗各种疾病,使疾病完全痊愈,在未来永不再复发,这就叫做良医善于知道治疗疾病,使它不再复发。

   如来、应供、等正觉就是大医王,已成就了四德,用来疗治众生的病,也是像这样。是那四德呢?就是如来如实地知道这是苦圣谛、如实地知道这是苦集圣谛、如实地知道这是苦灭圣谛、如实地知道这是苦灭道迹圣谛。众比丘啊!那些世间的良医,对于生(人的存在)的根本治疗方法,不能够如实地知道;对于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本治疗方法,也不能够如实地知道。然而如来、应供、等正觉是大医王,对于生的根本治疗方法,他能够如实地知道;对于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本治疗方法,他也能够如实地知道,所以如来、应供、等正觉就叫大医王。」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八九、本经叙说若诸沙门、婆罗门于四谛不如实知,则非沙门、婆罗门;若如实知,则为沙门、婆罗门。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众沙门、婆罗门对这苦圣谛不能够如实地知道、对这苦集圣谛不能够如实地知道、对这苦灭圣谛不能够如实知道、对这苦灭道迹圣谛不能够如实知道的话,那么他就不是沙门之中的沙门,也不是婆罗门之中的婆罗门,他也不能在沙门的法义中、婆罗门的法义中,悟见正法而自知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如果沙门、婆罗门对这苦圣谛能够如实地知道、对这苦集圣谛能够如实地知道、对这苦灭圣谛能够如实地知道、对这苦灭道迹圣谛能够如实地知道的话,应要知道这沙门、婆罗门│是沙门中真正的沙门、婆罗门中真正的婆罗门。他对于沙门的法义、婆罗门的法义能悟见正法而自知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的觉证,应当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理,精进勤勉,运用各种方法去修学。是那四项圣谛呢?就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佛陀说完这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九0、本经为第三八九经之简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佛陀所广说的经文就如前经一样,差别的是:「如果对于四圣谛不能够如实地知道的话,应该要知道这沙门、婆罗门,就不能算是沙门,也不能算是婆罗门;如果对于四圣谛能够如实地知道的话,那么这才能算是沙门,也才能算是婆罗门。乃至……。」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九一、本经叙说若不知四谛则不得脱苦;反之则得脱苦。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苦圣谛不能够如实地知道、对于苦集圣谛不能够如实地知道、对于苦灭圣谛不能够如实地知道、对于苦灭道迹圣谛不能够如实地知道的话,应该知道这沙门、婆罗门便不能解脱痛苦了。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苦圣谛能够如实地知道、对于苦集圣谛能够实地知道、对于苦灭圣谛能够如实地知道、对于苦灭道迹圣谛能够如实地知道的话,应该知道这沙门、婆罗门就可解脱于痛苦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前面「对于苦不得解脱、与得以解脱」的经文所述一样,像这「舍恶趣不能解脱与解脱」、「堪能舍戒退减、与不舍戒退减」、「能自说得过人法自证、与不能自说得过人法作证」、「能于此外求良福田、不能于此外求良福田」、「能于此外求大师、与不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越苦、与堪能越苦」、「不堪能脱苦、堪能脱苦」等上面诸经都再重申论说,并继之以偈颂记说:

  「如果不知苦的存在,以及那一切众苦产生的原因,那么就

  不能对一切的苦法,将它永远寂灭无余。  

    如果不知道苦灭道迹圣谛,能息灭一切苦,

  使心灵解脱于痛苦,智慧解脱也如此,

  就不能超越一切苦,使痛苦得以究竟解脱。

    如果能如实地知道苦的存在,也能知道众苦产生的原因,

    以及一切的苦法,那么就能将它永远灭尽无余。

    如果又能如实地知道,那息灭痛苦的苦灭道迹圣谛,

    就可得到具足的心灵解脱,智慧解脱也如此,

    能够超越一切苦,得到究竟圆满的解脱。」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九一经解释:

  1、能思一切苦:根据后半段偈文,「思」疑作「息」。

   三九二、本经叙说善男子出家,应当知四圣谛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善男子正信佛法,以俗家为非究竟归处,而出家学道,他所应当知道的是一切四圣谛法。是那四项呢?就是知道苦圣谛、知道苦集圣谛、知道苦灭圣谛、知道苦灭道迹圣谛。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法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应该运用方法精勤努力,修习使觉证。这样的经句,在一切四圣谛的经文里,都应当要具文宣说。」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这些经文都应当这样说。又三结(身见、戒禁取、疑)灭尽,得到了须陀洹果位(入流、初果),这一切都应当要知道四圣谛。是知道那四圣谛呢?就是知道苦圣谛、知道苦集圣谛、知道苦灭圣谛、知道苦灭道迹圣谛。如是当知、如是当见、如是无间等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果三结已灭尽,贪欲、瞋恚、愚痴三毒转成薄弱,就得到了斯陀含果(一来、二果),那一切都是对四圣谛如实知道之故。是知道那四圣谛呢?就是知道苦圣谛、知道苦集圣谛、知道苦灭圣谛、知道苦灭道迹圣谛。如是当知、如是当见、如是无间等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如果五下分结(贪、瞋、身见、戒禁取见、疑)灭尽,而获生般涅槃阿那含果(不还、三果),不再还来此世受生,那一切都是由于知道四圣谛之故。是知道那四圣谛呢?就是知道苦圣谛、知道苦集圣谛、知道苦灭圣谛、知道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如果一切烦恼已灭尽,得到清净的心灵解脱与智慧解脱,在现世中自己知道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那一切都是由于知道四圣谛之故。是知道那四圣谛呢?就是知道苦圣谛、知道苦集圣谛、知道苦灭圣谛、知道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如果得证辟支佛(缘觉)道,那一切都是由于知道四圣谛之故。是知道那四圣谛呢?就是知道苦圣谛、知道苦集圣谛、知道苦灭圣谛、知道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如果得证无上正等正觉(佛陀),那一切都是由于知道四圣谛之故。是知道那四圣谛呢?就是知道苦圣谛、知道苦集圣谛、知道苦灭圣谛、知道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九二经解释:

  1、「如是当知、如是当见、无间等」:比对本经后文,疑应作「如是当知、如是当见、如是无间等,亦如是说。」

  2、生般涅槃阿那含:生般涅槃,为五种阿那含之一。谓此阿那含于欲界得第三果已,从欲界没,生于色界,便断上地余惑,得阿罗汉,入于般涅槃。

   三九三、本经叙说知四圣谛为正尽苦之前相。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就好比太阳出来,光明之相先现起;同样地,当正确地灭尽苦恼之时,也有它前相的现起,就是知道四圣谛法。是知道那四圣谛呢?就是知道苦圣谛、知道苦集圣谛、知道苦灭圣谛、知道苦灭道迹圣谛。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九四、本经叙说如日月不出世间,则世间黑暗;佛若不出世间说四谛,世间亦暗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假如日月不出现于世间的话,一切众星也不会出现于世间,那么无论白天或晚上、半月或一月、季节或年岁、片刻或须臾,皆无日月星光,世间常暗,没有光明的照耀,只有长夜,纯粹是大暗痛苦出现于世间。如果如来、应供、等正觉不出现于世间时,就没有人宣说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若灭道迹圣谛,使它显现于世间,这世间盲目黑暗,没有光明的照耀,只有如此的长夜,纯粹地大黑暗出现于世间。

   假如日月出现于世间,众星也会出现,无论白天或晚上、半月或…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